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共9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玉阶两阶厉阶乱阶砌阶浮阶灵阶音阶
泰阶土阶登阶循阶八阶轩阶降阶超阶
瑶阶历阶梯阶西阶基阶躐阶叙阶通阶
云阶苔阶官阶太阶看阶散阶茅茨土阶檐阶
金阶堂阶没阶山阶捐阶武阶镌阶栗阶
庭阶宾阶阼阶皇阶璇阶内阶军阶位阶
天阶升阶中阶辰阶朝阶侧阶陛阶龙阶
无阶宝阶文阶迸阶进阶楹阶贵阶鸾阶
三阶仙阶螭阶崇阶道阶初阶华阶抹阶
台阶莎阶祸阶九阶门阶不阶胙阶巧不可阶

词语解释:玉阶  拼音:yù jiē
亦作“ 玉堦 ”。
(1).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为台阶的美称。《文选·班固〈西都赋〉》:“玄墀釦砌,玉阶彤庭。” 张铣 注:“玉阶,以玉饰阶。” 汉 班婕妤 《自悼赋》:“华殿尘兮玉阶菭,中庭萋兮緑草生。” 唐 李白 《玉阶怨》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苏曼殊 《饮席赠歌者》诗:“玉阶人静情难诉,悄向星河觅女牛。”
(2).指朝廷。《文选·张衡〈思玄赋〉》:“勔自强而不息兮,蹈玉阶之嶢峥。”旧注:“玉阶,天子阶也。言我虽欲去,犹恋玉阶不思去。”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禾黍生於庙堂,榛莠秀乎玉阶。” 唐 岑参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金鏁晓鐘开万户,玉堦仙仗拥千官。” 明 文徵明 《丁巳元日》诗:“万炬列星仙杖外,千官鸣珮玉阶前。”
词语解释:泰阶  拼音:tài jiē
(1).古星座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两两并排而斜上,如阶梯,故名。《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 应劭 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泰阶。” 明 张居正 《黄马》诗:“从此 华阳 休骏足,山河重整泰阶平。” 清 张锡作 《月蚀诗》:“吾闻皇天无私泰阶平,二纪五纬谁相争。”
(2).借指朝廷。 唐 贾至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信矣草创时,泰阶速贤良。” 唐 刘禹锡 《山南西道节度使厅壁记》:“去年夏四月,今丞相 赵郡公 徵还泰阶,遂命左僕射 燉煌公 往践其武。”
词语解释:瑶阶  拼音:yáo jiē
亦作“瑶阶”。
(1).玉砌的台阶。亦用为石阶的美称。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筑圆丘以祀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 唐 杜牧 《秋夕》诗:“瑶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明 梁辰鱼 《二郎神·宫怨》:“怕鞋侵荒蘚,瑶堦欲下还旋。” 清 纳兰性德 《缑山曲》诗:“ 智琼 携手 阿环 随,同侍瑶阶看舞姬。”
(2).指积雪的石阶。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韦应物 《对雪赠徐秀才》诗:“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妍光属瑶阶,乱绪陵新节。”《群音类选·戴王雪访》:“冰花六出寒风剪,玉积瑶堦遍。”
词语解释:云阶  拼音:yún jiē
亦作“ 云堦 ”。高阶。《艺文类聚》卷八二引 晋 傅玄 《蓍赋》:“弃原野之萧条,升云阶而内御。” 元 张雨 《烛影摇红·红梅》词:“看花犹自未分明,雪在云堦砌。” 清 厉鹗 《扬州慢·广陵芍药》词:“奈月幌低笼,云堦斜倚,梦到迢迢。”
词语解释:金阶  拼音:jīn jiē
亦作“ 金堦 ”。
(1).黄金的台阶。《神异经·西北荒经》:“东北大荒中有金闕,高百丈,中有金阶两闕,名天门。” 三国 魏 曹操 《气出唱》诗:“乃到 王母臺 ,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2).帝王宫殿的台阶。 唐 王涯 《宫词》之二:“欲得君王一回顾,争扶玉輦下金阶。”《宣和遗事》前集:“﹝殿头官﹞踏着金阶,口传圣旨。”《醒世恒言·陈孝基陈留认舅》:“读书箇箇望公卿,几人能向金堦走?”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并不要许多工夫,就望见六个人向金阶趋进。”
(3).朝廷的代称。 唐 李远 《赠殷山人》诗:“谁能将此妙,一为奏金阶。” 清 洪昇 《长生殿·剿寇》:“把军书忙裁,忙裁,捷奏报金堦,捷奏报金堦。”
词语解释:庭阶  拼音:tíng jiē
(1).堂前的台阶。 马其昶 《〈濂亭集〉序》:“以上溯 文正 及 姚 、 方 、 归 氏,又上而至 宋 唐 大家,而至两 汉 ,犹循庭阶入宗庙而禘昭穆也。”
(2).庭院。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天吴 踊跃於重渊, 王乔 披云而下坠,舞鸑鷟於庭阶,游女飘焉而来萃。”《晋书·谢玄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於庭阶耳。”
词语解释:天阶  拼音:tiān jiē
亦作“ 天堦 ”。
(1).宫殿的台阶。多借指朝廷。 汉 张衡 《东京赋》:“登圣王於天阶,章 汉 祚之有秩。” 唐 岑参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无由謁天阶,却欲归沧浪。”《敦煌变文集·捉季布变文》:“ 季布 得官而谢勑,拜舞天堦喜气新。”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华夷一统》:“听歌謳欢腾万方,天阶拜祝霞觴。”
(2).天宫的殿阶。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无梯可上天,天阶无由有臣踪。”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又曰三台为天阶,太一躡以上下。”
词语解释:无阶  拼音:wú jiē
谓没有门径。 三国 魏 曹植 《离思赋》:“虑征期之方至,伤无阶以告辞。” 宋 岳珂 《桯史·淳熙内禅颂》:“堕在山林,无阶上彻。”
词语解释:三阶  拼音:sān jiē
(1).三层台阶。《管子·君臣上》:“立三阶之上。” 尹知章 注:“君之路寝前有三阶。”《文选·班固〈西都赋〉》:“於是左墄右平,重轩三阶。” 吕延济 注:“三阶,言南面之阶有三。”
(2).星名。即三台星。《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虽倚三阶正,终愁万国翻。”
(3).佛教宗派名。 隋 代 信行 创立。该宗把佛教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期,并认为当时已届末法时期,国土秽恶,人心邪劣,唯有忍辱苦行,普敬普信普施,庶可解脱,故又称普法宗。该宗屡遭朝廷禁止, 唐 以后不传。见《续高僧传》卷十七、十九。《太平广记》卷四九三引《辨疑志·裴玄智》:“ 武德 中,有沙门 信义 ,习禪,以三阶为业。”按, 信义 即 信行 。参阅 汤用彤 《隋唐佛教史稿》第四章第九节。
(4).官阶三级。 清 王闿运 《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中辅 赣 南,偏师腾踔,躪 徽 铲 寧 ,三阶以擢。”
词语解释:台阶  拼音:tái jiē
三台星亦名泰阶,故称台阶。古人以为有三公之象,因以指三公之位或宰辅重臣。《后汉书·崔駰传》:“不以此时攀台阶,闚紫闥,据高轩,望朱闕,夫欲千里,而咫尺未发,蒙窃惑焉。” 李贤 注:“三台谓之三阶,三公之象也。”《后汉书·郎顗传》:“三公上应台阶,下同元首。” 唐 杜甫 《秋日夔州咏怀一百韵》:“宫禁经纶密,台阶翊戴全。” 清 蒋士铨 《临川梦·说梦》:“ 老庄 家有甚状元才,几曾会做知州把河开,一例儿误了疆埸,玷了台阶。”
(1).用砖、石、混凝土等砌成的阶梯。《红楼梦》第六回:“﹝ 刘老老 等﹞上了正房臺阶,小丫头打起猩红氊帘。”
(2).比喻某种途径或机会。如:给他一个台阶,别把话说死了。
词语解释:两阶  拼音:liǎng jiē
(1).宫廷的东、西阶梯。主人走东阶,客人走西阶。《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孔 传:“干,楯;羽,翳也。皆舞者所执。修阐文教,舞文舞於宾主阶间,抑武事。” 唐 王维 《兵部起请露布文》:“武功则我有七德,文教则舞于两阶。”
(2).犹言君臣。《旧唐书·宪宗纪下》:“今 淮西 一道,未达朝经,擅自继袭,肆行寇掠。将士等迫於受制,非是本心。思去三面之罗,庶遵两阶之义。”
词语解释:土阶  拼音:tǔ jiē
亦作“ 土堦 ”。土台阶。指居室简陋。《子华子·晏子问党》:“ 婴 闻之, 尧 不以土阶为陋,而 有虞氏 怵戒於涂髹,其尚俭之谓歟?” 汉 边让 《章华赋》:“思 夏禹 之卑宫,慕 有虞 之土堦。” 唐 皇甫曾 《春和杜相公移入长兴宅奉呈诸宰执》诗:“ 秦 官鼎食贵, 尧 世土阶卑。” 宋 陆游 《题斋壁》诗:“门前枯叶满荒街,堂下残芜拥土阶。”
词语解释:历阶  拼音:lì jiē
亦作“ 歷堦 ”。越阶而上。《礼记·檀弓下》:“ 杜蕢 入寝,歷阶而升。” 孙希旦 集解:“歷阶,即栗阶。谓升阶不聚足也。”《仪礼·燕礼》“凡栗阶,不过二等” 唐 贾公彦 疏:“凡升阶之法有四等:连步,一也。栗阶,二也。歷阶,三也,歷阶谓从下至上皆越等无连步……越阶,四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 按剑歷阶而上。”《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昔 鲁定 见侮, 仲尼 歷阶; 赵 弹 秦 筝, 相如 进缶。” 唐 康骈 《剧谈录·李生见神物遗酒》:“后有矮僕提酒两壶,相与歷堦而上。” 宁调元 《燕京杂诗》:“ 韩非 发愤书徒著, 毛遂 歷阶意未平。”
词语解释:苔阶  拼音:tái jiē
生有苔藓的石阶。 南朝 梁简文帝 《伤美人》诗:“翠带留餘结,苔阶没故基。” 唐 李绅 《过梅里·上家山》诗:“苔阶泉溜缺,石甃青莎密。” 清 黄景仁 《石鳌坞洞天福地遗址》诗:“羽衣散尽香火絶,时有丐者僵苔阶。”
词语解释:堂阶  拼音:táng jiē
厅堂前的台阶。《宋书·乐志四》:“茨草秽堂阶,埽截不得生。” 唐 杜甫 《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诗:“广文到官舍,繫马堂阶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前母 张太夫人 ,有婢曰 绣鸞 ,尝月夜坐堂阶。”
词语解释:宾阶  拼音:bīn jiē
西阶。古时宾主相见,宾自西阶上,故称。《书·顾命》:“大輅在宾阶面,缀輅在阼阶面。” 唐 韩愈 《送区册序》:“升自宾阶,仪观甚伟。”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房前各有阶,右为宾阶,左为阼阶。”
词语解释:升阶  拼音:shēng jiē
(1).步步上进。《易·升》:“六五:贞吉,升阶。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高亨 注:“升阶,步步上进,路无坎坷之象也。”
(2).自堂下拾级而上。 南朝 陈 张正见 《置酒高殿上》诗:“容与升阶玉,差池曳履珠。”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升阶揖侍郎,归舍日未欹。”
词语解释:宝阶  拼音:bǎo jiē
佛教语。指佛自天下降的步阶。《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从阎浮提金刚地际上忉利宫,一一宝阶七重栏楯。” 晋 法显 《佛国记》:“佛从忉利天上来,向下下时,化作三道宝阶,佛在中道七宝阶上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南北列,东面下,是如来自三十三天降还所也。昔如来起自 胜林 ,上升天宫,居 善法堂 ,为母説法,过三月已,将欲下降, 天帝释 乃纵神力,建立宝阶。中阶黄金,左水精,右白银。如来起 善法堂 ,从诸天众,履中阶而下, 大梵王 执白拂,履银阶而右侍; 天帝释 持宝盖,蹈水精阶而左侍。”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之二:“雪色宝阶千万丈,人间遥作白虹看。”
词语解释:仙阶  拼音:xiān jiē
(1).殿、坛的台阶。 唐 李义府 《在巂州遥叙封禅》诗:“仙阶溢秘秬,灵检燿祥芝。”
(2).仙官的品级。 明 蘅芜室主人 《再生缘》第三出:“上帝怜我,收置殿前,充为玉女,这仙阶却非小可也呵。”
词语解释:莎阶
长满莎草的台阶
词语解释:厉阶  拼音:lì jiē
祸端。《诗·大雅·桑柔》:“谁生厉阶,至今为梗。” 毛 传:“厉,恶。”《诗·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郑玄 笺:“阶,所由上下也。”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从微至著,遂成厉阶。”《明史·郑履淳传》:“閽寺潜为厉阶,善类渐以短气。” 梁启超 《新民议·禁早婚议》:“纵一时之情慾,即为后日堕落苦海之厉阶。”
词语解释:登阶  拼音:dēng jiē
(1).登上台阶。 唐 李华 《含元殿赋》:“降輦登阶,微闻玉声。”
(2).犹进身。《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蒯聵 登於清府兮, 咎繇 弃而在壄。盖见兹以永叹兮,欲登阶而狐疑。” 王逸 注:“言己见君亲爱恶人,斥逐忠良,诚欲进身登阶,竭尽谋虑,意中狐疑,恐遇患害也。”
词语解释:梯阶  拼音:tī jiē
梯子与台阶。比喻上升的凭借。 明 李东阳 《进士题名记》:“则名之著於籍者,不过为爵禄之梯阶。”
词语解释:官阶  拼音:guān jiē
官员的等级。 南朝 梁 沉约 《论谱籍疏》:“凡此姦巧,并出愚下,不辨年号,不识官阶。” 唐 白居易 《妻初授邑号告身》诗:“我转官阶常自愧,君加邑号有何功?”《老残游记》第七回:“若官阶稍大,辖境稍宽,略为易办;若止一县之事,缺分又苦,未免稍形棘手,然亦非不能也。”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三:“同时他自己的官阶也已经达到了应该持盈保泰的时候了。”
词语解释:没阶  拼音:méi jiē
(1).谓下尽台阶。《论语·乡党》:“没阶,趋进,翼如也。”
(2).为迎送宾客的礼貌行为。 唐 李商隐 《任宏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诗:“却羡 卞和 双刖足,一生无復没阶趋。”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八:“人谓 怀德 武人,不知事体,密谓之曰:‘举人无没阶之礼,只少降接也。’”
词语解释:阼阶  拼音:zuò jiē
东阶。《书·顾命》:“大輅在宾阶面,缀輅在阼阶面。”《仪礼·士冠礼》:“主人玄端爵韠,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 郑玄 注:“阼,犹酢也,东阶所以答酢宾客也。” 汉 贾谊 《新书·礼》:“礼,天子适诸侯之宫,诸侯不敢自阼阶。阼阶者,主之阶也。”《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丁未, 齐 主至,帝降至阼阶,见以宾主礼。”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正面四大圆柱并列,中为明堂内室,左右有房,房前各有阶,右为宾阶,左为阼阶。”
词语解释:中阶  拼音:zhōng jiē
(1).指明堂前居中的台阶。《礼记·明堂位》:“昔者 周公 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 孔颖达 疏:“中阶者,南面三阶,故称中阶。”
(2).指“泰阶”居中的一级。《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后因以称诸侯之国或郡守之地。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述夫帝车南指,遯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云於太甲。”
词语解释:文阶  拼音:wén jiē
文职官阶。 明 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上:“ 紫亭 积功至世袭百户,愿改文阶。”
词语解释:螭阶  拼音:chī jiē
刻有螭形的宫殿台阶。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考功 蔡员外 超 授起居郎,其季 卞 方为右史,兄弟并直螭堦,士林竦美焉。”
词语解释:祸阶  拼音:huò jiē
谓祸之所从来。阶,阶梯,喻凭借或途径。《三国志·魏志·文德郭皇后传》:“ 桀 奔 南巢 ,祸阶 末喜 。”《周书·皇后传论》:“是以 周 纳 狄后 , 富辰 谓之祸阶。” 明 沉鲸 《双珠记·夫妻永诀》:“谁料花颜,攒成祸阶。”
词语解释:乱阶  拼音:luàn jiē
祸端;祸根。《诗·小雅·巧言》:“无拳无勇,职为乱阶。”《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曩者 董卓 造为乱阶,目是之后,羣兇纵横,残剥海内。” 宋 陆游 《上殿札子》:“好儒生而不得真,则 张禹 之徒足以为乱阶。”《明史·何鉴传》:“ 郭钦 、 江统 皆劝 晋武 早絶乱阶。”
词语解释:循阶  拼音:xún jiē
谓官吏按资历逐级晋升。《南史·儒林传·伏暅》:“﹝ 暅 ﹞自以名辈素在 远 前,为吏俱称廉白, 远 累见擢, 暅 循阶而已,意望不满,多託疾居家。”
词语解释:西阶  拼音:xī jiē
指堂西台阶。示尊礼之位。《礼记·曲礼上》:“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晋书·康帝纪》:“帝亲奉奠於西阶,既发引,徒步行至 閶閭门 ,升素舆,至於陵所。”《资治通鉴·周赧王五十八年》:“ 赵王 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词语解释:太阶  拼音:tài jiē
(1).古星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各二星,相比而斜上,如阶级然,故名。《文选·扬雄〈长杨赋〉》:“是以玉衡正而太阶平也。” 李善 注:“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上星为天子,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元士,下星为庶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岁大登,民人息,天下平,是谓太平。” 汉 王粲 《荆州文学记官志》:“官不失守,民听无悖,然后太阶平焉。” 唐 张说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之四:“寰宇謐,太阶平。”
(2).指三公之位。 北齐 王俭 《褚渊碑文》:“公之登太阶而尹天下,君子以为美谈。”
(3).宫殿、庙堂的台阶。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於是乎乃歷夫太阶以造其堂。”
词语解释:山阶  拼音:shān jiē
山路的石级。 隋 江总 《明庆寺》诗:“山阶步皎月,涧户听凉蝉。” 唐 李嘉祐 《送王正字山寺读书》诗:“山阶闲听法,竹径独看书。”
词语解释:皇阶  拼音:huáng jiē
犹皇位。《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庆云应辉,皇阶授木。” 张铣 注:“皇阶,谓天位之次也。”《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四·平玉衡》:“纂戎洪业,崇皇阶。”
词语解释:辰阶  拼音:chén jiē
宸阶,殿陛。亦借指帝廷。 南朝 梁 沉约 《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任伍辰阶,祚均河楚。”
词语解释:迸阶  拼音:bèng jiē
亦作“ 迸堦 ”。穿阶。从台阶缝隙中冒出来。 宋 韩琦 《暮春书事》诗:“竹笋迸阶抽兕角,杨花铺水涨龙涎。” 宋 赵蕃 《寄怀》诗之九:“六尺纸窗明棐几,迸堦闲笋欲成阴。” 元 马臻 《和山村见寄诗韵》之一:“迸阶新笋微过竹,脱茧春蚕欲变蛾。”
词语解释:崇阶  拼音:chóng jiē
高位,高官。 明 李贽 《答耿司寇》:“吾谓 孔 孟 当此时若徒随行逐队,旅进旅退,以恋崇阶,则寧终身空室陋巷穷饿而不悔矣。”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生入 玉门 之关,已叨非望;新脱 龙城 之戍,便授崇阶。”
词语解释:九阶  拼音:jiǔ jiē
古代天子明堂有九个台阶。见《周礼·考工记·匠人》。后以指朝廷。 明 无名氏 《白兔记·访友》:“那时腰金衣紫,日转九阶,一朝荣贵,名扬四海。”
词语解释:砌阶  拼音:qì jiē
台阶。 唐 罗隐 《扇上画牡丹》诗:“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词语解释:八阶  拼音:bā jiē
亦作“ 八堦 ”。八陛。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八堦弘丽,四维博敞。”《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祀圆丘乐章》:“六变爰闋,八阶载虔。”
词语解释:基阶  拼音:jī jiē
建筑物的基础和台阶。《旧唐书·张廷珪传》:“或开发盘礴,峻筑基阶。” 明 周安 《游道场山》诗:“修廊耸基阶,清池间松竹。”
词语解释:看阶  拼音:kàn jiē
指观赏街景的窗户。《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门前四扇看阶,中间两扇大门。”
词语解释:捐阶  拼音:juān jiē
除去阶梯。《孟子·万章上》:“父母使 舜 完廪,捐阶, 瞽瞍 焚廪。” 赵岐 注:“阶,梯也。使 舜 登廪屋而捐去其阶。”
词语解释:璇阶  拼音:xuán jiē
亦作“琁阶”。 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玉宇琁阶,云门露闕。”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璇阶霓綺阁,碧题霜罗幕。”
词语解释:朝阶  拼音:cháo jiē
朝官的等级。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旧制,宰相奏子,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加朝阶。”
词语解释:进阶  拼音:jìn jiē
(1).进升官阶。 晋 潘岳 《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 唐 韩愈 《平淮西碑》:“丞相 度 朝京师,道封 晋国公 ,进阶金紫光禄大夫。” 清 吴振棫 《养吉斋丛录》卷三:“是其时将军为提督进阶,非实有其官也。”
(2).犹台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彼其胸中久已视忠孝为迷信,视暴动为文明之进阶。”
词语解释:道阶  拼音:dào jiē
宋 代崇奉道教,官府给道士分等分级,并配以品秩。谓之“道阶”。《宣和遗事》前集:“ 政和 四年春正月,置道阶品秩,凡二十六等。”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政和 四年,詔置道阶,自六字先生至鉴义,凡二十六等,崇奉道教,其权舆於此歟!”
词语解释:门阶  拼音:mén jiē
门前台阶。《宋书·顾觊之传》:“ 覬之 理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 郭沫若 《孔雀胆》第四幕:“ 车力特穆尔 与王妃由门阶步下。” 吴组缃 《山洪》二四:“当他走到门阶时,他听见侄子在 东老爹 屋里叫他。”
词语解释:浮阶  拼音:fú jiē
亦作“ 浮堦 ”。谓极高的阶梯。《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飞阁干云,浮阶乘虚。” 刘良 注:“飞阁浮阶,言高如鸟飞。” 宋 秦观 《中秋口号》:“浮堦飞阁,引南国之佳人;豪竹哀丝,奏西园之清夜。”
词语解释:轩阶  拼音:xuān jiē
(1).堂前的台阶。指宫掖。《北齐书·上洛王思宗传》:“遂使刀锯刑餘,贵溢轩阶,商胡丑类,擅权帷幄,剥削生灵,劫掠朝市。”
(2).堂前的台阶。指达官之华居。 唐 韩愈 《上贾滑州书》:“且有负薪之疾,不得稽首轩阶。”
词语解释:躐阶  拼音:liè jiē
犹躐等。《新唐书·李峤传》:“自帝室中兴,以不慎爵赏为惠,冒级躐阶,朝陞夕改,正闕不给,加以员外。”
词语解释:散阶  拼音:sàn jiē
指无固定职事的官员品阶。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文臣带左右》:“ 绍兴 以来,文散阶皆带左右字,以别有无出身,惟尝犯赃者则去之。”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 唐 宋 文散阶二十九,从仪同三司特进光禄大夫起,至将仕郎而止;武散阶四十五,从驃骑大将军起,至陪戎校尉而止。 唐 以开府为散阶。”
词语解释:武阶  拼音:wǔ jiē
武职的官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文臣改武》:“ 仁宗 登极,转兵部左侍郎,其弟 辅 ,为 信 求改武阶,乃调锦衣卫指挥同知。”《明史·宁国公主传》:“ 殷 孙 纯 , 成化 中举进士,知 定远县 ,忤上官,弃归。袭武阶,为中都副留守。”
词语解释:内阶  拼音:nèi jiē
(1).内屋的台阶。《后汉书·延笃传》:“朝则诵 羲 文 之《易》, 虞 夏 之《书》,歷 公旦 之典礼,览 仲尼 之《春秋》。夕则消摇内阶,咏《诗》南轩。”
(2).星名。属紫微垣,在大熊座内。《晋书·天文志上》:“文昌北六星曰内阶。”
词语解释:侧阶  拼音:cè jiē
正室旁的北阶。《书·顾命》:“一人冕,执鋭,立於侧阶。” 蔡沉 集传:“侧阶,北陛之阶上也。”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望侧阶而容贤,候景风而式典。”
词语解释:楹阶  拼音:yíng jiē
谓堂上。《汉书·杜邺传》:“昔 文侯 寤大鴈之献而父子益亲, 陈平 共壹饭之籑而将相加驩,所接虽在楹阶俎豆之间,其於为国折衝厌难,岂不远哉!”
词语解释:初阶  拼音:chū jiē
谓才开始升入。 汉 王充 《论衡·命禄》:“明如 匡穉圭 ,深如 鲍子都 ,初阶甲乙之科,迁转至郎、博士。”《魏书·释老志》:“初阶圣者,有三种人,其根业各差,谓之三乘。”
词语解释:不阶  拼音:bù jiē
不凭借。 汉 班固 《东都赋》:“不阶尺土一人之柄,同符乎 高祖 。”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立身者不阶其术,徵选者不由其道。”
词语解释:灵阶  拼音:líng jiē
对修道者住所台阶的美称。 唐 储光羲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时拜太祝未上》诗之一:“灵阶曝仙书,深室鍊金英。”
词语解释:降阶  拼音:jiàng jiē
亦作“ 降堦 ”。
(1).降低级别,降低官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 杨伯峻 注:“既登高位,自感难保,而求下降者,乃明智之人也。”
(2).古代宾主相见,以西为尊。主人迎客在东阶,客人登从西阶。客如表示谦逊,则登主人之阶,称为“降阶”,也称降等。《孔丛子·记义》:“ 孔子 适 齐 , 齐景公 让登,夫子降一等, 景公 三辞然后登。既坐,曰:夫子降德,辱临寡人,寡人以为荣也。而降阶以远,自絶於寡人,未知所以为罪。”
(3).走下台阶,以示恭敬。《陈书·吴明彻传》:“及 高祖 镇 京口 ,深相要结, 明彻 乃诣 高祖 , 高祖 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周书·赵僭王招传》:“ 滕王 逌 后至, 隋文帝 降阶迎之。”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总戎佳论》:“以中军守备为其属,謁 张 , 张 必降堦握手,备致谦抑。”
词语解释:叙阶
按资历或功绩提升官吏的品级。《宋史·职官志十》:“敍阶之法……京朝官、幕职自将仕郎至朝奉郎,每加五阶,至朝散大夫已上,每加一阶。”
词语解释:茅茨土阶  拼音:máo cí tǔ jiē
以茅盖屋,夯土为阶。谓宫室简陋,生活俭朴。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虽茅茨土阶,恶衣菲食,不耻其陋。” 明 唐顺之 《答廖东云提学》:“ 山西 古帝王之都,其人有茅茨土阶之风。”
词语解释:镌阶  拼音:juān jiē
降级;降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神仙·谈相徐爵遇神人》:“时 相 因醉,跌伤一臂,不能从陆,乃转舟亟进,意不过鐫阶供事而已。”
词语解释:军阶  拼音:jūn jiē
军衔的等级。
词语解释:陛阶  拼音:bì jiē
即陛级。《墨子·备穴》“勿为陛与石,以县陛上下出入” 孙诒让 间诂引 清 苏时学 曰:“言穴中勿为陛阶,出入者縋而上下也。”参见“ 陛级 ”。
词语解释:陛级  拼音:bì jí
(1).台阶,阶级。 汉 贾谊 《新书·阶级》:“若堂无陛级者,堂高殆不过尺矣。” 唐 刘禹锡 《问大钧赋》:“是夕寝熟梦游乎无何有之乡。抗陛级于重霄兮,异人间之景光。” 宋 曾巩 《郊祀庆成诗并进状》:“始就帷宫,则独先羣臣,霄兴待事;及至坛塲,则陟降陛级,彻去裀藉。”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黄金台》:“ 贵筑 邱禾实 诗:‘ 昭王 当日有高臺,陛级原因 郭隗 开。’”
(2).地位;等级。《后汉书·孔融传》:“万乘至重,天子至尊,身为圣躬,国为神器,陛级县远,禄位限絶,犹天之不可阶,日月之不可踰也。” 宋 李纲 《乞修军政札子》:“禁戒,则有号令之威;上下,则有陛级之法。”
词语解释:贵阶  拼音:guì jiē
唐 代官爵五品以上为贵阶。阶,官爵的品级。 唐 崔嘏 《授李骈等加阶制》:“庆泽可以示恩荣,贵阶可以显劳绩。” 唐 白居易 《兵部郎中知制诰冯宿侍御史裴注等并可朝散大夫同制》:“凡品秩之制有九,自五而上,谓之贵阶……此之所以为贵者,荫及子,命及妻,岂唯腰白金,服赤茀,从大夫之后而已!”
词语解释:华阶  拼音:huá jiē
高位。《剪灯馀话·泰山御史传》:“旁求草泽,峻陟华阶。”
词语解释:胙阶  拼音:zuò jiē
大堂前东边的台阶。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宾主相见,以东阶为主人迎宾登堂之地。胙,通“ 阼 ”。《荀子·哀公》:“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 杨倞 注:“胙与阼同。”
词语解释:音阶  拼音:yīn jiē
以一定的调式或标准,按音高次序向上或向下排列成的一组音。《文汇报》1992.9.6:“我紧紧注视着眼前翻开的琴谱,试着凭直觉在钢琴上找音阶。”
词语解释:超阶  拼音:chāo jiē
指越级擢升的官职。《南齐书·谢朓传》:“ 谢吏部 今授超阶,让别有意,岂关官之大小?”《南史·王彧传》:“ 景文 以此授超阶。”
词语解释:通阶  拼音:tōng jiē
达官,显官。 宋 苏辙 《石景略可宣德郎》:“举自县令,寘之通阶。毋郡邑之劳,而被斯宠,尔其勉之。”
词语解释:檐阶  拼音:yán jiē
檐下台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用》:“每见有司刑具,多置檐堦之侧。”
词语解释:栗阶  拼音:lì jiē
相传 周 代下见上登阶之礼的一种。栗,通“ 歷 ”。《仪礼·燕礼》:“凡公所辞皆栗阶。凡栗阶,不过二等。” 郑玄 注:“其始升,犹聚足连步;越二等,左右足各一发而升堂。” 贾公彦 疏:“《曲礼》云‘涉级聚足连步以上’, 郑 注云:‘涉等聚足,谓前足躡一等,后足从之併;连步谓足相随不相过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仪礼》:“栗阶即歷阶也。古栗、歷声近而通。”
词语解释:位阶  拼音:wèi jiē
(1).官职品级。 郭沫若 《孔雀胆的故事》:“要之,足见他在当时的位阶是相当隆崇的。”
(2).泛指等级、等次。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以上是当时的政治上的位阶,国家的雏形是约略具备了。”
词语解释:龙阶  拼音:lóng jiē
即龙墀。 唐 王勃 《乾元殿颂》:“龙阶察祲。” 蒋清翊 注:“龙阶,犹后人言龙墀。”参见“ 龙墀 ”。
词语解释:龙墀  拼音:lóng chí
(1).犹丹墀。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三:“凤闕轻遮翡翠幃,龙墀遥望麴尘丝。”《宋史·礼志四》:“帝諭 文彦博 等曰,郊坛第一龕者在堂,第二、第三龕设於左右夹廡及龙墀上。” 明 徐霖 《绣襦记·策射头名》:“参鸞驭,虎殿龙墀,口吐虹霓气。”
(2).借指皇帝。《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数年路隔失朝仪,目断望龙墀。”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经筵诸公》:“晓謁龙墀罢,行瞻凤盖翩。”
(3).法坛,道场。《水浒传》第四二回:“ 赵能 再入来看时,两三个土兵跌倒在龙墀里。”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你与我把招魂衣摄,遗照图悬,龙墀净扫,凤幄高褰。”
词语解释:鸾阶  拼音:luán jiē
宫阶。 元 吾丘衍 《桃花雨乐府一章寄翼之》:“蝶飞不溼烟绵路, 吴 娥怨涩鸞阶步。”
词语解释:抹阶  拼音:mǒ jiē
抹掉已辞免的官阶。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一》:“抹阶,辞免除授之故事也。学士院辞免除授赐詔,皆留其章。 叶石林 曰:‘今降批表,院中用纸连其章,后书省表具之字,必长作表字,傍一瞥(撇)通其章阶位上,谓之抹阶,若使不復用旧衔意。’”
词语解释:巧不可阶  拼音:qiǎo bù kě jiē
工巧非人所能及。 南朝 梁简文帝 《与湘东王书》:“时有效 谢康乐 、 裴鸿臚 文者,亦颇有惑焉…… 谢 故巧不可阶, 裴 亦质不宜慕。”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科场对》:“ 谢金圃 ( 墉 )、 吴玉纶 、 德定圃 ( 保 )、 沉云椒 ( 初 )典试,颇不满於众口。作对云:‘ 谢金圃 抽身便讨, 吴玉纶 倒口就吞。 德定圃 人旁呆立, 沉云椒 衣里藏刀。’双关拆字,巧不可阶。” 郑观应 《西学》:“今人自居学者,而目不睹诸子之书,耳不闻列朝之史,以为西法创自西人,或诧为巧不可阶,或斥为卑无足道,噫!异矣!”
共9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