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尤平声 [详注1][móu,绸缪][ōu,水泡,名词][通‘不’,未定之辭也,多用于句末。][gōu][chóu][tōu][chōu chóu][liú][lōu][zhōu][chóu][音鎪。][音鄒。][dōu][gōu][ǒu][lǚ][zōu][sōu][详注2][jiū liú][fú][zōu zhōu chōu][yóu][ōu][zhōu][音浮。《集韵》或从包从不。][详注3][详注4]絿[qiū][yōu][róu qiú][qiū][yōu][yóu][zōu][gōu][音抔。《博雅》䥯䎧,耕也。]帿瀀[音求。《诗·周南》施于中逵。叶下仇。][fú fū][详注5][详注6]


注1:不 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䳡其鳺鴀。《邢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䳕鸠,幽州人或谓鷎鴡,梁宋闲谓之隹,扬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
注2:窭 音娄。《史记·淳于髡传》瓯窭满箦。《裴骃注》瓯窭,便侧之地。
注3:救 《韵补》叶居尤切。《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武王盘铭》溺于渊,尚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注4:蹂 揉擦。通“揉”。《广韵》耳由切《集韵》《韵会》《正韵》而由切,音柔。《诗·大雅》或簸或蹂。《笺》蹂之言润也。《疏》蹂黍,以水润米,必当蹂之使湿。《朱传》簸扬去糠也。蹂,蹂禾取谷以继之也。
注5:軥 《广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音钩。《广韵》车軥心木。
注6:涑 音锼。《说文》浣也。一说以手曰涑,以足曰浣。
首字词组
陬隅陬月陬訾陬隧陬澨陬落陬喁 
陬维陬邑陬觜陬隅句陬见陬芒  

词语解释:陬隅  拼音:zōu yú
(1).隩隅,室内西南角。《吕氏春秋·分职》:“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 陈奇猷 校释:“是陬隅即隩隅也。”
(2).僻远之地。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稔祸陬隅,阻兵 甌 越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流毒徧於陬隅,视民几于草芥。”
词语解释:陬维  拼音:zōu wéi
边隅,角隅。 唐 韩愈 《记梦》诗:“挈携陬维口澜翻,百二十刻须臾间。” 钱仲联 集释:“ 朱熹 《考异》:此句言陬维,通谓寅申巳亥之四隅也。挈此四隅,则周乎十二辰二十八宿之位矣。”
词语解释:陬月  拼音:zōu yuè
农历正月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岁时·正月》:“《山堂肆考》:正月曰孟阳、孟陬;又曰陬月。”
词语解释:陬邑  拼音:zōu yì
边远乡邑。《新唐书·卢怀慎传》:“远州陬邑,何负圣化,而独受其恶政乎?”
词语解释:陬訾  拼音:zōu zī
亦作“ 陬觜 ”。
(1).星名。《尔雅·释天》“正月为陬” 清 郝懿行 义疏:“陬者, 虞喜 以为陬訾是也。按陬訾,星名,即营室东壁,正月日在营室,日月会於陬訾,故以孟陬为名。”
(2).古天文名词。十二次之一。古代以岁星在十二次的位置纪年。 宋 王禹偁 《拾简牍遗事》:“ 岁 在陬觜, 郑 已饥矣。”
词语解释:陬觜  拼音:zōu zī
见“ 陬訾 ”。
词语解释:陬訾  拼音:zōu zī
亦作“ 陬觜 ”。
(1).星名。《尔雅·释天》“正月为陬” 清 郝懿行 义疏:“陬者, 虞喜 以为陬訾是也。按陬訾,星名,即营室东壁,正月日在营室,日月会於陬訾,故以孟陬为名。”
(2).古天文名词。十二次之一。古代以岁星在十二次的位置纪年。 宋 王禹偁 《拾简牍遗事》:“ 岁 在陬觜, 郑 已饥矣。”
词语解释:陬隧  拼音:zōu suì
边邑的通道。《管子·问》:“关者,诸侯之陬隧也,而外财之门户也,万人之道行也。” 尹知章 注:“谓陬隅之道也,他国之财因而入。”
词语解释:陬隅句  拼音:zōu yú j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郝隆 为 桓公 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 隆 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 桓 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 桓公 曰:‘作诗何以作蛮语?’ 隆 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娵,同“ 陬 ”。后以“陬隅句”借指蛮语。 宋 陆游 《久客书怀》诗:“欸乃声饶 楚 ,陬隅句带蛮。”
词语解释:陬澨  拼音:zōu shì
僻远处。犹言天涯海角。 梁启超 《〈知新报〉叙例》:“顾承达人,谬见许可,曾靡脛翼,已走陬澨。”
词语解释:陬见  拼音:zōu jiàn
浅陋之见,一孔之见。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先生》:“后学小生区闻陬见,不得而妄议已。”
词语解释:陬落  拼音:zōu luò
(1).村落,穷乡僻壤。《晋书·陶侃传论》:“ 士行 望非世族,俗异诸华,拔萃陬落之间,比肩髦儁之列。”
(2).部落。《周书·异域传上·蛮》:“逮 魏 人失驭,其暴滋甚。有 冉氏 、 向氏 、 田氏 者,陬落尤盛。” 唐 裴度 《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戎轩乃降,藩服乃理,将明帝道,陬落绥怀。”
词语解释:陬芒  拼音:zōu máng
边远僻小之地。 清 梅曾亮 《送韩珠船序》:“惟 英吉利 ……居西海陬芒,不知 中国 广大。”
词语解释:陬喁  拼音:zōu yóng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蛮名鱼为娵隅。”娵,同“ 陬 ”。后因以“陬喁”指鱼。《海上花列传》第三九回回目:“造浮屠酒筹飞水阁,羡陬喁渔艇鬭湖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