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灰平声 [详注1][lái][hāi hái][āi][kē][cāi][zāi][ái][音腮。多鬚貌。][gāi][详注2]

[守宮槐][pēi pī péi][léi][méi][音磓。《广韵》治玉。《集韵》锻也。][kuí][详注3][huī][léi][bēi][音隈。石不平。][傀儡]鼿[kuī][suī][亦手摩物也]


注1:能 《广韵》奴来切《正韵》囊来切。三足鳖。《尔雅·释鱼》鳖三足,能。《注》山海经,从山多三足鳖,今阳羡县君山池亦有之。 又与台通。三能,星名。《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名曰三能。《注》作三台。
注2:欸 ēi,《唐韵》乌开切《集韵》《韵会》《正韵》於开切,音哀。《说文》訾也。一曰然也。《扬子·方言》欸,𧫦然也。南楚凡言然者,或曰欸,或曰𧫦。 又叹声。《陈芳·芸窗私志》今人暴见事之不然者,必出声曰欸,乌开切,乃叹声也。《楚辞·九章》欸秋冬之绪风。《王逸曰》欸,叹也。
注3:敦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回切,音堆。《诗·豳风》敦彼独宿。《传》敦敦然独宿也。
首字词组
隈隩隈壖隈藏隈映隈枝隈蔚隈嵎 
隈曲隈伽隈逼隈碍隈緌隈倚  

词语解释:隈隩  拼音:wēi yù
曲折幽深的山坳河岸。《文选·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陘峴。” 李善 注:“《説文》曰:‘隈,山曲也。’《尔雅》曰:‘隩,隈也。’” 唐 皇甫冉 《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明 张居正 《潇湘道中》诗:“ 江 南佳丽地,灵境信隈隩。”
词语解释:隈曲  拼音:wēi qǔ
山水弯曲处。《左传·闵公二年》“ 虢公 败 犬戎 於 渭 汭” 晋 杜预 注:“水之隈曲曰汭。”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水稻》:“北土高源,本无陂泽,随波隈曲而田者,二月冰解地乾,烧而耕之。”《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 唐 孔颖达 疏:“视彼 淇水 隈曲之内。”
词语解释:隈壖  拼音:wēi ruán
曲折的河岸。 唐 李贺 《假龙吟歌》:“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卧水埋金爪。” 王琦 汇解:“《説文》:隈,水曲隩也。壖读作‘輭’,平声,水边地也。”
词语解释:隈伽  拼音:wēi jiā
即珙。拱璧。 唐 白居易 《蛮子朝》诗:“蛮子导从者谁何?摩挲俗羽双隈伽。”按, 唐 元稹 《蛮子朝》诗作“双珙”。
词语解释:隈藏  拼音:wēi cáng
曲折隐藏。 清 戴名世 《游浮山记》:“夫以远且僻,不得售其奇,而其奇又隈藏含蓄如此,此其所以至之者少也。”
词语解释:隈逼  拼音:wēi bī
迫使。 明 王磬 《一枝花·苦雪》套曲:“盪磨的红日无光,隈逼的青山失色。”
词语解释:隈映  拼音:wēi yìng
谓在角落处隐蔽。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之涣》:“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讌。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
词语解释:隈碍  拼音:wēi ài
深曲险阻。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 蜀 汉 之土与 秦 同域,南跨 邛 笮 ,北阻 襃斜 ,西即隈碍,隔以 剑阁 ,穷险极峻,独守之国也。”
词语解释:隈枝  拼音:wēi zhī
果木名。实似荔枝,味甘可食。
词语解释:隈緌  拼音:wēi ruí
弯曲下垂貌。 唐 卢照邻 《双槿树赋》:“采粲照灼,婀娜隈緌。”
词语解释:隈蔚  拼音:wēi wèi
山势曲折,树木茂密貌。 清 恽敬 《望仙亭记》:“ 谷鹿州 之东接 京家山 ,陂陁峛崺,具隈蔚之盛。”
词语解释:隈倚  拼音:wēi yǐ
偎依或紧靠在一起。 宋 孙光宪 《生查子》词:“绣工夫、牵心绪。配尽鸳鸯缕。待得没人时,隈倚论私语。”一本作“ 偎倚 ”。
词语解释:隈嵎  拼音:wēi yú
角落,一隅。 南朝 梁 刘孝标 《与举法师书》:“夫日御停照,不踰隙穴,海若濆涌,莫限隈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