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首字词组
隃麋隃度隃糜丸隃冠隃迩   
隃糜隃墨隃寇隃越    

词语解释:隃麋  拼音:yú mí
(1).古县名。 汉 置,因 隃麋泽 而得名。故地在今 陕西 千阳 东。 东汉 为侯国, 晋 并入 汧县 。参阅《汉书·地理志上》
(2). 隃麋 以产墨著称,后世因借指墨或墨迹。 宋 沉遘 《七言和吴冲卿省舍观苏才翁题壁》:“空堂老壁隃麋昏, 苏子 之蹟世所珍。”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隃麋易尽,终磨海岛之头;侧理若穷,愿写 彭城 之背。” 清 姚士陛 《断砚歌为姜西溟先辈赋砚为家梁汾舍人击碎》:“隃糜发采宣毫爽,酒半传观各夸赏。” 清 洪亮吉 《鉏月阁记》:“蛮纸万幅,有 沉约 手钞之书;隃糜两螺,为 李尤 自製之墨。”
(3).引申指文墨。 清 金人瑞 《长夏读杜诗有怀明人法师却寄二十四韵》:“晚斋承茗粥,吾道在隃麋。”
词语解释:隃糜  拼音:yú mí
见“ 隃麋 ”。
词语解释:隃麋  拼音:yú mí
(1).古县名。 汉 置,因 隃麋泽 而得名。故地在今 陕西 千阳 东。 东汉 为侯国, 晋 并入 汧县 。参阅《汉书·地理志上》
(2). 隃麋 以产墨著称,后世因借指墨或墨迹。 宋 沉遘 《七言和吴冲卿省舍观苏才翁题壁》:“空堂老壁隃麋昏, 苏子 之蹟世所珍。”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隃麋易尽,终磨海岛之头;侧理若穷,愿写 彭城 之背。” 清 姚士陛 《断砚歌为姜西溟先辈赋砚为家梁汾舍人击碎》:“隃糜发采宣毫爽,酒半传观各夸赏。” 清 洪亮吉 《鉏月阁记》:“蛮纸万幅,有 沉约 手钞之书;隃糜两螺,为 李尤 自製之墨。”
(3).引申指文墨。 清 金人瑞 《长夏读杜诗有怀明人法师却寄二十四韵》:“晚斋承茗粥,吾道在隃麋。”
词语解释:隃度  拼音:yú dù
遥测。《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 金城 ,图上方略。” 颜师古 注:“隃,读曰遥。”
词语解释:隃墨  拼音:yú mò
隃麋 产的墨。借指名墨。 唐 刘禹锡 《牛相公见示新什谨依本韵次用以抒下情》:“符彩添 隃 墨,波澜起 剡 藤。”参见“ 隃麋 ”。
词语解释:隃麋  拼音:yú mí
(1).古县名。 汉 置,因 隃麋泽 而得名。故地在今 陕西 千阳 东。 东汉 为侯国, 晋 并入 汧县 。参阅《汉书·地理志上》
(2). 隃麋 以产墨著称,后世因借指墨或墨迹。 宋 沉遘 《七言和吴冲卿省舍观苏才翁题壁》:“空堂老壁隃麋昏, 苏子 之蹟世所珍。”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隃麋易尽,终磨海岛之头;侧理若穷,愿写 彭城 之背。” 清 姚士陛 《断砚歌为姜西溟先辈赋砚为家梁汾舍人击碎》:“隃糜发采宣毫爽,酒半传观各夸赏。” 清 洪亮吉 《鉏月阁记》:“蛮纸万幅,有 沉约 手钞之书;隃糜两螺,为 李尤 自製之墨。”
(3).引申指文墨。 清 金人瑞 《长夏读杜诗有怀明人法师却寄二十四韵》:“晚斋承茗粥,吾道在隃麋。”
词语解释:隃糜丸  拼音:yú mí wán
指隃麋墨。古墨形圆如丸,因称。泛指名墨。 清 赵翼 《偶得》诗:“ 右军 《兰亭书》,古今奉轨则;当时隃糜丸,岂自 奚超 得。”
词语解释:隃寇  拼音:yú kòu
见“ 隃冠 ”。
词语解释:隃冠  拼音:yú guān
传说中的奇兽名。《逸周书·王会》:“ 扬州 禺…… 解 隃冠。” 孔晁 注:“旧本‘隃冠’作‘隃冦’。 王 本及《路史》皆作‘隃冠。’”《逸周书·王会》:“ 史林 以尊耳。尊耳者,身若虎豹,尾长三尺,其身食虎豹。 北唐 以閭,閭似隃冠。” 孔晁 注:“ 北唐 , 戎 之在西北者。射礼以閭、象为射器。”参见“ 閭中 ”。
词语解释:隃冠  拼音:yú guān
传说中的奇兽名。《逸周书·王会》:“ 扬州 禺…… 解 隃冠。” 孔晁 注:“旧本‘隃冠’作‘隃冦’。 王 本及《路史》皆作‘隃冠。’”《逸周书·王会》:“ 史林 以尊耳。尊耳者,身若虎豹,尾长三尺,其身食虎豹。 北唐 以閭,閭似隃冠。” 孔晁 注:“ 北唐 , 戎 之在西北者。射礼以閭、象为射器。”参见“ 閭中 ”。
词语解释:闾中  拼音:lǘ zhōng
古行射礼时用以盛算之具。刻木为闾形,凿其背为口,国君郊射时用以承纳射中的数筹。《仪礼·乡射礼》:“於郊,则閭中,以旌获;於竟,则虎中,龙旜。”
词语解释:隃越  拼音:yú yuè
超过,超越。
词语解释:隃迩  拼音:yú ěr
远近。 章炳麟 《訄书·定律》:“愚以为 震旦 之地,隃邇若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