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末字词组
冥阸阻阸难阸险阸崤阸要阸褊阸 
冲阸鄳阸迫阸拒阸崄阸解阸灾阸 

词语解释:冥阸  拼音:míng è
见“ 冥阨 ”。
词语解释:冥阨  拼音:míng è
亦作“ 冥隘 ”。亦作“ 冥阸 ”。 古隘道名。即今 河南省 信阳县 东南 平靖关 。为古九塞之一。与附近 大隧 、 直辕 二隘并为 淮 汉 间兵争要害。《左传·定公四年》:“我悉 方城 外以毁其舟,还塞 大隧 、 直辕 、 冥阨 。” 杜预 注:“三者, 汉 东之隘道。”《墨子·非攻中》:“古者 吴 闔閭 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次 注林 ,出於 冥隘 之径,战於 柏举 。”《史记·魏世家》:“伐 楚 ,道涉山谷,行三千里而攻 冥阸 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 秦 又不为也。” 章炳麟 《冥阸歌》:“苕苕古 冥阸 ,一夫当梟棊。”
词语解释:冲阸  拼音:chōng è
犹要隘。《史记·三王世家》:“ 雒阳 有武库 敖仓 ,天下衝阸, 汉 国之大都也。”
词语解释:阻阸  拼音:zǔ è
见“ 阻阨 ”。
词语解释:阻阨  拼音:zǔ è
亦作“ 阻阸 ”。
(1).据守险要。《史记·律书》:“ 南越 、 朝鲜 自全 秦 时内属为臣子,后且拥兵阻阸,选蠕观望。”
(2).阻拦;扼断。 宋 曾巩 《谢杜相公书》:“南嚮而望,迅 河 大 淮 ,埭堰湖江,天下之险,为其阻阨。”
词语解释:鄳阸  拼音:méng è
亦作“ 鄳阨 ”。 古隘道名。即今 河南 信阳 西南 平靖关 。《史记·苏秦列传》:“残 均陵 ,塞 鄳阸 。” 张守节 正义:“ 申州 罗山县 本 汉 鄳县 。 申州 有 平清关 ,盖古 鄳县 之阸塞。” 清 姚鼐 《信阳》诗:“短日人行 鄳阨 少, 长淮 山绕 义阳 多。”
词语解释:难阸  拼音:nán è
见“ 难戹 ”。
词语解释:难厄  拼音:nán è
亦作“ 难阸 ”。亦作“ 难厄 ”。 犹危难。 汉 崔瑗 《司隶校尉箴》:“吞舟之网,以济难阸。”《后汉书·左雄传》:“伏见议郎 左雄 ,数上封事,至引陛下身遭难戹,以为警戒。” 唐 裴铏 《传奇·陶尹二君》:“於难厄之中,遂出奇计,因脱斯祸。”
词语解释:迫阸  拼音:pò è
见“ 迫阨 ”。
词语解释:迫阨  拼音:pò è
亦作“ 迫阸 ”。 胁迫;逼迫。《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王逸 注:“哀众嫉妬,迫胁贤也。”《汉书·沟洫志》:“百餘里间, 河 再西三东,迫阸如此,不得安息。” 宋 朱熹 《答龚参政书》:“ 熹 其势终不可出,万一未蒙俞允,必至再辞,窃恐迫阨之甚,言语粗率。”
亦作“ 迫阸 ”。 狭隘;险阻。 唐 韦表微 《池州夫子庙麟台》诗:“墙仞迫阨,崎嶇 闕里 。” 宋 梅尧臣 《永叔内翰见索》诗:“日旰就马乘,香草路迫阨。”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崎嶇 赭山 渡,迫阨 三江 垒。”
词语解释:险阸  拼音:xiǎn è
亦作“ 险厄 ”。
(1).指险要之处。《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汉书·晁错传》:“曲道相伏,险阸相薄,此剑楯之地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转战而入,连夺险阸。”
(2).危险,险阻。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飞雪崖》:“在水帘后潜渡时,遂无多大险厄。”
(3).艰难困苦。《史记·晋世家》:“ 晋侯 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阸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
(4).险恶。《后汉书·冯衍传下》:“悲时俗之险阸兮,哀好恶之无常。”
词语解释:拒阸  拼音:jù è
拒守险狭之地。《后汉书·宋均传》:“会伏波将军 马援 至,詔因令 均 监军,与诸将俱进,贼拒阸不得前。”
词语解释:崤阸  拼音:xiáo è
指 崤山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晋 大夫 先軫 谓 襄公 曰, 秦 师过不假涂,请击之。遂要 崤阸 以败 秦 师。” 颜师古 注:“即今之 二崤山 也。”
词语解释:崄阸  拼音:xiǎn è
见“ 嶮阨 ”。
词语解释:崄阨  拼音:xiǎn è
亦作“ 嶮阸 ”。 险要;险阻。《释名·释州国》:“ 益州 。益,阨也,所在之地嶮阨也。”《后汉书·陈蕃传论》:“驱驰嶮阸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
词语解释:要阸  拼音:yào è
见“ 要厄 ”。
词语解释:要厄  拼音:yào è
亦作“ 要阸 ”。亦作“ 要扼 ”。
(1).要隘。 汉 班固 《奕旨》:“要厄相刼,割地取偿, 苏 张 之资。”《后汉书·隗嚣传》:“而 孺卿 以奔离之卒,拒要阸,当军衝,视其形埶何如哉?”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史论》:“中有…… 观音沟 、 七里关 、 白土关 各要扼。”
(2).指事物的关键、要害。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一段话可谓中了要扼。”
词语解释:解阸  拼音:jiě è
见“ 解厄 ”。
词语解释:解厄  拼音:jiě è
亦作“ 解阸 ”。 解救危难。《汉书·叙传下》:“ 留侯 袭 秦 ,作 汉 腹心,图折 武关 ,解阸 鸿门 。” 明 归有光 《汝州新造三官庙记》:“其説以天地水府为三元,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皆以帝君尊称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汤公》:“公顿思惟佛能解厄,因宣佛号,纔三四声,飘堕袖外。”
词语解释:褊阸  拼音:biǎn è
见“ 褊隘 ”。
词语解释:褊隘  拼音:biǎn ài
亦作“ 褊阸 ”。亦作“ 褊阨 ”。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汉书·地理志下》:“ 巴 、 蜀 、 广汉 ……俗不愁苦,而轻易淫泆,柔弱褊阸。” 颜师古 注:“言其材质不彊,而心忿陿。”《晋书·温峤传》:“且 祖约 情性褊阨,忌克不仁。”《宋书·王弘传》:“轻率少威仪,性又褊隘,人忤意者,輒面加责辱。”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序》:“今老矣,所望者惟子与孙。然嬾惰无匹,闻学褊隘。” 清 恽敬 《〈崇仁学案〉书后》:“大抵獧者必褊隘,自律严,律人亦严。”
词语解释:灾阸  拼音:zāi è
见“ 灾厄 ”。
词语解释:灾厄  拼音:zāi è
亦作“戹厄”。亦作“ 灾阸 ”。 灾祸;苦难。《汉书·谷永传》:“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阸,三难异科,杂焉同会。” 前蜀 杜光庭 《众修北帝衙醮词》:“伏乞解除灾厄,延益年龄,落死籍于 北酆 ,上生名于南极。” 元 柯丹邱 《荆钗记·遐契》:“春牛上宅,并无灾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成就人功名,度脱人灾厄,撮合人夫妇,这样的事,往往有之。”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九宫纪年论》:“阳九百六,当癸丑、甲寅之岁,为灾戹之会,而得五福、太一移入中都,可以消灾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