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共10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陆离陆居陆游陆轴陆氏橘陆盐陆掠陆离斑驳
陆沉陆珍陆通陆运陆博陆注陆船陆离光怪
陆沈陆陆陆浚仪陆输陆机雾陆抗尝药陆绩怀橘陆羽井
陆地陆大夫陆产陆道陆机莼陆径陆玩无人陆营
陆续陆羽茶陆风陆贾舌陆弟陆泽陆海潘江陆钞
陆海陆子泉陆皮陆战陆落陆师陆稻陆门
陆浑陆路陆浑山陆驰陆家老屋陆氏庄荒陆疏陆通歌凤
陆郎陆羽泉陆生画陆绩橘陆畜陆次陆桥陆藕
陆梁陆地莲陆池莲陆种陆挽陆王陆标陆贾、郦生
陆走陆程陆涂陆死骨陆田陆溺陆架陆衢

词语解释:陆离  拼音:lù lí
(1).参差错综貌。《文选·扬雄〈甘泉赋〉》:“声駢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馺遗风。” 李善 注:“《广雅》曰:陆离,参差也。” 章炳麟 《木犀赋》:“英陆离以无蕤兮,形傴曲以引弧。”
(2).光彩绚丽貌。《楚辞·招魂》:“长髮曼鬋,艳陆离些。”《淮南子·本经训》:“五采争胜,流漫陆离。” 高诱 注:“陆离,美好貌。”
(3).分散貌。《楚辞·离骚》:“纷緫緫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王逸 注:“陆离,分散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牢落陆离,烂漫远迁。” 颜师古 注:“言其聚散不恆,杂乱移徙也。”《文选·左思〈蜀都赋〉》:“毛群陆离,羽族纷泊。” 刘逵 注:“陆离,分散也。”
(4).长剑低昂貌。《文选·屈原〈九章·涉江〉》:“带长鋏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吕向 注:“陆离,劒低昂貌。” 唐 聂夷中 《胡无人行》:“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高冠岌岌佩陆离,纵横击剑胸中奇。”
(5).美玉。《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王逸 注:“陆离,美玉也。”
(6).神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左 玄冥 而右 含靁 兮,前 陆离 而后 潏湟 。”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皆神名。”
词语解释:陆沉  拼音:lù chén
(1).陆地无水而沉。比喻隐居。《庄子·则阳》:“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 郭象 注:“人中隐者,譬无水而沉也。”《史记·滑稽列传》:“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於俗,避世 金马门 。’”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谓无水而沉也。” 北周 庾信 《幽居值春》诗:“山人久陆沉,幽逕忽春临。” 明 唐寅 《赠南野》诗:“我亦陆沉斯世者,买邻何日许相陪?”
(2).指隐逸之士。 唐 白居易 《送张南简入蜀》诗:“昨日詔书下,求贤访陆沉。”
(3).比喻埋没,不为人知。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诗:“高义难自隐,明时寧陆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范公石湖》:“ 吴 臺、 越 垒,距门纔十里,而陆沉於荒烟野草者千七百年。” 清 钱谦益 《戊戌中元寓僧舍毒热如坐甑中偶见王孟端画竹漫题二绝》之二:“竹埤梧垣久陆沉,舍人泼墨尚萧森。”
(4).比喻国土沦陷于敌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桓公 入 洛 ,过 淮 泗 ,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 王夷甫 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宋 陈经国 《沁园春》词:“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氊未还?” 清 秋瑾 《感怀》诗:“莽莽神州叹陆沉,救时无计愧偷生。”
(5).愚昧迂执,不合时宜。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然则儒生,所谓陆沉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而凡夫浅识,不辩邪正,谓守道者为陆沉,以履径者为知变。”
(6).谓陆地沉入海底。 郭沫若 《星空·吴淞堤上》:“这是世界末日的光景,大陆,陆沉了吗!”《人民文学》1984年第1期:“身后的荒岛已经消失,像是那里发生了陆沉,只剩下一片澄明的海。”
词语解释:陆沈  拼音:lù chén
见“ 陆沉 ”。
词语解释:陆沉  拼音:lù chén
(1).陆地无水而沉。比喻隐居。《庄子·则阳》:“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 郭象 注:“人中隐者,譬无水而沉也。”《史记·滑稽列传》:“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於俗,避世 金马门 。’”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谓无水而沉也。” 北周 庾信 《幽居值春》诗:“山人久陆沉,幽逕忽春临。” 明 唐寅 《赠南野》诗:“我亦陆沉斯世者,买邻何日许相陪?”
(2).指隐逸之士。 唐 白居易 《送张南简入蜀》诗:“昨日詔书下,求贤访陆沉。”
(3).比喻埋没,不为人知。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诗:“高义难自隐,明时寧陆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范公石湖》:“ 吴 臺、 越 垒,距门纔十里,而陆沉於荒烟野草者千七百年。” 清 钱谦益 《戊戌中元寓僧舍毒热如坐甑中偶见王孟端画竹漫题二绝》之二:“竹埤梧垣久陆沉,舍人泼墨尚萧森。”
(4).比喻国土沦陷于敌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桓公 入 洛 ,过 淮 泗 ,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 王夷甫 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宋 陈经国 《沁园春》词:“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氊未还?” 清 秋瑾 《感怀》诗:“莽莽神州叹陆沉,救时无计愧偷生。”
(5).愚昧迂执,不合时宜。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然则儒生,所谓陆沉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而凡夫浅识,不辩邪正,谓守道者为陆沉,以履径者为知变。”
(6).谓陆地沉入海底。 郭沫若 《星空·吴淞堤上》:“这是世界末日的光景,大陆,陆沉了吗!”《人民文学》1984年第1期:“身后的荒岛已经消失,像是那里发生了陆沉,只剩下一片澄明的海。”
词语解释:陆地  拼音:lù dì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有时也除去江河湖泊)的部分。《管子·山至数》:“故币乘马者,布币於国,币为一国陆地之数。谓之币乘马。”《汉书·货殖传》:“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蹏,牛千蹏角,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波,山居千章之萩。”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五:“北方水源颇少,陆地沾湿处,宜种此稻。”
词语解释:陆续  拼音:lù xù
先后相续不绝。 宋 王安石 《既别羊王二君与同官会饮于城南因成一篇追寄》:“送车陆续随子返,坐听城鸡肠宛转。”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 额 始谓今年柴荡陆续出运, 七堡 、 顺清河 两处漫口藉以堵合。” 梁斌 《红旗谱》五一:“等不一刻工夫,伙计陆续端上菜来。”
词语解释:陆海  拼音:lù hǎi
(1).物产富饶之地。《汉书·地理志下》:“﹝ 秦 地﹞有 鄠 杜 竹林, 南山 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 颜师古 注:“言其地高陆而饶物产,如海之无所不出,故云陆海。”《水浒传》第一○五回:“ 宛州 山水盘紆,丘原膏沃,地称陆海。”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陆海从来沃野多,居民竟未识嘉禾。”
(2). 南朝 梁 锺嵘 对 晋 代文学家 陆机 有“ 陆 才如海”之赞语。见《诗品》卷上。后因以“陆海”比喻富于文才。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 潘 江,各倾 陆 海云尔。”
(3).借指 陆机 ,以喻称富于文才的人。 前蜀 贯休 《赠抱麻刘舍人》诗:“ 双溪 逢 陆 海, 荆渚 遇 平津 。”
词语解释:陆浑  拼音:lù hún
古地名。也称 瓜州 ,原指今 甘肃 敦煌 一带。 春秋 时 秦 晋 二国使居于其地之“ 允 姓之 戎 ”迁居 伊川 ,以 陆浑 名之。 汉 置县。 五代 废。故城在今 河南省 嵩县 东北。《史记·匈奴列传》:“於是戎狄或居於 陆浑 ,东至於 卫 ,侵盗暴虐中国。”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一为‘陆邑’。” 司马贞 索隐:“《春秋左氏》:‘ 秦 晋 迁 陆浑 之 戎 于 伊川 。’ 杜预 以为‘ 允 姓之 戎 居 陆浑 ,在 秦 晋 之间,二国诱而徙之 伊川 ,遂从 戎 号,今 陆浑县 ’是也。”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 陆浑 桃花间,有汤沸如烝。”
词语解释:陆郎  拼音:lù láng
指 南朝 陈后主 宠臣 陆瑜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四·明下童曲》:“ 陈 孔 骄赭白, 陆郎 乘斑騅。徘徊射堂头,望门不欲归。” 唐 李贺 《夜坐吟》:“明星烂烂东方陲,红霞稍出东南涯, 陆郎 去矣乘斑騅。” 王琦 汇解:“《乐府·明下童曲》:‘ 陈 孔 骄白赭, 陆郎 乘斑騅。’ 陈 孔 ,谓 陈宣 、 孔范 ; 陆 谓 陆瑜 。皆 陈后主 狎客。”
词语解释:陆梁  拼音:lù liáng
(1).跳跃貌。《文选·扬雄〈甘泉赋〉》:“飞蒙茸而走陆梁。”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飞者蒙茸而乱,走者陆梁而跳,谓猛士之辈。” 吕延济 注:“陆梁,乱走貌。”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马﹞十日一放,令其陆梁舒展,令马硬实也。” 石声汉 注:“陆梁:即‘跳跃’。” 清 恽敬 《逊庵先生家传》:“区区 建宁 ,不足当天下千一,顾欲藉乌合之众,陆梁进退,与天命争衡。”
(2).嚣张,猖獗。《后汉书·皇甫规传》:“后 先零 诸种陆梁,覆没营坞。”《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 蜀 贼陆梁边陲。” 宋 杨万里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诗:“只将剽劫为喧闹,喝放归来儘陆梁。” 章炳麟 《顶羯罗君颂》:“ 鲜卑 以狂,西戎陆梁。”
(3).横行无阻。《后汉书·马融传》:“狗马角逐,鹰鸇竞鷙,驍骑旁佐,轻车横厉,相与陆梁,聿皇于中原。”《晋书·宣帝纪》:“设令贼以二万人断 沔水 ,三万人与 沔 南诸军相持,万人陆梁 柤中 ,将何以救之?”
(4).地名。 秦 时称 五岭 以南为 陆梁 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 陆梁 地,为 桂林 、 象郡 、 南海 ,以适遣戍。” 司马贞 索隐:“谓南方之人,其性陆梁,故曰 陆梁 。” 张守节 正义:“ 岭 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 陆梁 。”
词语解释:陆走  拼音:lù zǒu
奔走于陆路。 明 范濂 《云间据目钞》卷一:“再转教授 鄴臺 。 鄴臺 必走陆可至。而公事母 沉孺人 至孝,时孺人春秋高,公嘆曰:‘……吾奈何忍挟母氏陆走黄尘,以苟升斗也。’遂投劾归。”
词语解释:陆居  拼音:lù jū
居处陆上。《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 晋 王嘉 《拾遗记·虞舜》:“至亿万之年,山一轮,海一竭,鱼、蛟陆居。”
词语解释:陆珍  拼音:lù zhēn
陆地上珍奇的物品。 明 高启 《妫蜼子歌》:“陆珍杂水怪,变状弗可论。”
词语解释:陆陆  拼音:lù lù
(1).犹碌碌。无所作为貌。《后汉书·马援传》:“ 季孟 ( 隗嚣 字)尝折愧 子阳 ( 公孙述 字)而不受其爵,今更共陆陆,欲往附之,将难为颜乎?” 李贤 注:“陆陆犹碌碌也。” 宋 陆游 《山堂陆先生墓志铭》:“ 象山 晚为朝士,陆陆百寮底,旋復斥死。” 清 王士禛 《漫兴》诗之二:“陆陆将谁附,苍苍逈不迷。”
(2).象声词。 汉 扬雄 《太玄·法》:“繘陆陆,缾窴腹,井潢洋,终不得食。” 司马光 集注:“陆陆,索下貌。”
词语解释:陆大夫  拼音:lù dài fū
指 汉 陆贾 。 贾 为太中大夫,故称。 北周 庾信 《有喜致醉》诗:“既喜 枚都尉 ,能欢 陆大夫 。”参阅《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词语解释:陆羽茶  拼音:lù yǔ chá
唐 隐逸 陆羽 ,著有《茶经》,民间祀为茶神。后因称茶为“陆羽茶”。 宋 范仲淹 《次韵和刘夔判官对雪》:“浄拂 王恭 氅,香滋 陆羽 茶。” 清 孙枝蔚 《溽暑过汪舟次园中留饮分得鸦字萝字》诗:“止饮身衰后,惟贪 陆羽 茶。”
词语解释:陆子泉  拼音:lù zǐ quán
指 江苏 无锡 惠山 天下第二泉 。因经 唐 茶圣 陆羽 品第而得名。 宋 苏轼 《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诗之二“不愧 惠山 味,但无 陆子 贤” 施元之 注引《陆文学传》:“ 陆羽 品第天下水味,以 惠山泉 为第二,刻石留山中,故名 陆子泉 ,有祠堂在焉。”
词语解释:陆路  拼音:lù lù
旱路;陆地通行的道路。对水路而言。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小山之东为 龙船山 ,又西南为 夹道双山 ,此北门陆路所出也。” 清 黄钧宰 《金壶七墨·关公轶事》:“水师与陆路异,陆路居腹里,奸宄线索易得,不至一发无所制。”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二章五:“当时无论走水路、陆路都相当危险,敌人早知道 武汉 要撤守,每日连续不断地在轰炸火车和轮船。”
词语解释:陆羽泉  拼音:lù yǔ quán
相传 陆羽 见 虎丘 山泉清冽甘甜,嘱人于 虎丘 “千人石”西挖泉井一眼。后人称之为“陆羽泉”、“陆羽井”。《舆地纪胜·江南·平江府》:“ 陆羽 泉,在 吴县 西北九里, 陆鸿渐 尝烹茶於此,言天下第三水也。”《苏州风物志·憨憨泉与第三泉》:“第三泉因与 陆羽 有关,因此又称‘陆羽井’。又因过去附近有座石观音殿,故民间又俗称‘观音泉’。”
词语解释:陆地莲  拼音:lù dì lián
指莲花灯。 宋 范成大 《元夕》诗之二:“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初破月初圆。” 周汝昌 注:“陆地生莲,指莲灯。 石湖 另有《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诗,有原注云:‘莲花灯最多。’可见当时 吴门 风物一斑,故举莲灯为代表。”
词语解释:陆程  拼音:lù chéng
陆路。 明 袁宏道 《别无念》诗之五:“陆程 华容 道,水程 京口 驛。”
词语解释:陆游  拼音:lù yóu
(1125—1210) 南宋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字务观,别号放翁。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清新圆润,自成一家,且多是抒发爱国主义的诗作。以爱蜀中风土,题其诗集曰《剑南诗稿》,后世称为“剑南派”。他一生中共作了九千多首诗词,在中国文学历史实属罕见,是一位多产作家。共著有《入蜀记》、《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等著作
词语解释:陆通  拼音:lù tōng
(1). 春秋 楚 人,字 接舆 。 昭王 时,政令无常,乃佯狂不仕。时人称为 楚狂 。 汉 刘向 《列仙传·陆通》:“ 陆通 者,云 楚狂 接舆 也。好养生,食橐卢木实及芜菁子。游诸名山,在 蜀 峨嵋山 上,世世见之,歷数百年去。”
(2).道路通达平坦。《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地势陆通,驍骑所骋。”
词语解释:陆浚仪  拼音:lù jùn yí
指 晋 陆云 。 陆云 出补 浚仪 令,故称。 唐 杜甫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诗:“今日 潘怀县 ,同时 陆浚仪 。”
词语解释:陆产  拼音:lù chǎn
陆地出产之物品。《礼记·郊特牲》:“加豆,陆产也。其醢水物也。” 晋 陆机 《齐讴行》:“海物错万类,陆产尚千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报德寺》:“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
词语解释:陆风  拼音:lù fēng
通常在夜晚自降冷更快的陆地吹向海面的微风
词语解释:陆皮  拼音:lù pí
晚 唐 诗人 陆龟蒙 和 皮日休 的并称。 清 黄宗羲 《四明山九题考》:“后人凭 陆 皮 之诗以求九题,其不得遗尘之实,又何怪乎?”
词语解释:陆浑山  拼音:lù hún shān
山名。在 河南 洛阳 。 唐 杜甫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诗之一:“远闻 房太尉 ,归葬 陆浑山 。” 仇兆鳌 注:“《十道志》:‘ 陆浑山 在 洛阳 。’”
词语解释:陆生画  拼音:lù shēng huà
指 南朝 齐 陆探微 在 镇江 甘露寺 壁上所画《狻猊戏图》。 宋 苏轼 《甘露寺》诗:“破板 陆生 画,青猊戏盘跚。” 施元之 注:“《润州类集》:‘ 甘露寺 有 陆探微 画狻猊。’”
词语解释:陆池莲  拼音:lù chí lián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越 中有 王氏 之橘园…… 吴 中有 陆 家白莲, 顾 家斑竹。”后因以“陆池莲”泛指莲花。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紫收 岷岭 芋,白种 陆 池莲。”一本作“陆家莲”。
词语解释:陆涂  拼音:lù tú
陆路;旱道。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南湖至石帆诗》:“轨息陆涂初,枻鼓川路始。涟漪繁波漾,参差层峰峙。”
词语解释:陆轴  拼音:lù zhóu
即碌碡。俗名石磙。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水稻》:“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先放水,十日后,曳陆轴十遍。”参见“ 碌3碡 ”。
词语解释:陆运  拼音:lù yùn
陆路上的运输。《北史·崔昂传》:“度支水漕陆运, 昂 设转输相入之差,付给新陈之法,有利於人,遂为常式。” 明 唐顺之 《条陈水运事宜》:“一通水运以便转漕,照得水运之费比陆运六分而减五。”
词语解释:陆输  拼音:lù shū
陆地运送。 宋 欧阳修 《初食车螯》诗:“水载每连轴,陆输动盈车。”
词语解释:陆道  拼音:lù dào
陆上的道路。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从閶门到 娄门 九里七十二步,陆道广二十三步。”《后汉书·西域传·条支国》:“临 西海 ,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三面路絶,唯西北隅通陆道。”《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八月,帝遂以舟师自 譙 循 涡 入 淮 ,从陆道幸 徐 。”
词语解释:陆贾舌  拼音:lù jiǎ shé
汉 陆贾 善辩,故称。 唐 于濆 《南越谣》:“此时 尉佗 心,儿童待 幽 燕 。三寸 陆贾 舌,万里 汉 山川。”
词语解释:陆战  拼音:lù zhàn
谓于陆上作战。《汉书·严助传》:“ 越 人緜力薄材,不能陆战。”
词语解释:陆驰  拼音:lù chí
陆路运输。 宋 梅尧臣 《汴渠》诗:“设无通舟航,百货当陆驰。”
词语解释:陆绩橘  拼音:lù jì jú
谓孝敬父母的礼物。 唐 欧阳行周 《送周孝廉擢第归觐序》:“已比 郄詵 之玉,思怀 陆绩 之橘。” 唐 张祜 《送卢弘本浙东觐省》诗:“怀中 陆绩 橘,江上 伍员 涛。”参见“ 陆氏橘 ”。
词语解释:陆氏橘  拼音:lù shì jú
《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绩 年六岁,於 九江 见 袁术 。 术 出橘, 绩 怀三枚,去,拜辞堕地, 术 谓曰:‘ 陆郎 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 跪答曰:‘欲归遗母。’ 术 大奇之。”后因以“陆氏橘”为怀以遗母之物,作为孝亲之典。 唐 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诗:“仍怀 陆氏 橘,归献老亲尝。”
词语解释:陆种  拼音:lù zhǒng
谓种植旱地作物。《晋书·食货志》:“故每有水雨,輒復横流,延及陆田。言者不思其故,因云此土不可陆种。”
词语解释:陆死骨  拼音:lù sǐ gǔ
《文选·木华〈海赋〉》:“鱼则横海之鲸……陆死盐田,巨鳞插云,鬐鬣刺天,颅骨成岳,流膏为渊。” 李善 注:“ 魏武 《四时食制》曰: 东海 有鱼如山,长五、六里,谓之鯢,时死岸上,膏流九顷。”后因以“陆死骨”比喻积雪之状。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鲸鯢陆死骨,玉石火炎灰。”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陆死骨,火炎灰,皆以喻雪之状如此。”
词语解释:陆氏橘  拼音:lù shì jú
《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绩 年六岁,於 九江 见 袁术 。 术 出橘, 绩 怀三枚,去,拜辞堕地, 术 谓曰:‘ 陆郎 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 跪答曰:‘欲归遗母。’ 术 大奇之。”后因以“陆氏橘”为怀以遗母之物,作为孝亲之典。 唐 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诗:“仍怀 陆氏 橘,归献老亲尝。”
词语解释:陆博  拼音:lù bó
即六博。古代的一种博戏。共十二棋,六黑六白,两人相博,每人六棋。《西京杂记》卷四:“ 许博昌 , 安陵 人也,善陆博。 竇婴 好之,常与居处。”《旧五代史·僭伪传二·刘崇》:“ 刘崇 , 太原 人, 汉高祖 之从弟也。少无赖,好陆博意钱之戏。” 明 王世贞 《立春前一日过尹汝渔副使饮》诗:“知君且住 袁丝里 ,陆博酣歌未易才。”
词语解释:陆机雾  拼音:lù jī wù
《晋书·陆机传》:“ 机 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寃。”后因以“陆机雾”为蒙冤而死之典。 唐 张祜 《哭汴州陆大夫》诗:“冤深 陆机 雾,愤积 伍员 涛。”
词语解释:陆机莼  拼音:lù jī chún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陆机 诣 王武子 , 武子 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 陆 曰:‘卿 江 东何以敌此?’ 陆 云:‘有千里蓴羹,但未下盐豉耳。’”后因以“陆机蓴”借指家乡特产。 唐 李商隐 《赠郑谠处士》诗:“ 越 桂留烹 张翰 鱠, 蜀 薑供煮 陆机 蓴。”
词语解释:陆弟  拼音:lù dì
指 陆机 之弟 陆云 。 唐 王维 《同崔傅答贤弟》诗:“ 周郎 陆 弟为儔侣,对舞前溪歌《白苧》。” 赵殿成 笺注:“ 陆 弟,谓 陆机 之弟 陆云 。”
词语解释:陆落  拼音:lù luò
沉沦;不得志。 汉 王充 《论衡·程材》:“论者多谓儒生不及彼文吏,见文吏利便而儒生陆落,则詆訾儒生以为浅短,称誉文吏谓之深长。”
词语解释:陆家老屋  拼音:lù jiā lǎo wū
陆机 兄弟入 洛 后,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 士龙 住东头, 士衡 住西头。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下》。 清 钱谦益 《移居》诗之六:“ 杜氏 草堂元两地, 陆 家老屋总三间。”
词语解释:陆畜  拼音:lù chù
陆地所产的禽畜。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
词语解释:陆挽  拼音:lù wǎn
见“ 陆輓 ”。
亦作“ 陆挽 ”。 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 宋 苏辙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昔 苏州 以东,公私船皆以篙行,无陆挽者。” 明 李东阳 《明故荣禄大夫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郭公墓志铭》:“浚 通州 官河二十餘里,置减少坝,用浅船般运,以代陆輓。”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黄河运道》:“泊於 沙门 ,陆輓三十里,即入 卫河 ,船运至京。”
词语解释:陆田  拼音:lù tián
旱田。与“水田”相对而言。《晋书·食货志》:“陂多则土薄水浅,潦不下润。故每有水雨,輒復横流,延及陆田。” 唐 韩愈 《崔评事墓志铭》:“﹝ 陇西公 ﹞署为观察巡官,实掌军田,凿澮沟,斩茭茅,为陆田千二百顷,水田五百顷,连岁大穰,军食以饶。”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初,天下职田无月日之限,赴官多以先后为争。水田限四月三十日,陆田以三月十日,因著为令。”
词语解释:陆盐  拼音:lù yán
陆地所产的盐,岩盐。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昆吾国 陆盐周十餘里,无水自生末盐,月满则如积雪,味甘;月亏则如薄霜,味苦;月尽亦全尽。”
词语解释:陆注  拼音:lù zhù
即内陆河。《吕氏春秋·有始》:“通谷六,名川六百,陆注三千,小水数万。” 陈奇猷 校释:“此文皆以水言,疑‘陆注’即今所谓‘内陆河’,如 蒙古 之 翁金河 、 科布多河 流於沙漠者即是。”
词语解释:陆抗尝药  拼音:lù kàng cháng yào
晋 羊祜 与 吴 陆抗 相对。 抗 曾病, 祜 馈之药, 抗 服之无疑心。人多谏 抗 , 抗 曰:“ 羊祜 岂酖人者!”时谈以为 华元 、 子反 复见于今日。事见《晋书·羊祜传》。后用以为典。 五代 李瀚 《蒙求》:“ 句践 投醪, 陆抗 尝药。”
词语解释:陆径  拼音:lù jìng
陆路,陆地。《淮南子·墬形训》:“水道八千里,通谷其名川六百,陆径三千里。” 高诱 注:“陆径,邪径也,陆地也。”
词语解释:陆泽  拼音:lù zé
润泽陆地的水源。《文选·左思〈蜀都赋〉》:“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张铣 注:“为陆地之润泽。”
词语解释:陆师  拼音:lù shī
犹陆军。 清 曾国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铭》:“先是 湖南 水师,中 江 而下,陆师趋 江 之南岸; 湖北 陆师趋 江 之北岸,南军屡捷。”
词语解释:陆氏庄荒  拼音:lù shì zhuāng huāng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下:“ 唐 崔羣 为相,清名甚重。 元和 中,自中书舍人知贡举。既罢,夫人 李氏 因暇日常劝其树庄田以为子孙之计。笑答曰:‘余有三十所美庄良田遍天下,夫人復何忧?’夫人曰:‘不闻君有此业。’ 羣 曰:‘吾前岁放春榜三十人,岂非良田耶?’夫人曰:‘若然者,君非 陆相 门生乎?然往年君掌文柄,使人约其子 简礼 ,不令就春闈之试。如君以为良田,则 陆氏 一庄荒矣。’ 羣 惭而退,累日不食。”后遂以“陆氏庄荒”为在科举考试方面杜绝行私请托之典。 金 元好问 《五月十二日座主闲闲公讳日作》诗:“门生白首浑无补, 陆氏 庄荒又一年。” 清 钱谦益 《送座主王文肃公之子故户部郎中淑抃归关中叙旧述怀一百韵》:“ 陆氏 庄荒矣, 廉公 市寂然。”
词语解释:陆次  拼音:lù cì
驻扎于陆上。《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冬十二月,讲《礼记》通,使太常以太牢祀 孔子 於辟雍,以 颜渊 配”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孙权 自十数年以来,大畋 江 北,缮治甲兵,精其守御,数出盗窃,敢远其水,陆次平土,此中国所愿闻也。”
词语解释:陆王  拼音:lù wáng
古代理学家 宋 陆九渊 、 明 王守仁 的并称。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第三章:“又 九江 之理学,以 程 朱 为主,而间採 陆 王 ,先生则独好 陆 王 ,以为直捷明诚,活泼有用。”
词语解释:陆溺  拼音:lù nì
谓陆地沉陷。《鹖冠子·天权》:“陆溺溺人,故能往来竇决。” 陆佃 解:“陆溺,陆沉也。”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陆溺,犹陆沉也…… 东方朔 歌陆沉于俗, 桓温 言神州陆沉,言陆地沉陷也。《鶡冠子》用陆溺亦是此意。”
词语解释:陆掠  拼音:lù lüè
犹掳掠。《后汉书·应劭传》:“裁以军令,则忿戾作乱;制御小缓,则陆掠残害。”《后汉书·袁绍传》:“会 公孙瓚 师旅南驰,陆掠北境。”《宋书·天文志三》:“﹝ 太元 ﹞十五年 翟辽 陆掠 司 兗 ,众军累讨,弗克。”
词语解释:陆船  拼音:lù chuán
犹今北方之旱船,南方之荡湖船。供游乐之用。《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初,上皇每酺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 胡三省 注:“陆船者,缚竹木为船形,饰以繒綵,列人於中,舁之以行。”
词语解释:陆绩怀橘  拼音:lù jì huái jú
元 郭居业 《二十四孝》所记孝子事迹之一。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陆绩 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参见“ 陆氏橘 ”。
词语解释:陆氏橘  拼音:lù shì jú
《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绩 年六岁,於 九江 见 袁术 。 术 出橘, 绩 怀三枚,去,拜辞堕地, 术 谓曰:‘ 陆郎 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 跪答曰:‘欲归遗母。’ 术 大奇之。”后因以“陆氏橘”为怀以遗母之物,作为孝亲之典。 唐 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诗:“仍怀 陆氏 橘,归献老亲尝。”
词语解释:陆玩无人  拼音:lù wán wú rén
《世说新语·规箴》“ 陆玩 拜司空” 刘孝标 注引《陆玩别传》:“是时 王导 、 郗鉴 、 庾亮 相继薨殂,朝野忧惧,以 玩 德望,乃拜司空。 玩 辞让不获,乃叹息谓朋友曰:‘以我为三公,是天下无人矣。’”后因以“陆玩无人”谓居高位有雅量的典故。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陆玩 无人, 贾詡 非次。”
词语解释:陆海潘江  拼音:lù hǎi pān jiāng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 谢混 云:‘ 潘 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 陆 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寳。’……余常言 陆 才如海, 潘 才如江。”后因以“陆海潘江”比喻有文才的人。 宋 梅尧臣 《谢永叔答述旧之作和禹玉》:“天下才名罕有双,今逢 陆 海与 潘 江。”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四:“寧知 陆 海 潘 江外,别让 临淄 咏史诗。”
词语解释:陆稻  拼音:lù dào
种在旱地里的稻。抗旱能力比水稻强。也叫旱稻、旱禾。《礼记·内则》:“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孔颖达 疏:“陆稻者,谓陆地之稻也。”
词语解释:陆疏  拼音:lù shū
指 三国 吴 陆玑 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清 江藩 《国朝经师经义目录·诗》:“训詁声音,以《尔雅》为主;草木虫鱼,以 陆 疏为则。”
词语解释:陆桥  拼音:lù qiáo
连接两块大陆的陆地,如地质史上的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陆地,和现在连接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巴拿马地峡
词语解释:陆标  拼音:lù biāo
路标。 萧乾 《草原即景》:“在这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找不到什么可以作陆标的东西。”
词语解释:陆架  拼音:lù jià
见“大陆架”
词语解释:大陆架  拼音:dà lù jià
也叫“陆架”、“陆棚”或“大陆棚”。指围绕陆地的平浅海底。其范围,陆侧起自低潮线,外缘止于海底坡度急剧增大处。大陆架为沿海国家领土的自然延伸,其自然资源属沿海国家所有。
词语解释:陆离斑驳  拼音:lù lí bān bó
形容色彩绚丽灿烂。 清 梁廷柟 《曲话》卷三:“惟 尤西堂 《读离骚》不然,不屑屑模文范义,通其义而肆言之,陆离斑驳,不可名状。”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重碧大赤,陆离斑驳,以其戟刺,夺人目精,艷矣,而非必为美术,此尤不可不辨者也。”
词语解释:陆离光怪  拼音:lù lí guāng guài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孽海花》第七回:“见船上紥着无数五色的彩球,夹着各色的鲜花,陆离光怪,纸醉金迷。”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但其失,则又即在立旨居陆离光怪的装饰之中,时或永被沉埋,倘一显现,便又见得鹘突了。”参见“ 光怪陆离 ”。
词语解释:光怪陆离  拼音:guāng guài lù lí
(1).斑斓错杂。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 竹垞 诗光怪陆离,令人不敢逼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他便把门面装璜得金碧辉煌,把些光怪陆离的洋货,罗列在外。” 鲁迅 《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收罗许多著名学者的大著作的大报,自然是光怪陆离,但也是转不得,转一周,就不免要显出灰色来。”
(2).离奇古怪。《儒林外史》第五五回:“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 太湖 石一般,光怪陆离。” 徐迟 《牡丹》:“庸俗的卑下的连台本戏,愈来愈看不下去,故事情节光怪陆离,机关布景又恶劣不堪,实在叫人不能忍受。”
词语解释:陆羽井  拼音:lù yǔ jǐng
见“ 陆羽泉 ”。
词语解释:陆羽泉  拼音:lù yǔ quán
相传 陆羽 见 虎丘 山泉清冽甘甜,嘱人于 虎丘 “千人石”西挖泉井一眼。后人称之为“陆羽泉”、“陆羽井”。《舆地纪胜·江南·平江府》:“ 陆羽 泉,在 吴县 西北九里, 陆鸿渐 尝烹茶於此,言天下第三水也。”《苏州风物志·憨憨泉与第三泉》:“第三泉因与 陆羽 有关,因此又称‘陆羽井’。又因过去附近有座石观音殿,故民间又俗称‘观音泉’。”
词语解释:陆营  拼音:lù yíng
犹陆军。 清 严如煜 《〈洋防辑要〉序》:“而 天津 以畿辅要地,旧制已设陆营,近又增水师。”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奏设水师书》:“查 欧 美 诸国始创水师,均隶兵部,其员弁与陆营可互相升调。”
词语解释:陆钞  拼音:lù chāo
从陆路抄掠。《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冬十二月”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司马宣王 谓 曹爽 ﹞曰:‘设令贼二万人断 沔水 ,三万人与 沔 南诸军相持,万人陆钞 柤中 ,君将何以救之?’”《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冬十二月”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袁淮 言于 爽 曰:‘ 吴 楚 ……自上世以来常为中国患者,盖以 江 汉 为池,舟楫为用,利则陆钞,不利则入水。’”
词语解释:陆门  拼音:lù mén
陆地上的城门。对水城门而言。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吴 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
词语解释:陆通歌凤  拼音:lù tōng gē fèng
《论语·微子》:“ 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后遂以“陆通歌凤”为避世隐居的典故。 唐 元稹 《放言》诗之四:“ 宁戚 饭牛图底事? 陆通 歌凤也无端。”
词语解释:陆藕  拼音:lù ǒu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越 中有 王氏 之橘园, 胡氏 之梅山, 贺氏 之瓜邱。 吴 中有 陆 家白莲, 顾 家斑竹。”后以“陆藕”泛指洁白的莲花。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天琴自张,山含影色,地入毫光,非烟绕气,陆藕开房,泽普三界,恩均八方。”此借指莲花形的佛座。
词语解释:陆贾、郦生  拼音:lù jiǎ 、 lì shēng
汉代有名的辩士。陆贾,楚人,汉初曾随高祖定天下,常出使诸侯做说客。郦生,就是郦食其,秦汉之际多次给刘邦献计,后说齐王田广归汉
词语解释:陆衢  拼音:lù qú
陆上通道。 晋 左思 《吴都赋》:“通门二八,水道陆衢。”
共10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