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堤防 拼音:dī fáng
(1).堤。《孙子·行军》:“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后汉书·循吏传·王景》:“ 河 决积久,日月侵毁, 济渠 所漂数十许县。脩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脩堤防,以安百姓。”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惟是时民力凋弊,堤防未完,北流汗漫,失於陂障。” 赵朴初 《刮地风·咏风暴》词之一:“堤防冲溃,碉楼打碎。”
(2).提防。《西游记》第四十回:“你看前面又有大山峻岭,须要仔细堤防,恐一时又有邪物来侵我也。”《红楼梦》第六一回:“ 寳玉 便瞅着他们不堤防,自己进去拿了些个什么出来。”
隄防:1.拦水的堤坝。《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命百官,始收敛,完隄防,谨壅塞,以备水潦。” 陆德明 释文:“隄,本又作堤……防,本又作坊。”《商君书·算地》:“藪泽隄防足以畜。”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诗:“河汉注清源,川口隄防决。” 清 唐甄 《潜书·权实》:“泉流,至泽也,不能越隄防而灌溉。”
(2).管束;防备。《汉书·董仲舒传》:“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隄防之,不能止也。” 唐 杜甫 《课伐木》诗:“虎穴连閭里,隄防旧风俗。” 仇兆鳌 注:“惟虎窥村落,尚须隄防耳。”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四折:“諕的我五魂消,怎隄防笑里刀。” 词语解释:关防 拼音:guān fáng
(1).守关防边。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思恩荣以横奔兮,阂闕塞之嶢峥。顾衰絰以轻举兮,迫关防之我婴。” 唐 钱起 《奉送户部李郎中出塞》诗:“关防驱使节,花月眷离筵。” 宋 苏轼 《贺高阳王待制启》:“峻登祕近之直,重易关防之雄。”
(2).用兵防守的关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其水东南流出峡,峡左有城,盖古关防也。” 唐 杜甫 《塞芦子》诗:“ 延州 秦 北户,关防犹可倚。” 唐 罗隐 《定远楼》诗:“近日关防虽弛柝,旧时栏槛尚侵云。”
(3).防守;警备。 宋 曾巩 《申明保甲巡警盗贼札子》:“所贵有所关防,可以暗消盗贼。”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叫大小神将,与我驰报与我儿 那叱 ,下方着意关防,四下用心围定。看那 护国天王 ,必捉 通天大圣 。”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行不监押之,止不关防之,十三省之山川形势,兵马钱粮,靡不收归图籍而莫之禁,古今有此玩待外国人之政不?”
(4).防范。 宋 司马光 《上听断书》:“今国家政事未有不先经两府相与商议,然后施行。关防祕密,外人莫得而知。”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三:“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阡、陌等字,相传始于国初刑部尚书 开济 ,然 宋 边实 《崑山志》已有之。盖钱穀之数用本字,则姦人得以盗改,故易此以关防之耳。”《儒林外史》第十九回:“他儿子叫做 金跃 ,却是一字不通的,考期在即,要寻一个替身。这位学道的关防又严,须是想出一个新法子来。”
(5).印信的一种,始于 明 初。 明太祖 为防止作弊,用半印,以便拼合验对。后发展成长方形、阔边朱文的关防。 清 代,正规职官用正方形官印称“印”。临时派遣的官员用长方形的官印称“关防”。 明 刘辰 《国初事迹》:“各布政司用使空印纸於各部,查得或钱粮军需段疋有差错收正,却将印纸填写咨呈补卷,事发, 太祖 怒曰:如此作弊瞒我,此盖部官容得,所以布政司敢将空印填写。尚书与布政司官尽诛之。议用半印勘合行移关防。” 明 刘若愚 《明宫史·内府职掌·司礼监》:“ 南京 正副守备太监二员,关防一颗,其文曰‘ 南京 守备太监关防’。”《文明小史》第五四回:“ 倍立 久居 中国 ,晓得官场上的情形,看过批禀上印着制臺的关防,知道不错。” 姚雪垠 《长夜》三七:“如今只等着 徐寿椿 那方面把关防、旗帜、军装和子弹等项发下来。”
(6).经官的讼事。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二折:“若拏贼做箇证见,我着他望穿堂打会关防。”词语解释:不防 拼音:bù fáng
不料;没想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红楼梦》第九回:“那时只顾得志乱説,却不防还有别人。” 茅盾 《林家铺子》六:“里边 林大娘 本来还被瞒着,不防小学徒漏了嘴, 林大娘 那一急几乎一口气死去。”词语解释:周防 拼音:zhōu fáng
(1).谨密防患。 唐 柳宗元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某愚陋狂简,不知周防,失於夷途,陷在大罪。” 宋 王禹偁 《闻鸮》诗:“报国惟直道,谋身昧周防。”
(2).四周防护。 清 方文 《篱落》诗:“周防期慎密,勿使过禽鸟。”词语解释:边防 拼音:biān fáng
(1).为保卫国家安全在边境地区布置的防务。《南齐书·陈显达传》:“但国家边防,自应过存备豫。” 唐 元稹 《叙奏》:“然而造次颠沛之中,前后列上兵赋边防之状,可得而存者一百一十有五。”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启祯野乘》:“《李腾芳传》:时边防久弛,公独料 玄菟 、 乐浪 间,当有变起。”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此有功于学业也,其餘有益于国计民情边防商务者,更僕数之未易终也。”
(2).指边境防守之地。 唐 白居易 《与仕明诏》:“卿久镇边防,初膺閫寄,式旌勤效,俾洽恩荣。” 宋 苏轼 《上文侍中论榷盐书》:“ 河北 与 陕西 皆为边防,而 河北 独不榷盐,此祖宗一时之误恩也。” 清 俞樾 《小浮梅闲话》:“在边防二十餘年, 契丹 惮之。” 邹鲁 《丁未镇南关之役》:“此四千人者,皆百战悍卒,屯驻边防。”词语解释:巨防 拼音:jù fáng
(1).大堤。《吕氏春秋·慎小》:“巨防容螻,而漂邑杀人;突洩一熛,而焚宫烧积。” 高诱 注:“巨,大;防,隄也。” 唐 皮日休 《河桥赋》:“乃絙乃杠,乃舆乃梁,功既夺於利涉,力可侔於巨防。”《宋史·食货志上一》:“卿聿修稼政,巨防屹然,有怀勤止,深用嘆嘉。”
(2).深谷陡堑旁的崖岸。本指 战国 时 齐 地 防门 。《韩非子·初见秦》:“ 齐 之清 济 、浊 河 ,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 陈奇猷 集解引 王先谦 曰:“《水经注·济水》:‘ 平阴 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 济 ;河道所由,名 防门 ,去 平阴 三里。 齐侯 堑 防门 即此也。其水引 济 ,故瀆尚存。’……巨防,即 防门 。” 晋 左思 《蜀都赋》:“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峻岨塍埒长城,豁险吞若巨防。”
(3).引申为巨大的屏障。 唐 阎随侯 《西岳望幸赋》:“倬彼灵岳,杰出 秦 畿,豁为巨防,壮哉皇威。” 前蜀 韦庄 《天井关》诗:“斸开嵐翠为高垒,截断云霞作巨防。”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中堂事记纪行录》:“﹝ 居庸关 ﹞控扼南北,实为古今巨防。”词语解释:猜防 拼音:cāi fáng
猜疑防范。《晋书·王濬传》:“ 王浑 诣 濬 , 璿 严设备卫,然后见之,其相猜防如此。”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严东楼》:“初, 徐华亭 为 分宜 所猜防,乃以长君太常 璠 次女,字 世蕃 所爱幼子, 分宜 大喜,坦然不復疑。”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五章:“方当与海内志士,提携共进;何独於乡党僚友,自设猜防?”词语解释:预防 拼音:yù fáng
事先防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身不能以道匡卫,思患预防,愧叹之深,言何能喻。”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陛下原其用心,察其旨趣,举动如此,欲以何为!诚不可不预防,不可不早辩也。” 元 李翀 《日闻录》:“日月昏晕,星宿动摇,灯火燄明作声,皆有大风之兆,当预防不测。” 阿英 《流离》:“我们在那里谈了许久,把最近的政治状况告诉他,叫他们预防。”词语解释:礼防 拼音:lǐ fáng
指礼法。谓礼之禁乱,犹防之止水。语出《礼记·经解》:“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 陆德明 释文:“坊,本又作防。”《文选·曹植〈洛神赋〉》:“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吕延济 注:“言收静容志,以礼自持约也。” 李大钊 《精神解放》:“什么国,什么家,什么礼防,什么制度,都是束缚各个人精神上自由活动的东西。”词语解释:兵防 拼音:bīng fáng
军队设防。 明 高启 《次韵过建平县》:“县虽三户小,地僻罢兵防。”词语解释:过防 拼音:guò fáng
谓防范严密。《易·小过》:“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王弼 注:“居下体之上,以阳当位,而不能先过防之,至令小者或过。”《宋书·谢晦传》:“然归死难图,兽困则噬,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 唐 杜甫 《入衡州》诗:“旌麾非其任,府库实过防。” 宋 李至 《续座右铭》:“吾将书绅带以自警,刻盘盂而过防,岂如长存於座右,庶夙夜之不忘。”词语解释:谨防 拼音:jǐn fáng
谨慎防范。 明 刘球 《谏伐麓川疏》:“天子之驭夷狄,必宽宥于其小,而谨防于其大,所以适缓急之宜,为天下久安计也。” 鲁迅 《彷徨·孤独者》:“我只好极小心,照例连吸烟卷的烟也谨防飞散。”词语解释:江防 拼音:jiāng fáng
(1). 长江 水系防护事宜。《清会典·工部三·都水清吏司》:“凡 江 防,若水利之应修者,有官工,有民工,定其岁修之款。”
(2).江上的军事防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这里江防格外吃紧,所以制臺格外认真,吩咐操演水雷,定在今夜举行。”词语解释:恐防 拼音:kǒng fáng
防备。 唐 王建 《宫词》之二一:“骑马行人长远过,恐防天子在楼头。”《三国志平话》卷上:“ 玄德 曰:‘恐防有失,尔可将取五百军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勒令沿城脚的居民将晒臺拆去,只説恐防宵小。”词语解释:遮防 拼音:zhē fáng
犹言遮挡防护。 清 揆叙 《鹰坊歌》:“驾鵞潜飞雊雉避,云罗万里无遮防。”词语解释:范防 拼音:fàn fáng
犹防范。《宋史·孝义传序》:“冠冕百行莫大於孝,范防百为莫大於义。” 明 宋濂 《郑彦宏墓版文》:“ 彦宏 凝慤而夷冲,其与物交,范防至密,諳练甚精。”词语解释:豫防 拼音:yù fáng
谓事先防备。《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宋 司马光 《乞不拣退军置淮南札子》:“谓水不足忧而不为之防,一旦水至则防无所及矣。故君子贵於思患而豫防之也。” 明 刘基 《和石末公种棘用胡元望韵》:“豫防苟无失,有地孰敢唾。” 鲁迅 《彷徨·孤独者》:“这模样,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到,大家都手足无措了。”词语解释:提防 拼音:dī fáng
(1).防水堤。《群书治要》卷四五引 汉 仲长统 《昌言》:“开道涂焉,起提防焉,舍我涂而不由,踰提防而横行,逆我政者也。”提,一本作“ 隄 ”。
(2).防备。 元 张可久 《醉太平·无题》曲:“尘蒙了镜臺,粉淡了香腮,不提防今夜故人来。”《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玉英 是聪明女子,见话儿説得蹊蹺,已明白是个不良人,留心提防。” 柔石 《二月》六:“ 陶 说到这里,向四周看一看,提防别人听去一样。”词语解释:旧防 拼音:jiù fáng
(1).旧堤。《大戴礼记·礼察》:“故以旧防为无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
(2).旧有的禁例。《后汉书·马援传》:“但忧国家诸子并壮,而旧防未立,若多通宾客,则大祸起矣。” 李贤 注:“旧防,诸侯王子不许交通宾客。”《后汉书·郑众传》:“太子储君,无外交之义, 汉 有旧防,蕃王不宜私通宾客。”词语解释:设防 拼音:shè fáng
(1).谓存有戒备之心。《鹖冠子·天则》:“上下有间,於是设防知蔽并起。”《解放日报》1984.8.14:“开始时大家都不免有些矜持,互相问候之后, 杨度 撇开谈判问题,大谈沿途所见所闻,顿时气氛热烈,立即复活了 东京 时期互不设防、平等而亲切的情谊。”
(2).设置防卫的武装力量。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六:“ 法 越 用兵, 长江 一带设防。” 徐特立 《国共合作与抗战前途》:“但是范围颇广的陆地,敌人却可不走设防的一面,采取迂回战略,绕道进攻。”词语解释:不堤防 拼音:bù dī fáng
犹言不料。词语解释:空防 拼音:kōng fáng
预防空袭的措施。 茅盾 《手的故事》:“说是准备空防,跟禁止采树叶同一作用。”词语解释:清防 拼音:qīng fáng
犹清禁。指皇宫。《文选·颜延之〈直东宫答郑尚书〉诗》:“踟蹰清防密,徙倚恒漏穷。” 李善 注:“ 夏侯冲 《答潘岳诗》:‘相思限清防,企佇谁与言。’” 刘良 注:“清防,谓屏风也。” 祝廉先 《〈文选六臣注〉订讹》:“五臣注:‘清防,谓屏风也。’非。按清防,指皇宫,犹言清禁, 夏侯冲 《答潘岳诗》‘相思限清防’,谓限於宫禁也。” 明 杨慎 《古怨》诗:“游树正丰茸,清防深几重。”词语解释:宣防 拼音:xuān fáng
见“ 宣房 ”。
词语解释:宣房 拼音:xuān fáng
亦作“ 宣防 ”。
(1).宫名。 西汉 元光 中, 黄河 决口于 瓠子 ,二十余年不能堵塞, 汉武帝 亲临决口处,发卒数万人,并命群臣负薪以填,功成之后,筑宫其上,名为 宣房宫 。见《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作“宣防”。故址在今 河南 濮阳县 境。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洪水滔天,而有 禹 之绩, 河 水泛滥,而有 宣房 之功。”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 宣房 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2).借指该处之 黄河 水。 明 吴宽 《赠河南巡抚杨贯之》诗:“宪府乍临新邑 洛 , 宣房 已復旧河流。” 清 顾炎武 《登岱》诗:“庶几大道还,民质如初元。上采黄金成,下塞 宣房 湍。”
(3).泛指防河治水。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砭俗》:“既承不可遏之江河,则当相度宣防,资其灌溉,通其舟楫,乃见神明通久之用焉。” 清 龚自珍 《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两广总督谥敏肃涿州卢公神道碑铭》:“起家文辞,观政於曹,翠翎英英。出治南服,又歷试旃,以知宣房。”词语解释:疏防 拼音:shū fáng
疏于防备。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一隅疏防,三方受创。” 清 黄遵宪 《大狱》诗之四:“疏防司里馆,谢罪使臣槎。”《再生缘》第六五回:“话説 丽相 酒后疏防,醉眠於 清风阁 内。”词语解释:鱼防 拼音:yú fáng
拦阻鱼以防逃逸的堤埂或竹木栏栅。 汉 刘桢 《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宋 陈师道 《秋怀》诗之四:“梨埒当千户,鱼防拥万头。” 清 魏耕 《赠朱士稚》诗之二:“渠漊互灌注,榆柳夹鱼防。”词语解释:疑防 拼音:yí fáng
(1).猜疑而防范。《晋书·王浑传》:“不可事事曲设疑防,虑方来之患者也。”《南史·庾登之传》:“ 明帝 疑防,宾客故人无到门者,唯 仲远 朝謁不替。”
(2).指猜疑防范之心。词语解释:川防 拼音:chuān fáng
河堤。《史记·秦始皇本纪》:“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宋 王安石 《还自河北应客》诗:“塞水移民久,川防动众初。”词语解释:城防 拼音:chéng fáng
城市的防卫。如:巩固城防;城防工事。词语解释:河防 拼音:hé fáng
(1).古时 黄河 常泛滥成灾,历朝设置机关防御水患,称为“河防”。《宋史·职官志五》:“凡河防谨其法禁,岁计茭揵之数,前期储积,以时颁用,各随其所治地而任其责。” 清 顾炎武 《清江浦》诗:“庙食思封券,河防重璽书。”
(2). 黄河 的堤防。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国家 河 防,无一岁不决溢。”
(3).泛指河流的堤防。 明 高攀龙 《鸣阳伯兄六十序》:“吾闻蚁穴之细,可溃河防。”
(4).指 黄河 的军事防御。 毛泽东 《质问国民党》:“撤退 河 防大军,准备进攻边区,发动内战,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行为,是不能容许的。”词语解释:高防 拼音:gāo fáng
高堤。 汉 王粲 《从军诗》:“下船登高防,草露霑我衣。”词语解释:撤防 拼音:chè fáng
撤除防备的军队和工事。 清 黄钧宰 《金壶遁墨·北军凯旋》:“京城撤防,在军文武,赏賚有差。”《花月痕》第四七回:“此时各道援师,早撤防了。”词语解释:沟防 拼音:gōu fáng
沟渠和堤防。《墨子·迎敌祠》:“凡守城之法,县师受事,出葆,循沟防,筑荐通涂,脩城。”《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记》:“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词语解释:生防 拼音:shēng fáng
即“生物防治”词语解释:人防 拼音:rén fáng
人民防空的简称。例如:上海市人防展览馆昨天开幕。词语解释:冬防 拼音:dōng fáng
(1).冬天的治安防卫。
(2).冬天的防寒措施。词语解释:备防 拼音:bèi fáng
防备。《世说新语·言语》“ 王凝之 ” 刘孝标 注引《晋安帝纪》:“ 凝之 事五斗米道, 孙恩 之攻 会稽 , 凝之 谓民吏曰:‘不须备防,吾已请大道,许遣鬼兵相助。’”词语解释:消防 拼音:xiāo fáng
灭火和防火。亦指灭火、防火人员。 郭孝成 《浙江光复记》:“卫队及巡警消防,见势已烈,均袖缀白布,以表输诚。”如:必须抓好消防工作。词语解释:钜防 拼音:jù fáng
即 防门 。《战国策·秦策一》:“ 长城 、 鉅防 ,足以为塞。”一本作“ 鉅坊 ”。 鲍彪 注:“《苏秦传》注:‘ 济北 卢县 有 防门 ,又有 长城 ,东至海。’《后志》注:‘ 防门 即 鉅防 。’”《史记·苏秦列传》:“虽有 长城 、 鉅防 ,恶足以为塞。”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济北 卢县 有 防门 ,又有 长城 东至海。”参见“ 防门 ”。
词语解释:防门 拼音:fáng mén
(1).守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言卒,便求退。 华 已使人防门,不得出。”
(2).地名。在今 山东省 平阴县 东北。《左传·襄公十八年》:“ 齐侯 御诸 平阴 ,堑 防门 而守之,广里。” 杨伯峻 注:“ 防门 在旧 平阴 南,亦在今 平阴县 东北约三十二里。”《东周列国志》第六二回:“如不欲战,莫如择险要而守之,区区 防门 之堑,未可恃也。”词语解释:后防 拼音:hòu fáng
后方的防备。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 永嘉 六年, 刘聪 乘 刘琨 北击 乌桓 后防空虚的机会,袭击 晋阳 。”词语解释:团防 拼音:tuán fáng
见“ 团防局 ”。
词语解释:团防局 拼音:tuán fáng jú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地主阶级反动武装的指挥机关。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都’管辖的人口有一万至五六万之多,有独立的武装如团防局,有独立的财政征收权如亩捐等,有独立的司法权如随意对农民施行逮补、监禁、审问、处罚。” 沙汀 《记贺龙》三七:“在当天下午,一个具着‘敌党’身份的他,被当作宾客接待到团防局去了。”亦省作“ 团防 ”。 叶紫 《丰收》:“多数被团防加害过的人,让他们走过之后,都咬牙切齿地暗骂着。”词语解释:国防 拼音:guó fáng
(1).古代认为礼仪事关国体,必须严明,谨防僭越,故称。《后汉书·孔融传》:“窃闻领 荆州 牧 刘表 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至乃郊祭天地,拟仪社稷……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
(2).为保卫国家领土主权所采取的军事及其它方面的防御措施。《宾退录》卷二引 宋 张载 解《诗·卷耳》:“闺閫诚难与国防,默嗟徒御困高冈。” 梁启超 《新民说》十四:“若无国防,则国难屡起,民将不得安其业。”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三:“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词语解释:冷不防 拼音:lěng bù fáng
预料不到;突然。《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二人冷不防,吓了一跳;一看,见是个女子,便不在意。” 闻一多 《一个白日梦》:“极尽丑恶之能事的木质构造物闯入了视野,象黑夜里冷不防跳出一声充满杀气的‘口令!’那东西可把人吓一跳。”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一章:“鬼子整天出来,在街上抓人。夜里冷不防就查户口。”词语解释:原防 拼音:yuán fáng
特指堤防间不方正的田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规偃猪,町原防。” 杜预 注:“广平曰原;防,隄也。隄防间地不得方正如井田,别为小顷町也。” 杨伯峻 注:“防,亦隄防间可耕之地。原防同义,俱谓隄防间之狭小耕地。” 宋 苏辙 《周公论》:“ 楚 蔿掩 为司马,町原防,井衍沃。盖平川广泽可以为井者井之;原阜堤防之间狭不可井则町之。”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三》:“ 楚 蔿掩 为司马,度山林,鳩藪泽,辨京陵,表湻卤,数疆潦,规偃潴,町原防,牧皋隰,井衍沃。”词语解释:调防 拼音:diào fáng
军队调换驻守的地方。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闽浙再犯》:“著 裕谦 仍遵前旨,将 江 浙 调防官兵,酌量裁撤。”词语解释:诫防 拼音:jiè fáng
警戒防备。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此条中多説上落及宣漏诸事,全是欲严相诫防,恐脱言説,便致谴黜。”词语解释:逆防 拼音:nì fáng
预防。 唐 白居易 《请罢兵第三状》:“如此事势,皆在目前,只合逆防,不合追悔。”词语解释:防不胜防 拼音:fáng bù shèng fáng
形容要防备的太多,以致防备不过来。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贾明府》:“ 秀泉 耳目甚众,公视其罪可杀,即请杀之。不可,则不如释之,若久繫狱中,防不胜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这种小人,真是防不胜防。” 茅盾 《子夜》八:“家门不幸,真是防不胜防。”词语解释:军防 拼音:jūn fáng
军事防务。《新唐书·百官志四下》:“兵曹司兵参军事,掌武官选、兵甲、器仗、门禁、管钥、军防、烽候、传驛、畋猎。”词语解释:贴防 拼音:tiē fáng
(1).佐助防守。 明 徐光启 《敷陈末议以殄凶酋疏》:“今目前补救事宜,如调选近地边腹兵马,以贴防 辽东 ,堵拒 山海 。”《六部成语注解·兵部》:“贴防:帮助著防守。”
(2). 清 绿营兵千把总的副职。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下:“緑营外委,为千把总之贰,谓之贴防。”词语解释:阻防 拼音:zǔ fáng
阻拦防守。《宋书·何承天传》:“浚復城隍,以增阻防。”京剧《渡阴平》第十五场:“[ 邓艾 唱]:只说用兵妙计广,谁知 诸葛 有阻防。”词语解释:营防 拼音:yíng fáng
(1).营房及防御工事。 陈春生 《戊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夺佔子弹药库,纵火焚燬步队营防。”
(2).指驻防军。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八:“在此驻扎的营防已经下了动员令,不久就要出发。”词语解释:联防 拼音:lián fáng
(1).两支以上的武装组织联合防敌。亦指联合防盗。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四章:“我们这回破路,是整个联防区一齐行动。”如:联防军;军民联防。
(2).指球赛中的联合防守。词语解释:顿防 拼音:dùn fáng
驻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 淮水 又东北, 淠水 注之。水出 戈阳县 南垂山 ,西北流歷 阴山关 ,逕二城间,旧有贼难,军所顿防。”词语解释:乡防 拼音:xiāng fáng
地方乡区的防务。 王闿运 《储玟躬传》:“天子詔在籍官办各直省乡防, 湘乡 曾国藩 以侍郎主 湖南 团练事,尽招乡人相助。”词语解释:辍防 拼音:chuò fáng
撤除防务;不设防。 明 陈子龙 《中都》诗:“痛恨谁当国,阴谋竟輟防。”词语解释:出防 拼音:chū fáng
出外驻防。 沉从文 《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第三次的兵役给了一个名‘田棒槌’的,能跳高,撑篙跳会考时第一,这人后来当兵出防到外县去,也因事死掉了。”词语解释:血防 拼音:xuè fáng
对血吸虫病的防治。词语解释:鄣防 拼音:zhāng fáng
筑堤遮拦;遮防。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山川颂》:“﹝水﹞鄣防山而能清净,既似知命者。”按,《古文苑》引作“鄣防止之能浄浄”。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此虫恶梓木气,即以板鄣防左右,并以作器,此虫便不敢近也。”词语解释:配防 拼音:pèi fáng
发配罪人守边。《隋书·刑法志》:“﹝ 开皇 ﹞十三年,改徒及流,并为配防。”词语解释:驻防 拼音:zhù fáng
(1).驻扎防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后随夫驻防西域。” 茅盾 《手的故事》四:“等筑好了路,就要派一师兵来县里驻防。”
(2).指驻防部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其后遂以存京师者为禁旅,而分镇各省者为驻防,定兵额约二十万。”词语解释:雍防 拼音:yōng fáng
壅土堵防。雍,通“ 壅 ”。《汉书·沟洫志》:“隄防之作,近起 战国 ,雍防百川,各以自利。” 颜师古 注:“雍读曰壅。”词语解释:障防 拼音:zhàng fáng
(1).堤防;堤坝。《管子·立政》:“决水潦,通沟瀆,修障防,安水藏。”
(2).指为堤防所阻挡。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夫智者何以乐水也?曰: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遗小间,其似持平者;动而下之,其似有礼者;赴千仞之壑而不疑,其似勇者;障防而清,其似知命者;不清而入,鲜洁而出,其似善化者。”
(3).设置障碍以防备。《三国志·魏志·高柔传》:“羣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貲。民虽障防,力不能御。”词语解释:靠防 拼音:kào fáng
指可以依靠防老的人。《再生缘》第十三回:“愿他早早生儿子,也好终身作靠防。”词语解释:羈防
管制防範词语解释:严防 拼音:yán fáng
(1).指严密防守之地。 汉 刘歆 《遂初赋》:“驰 太行 之严防兮,入 天井 之乔关。”
(2).严密防范。 茅盾 《子夜》九:“老虎发疯,我要严防,但是决不能因为有老虎在那里,我就退让到不成话!”词语解释:逾防 拼音:yú fáng
亦作“踰防”。 逾越某种防范。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妇则既有定偶,弗敢踰防。”词语解释:遏防 拼音:è fáng
防止;阻止。《晋书·刘毅传》:“但纲维不革,自非纲目所理。 寻阳 接 蛮 ,宜示有遏防,可即州府千兵以助郡戍。”词语解释:弛防 拼音:chí fáng
解除防备。词语解释:返防 拼音:fǎn fáng
回到驻防的地方。如:战斗结束了,我边防战士从前沿阵地胜利返防。词语解释:骤不及防 拼音:zhòu bù jí fáng
谓事情来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备。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我海军亦于天明发炮,向 丹水池 一带 清 军射击,燬美孚洋油栈及火车五辆。 清 军骤不及防,退至 二道桥 。”词语解释:检防 拼音:jiǎn fáng
检点防范。 明 唐顺之 《与薛畏斋副使》:“或自以从心所欲,可不事检防,此则堕落高明人病痛窠臼去了。”词语解释:桑土之防 拼音:sāng tǔ zhī fáng
喻防患于未然。 明 张居正 《答王鉴川计贡市利害》:“至于桑土之防,戒备之虑,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参见“ 桑土绸繆 ”。
词语解释:桑土绸缪 拼音:sāng tǔ chóu móu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繆牖户。” 朱熹 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繆”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宋 叶适 《除知建康到任谢表》:“诵桑土绸繆之句,尤在恩勤。” 明 张居正 《门生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虽桑土绸繆,不劬如此矣。”词语解释:换防 拼音:huàn fáng
甲部队将驻防任务移交乙部队。 清 冯桂芬 《振威将军郭公墓志铭》:“ 道光 元年夏赴 喀什噶尔 换防。”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 日本 托言换防,益大派军队,前往 南满 、 山东 。”词语解释:打官防 拼音:dǎ guān fáng
打官司。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 君瑞 悬梁, 鶯鶯 觅死, 法聪 连忙救。‘您死后教人打官防,我寻思着甚来由?’”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四折:“则您这公厅上将人问枉,去来波!我与你大人行打一会官防。”词语解释:法防 拼音:fǎ fáng
犹法禁。《后汉书·杜林传》:“夫人情挫辱,则义节之风损;法防繁多,则苟免之行兴。”词语解释:海防 拼音:hǎi fáng
为保卫国家安全,在沿海和领海内所采取的一切军事措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自上世以来, 中国 有海防而无海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只要上下齐心协力的认真办起事来,节省了那些不相干的虚糜,认真办起海防、边防来就是了。” 陈毅 《潜艇上留题》诗:“面对侵略者,必须有海防。”词语解释:射防 拼音:shè fáng
古代射场的界限。 汉 袁康 《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因奏 吴 上 姑苏臺 ,则治射防于 宅亭 、 贾亭 北。”按,古代打猎,除草为场,驱兽于场中而猎之,越防不追。参阅《穀梁传·昭公八年》及《广雅·释天》。词语解释:宪防 拼音:xiàn fáng
法令、禁律。《后汉书·质帝纪》:“州郡轻慢宪防,竞逞残暴,造设科条,陷入无罪。”词语解释:漳防 拼音:zhāng fáng
障防。漳,通“ 障 ”。《韩诗外传》卷三:“夫水……漳防而清,似知命者。” 周廷寀 校注:“漳、障……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