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东平声 [zhōng,中间][kōng,空虚、空旷]鸿[lóng lǒng][详注1][chōng,直上、深远、淡泊]窿[详注2][tōng][tóng][cōng][详注3]罿[chóng][méng][méng,目不明][lóng][详注4][倥侗][cóng][详注5][tōng][详注6]糿[音蒙]


注1:逢 《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注2:梦 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爰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
注3:拢 《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理也。鄭氏曰:从攏轉註。
注4:庞 《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集韵》充实也。《诗·小雅》四牡庞庞。《前汉·司马相如传》湛恩庞洪。又《集韵》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注5:釭 音工。《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前汉·赵皇后传》壁带往往为黄金釭。《注》壁带,壁之横木,露出如带者也。於壁带之中,往往以金为釭,若车釭之形也。晋灼曰:以金环饰之也。釭,音工,流俗音江,非也。韵会云:俗谓金釭为灯,音杠。又书作缸,字义、字音、字画皆误。
注6:汎 音冯。亦浮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监。
共152,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隆中隆周隆然隆杀隆庆隆祚隆情厚谊隆薄
隆隆隆古隆替隆赫隆思隆象隆谷隆波
隆冬隆昌隆名隆高隆崇隆贵隆贶隆洽
隆准隆恩隆曦隆炽隆宠隆穹隆豺隆敦
隆兴隆礼隆时隆至隆上隆施隆废隆泰
隆栋隆亲隆德隆起隆物隆渥隆窑隆极
隆平隆污隆化隆窊隆敬隆治隆窟隆富
隆暑隆盛隆景隆佑隆爱隆积隆心隆行
隆寒隆眷隆基隆功隆长隆姬隆美隆永
隆准公隆重隆中客隆想隆阳隆替无步隆窳隆冱

词语解释:隆中  拼音:lóng zhōng
(1).山名。在 湖北省 襄阳县 西。临 汉水 。 东汉 末, 诸葛亮 隐居于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亮 家於 南阳 之 邓县 ,在 襄阳 城西二十里,号曰 隆中 。” 宋 叶适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诗:“回首旧 隆中 ,畦壠长薿薿。”
(2).借指 诸葛亮 。 清 曹寅 《谒文山先生祠》诗:“两间存正气,一脉接 隆中 。”
词语解释:隆隆  拼音:lóng lóng
高耸貌。 康有为 《望小姑山》诗:“崖巔杰阁何嶐嶐,高跨苍穹转烈风。”
词语解释:隆冬  拼音:lóng dōng
深冬。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其南则隆冬生长,踊水跃波。” 宋 杨万里 《初食太原生葡萄时十二月二日》诗:“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冰封不曾拆。”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隆冬无裘,挺身而过。” 郭小川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永远记住这个时间吧:一九五四年隆冬时分,北风早已吹裂大地,冰雪正封闭着古老的柴门。”
词语解释:隆准  拼音:lóng zhǔn
(1).高鼻。《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人,隆準而龙颜。” 裴駰 集解引 文颖 曰:“準,鼻也。”《南史·乐蔼传》:“方颐隆準,举动醖藉。” 宋 陆游 《书叹》诗:“曾謁 高皇 识隆準,伤心无復一人同。” 郭沫若 《残春》一:“他的颜面细长,他的隆准占据中央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疆域。”
(2).代指 汉高祖 刘邦 。 宋 苏轼 《送郑户曹》诗:“隆準飞上天,重瞳亦成灰。” 明 徐渭 《亚夫墓》诗:“王者从来云不死,共疑隆準及重瞳。” 清 陈培脉 《徐州怀古》诗:“隆準至今尊帝号,重瞳终古怨天亡。” 章炳麟 《东夷》诗之六:“ 汉主 有神灵,委心託葭莩……割肉事隆準,道是西家孥。”
词语解释:隆兴  拼音:lóng xīng
兴盛。《尚书大传》卷五:“尧者,高也,饶也,言其隆兴焕炳最高明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是以鸞鷟鸣 岐 , 周 道隆兴,四皓为佐, 汉 帝用康。”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臣尝谓 金 人必衰败,国家必隆兴。”
词语解释:隆栋  拼音:lóng dòng
(1).高大的梁栋。《北史·宇文恺传》:“或以綺井为重屋,或以圆楣为隆栋。”
(2).比喻栋梁之才。 唐 许敬宗 《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璇璣体宽政,隆栋象端衡。” 宋 王安石 《李璋加恩制》:“以后家之洪支,为帝室之隆栋。”
词语解释:隆平  拼音:lóng píng
(1).昌盛太平。 汉 赵岐 《〈孟子〉题辞》:“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 晋 葛洪 《抱朴子·贵贤》:“舍轻艘而涉无涯者,不见其必济也;无良辅而羡隆平者,未闻其有成也。”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闰二月初四日》:“惟冀 大伯理璽天德 体 中国 大皇帝之意,彼此益加辑睦,永享隆平。”
(2).高而平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其山阴则峻絶百仞,阳则原阜隆平。”
词语解释:隆暑  拼音:lóng shǔ
酷热;盛暑。 晋 陆机 《从军行》:“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 南朝 梁 萧统 《扇赋》:“虽復草木燋枯,金沙销鑠,火山炽,寒泉涸,能使凄兮似秋,隆暑斯却。” 明 刘基 《深居精舍记》:“且静僻无妄人跡,虽隆暑不汗。”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予心惮隆暑,念此将谁嗤。”
词语解释:隆寒  拼音:lóng hán
严寒。 三国 魏 曹操 《土不同》诗:“乡土不同, 河 朔隆寒。”《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唐 韩愈 《苦寒》诗:“隆寒夺春序, 顓頊 固不廉。”
词语解释:隆准公  拼音:lóng zhǔn gōng
汉高祖 刘邦 的别称。 南朝 齐 吴迈远 《长别离》诗:“ 楚 有扛鼎士,出门不得归。正为 隆準公 ,仗剑入紫微。” 宋 夏溥 《鸿门歌》:“君看 项王 重瞳 舜 重瞳,天命乃在 隆準公 。”《三国演义》第三七回:“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芒碭 隆準公 。”参见“ 隆準 ”。
词语解释:隆准  拼音:lóng zhǔn
(1).高鼻。《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人,隆準而龙颜。” 裴駰 集解引 文颖 曰:“準,鼻也。”《南史·乐蔼传》:“方颐隆準,举动醖藉。” 宋 陆游 《书叹》诗:“曾謁 高皇 识隆準,伤心无復一人同。” 郭沫若 《残春》一:“他的颜面细长,他的隆准占据中央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疆域。”
(2).代指 汉高祖 刘邦 。 宋 苏轼 《送郑户曹》诗:“隆準飞上天,重瞳亦成灰。” 明 徐渭 《亚夫墓》诗:“王者从来云不死,共疑隆準及重瞳。” 清 陈培脉 《徐州怀古》诗:“隆準至今尊帝号,重瞳终古怨天亡。” 章炳麟 《东夷》诗之六:“ 汉主 有神灵,委心託葭莩……割肉事隆準,道是西家孥。”
词语解释:隆周  拼音:lóng zhōu
强盛的 周 朝。《汉书·扬雄传上》:“乐往昔之遗风兮,喜 虞氏 之所耕,瞰 帝唐 之嵩高兮,眽隆 周 之大寧。” 颜师古 注:“《诗·大雅》云:‘济济多士, 文王 以寧。’”《文选·王僧达〈和琅邪王依古〉》:“隆 周 为藪泽;皇 汉 成山樊。” 吕向 注:“言 周 汉 之居,尽成藪泽。” 唐 骆宾王 《至分陕》诗:“至今王化美,非独在隆 周 。”
词语解释:隆古  拼音:lóng gǔ
远古。 唐 萧颖士 《过河滨和文学张志尹》:“隆古日以远,举世丧其淳。” 明 刘基 《官箴》中:“在昔隆古,分封国都。” 清 谭嗣同 《仁学》二:“至变易降衷之恆性,变易隆古之学术,至杀其自家,杀家种类,以宛转攀恋於数千年之久,而不思脱其軛耶?”
词语解释:隆昌  拼音:lóng chāng
昌盛,兴旺发达。《新唐书·高祖纪赞》:“而其后世,或寖以隆昌,或遽以坏乱,或渐以陵迟。” 元 朱凯 《昊天塔》第四折:“还盖庙千秋祭享,保山河万代隆昌。”
词语解释:隆恩  拼音:lóng ēn
厚恩,大恩。多指皇恩。 汉 祢衡 《鹦鹉赋》:“恃隆恩於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侯重与王太尉书》:“斯实不世之隆恩,寧曰循常之恒礼。”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嘱托》:“谋事由人力,隆恩出帝书。”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讷亲》:“朕诚不料十三年以来,加以隆恩渥泽,而 訥亲 之忍心害理,竟至於此。”
词语解释:隆礼  拼音:lóng lǐ
(1).尊崇礼法。《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 郑玄 注:“隆礼,谓盛行礼也。” 孔颖达 疏:“隆,盛也……若君子能隆盛行礼,则可谓有道之士也;反此,则为无知之民。”《荀子·议兵》:“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章炳麟 《检论·订孔下》:“ 荀卿 以积伪俟化治身,以隆礼县羣众。”
(2).以隆重的礼节相待。《英烈传》第四一回:“那 元顺帝 便敕他镇守 汀州 ,十分隆礼他。” 清 吴敏树 《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 唐公 雅善余诗,是以见客甚隆礼焉。”
词语解释:隆亲  拼音:lóng qīn
所尊崇的和所亲爱的。指君王与父母。《荀子·礼论》:“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穀,犹且羞之;而况以事其所隆亲乎?”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引之 曰:“隆,尊也。‘隆亲’二字平列,所隆,谓君也。所亲,谓父母也。下文曰‘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是其证。”
词语解释:隆污  拼音:lóng wū
亦作“ 隆污 ”。高与低。喻盛衰兴替。语出《礼记·檀弓上》:“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 郑玄 注:“污,犹杀也。有隆有杀,进退如礼。”《旧唐书·路随传》:“ 随 藏器韜光,隆污一致,可谓得君子中庸而常居之也。” 宋 苏辙 《祭宝月大师宗兄文》:“行有利病,势有隆污,始终一意,不为薄厚。” 明 归有光 《华亭蔡氏新谱序》:“孰知故家大族实有与国相维持者,繫风俗世道之隆污,所不可不重也。” 孙中山 《〈建国方略〉自序》:“是故政治之隆污,係乎人心之振靡。”
词语解释:隆盛  拼音:lóng shèng
兴隆昌盛。《史记·梁孝王世家论》:“ 梁孝王 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 汉 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广宫室,车服拟於天子。”《后汉书·梁统传》:“ 武帝 值中国隆盛,财力有餘,征伐远方,军役数兴。” 清 戴名世 《成周卜诗序》:“而 成君 家世隆盛,以贵公子而同於覊人骚士之所为。”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 清 代是 中国 语言学发展的隆盛时期。”
词语解释:隆眷  拼音:lóng juàn
深厚的顾念,特别的看重。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吐情志而深赏,忘年齿而隆眷。”《三侠五义》第十四回:“这都是圣上隆眷过重,使我声名远播於外,故此招忌。”《平山冷燕》第二回:“小姐开言道:‘既是圣恩隆眷,有此厚赐,孩儿理当望闕拜谢。’”
词语解释:隆重  拼音:lóng zhòng
(1).优厚。《世说新语·言语》“侍中 殷仲文 进曰” 刘孝标 注引 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仲文 闻 玄 ( 桓玄 )平 京邑 ,弃郡投焉。 玄 甚説之,引为咨议参军。时 王謐 见礼而不亲, 卞范之 被亲而少礼。其宠遇隆重,兼於 王 卞 矣。”《北史·崔弘度传》:“﹝弟 弘昇 ﹞歷 慈 郑 二州刺史、 襄州 总管。以戚属故,待遇隆重。”
(2).借指丰盛。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 曹丞相 送来的礼品实在太隆重了,黄金千两,白璧十双,锦绢百匹,我们实在受之有愧。”
(3).尊崇,器重。《明史·熊汝霖传》:“先帝隆重武臣,而叛降跋扈,肩背相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他虽非 元 、 白 、 李 、 杜 ,却也才气纵横。因此制军十分隆重他,每月送他五十两银子的束脩。”
(4).贵盛。亦指贵盛之位。《梁书·张弘策传》:“ 弘策 为人宽厚通率,篤旧故。及居隆重,不以贵势自高。”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名位隆重,福寿康寧。”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上美》:“於兹传中,族匪闻望,官不隆重。”《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天府以吾正直,命为 太虚殿 司法,职任隆重,不復再来人世矣。”
(5).盛大庄严。 茅盾 《春蚕》二:“这是一个隆重的仪式!千百年相传的仪式!” 艾芜 《鞍钢啊,我回来了》:“ 鞍山 街头和 二一九公园 ,都点缀起无数的彩旗,显示出隆重的节日气氛。”
词语解释:隆然  拼音:lóng rán
形容剧烈震动的声音。然,形容词词尾
词语解释:隆替  拼音:lóng tì
盛衰;兴废。 晋 潘岳 《西征赋》:“人之升降,与政隆替,杖信则莫不用情,无欲则赏之不窃。”《宋书·武帝纪中》:“故大道之行,选贤与能,隆替无常期,禪代非一族。”《旧唐书·穆宗纪论》:“臣观五运之推迁,百王之隆替,亦无常治,亦无常乱,在人而已,匪降自天。”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彼一国一族之隆替,与之连封接壤者,即属异类殊族,亦莫不同其休戚。”
词语解释:隆名  拼音:lóng míng
盛名。《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是以内恕之君乐继絶世,隆名之主安立亡国。”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或负鼎割烹,扬隆名於长世;或屠羊鼓刀,陵高志於浮云。”
词语解释:隆曦  拼音:lóng xī
谓阴晴。隆, 丰隆 ,云师。曦,日光。 唐 柳宗元 《牛赋》:“抵触隆曦,日耕百亩。”
词语解释:隆时  拼音:lóng shí
犹盛世。《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三国 魏 曹丕 《柳赋》:“应隆时而繁育,扬翠叶之青纯。”
词语解释:隆德  拼音:lóng dé
高尚其德;修德。《汉书·谷永传》:“隆德积善,惧不克济。” 颜师古 注:“修德积善,尚恐不济,况不隆不积者乎。”《汉书·李寻传》:“间者太白正昼经天。宜隆德克躬,以执不轨。” 晋 荀勗 《为晋文王与孙晧书》:“远攷古昔废兴之理,近鉴 西蜀 安危之效,隆德保祚,去危即顺。”
词语解释:隆化  拼音:lóng huà
(1).使社会风气敦厚。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夫周而不比,羣而不党,皆始於将顺,终于匡救。济俗变教,隆化之道也。”
(2).指敦厚的社会风气。 南朝 齐 谢朓 《思归赋》:“承比屋之隆化,踵芳尘之餘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望君王奋志成隆化,莫使豺狼当道。”
词语解释:隆景  拼音:lóng jǐng
指炎灼的日光。 唐 韩愈 《感二鸟赋》:“出国门而东騖,触白日之隆景。”
词语解释:隆基  拼音:lóng jī
大业,皇业。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连州跨郡,迈 陶氏 之隆基;开国承家,掩 张 门之累叶。”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武后》:“上玄隆灵,方建隆基。”
词语解释:隆中客  拼音:lóng zhōng kè
指 诸葛亮 。泛指隐退者。 宋 陆游 《晨起至参倚斋示子聿》诗:“幸好 隆中 客,无为起草庐。”参见“ 隆中对 ”。
词语解释:隆中对  拼音:lóng zhōng duì
东汉 末, 诸葛亮 隐居 隆中 。 建安 十二年(公元207年), 刘备 三次往访,询以治世大计。 诸葛亮 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占据 荆 益 两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 孙权 ,整顿内政,俟机从 荆 益 两路北伐 曹操 的策略,以图统一 中国 ,恢复 刘 家帝业,史称“隆中对”。 明 蒋灿 《题杜少陵像》诗:“抗志 隆中 对,飢驱 蜀 道难。” 清 赵翼 《读史》诗之九:“ 武侯 事 先主 ,身任帷幄筹。草草 隆中 对,后来语皆酬。”
词语解释:隆杀  拼音:lóng shā
犹尊卑、厚薄、高下。《礼记·乡饮酒义》:“至於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隆杀之义别矣。” 郑玄 注:“尊者礼隆,卑者礼杀,尊卑别也。”《荀子·乐论》:“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 明 归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所以多寡、轻重、隆杀、大小者,圣人能制之而不能为之也。” 章炳麟 《菌说》:“有义,则分际有远近,而恩施有隆杀。”
词语解释:隆赫  拼音:lóng hè
(1).高厚。《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诚谓乾覆,恩有纪极,不意灵润,弥以隆赫。”
(2).贵显。 宋 陆游 《送范西叔序》:“夫吾曹之望於 西叔 所以继 荣公 者,岂独爵位隆赫,文辞行中朝而已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方敏恪 公勋位隆赫,而诗情极佳。”
词语解释:隆高  拼音:lóng gāo
(1).高起;凸起。《释名·释丘》:“如陼者曰陼丘,形似水中之高地,隆高而广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堂后地形隆高。夏夜纳凉,忽闻丝竹之声。”
(2).高超。《荀子·仲尼》:“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世有辞言袭常,而不善故训,不綦文理,不致隆高者,然亦自有友纪,窕儇侧媚之辞,薄之则必在绳之外矣,是能俗者也。”
词语解释:隆炽  拼音:lóng chì
酷热。 晋 潘岳 《在怀县作》诗之二:“我来冰未泮,时暑忽隆炽。”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炎光兮隆炽,对阴兮霜雪。” 清 唐孙华 《酷暑次日忽大风雨》诗:“昨日炎威正隆炽, 烛龙 衔日升 扶桑 。”
词语解释:隆至  拼音:lóng zhì
深厚至极。 南朝 梁元帝 《议皇子为慈母服制》:“嫡妻之子无母,使妾养之,慈抚隆至。”
词语解释:隆起  拼音:lóng qǐ
高出其他物体之上。例如:在他上面不远之处隆起一个小山尖。
膨胀;鼓起。例如:他那宽大的罩衫在他四周隆起。
词语解释:隆窊  拼音:lóng wā
高出和洼下。引申为贵贱、穷通、尊卑。 晋 陶潜 《命子》诗之四:“时有语默,运因隆窊。”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赞》:“前佛后佛,跡罔隆窊。”
词语解释:隆佑  拼音:lóng yòu
上天赐予的福祐。 南朝 梁 沉约 《前缓声歌》:“隆祐集皇代,委祚溢 华 嵩 。”一本作“ 降祐 ”。
词语解释:隆功  拼音:lóng gōng
丰伟的功业。《清史稿·礼志五》:“窃谓唯圣可扬峻德,唯祖可显隆功。”
词语解释:隆想  拼音:lóng xiǎng
深思。 晋 陆机 《拟兰若生朝阳》诗:“隆想弥年月,长啸入飞飈。”
词语解释:隆庆  拼音:lóng qìng
隆盛的庆赏。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惟神隆庆,篤生府君,玄祐秀朗,暉景烟煴。”
词语解释:隆思  拼音:lóng sī
繁乱的心思。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三:“悟物增隆思,结恋慕同儕。”《文选·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隆思乱心曲,沉欢滞不起。” 刘良 注:“隆,繁也。”
词语解释:隆崇  拼音:lóng chóng
(1).高耸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 召公 大贤,犹舍甘棠,区区小国,而臺观隆崇,骄盈於世。”
(2).指高耸的山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从岭坞升降,五里,有一、二家在南陇下,为 保定舖 。从其侧西上岭,渐陟隆崇。”
(3).尊崇,优厚。《后汉书·郎顗传》:“陛下宜加隆崇之恩,极养贤之礼,徵反京师,以慰天下。”
(4).推崇;器重。《后汉书·李固传》:“ 琼 ( 黄琼 )久处议郎,已且十年,众人皆怪始隆崇,今更滞也。” 李贤 注:“隆,高也。崇,重也。”《三国志·蜀志·费诗传》:“今 汉王 以一时之功,隆崇於 汉升 ,然意之轻重,寧当与君侯齐乎!” 宋 曾巩 《开府仪同三司制》:“所以隆崇大臣,古今之通判也。”
(5).兴盛。《世说新语·轻诋》“ 安固 者, 高柔 也” 刘孝标 注引 晋 孔统 《柔集叙》:“ 柔 家道隆崇。” 明 袁宏道 《与龚惟长先生书》:“尊家道隆崇,百无一闕,岁月如花,乐何可言。” 郭沫若 《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教化是随时运而进展的,礼乐行政以 周 代为隆崇。”
(6).崇高,高超。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以谓足下资性卓絶,造德隆崇,出之渊渊,等辈咸伏。”
(7).重大。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二日》:“本领未免太低,责任又过于隆崇,赤手空拳,有谁能鼓舞我的馀勇?”
词语解释:隆宠  拼音:lóng chǒng
指皇帝的厚爱。《续列女传·班婕妤》:“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盛明。扬光烈之翕赫兮,奉隆宠於增成。”《晋书·傅咸传》:“臣虽不能灭身以全礼教,义无靦然,虚忝隆宠。”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恩荣难久恃,隆宠易衰偏。”《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四年》:“其入讚朝政者,乃有兼官,其出之国,亦不復假台司虚名为隆宠也。”
词语解释:隆上  拼音:lóng shàng
兴盛向上。 清 吴敏树 《上曾侍郎书》:“盖时之方昌,虽一二小儒文墨之气,必不污杂滛厉,而益有振兴隆上之风, 汉 唐 中兴之时是也。”
词语解释:隆物  拼音:lóng wù
谓天帝赐予智慧。《荀子·赋》:“皇天隆物,以示下民。”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八》:“隆与降同……物字即指智而言,言皇天隆智以予下民。”
词语解释:隆敬  拼音:lóng jìng
崇敬。《孔子家语·正论》:“ 哀公 问於 孔子 曰:‘二三大夫皆劝寡人,使隆敬于高年,何也?’” 晋 陆云 《答顾秀才》诗之四:“心之云爱,隆敬其久。” 李大钊 《“今”与“古”》其二:“待遇我们的古人,比他们所示以待其先辈者益加隆敬。”
词语解释:隆爱
厚爱
词语解释:隆长  拼音:lóng cháng
(1).大而久长。 明 李东阳 《求退录·奏为老病陈情仰祈天鉴恳乞致仕事》:“仰惟陛下春秋鼎盛,福履隆长,绍统有年。”
(2).高而长。《人民日报》1946.11.13:“但他那隆长的鼻子,特别是那一双炯炯发光照人肺腑的眼睛,却显示出 粟裕 将军胆大心细、机警灵活的特性。”
词语解释:隆阳  拼音:lóng yáng
炽热的阳光。 晋 郭璞 《盐池赋》:“隆阳映而不焦,洪涔沃而不长。”
词语解释:隆祚  拼音:lóng zuò
(1).赐予洪福。《宋书·武帝纪中》:“隆祚之始,思覃斯庆。”
(2).绵长的国运。 隋 牛弘 《皇考太祖武元皇帝神室歌》:“翦 商 隆祚,奄宅 隋 区。有命既集,诞开灵符。”
词语解释:隆象  拼音:lóng xiàng
指下雨的征兆。 南朝 宋 袁淑 《大兰王九锡文》:“白蹢彰於 周 《诗》,涉波应乎隆象。”参阅《诗·小雅·渐渐之石》
词语解释:隆贵  拼音:lóng guì
尊贵。《史记·酷吏列传》:“ 汤 尝病,天子至自视病,其隆贵如此。” 南朝 梁 江淹 《萧太傅被侍中敦劝表》:“近谬国华,坐取隆贵。”《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麟臺监 张易之 兄弟,在身无德,於国无功,不逾数年,遂极隆贵。”
词语解释:隆穹  拼音:lóng qióng
(1).高耸入云貌。
(2).大牛车,丧车。《汉书·季布传》“衣褐,置广柳车中”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广柳,大隆穹也。”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裴駰 集解引 李奇 曰:“大牛车也。”
词语解释:隆施  拼音:lóng shī
兴起与废止。《庄子·天运》:“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 成玄英 疏:“隆,兴也;施,废也。言谁兴云雨而洪注滂沱,谁废甘泽而致兹亢旱也。”一说谓降施。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此承上云雨而言。隆当作降,谓降施此云雨也。”
词语解释:隆渥  拼音:lóng wò
优厚。《周书·杨乾运传》:“ 魏废帝 三年, 乾运 至京师。 太祖 嘉其忠款,礼遇隆渥。”《新唐书·杨师道传》:“ 贞观 十年,拜侍中,参豫朝政,亲遇隆渥。”《人民文学》1978年第6期:“老先生来到 盛京 ,朝野十分重视。皇上恩情隆渥,以礼相待,且推心置腹,急于重用。”
词语解释:隆治  拼音:lóng zhì
大治;盛世。《东周列国志》第二回:“於赫 宣王 ,令德茂世。威震穷荒,变消鼎雉。外 仲 内 姜 ,克襄隆治。”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章程》:“以期上匡国家,以臻隆治;下维黎庶,以絶苛残。”
词语解释:隆积  拼音:lóng jī
逐渐增多由后天教育、学习所形成的积习。谓逐渐增强其向善之心。《荀子·儒效》:“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寳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 杨倞 注:“隆,厚也;积,习也。厚於积习,谓化为善也。”参见“ 隆性 ”。
词语解释:隆性  拼音:lóng xìng
谓放纵人的本性。《荀子·儒效》:“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寳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 杨倞 注:“隆,厚也……厚性,谓恣其本性之欲。” 梁启雄 释:“隆性,谓扩大其本然之性。”按, 荀子 主张“性恶”,本然之性则指“恶性”。
词语解释:隆姬  拼音:lóng jī
隆盛的 周 朝。对 周 朝的美称。 周 , 姬 姓,故称。 宋 曾巩 《哭尹师鲁》诗:“ 汉 初 董生 不大用,厥政自此惭隆 姬 。”
词语解释:隆替无步
即好坏各不相关
词语解释:隆情厚谊
情谊深厚
词语解释:隆谷  拼音:lóng gǔ
函谷关 的别称。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东北。《尚书大传》卷一上:“ 孟诸 灵龟, 隆谷 元玉。” 郑玄 注:“隆,读如龎降之降,或作 函谷 ,今 河南 穀城 西关山 也。”一本作“降谷”。
词语解释:隆贶  拼音:lóng kuàng
丰厚的礼物。 明 卢象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三:“老叔前损隆貺,久勒五中,愧未报酬万一。”
词语解释:隆豺  拼音:lóng chái
驯服野兽。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临渊钓鱼,放犬走兔。隆豺鼎力,蹋鞠鬭鸡。” 马非百 简注:“隆,当为‘降’,驯服。”
词语解释:隆废  拼音:lóng fèi
隆盛衰败。《三国志·魏志·明悼毛皇后传》“时人以为笑”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及臻三季,并乱兹绪,义以情溺,位由宠昏,贵贱无章,下陵上替,兴衰隆废,皆是物也。”
词语解释:隆窑
即 隆庆 窑。 清 程哲 《窑器说》:“隆窰之祕戏不入鉴。藏他物汁水,莹厚如堆脂汁。”参见“ 隆庆窰 ”。
词语解释:隆庆窑
明 隆庆 年间窑制瓷品的通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瓷器》:“幼时曾於二、三豪贵家见 隆庆 窰酒杯茗盌,俱绘男女私褻之状,盖 穆宗 好内,故以传奉命造此种。”
词语解释:隆窟  拼音:lóng kū
见“ 隆崛 ”。
词语解释:隆崛  拼音:lóng jué
特起貌,高耸貌。《文选·张衡〈西京赋〉》:“隆崛崔崪,隐轔鬱律。” 李善 注引《埤苍》:“崛,特起也。”一本作“ 隆窟 ”。 晋 郭璞 《登百尺楼赋》:“瞻 禹臺 之隆崛,奇 巫咸 之孤峙。”一说为山形曲折貌。见 高步瀛 《〈文选〉李注义疏》引 胡绍煐 笺证。
词语解释:隆心  拼音:lóng xīn
敬重的心情。 宋 沉辽 《代人献利害书》:“其有所陈者,必隆心而询访之;其有可行者,必驰檄而号布之。”
词语解释:隆美  拼音:lóng měi
兴盛美好。 明 李东阳 《南行稿·长沙府学尊经阁记》:“於是时,政事閒暇,教化隆美。”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一:“治化隆美之世,民皆丰乐充裕。”
词语解释:隆窳  拼音:lóng yǔ
隆起与凹陷。引申为盛衰。《三国志·蜀志·郤正传》:“然而道有隆窳,物有兴废,有声有寂,有光有翳。”
词语解释:隆薄  拼音:lóng báo
器重与轻视。《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论》:“至乎 东海 逡巡,去就以礼,使后世不见隆薄进退之隙,不亦光於古乎!”
词语解释:隆波  拼音:lóng bō
大波,洪流。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椉隆波而南渡兮,逐 江 湘 之顺流。” 晋 陆云 《九愍·征》:“临恒流而自坠,蒙濬壑之隆波。”
词语解释:隆洽  拼音:lóng qià
隆盛周遍。《汉书·王莽传上》:“故在位更推荐之,游者为之谈説,虚誉隆洽,倾其诸父矣。”《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隆,盛也。洽,渐浹也,周徧也。”《晋书·荀勗传》:“今天下幸赖陛下圣德,六合为一,望道化隆洽,垂之将来。” 唐 无名氏 《李林甫外传》:“不十年,遂为相矣。权巧深密,能伺上旨,恩顾隆洽,独当衡轴,人情所畏,非臣下矣。”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惟 房次律 ( 房琯 )声誉隆洽,一出便败事,然至今儒者之论,皆称其贤。”
词语解释:隆敦  拼音:lóng dūn
崇尚,重视。《红楼梦》第六三回:“礼部见当今隆敦孝弟,不敢自专,具本请旨。”
词语解释:隆泰  拼音:lóng tài
兴盛安定。《宋书·殷景仁传》:“皇涂隆泰,身荷恩荣。”《北史·韩显宗传》:“仰惟先朝,皆卑宫室而致力於经略,故能基宇开广,业祚隆泰。”
词语解释:隆极  拼音:lóng jí
至高的地位。多指君位。《后汉书·皇后纪赞》:“身当隆极,族渐河润。”《晋书·刘琨传》:“庶以克復圣主,扫荡讎耻,岂可猥当隆极,此孤之至诚著於遐邇者也。”
词语解释:隆富  拼音:lóng fù
巨富。《文选·左思〈蜀都赋〉》:“侈侈隆富, 卓 郑 埒名,公擅山川,货殖私庭。” 吕延济 注:“隆,大也。”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招摇隆富,徵集豪华。”
词语解释:隆行  拼音:lóng xíng
盛行。《三国志·魏志·王烈传》“ 王烈 者,字 彦方 ,於时名闻在 原 寧 之右”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李□ 《先贤行状》:“其诱人也,皆不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
词语解释:隆永  拼音:lóng yǒng
昌盛而久长。 隋 薛道衡 《隋高祖文皇帝颂》:“鼎业灵长,洪基隆永。”
词语解释:隆冱
严寒。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夫相嘘以成风,相吹而成俗。隆沍之时,一人嘘之不能为热也;炎赫之景,一人吹之不能为寒也。”
共152,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