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三绛去声 [jiàng,升降][音绛。《元稹·送客游岭南诗》山头虹似巾。][zhuàng][音撞。短船。]
共197,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首字词组
降神降鉴降日降恩降除降佑降谪降饮
降旗降衷降雨降气降文降杀降年降驾
降灵降书降精降陟降监降礼降情降尊
降生降升降圣降席降丧降士降辱降屈
降虏降止降下降表降节降奚降款降麻
降祥降登降雪降贤降祉降红降命降等
降真降格降临降辇降玺降低降使降罪
降城降诞降德降北降附降服降名降火
降心降嘏降敕降真香降娄降辂降典降挹
降幡降志降世降集降出降水降帜降嫔

词语解释:降神  拼音:jiàng shén
(1).谓神灵降临;使神灵降临。《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 甫 及 申 。”《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峩峩崇岳,吐符降神。” 李周翰 注:“言立五岳之精,吐其符应,降其神灵。” 宋 梅尧臣 《登长芦江口》诗:“野祝击鼓降神语,老鸦衔肉上树飞。” 郑振铎 《论武侠小说》:“黠者们便利用了这一股愤气与希望,造作了‘降神’‘授术’‘祖师神祐’‘枪炮不入’等等的邪说以引诱着他们。”
(2).迎神。《汉书·礼乐志》:“ 高祖 时, 叔孙通 因 秦 乐人制宗庙乐。大祝迎神于庙门,奏《嘉至》,犹古降神之乐也。”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书下管鞀鼓笙鏞,以閒降神之乐。”
词语解释:降旗  拼音:jiàng qí
(1).倒下旌旗,以示投降。《汉书·燕剌王刘旦传》:“万夫长,千夫长,三十有二帅,降旗奔师。”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 昆邪王 偃其旗鼓而来降也。”亦谓使偃旗投诚。 汉 扬雄 《长杨赋》:“横鉅海,漂 昆仑 。提劒而叱之,所过麾城摲邑,下将降旗。”
(2).把旗子降下。
表示投降的旗帜。 唐 李商隐 《咏史》:“ 北湖 南埭 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前蜀 花蕊夫人 《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寧无一箇是男儿!” 宋 陈师道 《赠赵奉议》诗:“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
词语解释:降灵  拼音:jiàng líng
使神灵下降,召神。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试察今之蛮民,虽状极狉獉,未有衣服宫室文字,而颂神抒情之什,降灵召鬼之人,大抵有焉。”
词语解释:降生  拼音:jiàng shēng
犹出世;诞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今 丰县 有 汉祖 庙,云本 汉祖 降生之宅,其庙最灵,邑人乃敬事之。”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当初降生的时节,就在天平上弹过也没有这等均匀。” 冰心 《南归》:“十二月二十四夜,是基督降生之夜。”
词语解释:降虏  拼音:jiàng lǔ
俘虏。《汉书·公孙弘传赞》:“ 衞青 奋於奴僕, 日磾 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后汉书·耿弇传》:“ 子舆 弊贼,卒为降虏耳。” 唐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家丁》:“每当大敌,用以陷阵,其善战者多以首功自奋,间至登坛,亦有以降虏效顺者。”
词语解释:降祥  拼音:jiàng xiáng
降下吉祥。语出《书·伊训》:“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孔 传:“祥,善也。”《宋书·符瑞志下》:“故能九服混心,万邦含爱,圆神降祥,方祇荐裕。” 清 冯桂芬 《〈太上感应篇图说〉序》:“《古文尚书》言‘降祥’、‘降殃’,《春秋》一书於福善祸淫之义尤深切著明。”
词语解释:降真  拼音:jiàng zhēn
(1).见“ 降真香 ”。
(2).犹言神仙降临。
词语解释:降真香  拼音:jiàng zhēn xiāng
香名。其香似苏枋木,烧之烟直上,能入药。传说能降神。亦名鸡骨香、紫藤香。 唐 无名氏 《香谱·香品一》:“降真香出 交 广 舶上,其香如苏枋木,燃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美。”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降真香》:“降真香出 黔 南,伴和诸杂香,烧烟直上天,召鹤,得盘旋於上。”《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十里之内,降真香烧的有如烟雾溟濛。”亦省作“ 降真 ”、“ 降香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降真香》﹝释名﹞引 李珣 曰:“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度籙功力极验,降真之名以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降真香》﹝集解﹞:“鷄骨香即降香,本出 海南 。”
词语解释:降城  拼音:jiàng chéng
(1).征服、攻克城邑。《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凡从得二千石二人,别破军十六,降城四十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
(2).投降归附的地方。《梁书·元帝纪》:“文昭武穆,芳若椒兰,敌国降城,和如亲戚。”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大抵住冬有期,防秋无警,降城三筑,质馆两开。”
词语解释:降心  拼音:jiàng xīn
平抑心气。《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魏书·刑罚志》:“而长吏咸降心以待之,苟免而不耻,贪暴犹自若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太宗 时与 明 议和, 庄烈帝 欲我去大号,不称帝称汗。后知 太宗 降心从之。”
词语解释:降幡  拼音:jiàng fān
亦作“ 降幡 ”。 表示投降的旗帜。 唐 刘禹锡 《三阁辞》之三:“回首降幡下,已见黍离离。”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潞王画兰石刻》:“降旛早竖闔城全,赢得 杭 民称佛子。” 吕志伊 《读史感赋》:“降旛纵出 石城 隈,霸气西南尚未衰。”
词语解释:降鉴  拼音:jiàng jiàn
犹俯察。《诗·王风·黍离》“悠悠苍天” 毛 传:“自上降鉴,则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殞越为期,不敢闻命。亦愿曲留降鉴,即垂顺许。”《宋史·乐志十一》:“神灵降鉴,天地回旋。”
词语解释:降衷  拼音:jiàng zhōng
施善;降福。《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孔 传:“衷,善也。”《国语·吴语》:“今天降衷於 吴 , 齐 师受服。” 金 元好问 《箕山》诗:“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得 陇 人望 蜀 ,有 齐 安用 薛 !”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维皇上帝降衷下民。”
词语解释:降书  拼音:jiàng shū
表示投降的文书。《七国春秋平话》卷上:“ 孙子 遂发官下 燕郡 ,取讨降书地图,限十日赴司投纳。”《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今日不把降书献,目前着你见 阎君 。”《新华日报》1946.1.8:“自 日本 签定降书以来,已经四个多月。”
词语解释:降升  拼音:jiàng shēng
升降上下。《宋史·乐志十一》:“随我降升,肃听环珮。” 宋 叶适 《中奉大夫直龙图阁司农卿林公墓志铭》:“乾刚坤柔相降升,以待后死铭有徵。”
词语解释:降止  拼音:jiàng zhǐ
犹光临。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酒食备设,灵其降止。论德叙情,以视诸誄。” 明 唐顺之 《常州新建关侯祠记》:“若侯降止,郡人来观,莫不喜跃。”
词语解释:降登  拼音:jiàng dēng
谓古代按照一定的礼仪升阶、降阶或升席、降席,以示恭敬和礼让。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降登有数,神具醉饱。”《宋史·乐志十一》:“虔恭降登,神乎安留。”
词语解释:降格  拼音:jiàng gé
(1).犹降临。《书·多士》:“ 有夏 不适逸则,惟帝降格,嚮于时。” 孔颖达 疏:“降,下;格,至也。” 宋 苏轼 《景灵宫宣光殿奉安神宗皇帝御寒日开启道场青词》:“方宝构之肇新,宜神游之降格。”《宋史·乐志十一》:“神肯降格,嘉神之休。”
(2).谓变换法式或格调。 唐 皎然 《诗式·律诗》:“假使 曹 刘 降格来作律诗,二子并驱,未知孰胜。”
(3).降低标准,降低身份。 鲁迅 《坟·灯下漫笔》:“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 胡适 《评新诗集·康白情的“草儿”》:“我们很诚恳的盼望这些诗人们肯降格来试试这个‘读来爽口,听来爽耳’的最低限度的标准。” 老舍 《四世同堂》六:“‘得啦,’ 冠先生 降格相从的一笑,‘今天不至于饿着了,拉我出去吧!’”
词语解释:降诞  拼音:jiàng dàn
诞生。 唐 元稹 《贺降诞日德音状》:“右,臣等伏奉今月日敕书,以降诞之辰,奉迎皇太后宫中上寿。”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 太祖高皇帝 以 天历 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降诞于 钟离 。”
词语解释:降嘏  拼音:jiàng gǔ
降福,赐福。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飫沃羶薌,产祥降嘏。”《宋史·乐志十二》:“鉴我休德,降嘏产祥。”
词语解释:降志  拼音:jiàng zhì
犹降心。 汉 班固 《答宾戏》:“ 伯夷 抗行於 首阳 , 柳惠 降志於辱仕。” 唐 耿湋 《冬夜寻李永因书事赠之》诗:“栖遑偏降志,疵贱倍修身。” 章炳麟 《訄书·订孔》:“异时 老墨 诸公,不降志於删定六艺,而 孔氏 擅其威。”
词语解释:降日  拼音:jiàng rì
生日。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上降日,大张音乐。” 元 麻革 有《赵太监降日》诗。
词语解释:降雨  拼音:jiàng yǔ
使雨落下。例如:使云降雨。
雨水的降落
词语解释:降精  拼音:jiàng jīng
生下良马。 唐 杜甫 《骢马行》:“时俗造次那得致,云雾晦冥方降精。” 仇兆鳌 注:“ 杜修可 曰:《瑞应图》:龙马者河水之精。《春秋考异邮》:地生月精为马,月数十二,故马十二月而生。”
词语解释:降圣  拼音:jiàng shèng
谓帝王诞生。 南朝 梁 江淹 《敕为朝贤答刘休范书》:“暨我 太宗明皇帝 ,惟岳降圣,重耀函夏,延礼璧臺,访道衢室。”
词语解释:降下  拼音:jiàng xià
(1).使降服归顺,俯伏称臣。《史记·朝鲜列传》:“左将军亦使人求閒郤降下 朝鲜 , 朝鲜 不肯,心附楼船:以故两将不相能。”《汉书·高帝纪下》:“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利也。”
(2).屈服。《隋书·段文振传》:“ 文振 性素刚直,无所降下。”
词语解释:降雪  拼音:jiàng xuě
指在一次风暴中或在一给定时期中的降雪量
词语解释:降临  拼音:jiàng lín
光临;来到。 南朝 梁 任昉 《上萧太傅固辞夺礼启》:“明公功格区宇,感通有涂,若霈然降临,赐寝严命。”《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若得法师降临茅舍,此乃万千之幸。”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八章:“随着黄昏的降临,一场大围歼战开始了。”
词语解释:降德  拼音:jiàng dé
赐予恩惠。《孔丛子·记义》:“ 孔子 适 齐 , 齐景公 让登。夫子降一等, 景公 三辞,然后登。既坐,曰:‘夫子降德,辱临寡人,寡人以为荣也。’”
词语解释:降敕  拼音:jiàng chì
颁发诏书。《宋史·礼志八》:“ 大观 中,尚书省言,神祠加封爵等,未有定制,乃并给告、赐额、降敕。”
词语解释:降世  拼音:jiàng shì
(1).犹下凡。 前蜀 贯休 《千载降祥》诗:“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
(2).诞生;出生。 老舍 《二马》第二段二:“哥哥的钱真来了,于是亲戚朋友全在 马威 降生的第三十天上,吃了个‘泰山不下土’,连街坊家的四眼狗也跟着啃了回猪脚鱼骨头。”
词语解释:降恩  拼音:jiàng ēn
天恩或神谴的特别天命。例如:我那每夜降恩的女守护神不为恳求所动。
词语解释:降气  拼音:jiàng qì
理气法之一。又称下气。是治疗气上逆的方法。适用于喘咳、呃逆等症。常用药物如苏子、旋覆花、半夏、丁香、代赭石等。降逆下气亦属于本法范围
词语解释:降陟  拼音:jiàng zhì
升降。 晋 陆云 《盛德颂》:“圣灵登遐,降陟在天。”
词语解释:降席  拼音:jiàng xí
(1).座席的西头。古代宾主相见,以西为尊,主东而宾西。《韩诗外传》卷六:“夫倡而不和,动而不僨,中心有不合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
(2).撤除宴席。《晋书·武帝纪》:“帝虽从 汉 魏 之制,既葬除服,而深衣素冠,降席撤膳。哀敬如丧者。”
词语解释:降表  拼音:jiàng biǎo
请求投降的表文。《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昊 事 王衍 为翰林学士, 衍 之亡也, 昊 为草降表,至是又草焉, 蜀 人夜表其门曰‘世脩降表 李 家’,当时传以为笑。” 清 纳兰性德 《西苑杂咏和荪友韵》之三九:“都监声名敌指挥,隔河降表最先驰。” 林百举 《悲愤》诗:“谈笑餘威伏五羊,几家降表几壶浆。”
词语解释:降贤  拼音:jiàng xián
使贤者屈居下位。典出《论语·卫灵公》:“子曰:‘ 臧文仲 其窃位者与!知 柳下惠 之贤,而不与立也。’”《宋书·隐逸传·周续之》:“ 臧文 不知,失在降贤; 言偃 得人,功由升士。”参阅《左传·文公二年》
词语解释:降辇  拼音:jiàng niǎn
谓帝王下车。 明 屠隆 《綵毫记·拜官供奉》:“青藜照夜思 刘向 ,綵笔凌云羡 马卿 ,何妨降輦迎。”
词语解释:降北  拼音:jiàng běi
投降败逃。《韩非子·内储说上》:“乃下令曰:‘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汉书·晁错传》:“凡民守战至死而不降北者,以计为之也。” 颜师古 注:“北为败退。”
词语解释:降真香  拼音:jiàng zhēn xiāng
香名。其香似苏枋木,烧之烟直上,能入药。传说能降神。亦名鸡骨香、紫藤香。 唐 无名氏 《香谱·香品一》:“降真香出 交 广 舶上,其香如苏枋木,燃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美。”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降真香》:“降真香出 黔 南,伴和诸杂香,烧烟直上天,召鹤,得盘旋於上。”《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十里之内,降真香烧的有如烟雾溟濛。”亦省作“ 降真 ”、“ 降香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降真香》﹝释名﹞引 李珣 曰:“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度籙功力极验,降真之名以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降真香》﹝集解﹞:“鷄骨香即降香,本出 海南 。”
词语解释:降集  拼音:jiàng jí
降落而聚集。《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汉书·郊祀志下》:“凤皇神爵甘露降集京师,赦天下。” 唐 韩愈 《谴疟鬼》诗:“降集随《九歌》,饮芳而食菲。”
降伏并收容。《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岁爰征, 郭淮 遁走,降集 氐 羌 ,兴復二郡。”
词语解释:降除  拼音:jiàng chú
降授,贬职。《金史·侯挚传》:“ 挚 上章论本路财用不实,至是降除焉。”参见“ 降授 ”。
词语解释:降授  拼音:jiàng shòu
(1).赏赐。 南朝 齐 王融 《谢敕赐御裘等启》:“云衣降授,仙裾曲委。”
(2).贬官,贬职。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凡降官与职,并称降授。”
词语解释:降文  拼音:jiàng wén
投降的表文。《三国志·吴志·吴综传》:“时 魏 降人或云 魏 都督 河 北振威将军 吴质 ,颇见猜疑, 综 乃伪为 质 作降文三条。”
词语解释:降监  拼音:jiàng jiān
下视。《书·微子》:“降监 殷 民,用乂讎敛,召敌讎不怠。” 孔 传:“下视 殷 民。” 孙星衍 疏:“言下视 殷 人,所用治国者,惟以聚敛为事。” 汉 班固 《东都赋》:“故下人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监,乃致命乎圣皇。”《宋史·乐志八》:“沦精降监,克享明禋。”
词语解释:降丧  拼音:jiàng sàng
降下灭国之祸。《书·君奭》:“弗弔天降丧於殷。” 孙星衍 疏:“言不善之天,降丧亡之祸于 殷 。”《旧唐书·敬宗纪》:“ 宝历 不君,国统几絶,天未降丧,幸赖 裴度 ,復任弼谐。”
词语解释:降节  拼音:jiàng jié
谓降低志节。《孔丛子·陈士义》:“寡君久闻下风,愿委国先生亲受教训,如肯降节,岂唯 魏国 君臣是赖,其亦社稷之神祇实永受庆於是。”
投降变节。《晋书·陈敏传》:“而便辱身姦人之朝,降节逆叛之党,稽顙屈膝,不亦羞乎!”
词语解释:降祉  拼音:jiàng zhǐ
犹赐福。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信乃昴宿垂芒,德精降祉。”《宋史·乐志七》:“高灵下堕,降祉幅员。”
词语解释:降玺  拼音:jiàng xǐ
谓降敕褒奖,下诏勉励。 唐 李商隐 《为濮阳公泾原谢冬衣状》:“恩极解衣,荣加降璽。” 冯浩 笺注:“《汉书·循吏传》:‘二千石有治理效,輒以璽书勉励。’”
词语解释:降附  拼音:jiàng fù
(1).投降归附。《后汉书·伏隆传》:“ 隆 招怀绥缉,多来降附。”《南史·齐始兴简王鉴传》:“自是 巴 西蛮夷凶恶,皆望风降附。”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吐蕃 以生 羌 为向导,攻拔 安戎城 ,增兵驻守, 西洱河 诸‘蛮’相率降附。”
(2).指投降归附的人。《明史·魏学曾传》:“ 学曾 乃易置将吏,招纳降附,釐屯田二千餘顷。”
词语解释:降娄  拼音:jiàng lóu
星次名。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戌,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奎、娄两宿。《左传·襄公三十年》:“於 子蟜 之卒也,将葬, 公孙挥 与 裨灶 晨会事焉。过 伯有氏 ,其门上生莠。 子羽 曰:‘其莠犹在乎?’於是岁在降娄,降娄中而旦。” 杜预 注:“降娄,奎娄也。 周 七月,今五月,降娄中而天明。”《晋书·天文志上》:“自奎五度至胃六度为降娄,於辰在戌, 鲁 之分野,属 徐州 。”
词语解释:降出  拼音:jiàng chū
谓下旨。与“留中不报”相对。 宋 苏轼 《杭州召还乞郡状》:“陛下察其无实而不降出者,又不知其几何矣。”
词语解释:降佑  拼音:jiàng yòu
犹赐福。语出《汉书·哀帝纪》:“ 汉 兴二百载,历数开元。皇天降非材之佑,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哀帝 自言不材,天降之佑。”佑,同“ 祐 ”。《宋史·乐志九》:“神宫有侐,明祀惟虔。歆诚降祐,於万斯年。”
词语解释:降杀  拼音:jiàng shā
递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自上以下,降杀以两,礼也。”《宋史·礼志九》:“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降杀以两。”亦泛指削减。《明史·安惠王楹传》:“亲王、郡王礼乐宜有降杀。”
词语解释:降礼  拼音:jiàng lǐ
(1).礼节低于常规定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季康子 卒。公弔焉,降礼。” 杜预 注:“礼不备也,言公之多妄。” 杨伯峻 注:“二十五年《传》云‘饮酒不乐,公与大夫始有恶’,则 鲁哀 与 季康子 固已恨之矣;于其卒也,弔其丧减于常例,盖合情理。”
(2).跪拜之礼。《晋书·孝友传·颜含》:“于时论者以 王导 帝之师傅,名位隆重,百僚宜为降礼。”《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降礼,谓拜之。”
词语解释:降士  拼音:jiàng shì
谪降之士。 唐 钱起 《晚归严明府题门》诗:“降士林霑蕙草寒,弦惊翰苑失鸳鸞。”
词语解释:降奚  拼音:jiàng xī
俘虏。 唐 王建 《塞上》诗之二:“断雁逢冰磧,回军占雪溪;夜来山下哭,应是送降奚。”
词语解释:降红  拼音:jiàng hóng
煎茶时用以簇火的铜火箸。 明 屠隆 《考槃馀事·茶具》:“降红,铜火筯,不用联索。” 明 高濂 《遵生八笺·茶·茶具》:“茶具十六器,收贮於器局供役……降红,铜火筯也,用以簇火。”
词语解释:降低  拼音:jiàng dī
下降;使下降。 丁玲 《杜晚香》:“在低标准那年,农场粮食供应标准降低了。”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 石得富 走了三十里路,还没有降低他的兴奋。”
词语解释:降服  拼音:jiàng fú
(1).谓脱去上服以示谢罪。《左传·昭公十三年》:“既復,王问 犫 櫟 ,降服而对,曰:‘臣过失命,未之致也。’” 杜预 注:“降服,如今解冠也。谢违命。” 杨伯峻 注:“此降服亦请罪之表示,当同去上服之义,非 汉 晋 之免冠也。”
(2).犹降物。谓穿素服。《左传·文公四年》:“ 楚 人灭 江 , 秦伯 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 杜预 注:“素服也。”《左传·成公五年》:“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縵,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 杜预 注:“降服,损盛服。” 杨伯峻 注:“即不着平常华丽衣服。”参见“ 降物 ”。
(3).旧制。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如子为父母应服三年之丧,其已出继者,则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为一年之服。
(1).投降顺服,使投降顺服。《汉书·宣帝纪》:“夏五月, 羌 虏降服。”《东周列国志》第四回:“我等为他戍守,以拒 晋 兵,他又降服 晋国 ,显得我等无功了。” 巴金 《长生塔》:“因为皇帝的威武已经使邻国降服了。”
(2).制服,使驯服。 萧三 《祖国十年颂》:“他们很不习惯,他们实在惊慌: 中国 人竟会当家,团结得如铁如钢,戳穿了纸制老虎,降服了狐狸妖精。” 浩然 《艳阳天》第八五章:“ 马之悦 根本没往心里装这个,因为他有降服这个胖女人的办法;天一亮,这里的一切风波果然都云消雾散了。”
词语解释:降物  拼音:jiàng wù
古代遇有灾患病故或天象变异时,帝王及大臣皆脱下盛装换上素服,谓之“降物”。《左传·昭公十七年》:“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 杜预 注:“降物,素服。” 孔颖达 疏:“降物谓减其物采也。《昏义》曰:‘日食则天子素服。’知百官降物,亦素服也。”《晋书·礼志上》:“灾祥之发,所以谴告人君,王者之所重诫,故素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物,用币伐鼓,躬亲而救之。”
词语解释:降辂  拼音:jiàng lù
古代称太子、后妃下车为“降輅”。《新唐书·礼乐志八》:“皇太子车至左閤,回輅南向,左庶子跪奏‘请降輅’。入俟於内殿门外之东,西面。妃至左閤外,回輅南向,司则请妃降輅,前后扇、烛。”
词语解释:降水  拼音:jiàng shuǐ
气象学名词。从大气中落到地面的固体或液体形式的水分,主要形式是雨和雪。
词语解释:降谪  拼音:jiàng zhé
贬谪。旧指官吏降职并被贬往远离京城的地方。《明史·宦官传一·刘瑾》:“族人、逆党皆伏诛。 张綵 狱毙,磔其尸。阁臣 焦芳 、 刘宇 、 曹元 而下,尚书 毕亨 、 朱恩 等,共六十餘人,皆降謫。”
词语解释:降年  拼音:jiàng nián
谓上天赐予人的年龄,寿命。《书·高宗肜日》:“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絶命。” 孔 传:“言天之下年与民,有义者长,无义者不长。”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降年不永,民斯悲悼。” 元 揭傒斯 《郑隐君墓碣》:“先子在 宋 ,固尝试补博士弟子员矣,而降年不永,弗终厥志,余虽老,敢忘之乎?”
词语解释:降情  拼音:jiàng qíng
犹虚怀,虚心。
词语解释:降辱  拼音:jiàng rǔ
屈身受辱。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节玉立,誓不降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扬雄 德败《美新》, 李陵 降辱夷虏。” 唐 李益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诗:“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
词语解释:降款  拼音:jiàng kuǎn
(1).犹降服。《陈书·吴明彻传》:“ 明彻 总统众军十餘万,发自京师,缘 江 城镇,相续降款。”《魏书·裴陀传》:“蛮首 田盘石 、 田敬宗 等部落万餘家,恃众阻险,不宾王命,前后牧守虽屡征讨,未能降款。”
(2).降书。 宋 陆游 《胡无人》诗:“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 魏 兵将近,父皇已纳降款,明日君臣出降,社稷从此殄灭。”
词语解释:降命  拼音:jiàng mìng
发布下达政令。《礼记·礼运》:“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殽以降命。” 孔颖达 疏:“殽,效也。言人君法效天气以降下政教之命。”《晋书·乐志上》:“惟天降命,翼仁祐圣。”
词语解释:降使  拼音:jiàng shǐ
肩负投降之命的使者。《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元年》:“ 晧 惧,乃图降首。降使适去,左右劫夺财物,略取妻妾,放火烧宫。”
词语解释:降名  拼音:jiàng míng
贬降名号。谓用谦称。《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天子无出,书曰‘天王出居於 郑 ’,辟母弟之难也。天子凶服、降名,礼也。” 杜预 注:“降名,称‘不穀’。”
词语解释:降典  拼音:jiàng diǎn
颁布典礼。《书·吕刑》:“ 伯夷 降典,折民惟刑。” 孔 传:“ 伯夷 下典礼教民而断以法。”
词语解释:降帜  拼音:jiàng zhì
降旗。
词语解释:降饮  拼音:jiàng yǐn
谓降立席西而饮。古代行饮食之礼时表示恭敬、谦让的一种礼节。《新唐书·李栖筠传》:“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为乡饮酒礼,登歌降饮,人人知劝。”参见“ 降席 ”。
词语解释:降席  拼音:jiàng xí
(1).座席的西头。古代宾主相见,以西为尊,主东而宾西。《韩诗外传》卷六:“夫倡而不和,动而不僨,中心有不合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
(2).撤除宴席。《晋书·武帝纪》:“帝虽从 汉 魏 之制,既葬除服,而深衣素冠,降席撤膳。哀敬如丧者。”
词语解释:降驾  拼音:jiàng jià
谓帝王临幸。《南史·袁昂传》:“初, 昂 为洗马, 明帝 为领军,钦 昂 风素,频降驾焉。”
词语解释:降尊  拼音:jiàng zūn
降低尊贵的身分。《礼记·郊特牲》:“大饗,君三重席而酢焉;三献之介,君专席而酢焉。此降尊以就卑也。” 孙希旦 集解:“降主君之尊,以就介之卑,所以敬客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未有私从意志,日般游诸臣之家,降尊乱卑,等威无别,宿卫守空宫,璽紱委女妾,设有非常之变, 任章 之谋,上负先帝,下悔靡及。”
词语解释:降屈  拼音:jiàng qū
(1).降身屈节。《后汉书·法真传》:“帝虚心欲致,前后四徵。 真 曰:‘吾既不能遯形远世,岂饮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隐絶,终不降屈。”《北齐书·封隆之传》:“﹝ 封孝琰 ﹞性颇简傲,不谐时俗,恩遇渐高,弥自矜诞,举动舒迟,无所降屈。”
(2).拜服。 宋 叶适 《沉仲一墓志铭》:“敬士好文,十室之誉,一咏之工,无不降屈,坐者满堂,酬义侃侃。”
词语解释:降麻  拼音:jiàng má
唐 宋 任免将相,用黄、白麻纸写诏书,宣告于朝廷,谓之“降麻”。也称宣麻。 唐 黄滔 《寄陈侍御》诗:“千年二相未全夸,犹闕 闽 城贺降麻。”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 天圣 三年,又以宰相 王冀公 为使,自后元宰继领之,然降麻不入衔。又以参政、枢密为润文,其事寝重。”《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昨 王随 自吏部侍郎、平章事超越十资,復为上相。此乃非常之恩,必待非常之才,而 随 虚庸邪諂,非辅相器,降麻之后,物论沸腾,故疾缠其身,灾仍於国。”参见“ 宣麻 ”。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
词语解释:降等  拼音:jiàng děng
(1).古代宾主相见,客人登东阶而上以示谦抑,称“降等”。《礼记·曲礼上》:“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復就西阶。” 孙希旦 集解:“愚谓客就主人之阶,谓入门而右也。主人固辞,然后客復就西阶,谓转而向左也。主人与客之辞让,皆在门内。”
(2).降低官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公降袭次第》:“而考以譒译、马步射,其伎皆优等,然后授以本职,否则递相降等授爵。”参见“ 降阶 ”。
词语解释:降阶  拼音:jiàng jiē
亦作“ 降堦 ”。
(1).降低级别,降低官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 杨伯峻 注:“既登高位,自感难保,而求下降者,乃明智之人也。”
(2).古代宾主相见,以西为尊。主人迎客在东阶,客人登从西阶。客如表示谦逊,则登主人之阶,称为“降阶”,也称降等。《孔丛子·记义》:“ 孔子 适 齐 , 齐景公 让登,夫子降一等, 景公 三辞然后登。既坐,曰:夫子降德,辱临寡人,寡人以为荣也。而降阶以远,自絶於寡人,未知所以为罪。”
(3).走下台阶,以示恭敬。《陈书·吴明彻传》:“及 高祖 镇 京口 ,深相要结, 明彻 乃诣 高祖 , 高祖 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周书·赵僭王招传》:“ 滕王 逌 后至, 隋文帝 降阶迎之。”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总戎佳论》:“以中军守备为其属,謁 张 , 张 必降堦握手,备致谦抑。”
词语解释:降罪  拼音:jiàng zuì
犹问罪。评剧《秦香莲》第四场:“你只管将她母子三人认下,等我那弟子 包拯 陈州 放粮回来,老天我与你二人解和此事,同去金殿动本,万岁若是降罪么,也罢!”
词语解释:降火  拼音:jiàng huǒ
传说 周武王 伐 纣 ,渡 孟津 ,有火覆盖 武王 帷幕,变为神鸟赤乌飞去。后遂以“降火”作为预兆王朝兴盛的典故。《文选·陆倕〈石阙铭〉》:“命旅致屯云之应,登坛有降火之祥。” 张铣 注:“ 武王 济 河 ,火流为乌,此圣人之祥瑞也。” 北周 庾信 《齐下进赤雀表》:“降火飞精,似入公车之府;流金成製,若上凌云之臺。”
词语解释:降挹  拼音:jiàng yì
谦退损抑。《后汉书·阴兴传》:“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文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 侠游 谦让,屡有降挹之言,而 伯通 自伐,以为功高天下。” 李善 注:“《苍頡篇》曰:‘挹,损也。’” 清 黄宗羲 《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 立本 知君有当世才具,深相降挹。”
词语解释:降嫔  拼音:jiàng pín
皇室之女下嫁。 唐 刘禹锡 《慰义阴公主薨表》:“禀教皇宫,已挺柔嘉之德;降嬪卿族,益彰贞粹之仪。”
共197,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