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末字词组
平陆双陆陆陆羊陆阳陆软着陆三陆旧大陆
水陆大陆复陆薰陆翘陆刘陆险陆和陆
川陆遵陆青陆鸿陆炎陆都陆桑陆回陆
北陆西陆皮陆随陆黄陆穷陸佛双陆秋陆
二陆海陆朱陆苋陆阜陆魁陆幽陆穷陆
登陆博陆原陆商陆关陆马陆源陆让陆
顾陆于陆沈陆棋陆南亚次大陆次大陆文陆奥斯陆
起陆东陆栗陆熏陆躅陆张潘左陆新大陆坛陆
南陆陵陆丹陆高陆内陆欧亚大陆山陆着陆
小陆潘陆皋陆夷陆诺曼底登陆连虫陆岩陆 

词语解释:平陆  拼音:píng lù
平原;陆地。《孙子·行军》:“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晋 陶潜 《停云》诗:“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唐 僧鸾 《苦热行》:“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 清 林则徐 《批上海请常留龙华港大坝截潮案》:“浑水内灌,致积泥沙,不一二年,仍如平陆。”
词语解释:水陆  拼音:shuǐ lù
(1).水路与陆路。 晋 左思 《蜀都赋》:“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 唐 刘禹锡 《代窦中丞谢上表》:“伏以道途遐阻,水陆縈紆。” 鄢国培 《巴山月》第一章一:“ 南京 失守, 日本 人兵分两路,向 武汉 水陆并进。”
(2).水上与陆地。 南朝 宋 鲍照 《灵丘竹赋》:“每冠名於华戎,将擅奇於水陆。”《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摶风初举,建旟上地,庇民立政,时雨滂流,下识亷耻,仁加水陆,移风易俗,自 齐 变 鲁 ,此王之功也。”《隋书·南蛮传论》:“水陆可居,咸为郡县。” 宋 周敦颐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水旱作物。亦指水田与旱田。《隋书·东夷传·新罗》:“田甚良沃,水陆兼种。”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京城之中,亭第邸店以曲巷断;侯甸之内,水陆腴沃以乡里计。”
(4).指水中和陆地所产的食物。《晋书·石崇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唐 白居易 《轻肥》诗:“樽罍溢九醖,水陆罗八珍。”《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大王今日水陆俱备,大宴羣臣,四方异物极多,内中欠少何物,贫道愿取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坐久则水陆备至,丝肉竞陈。”
(5).水陆道场的简称。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绍兴 十六年,通判 任良臣 伯显 丧子,入寺设水陆。”《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吩咐了毕,话休絮烦,功德水陆也不作,停留也不停留,只就来日便出丧。”参见“ 水陆道场 ”。
词语解释:水陆道场  拼音:shuǐ lù dào chǎng
佛教法会的一种。僧尼设坛诵经,礼佛拜忏,遍施饮食,以超度水陆一切亡灵,普济六道四生,故称。 宋 苏轼 《释迦文佛颂》引:“ 元祐 八年十一月十一日,设水陆道场供养。”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改日做个水陆道场,超度你升天便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王氏 ﹞请旧日尼院中各众,在墓前建起水陆道场三昼夜,以报大恩。”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五》:“但在这里,却也太没有生气,只见和尚自做水陆道场,男男女女上庙拜佛,真令人看得索然气尽。”
词语解释:川陆  拼音:chuān lù
水陆。亦指水陆路途。 汉 张衡 《天象赋》:“迤奎娄之分野,辨 邓 鲁 之川陆。” 晋 潘岳 《西征赋》:“凭高望之阳隈,体川陆之污隆。” 宋 杨万里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默数川陆程,几日当返役。” 清 刘光第 《万寿山》诗:“维昔经营日,淫潦迷川陆。”
词语解释:北陆  拼音:běi lù
(1).北方之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倪璠 注:“北陆,北方之地也。”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树华滋,北陆三秋,风烟摇落;莫不列苹繁於上席,行礼敬於质明,奠椒桂於中尊,敬神明於如在。”
(2).即虚宿。位在北方,为二十八宿之一。《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 孔颖达 疏:“日在北陆,为 夏 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於是之时,寒极冰厚,故取而藏之也。”《尔雅·释天》:“玄枵,虚也;顓頊之虚,虚也。北陆,虚也。” 郭璞 注:“虚星之名凡四。”《汉书·律历志下》:“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
(3).指夏历十二月或冬天。 唐 刘禹锡 《上门下裴相公启》:“授鉞於西顥之半,策勋於北陆之初。”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赋》:“至若北陆兇残,人斯鲜懽,层冰飞雪以俱至,挟纊重裘而图安。” 清 姚鼐 《感春杂咏》之三:“北陆既藏冰,西宅復寅饯。”
词语解释:二陆  拼音:èr lù
(1).指 晋 陆机 、 陆云 兄弟。《晋书·陆云传》:“﹝ 陆云 ﹞少与兄 机 齐名,虽文章不及 机 ,而持论过之,号曰‘二 陆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自新》:“乃自 吴 寻二 陆 , 平原 不在,正见 清河 。”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兄弟真二 陆 ,声华连八 裴 。”
(2).指 南朝 陈 陆瑜 、 陆琰 。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二陆》:“ 陈 陆瑜 、 琰 ,并以文学侍东宫,时人以二 陆 比二 应 。”
(3).指 南宋 陆九龄 、 陆九渊 兄弟。《宋史·陆九龄传》:“与弟 九渊 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
(4).指 宋 陆细 、 陆传 兄弟。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二 陆 棠棣,如 云 与 衡 。” 周世则 注:“ 陆左丞佃 ,字 农师 ,弟 传 ,字 岩老 ,俱有才名,比 晋 二 陆 。”
词语解释:登陆  拼音:dēng lù
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特指作战的军队由水面登上敌方的陆地。 唐 孟浩然 《越中逢天台太乙子》诗:“登陆寻 天台 ,顺流下 吴 会 。”《明史·俞大猷传》:“ 柘林 倭 亦为官兵所击沉二十餘舟,餘贼退登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新抚臺捨舟登陆,坐了八抬緑呢大轿,到行辕里去。”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一九五三年二月,正是敌人妄想从我们战线后方登陆作战时, 史元厚 跟着队伍到了 朝鲜 。”
词语解释:顾陆  拼音:gù lù
(1). 晋 顾荣 与 三国 吴 陆逊 的并称。《文选·左思〈吴都赋〉》:“其居则高门鼎贵,魁岸豪杰, 虞 魏 之昆, 顾 陆 之裔。” 刘逵 注:“ 顾 , 顾荣 。 陆 , 陆逊 ,隆 吴 之旧贵也。”
(2). 三国 吴 名臣 顾雍 与 陆逊 的并称。《晋书·慕容廆载记》:“及 权 据 扬 越 ,外杖 周 张 ,内冯 顾 陆 ,距 魏 赤壁 ,克取 襄阳 。”
(3). 东晋 画家 顾恺之 与 南朝 宋 画家 陆探微 的并称。《北史·辛术传》:“唯大收典籍,多是宋、 齐 、 梁 时佳本,鳩集万餘卷,并 顾 陆 之徒名画,二 王 已下法书。” 宋 陆游 《梅花绝句》之五:“安得丹青如 顾 陆 ,凭渠画我夜归图?” 清 戴名世 《〈有明历朝小题文选〉序》:“写生之技莫妙於传神,然亦莫难於传神。古之能传神者惟 顾 陆 。”
词语解释:起陆  拼音:qǐ lù
(1).腾跃而上。形容平步青云,大展鸿才。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非 一妹 不能识 李郎 ,非 李郎 不能荣 一妹 。起陆之贵,际会如期,虎啸风生,龙吟云萃,固非偶然也。”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弄溪赋》词:“看纵横斗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 周实 《〈民主报〉出版祝赋》:“起陆鱼龙鳞爪健,处堂燕雀梦魂苏。”
(2).上岸;登陆。《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只见轿马纷纷伺候 范知县 起陆。”《清史稿·高宗纪六》:“乙酉, 英吉利 贡船至 天津 戊子,於 通州 起陆。”
词语解释:南陆  拼音:nán lù
南方,南方大地。《后汉书·律历志下》:“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春,南陆谓之夏,东陆谓之秋。” 晋 陶潜 《述酒》诗:“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元 周权 《次韵褚仲明苦热行》:“烛龙衔火飞南陆,万叠云峰天地窄。”
词语解释:小陆  拼音:xiǎo lù
晋 陆云 与兄 机 俱有文名,世称 云 为 小陆 。后以喻善文者。 唐 杜甫 《答郑十七郎一绝》:“把文惊 小陆 ,好客见 当时 。” 清 宋琬 《过姜如农东莱草堂》诗:“孝友 元方 著,文章 小陆 偏。”
词语解释:双陆  拼音:shuāng lù
亦称“ 双鹿 ”。 1.古代一种博戏。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集翠裘》:“遂命披裘,供奉双陆。” 宋 楼采 《法曲献仙音》词:“花匣幺弦,象奩双陆,旧日留欢情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双陆,一名握槊……曰双陆者,子随骰行,若得双陆,则无不胜也。又名‘长行’,又名‘波罗塞戏’。其法以先归宫为胜,亦有任人打子,布满他宫,使之无所归者,谓之‘无梁’,不成则反负矣。其胜负全在骰子,而行止之间,贵善用之。其制有北双陆、 广州 双陆、南番、东夷之异。《事始》以为 陈思王 製,不知何据。”《红楼梦》第八八回:“看见 贾母 与 李紈 打双陆, 鸳鸯 旁边瞧着。”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注:“又名‘双鹿’。古代博戏之一,传自 天竺 ( 印度 ),盛于 南北朝 、 隋 、 唐 。下铺一特製盘子,双方各用十六枚(一説十五枚)棒槌形的‘马’立于自己一方,掷骰子的点数各占步数,先走到对方者为胜。”
(2).指进行双陆之戏。《梁书·鲍泉传》:“ 方诸 与 泉 不恤军政,唯蒲酒自乐,贼骑至,百姓奔告, 方诸 与 泉 方双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及得志,受 上官昭容 邪説,引 武三思 入宫中,升御牀,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老丞相,则怕我如今一回双陆赢了你这剑可怎了。”
词语解释:大陆  拼音:dà lù
(1).古代指高而平的土山,即阜。《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 毛 传:“高平曰陆,大陆曰阜。”
(2).广大的陆地。与海洋、岛屿相对。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
(3).特指我国沿海岛屿以外的地区。 毛泽东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战争已在大陆上基本结束。”
(4).古泽薮名。又名 巨鹿泽 、 广阿泽 。《书·禹贡》:“北过 降水 ,至於 大陆 。”《尔雅·释地》:“ 晋 有 大陆 。”地在今 河北 隆尧 、 巨鹿 、 任县 三县之间。
(5).复姓。 春秋 齐国 有 大陆子方 。见《左传·哀公十四年》
词语解释:遵陆  拼音:zūn lù
沿着陆路;走陆路。《诗·豳风·九罭》:“鸿飞遵陆,公归不復。” 宋 杨万里 《江行七日阻风至繁昌舍舟出陆》诗:“管取如今遵陆了,云开风顺水东流。” 胡蕴 《过临平》诗:“舟来 禾郡 初遵陆,车到 临平 不断山。”
词语解释:西陆  拼音:xī lù
(1).古代指太阳运行在西方七宿的区域。《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覿而出之。”参见“ 东陆 ”。
(2).指秋天。《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 蓐收 清西陆, 朱羲 将由白。”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续汉书》:“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秋。”
词语解释:东陆  拼音:dōng lù
(1).古代指太阳运行于东方七宿的区域。《太平御览》卷十八引《易通统图》:“日,春行东方青道曰东陆。”《后汉书·律历志下》:“冬夏之间,则有春有秋。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春,南陆谓之夏,东陆谓之秋。”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此以列宿东西南北言也。”按,应作:“西陆谓之秋……东陆谓之春。” 唐 李峤 《日》诗:“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
(2).泛指东方。 明 刘基 《春日行》诗:“白日出东陆,垂光曜中天。”
词语解释:海陆  拼音:hǎi lù
指山珍海味。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大统寺》:“兼设珍羞,海陆具备。”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罗方圆而綺错,穷海陆而兼荐。” 唐 沉亚之 《刘岩夫哀文》:“赫来图兮鼎设海陆,备肴葅兮 吴 梅狄酪。”
词语解释:博陆  拼音:bó lù
(1).即双陆。古代博戏之采名。《说郛》卷十引 五代 马鉴 《续事始》:“《声谱》云:‘博陆,采名也。 魏 陈思王 曹子建 制双陆局,置骰子二。至 唐 末有叶子之戏,未知谁置,遂加骰子至於六。’按 乌曹 始置六博之戏,乃行十二棋者。”
(2).指 霍光 。《后汉书·李固传》:“自非 博陆 忠勇, 延年 奋发,大 汉 之祀,几将倾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才非 博陆 ,而受 姬公 负图之託。”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王室不造,职臣之由。何者?亲则 东牟 ,任惟 博陆 。”
词语解释:于陆  拼音:yú lù
古代 百济国 对王妃之称。《周书·异域传上·百济》:“妻号於陆, 夏 言妃也。”
词语解释:东陆  拼音:dōng lù
(1).古代指太阳运行于东方七宿的区域。《太平御览》卷十八引《易通统图》:“日,春行东方青道曰东陆。”《后汉书·律历志下》:“冬夏之间,则有春有秋。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春,南陆谓之夏,东陆谓之秋。”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此以列宿东西南北言也。”按,应作:“西陆谓之秋……东陆谓之春。” 唐 李峤 《日》诗:“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
(2).泛指东方。 明 刘基 《春日行》诗:“白日出东陆,垂光曜中天。”
词语解释:陵陆  拼音:líng lù
山陵与平地。《管子·地图》:“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
词语解释:潘陆  拼音:pān lù
(1). 晋 文学家 潘岳 和 陆机 的并称。《宋书·谢灵运传论》:“降及 元康 , 潘 陆 特秀。”《南齐书·文学传论》:“ 潘 陆 齐名, 机 岳 之文永异。” 唐 杜甫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诗:“ 潘 陆 应同调, 孙 吴 亦异时。”
(2).泛指文人学士。 唐 骆宾王 《畴昔篇》:“ 潘 陆 词锋骆驛飞, 张 曹 翰苑纵横起。”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一日休沐无所向,森森 潘 陆 随车障。”
词语解释:陆陆  拼音:lù lù
(1).犹碌碌。无所作为貌。《后汉书·马援传》:“ 季孟 ( 隗嚣 字)尝折愧 子阳 ( 公孙述 字)而不受其爵,今更共陆陆,欲往附之,将难为颜乎?” 李贤 注:“陆陆犹碌碌也。” 宋 陆游 《山堂陆先生墓志铭》:“ 象山 晚为朝士,陆陆百寮底,旋復斥死。” 清 王士禛 《漫兴》诗之二:“陆陆将谁附,苍苍逈不迷。”
(2).象声词。 汉 扬雄 《太玄·法》:“繘陆陆,缾窴腹,井潢洋,终不得食。” 司马光 集注:“陆陆,索下貌。”
词语解释:复陆  拼音:fù lù
复姓。 汉 有 复陆友 ,以 匈奴 降 汉 ,封 杜侯 。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1).即复道。《文选·张衡〈西京赋〉》:“复陆重阁,转石成雷。” 薛综 注:“复陆,复道阁也。於上转石,以象雷声。” 高步瀛 义疏:“ 朱珔 曰:‘《左氏·昭四年传》:“日在北陆。” 服 注云:“陆,道也。”故注以复陆为复道。’……注‘阁’字殆衍。”参见“ 复道 ”。
(2).重迭貌。
词语解释:复道  拼音:fù dào
(1).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復,通“ 复 ”。《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復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 雒阳 南宫,从復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復,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復道。”《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 雍门 以东至 涇 渭 ,殿屋復道周阁相属。” 刘白羽 《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 莫高窟 ,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
(2).指水陆两路。復,通“ 复 ”。 唐 皇甫冉 《送顾萇往新安》诗:“由来山水客,復道向 新安 。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
楼阁间架空的通道。也称阁道。《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 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 咸阳 北阪上,南临 渭 ,自 雍门 以东至 涇 渭 ,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唐 杜甫 《夔州歌》之四:“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霽何虹?”《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一直向后走来,只见宝殿琳宫,迴廊复道,是个香火兴旺的古刹。”
词语解释:青陆  拼音:qīng lù
(1).即青道。《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日躔胃维,月轨青陆。” 吕向 注:“青陆,东道也。言立春、春分月从东道也,言月行於此也。”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青陆春芳动,黄沙旅思催。” 宋 高似孙 《纬略·青陆》:“《易通统图》曰:‘日行东方青道曰青陆。’”参见“ 青道 ”。
(2).指东方。 唐玄宗 《赐新罗王》诗:“缅怀阻青陆,岁月勤黄图。”
(3).指春天。 唐 卢照邻 《双槿树赋》:“青陆至而鶯啼,朱阳升而花笑。”
词语解释:青道  拼音:qīng dào
(1).日月运行到东方天空的那一段轨迹叫青道。《汉书·天文志》:“青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 隋 袁庆 《奉和月下观星》:“烂烂星芒动,耿耿清河长。青道移天駟,北极转文昌。”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月行﹞黄道之东,谓之‘青道’。”《汉书·天文志》“晷景长短之制也” 王先谦 补注引 清 沉钦韩 曰:“日春东从青道,夏南从赤道,秋西从白道,冬北从黑道。”
(2).引申指春天东方的晴空。 唐 邓倚 《春云》诗:“声移青道里,影泛緑波中。”
词语解释:皮陆  拼音:pí lù
唐 代诗人 皮日休 、 陆龟蒙 的并称。二人友情深笃,诗风相近,互相唱和的诗篇很多。 宋 王禹偁 《桂阳罗君游太湖洞庭诗序》:“前不见 刘白 ,后不见 皮 陆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古人酬唱不次韵,此风始盛于 元 、 白 、 皮 、 陆 。”
词语解释:朱陆  拼音:zhū lù
宋 代 朱熹 和 陆九渊 的并称。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一》:“ 乾道 、 淳熙 间, 晦庵先生 以义理之学阐於 闽 , 象山先生 以义理之学行於 江西 ,岳峻杓明,珠辉玉鏘。一时学士大夫雷动风从,如在 洙 泗 ,天下并称之曰‘ 朱 陆 ’。” 晦庵 , 朱熹 的字; 象山 , 陆九渊 的号。
词语解释:原陆  拼音:yuán lù
原野,田地。 汉 张衡 《东京赋》:“乘舆巡乎 岱岳 ,劝稼穡於原陆。”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虽在原陆,犹恐沧海横流,吾其鱼也。”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三:“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词语解释:沈陆  拼音:shěn lù
亦作“沉陆”。 谓国土沦陷。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甲辰寿韩南涧尚书》词:“ 夷甫 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陈毅 《无题》诗:“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嘆沉陆。”参见“ 陆沉 ”。
词语解释:陆沉  拼音:lù chén
(1).陆地无水而沉。比喻隐居。《庄子·则阳》:“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 郭象 注:“人中隐者,譬无水而沉也。”《史记·滑稽列传》:“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於俗,避世 金马门 。’”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谓无水而沉也。” 北周 庾信 《幽居值春》诗:“山人久陆沉,幽逕忽春临。” 明 唐寅 《赠南野》诗:“我亦陆沉斯世者,买邻何日许相陪?”
(2).指隐逸之士。 唐 白居易 《送张南简入蜀》诗:“昨日詔书下,求贤访陆沉。”
(3).比喻埋没,不为人知。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诗:“高义难自隐,明时寧陆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范公石湖》:“ 吴 臺、 越 垒,距门纔十里,而陆沉於荒烟野草者千七百年。” 清 钱谦益 《戊戌中元寓僧舍毒热如坐甑中偶见王孟端画竹漫题二绝》之二:“竹埤梧垣久陆沉,舍人泼墨尚萧森。”
(4).比喻国土沦陷于敌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桓公 入 洛 ,过 淮 泗 ,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 王夷甫 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宋 陈经国 《沁园春》词:“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氊未还?” 清 秋瑾 《感怀》诗:“莽莽神州叹陆沉,救时无计愧偷生。”
(5).愚昧迂执,不合时宜。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然则儒生,所谓陆沉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而凡夫浅识,不辩邪正,谓守道者为陆沉,以履径者为知变。”
(6).谓陆地沉入海底。 郭沫若 《星空·吴淞堤上》:“这是世界末日的光景,大陆,陆沉了吗!”《人民文学》1984年第1期:“身后的荒岛已经消失,像是那里发生了陆沉,只剩下一片澄明的海。”
词语解释:栗陆  拼音:lì lù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在 女娲氏 之后。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何 大庭 之足竞,岂 栗陆 之能邻。”《易·繫辞下》“包 牺氏 没” 唐 孔颖达 疏:“ 包牺氏 没, 女媧氏 代立为女皇,亦 风 姓也。 女媧氏 没,次有 大庭氏 、 柏黄氏 、 中央氏 、 栗陆氏 。”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洎乎 尊卢 、 赫胥 之代, 驪连 、 栗陆 之君,皇图始於中叶,莫不凭三灵之寳位。”
词语解释:丹陆  拼音:dān lù
指南方大地。
词语解释:皋陆  拼音:gāo lù
亦作“皐陆”。
(1).水边平地。《史记·孝武本纪》:“昔 禹 疏九江,决四瀆。閒者 河 溢皋陆,隄繇不息。” 张守节 正义引 颜师古 曰:“皋,水旁地也。广平曰陆。”
(2).平原;平地。 唐 储光羲 《射雉词》:“原田遥一色,皐陆旷千里。”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及规沮洳浅水之中,欲置寺基於是。邑人欣然从之,老幼负土,虽闺房妇女,亦以帬裾包裹瓦石填委其上,不旬月遂为皋陆。”
词语解释:羊陆  拼音:yáng lù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与 吴 将 陆抗 对峙,二人互无疑忌,使命交通,友好往来,为后人所称许。事见《晋书·羊祜传》。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 羊 陆 之交,往来 侨 肸 之好。” 罗正纬 《滦州革命先烈事略·吴禄贞》:“ 禄贞 与 斋藤 划 鸭緑江 而守。 斋藤 曾充士官学校教师,与 禄贞 有师弟谊,尊酒往还,不减当年 羊 陆 。”
词语解释:薰陆  拼音:xūn lù
香料名。即乳香。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须臾气絶,时用香鑪烧一片薰陆如貍豆,大烟犹未息,计此正当半食顷耳。”《新五代史·闽世家·王继鹏》:“日焚龙脑、薰陆诸香数斤,作乐于臺下,昼夜不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薰陆,即乳香也,以其滴下如乳头者,谓之乳头香。”参见“ 乳香 ”。
词语解释:乳香  拼音:rǔ xiāng
本名薰陆,为橄榄科常绿乔木的凝固树脂。因其滴下成乳头状,故亦称乳头香。为薰香原料,又供药用。 唐 无名氏 《香品一》:“ 南海 波斯国 松树脂,有紫赤如樱桃者,名乳香,盖薰陆之类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薰陆,即乳香也,以其滴下如乳头者,谓之乳头香,鎔塌在地上者,谓之塌香。”《警世通言·福禄寿三星度世》:“妹妹安排乳香一块,煖一碗热酒来与我吃,且定我脊背上疼。”《老残游记》第二十回:“ 老残 倾出来看看,有点像乳香的样子。”
词语解释:鸿陆  拼音:hóng lù
(1).《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王弼 注:“进处高絜,不累於位,无物可以屈其心而乱其志。”后遂以“鸿陆”指高位。 北周 庾信 《小园赋》:“不雪 雁门 之踦,先念鸿陆之远。”《全唐文》卷九九四载《珍州荣德县丞梁君墓志铭》:“鸿陆初渐,龙门早昇。” 明 汤显祖 《奉举主刘中丞开府闽中》诗:“儷景渐鸿陆,扬蕤覿紫宸。”
(2).《诗·豳风·九罭》:“鸿飞遵陆,公归不復,於女信宿。” 毛 传:“陆,非鸿所宜止。”后因以“鸿陆”指不宜止息之地。 唐 宋之问 《为韦特进已下祭汝南王文》:“惟彼鴈堂,坠兹鸿陆。”
词语解释:随陆  拼音:suí lù
汉 刘邦 的文臣 随何 、 陆贾 的并称。两人皆有辩才。《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每观书传,常鄙 随 陆 无武, 絳 灌 无文,道由人弘,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耻也。”
词语解释:苋陆  拼音:xiàn lù
即商陆。多年生草本,春初发苗,叶卵形而大。夏季开红紫或白色小花。入秋结实,实多肉,赤黑色。嫩叶可食,其根有毒,可供药用。《易·夬》:“莧陆夬夬,中行无咎。” 王弼 注:“莧陆,草之柔脆者也。”
词语解释:商陆  拼音:shāng lù
多年生粗壮草本。根粗大,块状。夏秋开花,白色,浆果,紫黑色。根可入药,俗称“章柳根”。性寒,味苦,有毒。中医学上用为逐水药。《易·夬》“莧陆夬夬” 唐 孔颖达 疏:“ 马融 、 郑玄 、 王肃 皆云,莧陆一名商陆。” 明 徐应秋 《玉芝堂谈荟·岁时杂占》:“杏子开花,可耕白沙。商陆子熟,杜鹃不哭。”
词语解释:棋陆  拼音:qí lù
棋与双陆。皆娱乐角胜负的用具。 宋 陆游 《幽居》诗:“早岁犹奇怪,中年痛扫除。华堂棋陆废,名马宴游疏。”
词语解释:熏陆  拼音:xūn lù
即薰陆香。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今故賚尔香炉一枚,熏陆副之,可以腾烟紫阁,昭感上司。”
词语解释:高陆  拼音:gāo lù
高地。 北魏 高允 《鹿苑赋》:“固爽塏以崇居,枕平原之高陆。”
词语解释:夷陆  拼音:yí lù
平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沇溶淫鬻,散涣夷陆,亭皋千里,靡不被筑。”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夷陆,﹞平地。”
词语解释:阳陆  拼音:yáng lù
山之南。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越王 曰:‘寡人闻 崑崙之山 ,乃地之柱,上承皇天,气吐宇内,下处后土,禀受无外,滋圣生神,呕养□□□□□帝会,故帝处其阳陆,三王居其正地。’”《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 刘良 注:“精气谓太阳。”
词语解释:翘陆  拼音:qiào lù
举足跳跃。语本《庄子·马蹄》:“齕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晋书·慕容垂载记》:“失笼之鸟,非罗所羈,脱网之鲸,岂罟所制!翘陆任怀,何须闻也。”《隋书·卢思道传》:“失翘陆之本性,丧江湖之远情。”
词语解释:炎陆  拼音:yán lù
炎热的大地。 唐 武则天 《唐明堂乐章·徵音》:“赫赫离精御炎陆,滔滔炽景开隆暑。”
词语解释:黄陆  拼音:huáng lù
黄土山;黄土岗子。 唐 李峤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石磴平黄陆,烟楼半紫虚。”
词语解释:阜陆  拼音:fù lù
高地。 晋 木华 《海赋》:“铲临崖之阜陆,决陂潢而相浚。”
词语解释:关陆  拼音:guān lù
指山路。 宋 苏舜钦 《游山》诗:“中道舍篮舆,从者亦汗衣,关陆巧步趋,健马莫可追。”
词语解释:南亚次大陆  拼音:nán yà cì dà lù
也叫“印巴次大陆”或简称“次大陆”。面积约 410 万平方公里。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北为高山区域,中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南为德干高原。人口近 8 亿,使用 200 余种语言。次大陆上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
词语解释:躅陆  拼音:zhú lù
顿足跳跃貌。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见一象脚有巨刺,此人牵挽得出,病者即起,相与躅陆,状若欢喜。”
词语解释:内陆  拼音:nèi lù
大陆远离海岸的部分。
词语解释:诺曼底登陆  拼音:nuò màn dǐ dēng l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1943年5月,英、美首脑华盛顿会议决定,于次年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盟军登陆部队在海空军的掩护下,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登陆,为第二战场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
词语解释:软着陆  拼音:ruǎn zhuó lù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利用一定装置,改变运行轨道,逐渐减低降落速度,最后不受损坏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
词语解释:刘陆  拼音:liú lù
宋代 刘克庄 、 陆游 的并称。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 元 白 自清浅, 刘陆 但恣肆。”
词语解释:都陆  拼音:dōu lù
古代 突厥 族所属的部落之一。《旧唐书·突厥传下》:“﹝ 西突厥 ﹞在 长安 北七千里…… 铁勒 、 龟兹 及 西域 诸胡国,皆归附之。其人杂有 都陆 及 弩失毕 、 歌逻禄 、 处月 、 处密 、 伊吾 等诸种。”
词语解释:穷陸
高地
词语解释:魁陆  拼音:kuí lù
蚶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魁蛤》:“魁陆,蚶。”﹝集解﹞引 郭璞 《尔雅注》:“魁陆即今之蚶也。状如小蛤而圆厚。”参见“ 魁蛤 ”。
词语解释:魁蛤  拼音:kuí gé
蚶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魁蛤》:“﹝魁蛤﹞,魁者,羹斗之名,蛤形肖之故也。”一说为车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按:文蛤即 吴 人所食花蛤也;魁蛤即车螯也。”
词语解释:马陆  拼音:mǎ lù
节肢动物,体圆长。由20个环节构成,背面有黄黑相间的环纹。栖息在阴湿的地方,触之则蜷曲如环,并放出臭味。昼伏夜出,吃草根或腐败的植物。又称马蚿、马蚰、百足。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马陆》
词语解释:次大陆  拼音:cì dà lù
又称次洲。指面积比洲小,但在地质地理上有显著独特性或政治上有某种程度独立性的大陆。通常专指 南亚次大陆 。
词语解释:张潘左陆  拼音:zhāng pān zuǒ lù
西晋 文学家 张载 、 张协 、 张亢 兄弟, 潘岳 、 潘尼 叔侄, 左思 , 陆机 , 陆云 兄弟的并称。
词语解释:欧亚大陆  拼音:ōu yà dà lù
欧洲和亚洲连在一起的大陆
词语解释:连虫陆  拼音:lián chóng lù
羊蹄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羊蹄》
词语解释:三陆  拼音:sān lù
(1). 晋 陆机 与弟 云 、 耽 的合称。《晋书·陆云传》:“不意三 陆 相擕闇朝,一旦湮灭,道业沦丧。”
(2). 南朝 齐 陆慧晓 三子 僚 、 任 、 倕 的合称。《南史·陆慧晓传》:“﹝ 陆慧晓 ﹞三子 僚 、 任 、 倕 并有美名,时人谓之三 陆 。”
(3). 唐 陆扆 、 陆希声 、 陆威 的合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朝中 陆 氏三人,号三 陆 ,即相国( 陆扆 )洎 希声 ,及 威 三人也。”
(4). 明 末 清 初 陆圻 、 陆培 、 陆堦 三兄弟的合称。 清 王晫 《今世说·企羡》:“ 梯霞 名 堦 ,高文异采,与兄 丽京 ( 圻 )、 鯤庭 ( 培 )竞爽一时,时号三 陆 。”
词语解释:险陆  拼音:xiǎn lù
谓崎岖不平的陆地。 汉 张衡 《冢赋》:“尔乃隳巍山,平险陆,刊藂林,凿盘石,起峻垄,构大槨。”
词语解释:桑陆  拼音:sāng lù
犹言桑田沧海。 明 李东阳 《昆山毛翁百岁诗》:“ 管 榻经重敝, 陶 冠已十加,海筹仍不一,桑陆看量沙。”参见“ 桑田沧海 ”。
词语解释:桑田沧海  拼音:sāng tián cāng hǎi
晋 葛洪 《神仙传·麻姑》:“ 麻姑 自説云:‘接侍以来,已见 东海 三为桑田,向到 蓬莱 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畧半也,岂将復还为陵陆乎!’”后因以“桑田沧海”喻世事的巨大变迁。 元 王进之 《春日田园杂兴》诗:“桑田沧海几兴亡,岁岁东风自扇扬。” 清 孙枝蔚 《空城雀》诗:“自从桑田变沧海,经过空城泪如泉。”《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列公,你道怎个苍狗白云,天心无定;桑田沧海,世事何常。”
词语解释:佛双陆  拼音:fó shuāng lù
古代一种游戏。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玩戏·双陆》:“ 番禺 双陆名有五,曰下囋,曰三推,曰囉赢,曰不打,曰佛双陆……佛双陆止孺儿为之,凡閭阎,皂隶辈皆能此戏,士大夫则否。”
词语解释:幽陆  拼音:yōu lù
谓北方大地。 清 唐甄 《潜书·尚治》:“天地之间,无形而速动者莫如风。起於幽陆,至於炎崖,偃靡万形,鼓畅众声,无一物之不应者,惟风为然。”
词语解释:源陆  拼音:yuán lù
未开发的土地。 南朝 宋 鲍照 《石帆铭》:“在昔鸿荒,刊啟源陆。”
词语解释:文陆  拼音:wén lù
宋 末 文天祥 与 陆秀夫 的合称。两人皆坚决抗 元 ,不屈而死。 清 方文 《宋遗民咏·龚圣予开》:“ 文 陆 二先生,忠烈震华夏。” 清 潘耒 《羊城杂咏》:“ 歷山 尚住 宋 遗民, 文 陆 当年事苦辛。”
词语解释:新大陆  拼音:xīn dà lù
(1). 美洲 的别称。因为它是到十五世纪以后才由 欧洲 人殖民的,相对于他们原先居住的 欧洲 大陆而言,故有此称。 鲁迅 《伪自由书·战略关系》:“无论是黄面孔,白面孔,新大陆,旧大陆的敌人,无论这些敌人要深入到什么地方,都请深入罢。” 徐迟 《牡丹》:“我们这两个戏剧工作者,兴奋得好像发现了一座新大陆。”
(2).比喻重大的新发现。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一:“在这样并不能算是头等的通都大邑的口岸上,说不定会有什么名贵的东西埋藏着,待我发掘的?假使有得个把 殷 周 的古器,那才是新大陆呢!”
词语解释:山陆  拼音:shān lù
山地。 汉 刘向 《九叹·思古》:“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偬於山陆。”
词语解释:岩陆  拼音:yán lù
山地,山中。 晋 戴凯之 《竹谱》:“种类之中,有物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或茂沙水,或挺巖陆。”《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採殊才於巖陆,拔翘彦於无际。”
词语解释:旧大陆  拼音:jiù dà lù
主要指 欧 、 亚 、 非 三洲。相对十五世纪末 欧洲 人所发现的新大陆( 美洲 )而言。 鲁迅 《伪自由书·战略关系》:“无论是黄面孔,白面孔,新大陆,旧大陆的敌人,无论这些敌人要深入到什么地方,都请深入罢。”
词语解释:和陆  拼音:hé lù
和睦。《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耽经史兮履仁义,内和陆兮外奔赴。”《隶续·都乡孝子严举碑》:“慈顺博爱,九族和陆。”
词语解释:回陆  拼音:huí lù
吴回 陆终 的并称。传说中的火神。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 太史公 採取二传以为《楚世家》云:‘……帝乃以庚寅日诛 重黎 ,而以其弟 吴回 为重黎,后復居火正,为祝融。 吴回 生 陆终 , 陆终 生子六人,六曰 季连 , 楚 其后也。’以此考之,则 祝融 之后有 吴回 、 陆终 。 回禄 者, 回 陆 也,举二人而言耳。陆,禄音相近。”参见“ 回禄 ”。
词语解释:回禄  拼音:huí lù
传说中的火神。《左传·昭公十八年》:“郊人助祝史除於国北,禳火于 玄冥 , 回禄 。” 杜预 注:“ 回禄 ,火神。”《国语·周语上》:“昔 夏 之兴也, 融 降于 崇山 ,其亡也, 回禄 信於 耹隧 。”后用以指火灾。《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 元瓘 幼聪敏,长於抚驭,临戎十五年,决事神速,为军民所附,然奢僭营造,甚於其父,故有回禄之灾焉。”《官场现形记》第三七回:“ 刘 道老太爷年纪大了,一身的病,家累又重得很,自遭‘回禄’之后,家产一无所有。” 廖仲恺 《致蒋介石函》:“兄作战计划原稿,乃遭回禄,此弟所引为至憾者。”一说,指 吴回 陆终 。参见“ 回陆 ”。
词语解释:回陆  拼音:huí lù
吴回 陆终 的并称。传说中的火神。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 太史公 採取二传以为《楚世家》云:‘……帝乃以庚寅日诛 重黎 ,而以其弟 吴回 为重黎,后復居火正,为祝融。 吴回 生 陆终 , 陆终 生子六人,六曰 季连 , 楚 其后也。’以此考之,则 祝融 之后有 吴回 、 陆终 。 回禄 者, 回 陆 也,举二人而言耳。陆,禄音相近。”参见“ 回禄 ”。
词语解释:秋陆  拼音:qiū lù
指西方。 北周 庾信 《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陆俗勇,金行地壮, 广武 军中, 安平 河上。” 倪璠 注:“言 李氏 世居 陇西 ,西方金行之气,代有名将也。”
词语解释:穷陆  拼音:qióng lù
高地。《文选·左思〈吴都赋〉》:“穷陆饮木,极沉水居。” 吕向 注:“穷,高也。言高陆之地无水,斩木取汁饮之。”
词语解释:让陆  拼音:ràng lù
犹让居。《文选·张协〈七命〉》:“耕父推畔,鱼竖让陆。” 吕向 注:“凡钓鱼据於陆而临於水,今流王化皆能有让不先,自安於已也。”
词语解释:奥斯陆  拼音:ào sī lù
挪威首都,全国最大工商业城市。人口483万(1995年)。工业产值和商业零售额占全国25%以上。航运业发达,有一百三十多家航运公司及一流的造船厂。市区有航海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定期举行挪威国际博览会和毛皮交易会。
词语解释:坛陆  拼音:tán lù
水中陆地。《庄子·至乐》:“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随行列而止,委虵而处。” 成玄英 疏:“坛陆,湖渚也。” 郭庆藩 集释:“坛,本作‘澶’,音但,水沙澶也。”一说坛应读作坦,坛陆,谓广阔的大地,犹坦陆。见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庄子》
词语解释:着陆  拼音:zhuó lù
指(飞机等)从空中到达陆地。《花城》1981年第6期:“飞机抖动着巨大的机翼……便在 长岛 西南端的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