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曷入声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末字词组
空阔开阔旷阔迥阔侈阔敞阔摆阔简阔
契阔面阔悬阔豪阔雄阔派阔浩阔奓阔
迂阔辽阔宏阔恢阔肤阔相叙契阔天空海阔夸阔
间阔希阔成阔弥阔超阔闹阔波澜壮阔奢阔
疏阔暌阔卓阔弘阔说阔长阔慊阔睽阔
隔阔广阔闲阔叙阔做阔横阔心胸开阔壮阔
寥阔稀阔乖阔散阔通阔闳阔山长水阔 
离阔阻阔浮阔悠阔遥阔违阔崄阔 
久阔宽阔遐阔话阔修阔承阔嶛阔 

词语解释:空阔  拼音:kōng kuò
(1).空旷阔大。 唐 元稹 《游碧涧寺》诗:“空阔 长江 碍铁围,高低行树倚巖扉。”《三国演义》第四八回:“ 操 见 南屏 山色如画,东视 柴桑 之境,西观 夏口 之 江 ,南望 樊山 ,北覷 乌林 ,四顾空阔,心中欢喜。”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只是没有围墙,空阔有余,深邃不足。”
(2).指空间;天空。 宋 姜夔 《庆宫春》词:“双桨蓴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一折:“谁言空阔无神道,霹靂雷声那里来?”
(3).豁达;旷远。 唐 元稹 《八骏图诗》:“ 穆满 志空阔,将行九州野。” 唐 无名氏 《洞箫赋》:“对吟空阔之情,復感神仙之术。”
(4).空泛,无边际。 明 唐顺之 《祭丘思庵文》:“自余少时,颇负迂僻。空阔乎寥廓之翔,而泥滓乎乡人之处。”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六》:“其説规模甚大,却空阔,令人无入手处。”
词语解释:契阔  拼音:qì kuò
(1).勤苦,劳苦。《诗·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説。” 毛 传:“契阔,勤苦也。” 唐 韩愈 《合江亭》诗:“萧条緜岁时,契阔继庸懦。” 王闿运 《罗季子诔》:“风尘契阔,未扰子形。”
(2).久别。《后汉书·独行传·范冉》:“ 奂 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 宋 梅尧臣 《淮南遇楚才上人》诗:“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巖庵。”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 叶 是北伐时伐的老友,我和他的契阔也整整地十年了。”
(3).怀念。《历代名画记》卷六引 南朝 宋 宗炳 《画山水序》:“余眷恋 庐 衡 ,契阔 荆 巫 ,不知老之将至。”
(4).相交;相约。《梁书·萧琛传》:“上答曰:‘虽云早契阔,乃自非同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清 陈梦雷 《黄叔威以古诗八首见赠拟古妾薄命以答之》:“君子听非偏,契阔信无徵。”
词语解释:迂阔  拼音:yū kuò
不切合实际。《汉书·王吉传》:“上以其言迂阔,不甚宠异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张鱼网於峻极之巔,施钓緡於修木之末,虽自以为得所,犹未免乎迂阔也。”《红楼梦》第五回:“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虽可为良友,却於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
词语解释:间阔
久别;远离
词语解释:疏阔  拼音:shū kuò
亦作“疎阔”。
(1).粗略,不周密。《汉书·贾谊传》:“天下初定,制度疏阔。”《隋书·刑法志》:“ 陈氏 承 梁 季丧乱,刑典疎阔。”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义仓》:“ 神龙 之后,纲理疏阔,而义仓遂废殆尽。”
(2).指疏忽。 唐 张九龄 《敕天仙军使张待宾书》:“近知贼下烧此,安然即去,竟无斥候,来不预知,如此防边,无乃疎阔!”
(3).迂阔,不切实际。《汉书·沟洫志》:“御史大夫 尹忠 对方略疏阔,上切责之, 忠 自杀。” 唐 杜甫 《赠蜀僧闾丘师兄》诗:“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宋史·赵安易传》:“ 安易 略涉书传,性强狠,好谈世务,而疎阔不可用。”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然以二人之论 匈奴 者相较,则可见 贾生 之言,乃颇疏阔,不能与 鼂错 之深识为伦比矣。”
(4).疏远,不亲近。《三国志·蜀志·张嶷传》:“ 广汉 太守 蜀郡 何祗 ,名为通厚, 嶷 宿与疎阔。”《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非唯交友离异,乃亦兄弟疏阔。”《红楼梦》第六六回:“那 三姐儿 的脾气, 贾珍 早已领过教的,那里还敢招惹他去?所以踪跡一发疏阔了。”
(5).指宽阔。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六:“我知道第四行和第五行中间太疏阔了,看去便觉得不接气。”
(6).久隔;久别。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 宋 苏轼 《郊祀奏议》:“三年一郊,已为疏阔。” 元 虞集 《次韵阿荣存初参议秋夜见寄》:“疏阔思良会,淹留到不才。”《再生缘》第五六回:“今日叫他来作伴,真正是,多时疎阔又相亲。” 叶圣陶 《苦辛》:“经年的疏阔,乘此可以作亲热的探访。”
(7).犹豁达。胸襟开阔。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有 宏达先生 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
(8).渊博。 清 谭献 《〈明诗录〉序》:“ 有明 取天下最正,养士最优,世变虽亟,而雅好文章,问学疏阔,犹慕稽古。”
词语解释:隔阔  拼音:gé kuò
(1).阻隔阔别。《后汉书·臧洪传》:“隔阔相思,发於寤寐。相去步武,而趋舍异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优詔答勉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植 及 白马王 彪 还国,欲同路东归,以叙隔阔之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女子万福不迭,口里道:‘郎君隔阔许久,还记得奴否?’”
(2).相差悬殊。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恚恨》:“君是御史,僕是词人,虽贵贱之间,与君隔阔;而文章之道,亦谓同声。”
词语解释:寥阔  拼音:liáo kuò
(1).空旷;广远。 明 归有光 《思子亭记》:“徘徊四望,长天寥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僕寻至,急驰之,竟无踪兆。一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铁的轮轧出的大声,在这安静而寥阔的空间,更显得震耳。”
(2).指天空。 明 何景明 《送刘御史按淮阳诸郡》诗:“鹰隼在寥阔,一击乘秋霜。”
(3).渺茫无所见;稀少。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三十韵》:“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型。” 明 方孝孺 《王君国祥墓碣》:“近世史所録名将,争战之绩则有矣,然言辞之士,寥阔罔闻,岂驰説骋辩者不若古之人耶?”
词语解释:离阔  拼音:lí kuò
犹阔别。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时时与亲旧敍离阔,陈説平生。” 唐 孟浩然 《入峡寄弟》诗:“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宋 朱熹 《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和此两篇》之二:“流传妙语惊离阔,想像清游欲奋飞。”
词语解释:久阔  拼音:jiǔ kuò
久别。《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文多故不载” 裴松之 注引《魏略》 王朗 与 靖 书:“ 文休 足下……久阔情慉,非夫笔墨所能写陈,亦想足下同其志念。”《晋书·乐广传》:“尝有亲客,久阔不復来。” 宋 陈与义 《书怀示友》诗:“城东 陈孟公 ,久阔今何如?”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兄弟此行,本为上朝取应,只因与哥哥久阔,迂道拜访,幸覩尊颜。”
词语解释:开阔  拼音:kāi kuò
(1).形容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 唐 韩愈 《南山诗》:“前低划开阔,烂漫堆众皱。”《再生缘》卷二十:“银鑾殿后共有三十一带楼房,殿宇三十餘间开阔,东西俱有花园。”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他如用这画法于攻打偶像,使之漫画化,就更有意义而且路也更开阔。”
(2).形容思想或心胸开朗。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学者能如是观理,胸襟不患不开阔。”《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我做一首口号,也刻在后面,等别人看见的,晓得我心事开阔,不比他们猥琐的。” 丰村 《美丽》:“她容易急躁,容易冲动,而心胸又不是那么开阔。”
(3).使开阔。 徐特立 《延安新教育学会致函陶行知先生》:“先生手执这面大旗,披荆斩棘,为 中国 乡村教育运动开阔了一条大路。”《上海滩》1988年第12期:“她努力地看,努力地听,使自己开阔眼界。”
(4).形容声音洪亮。 萧军 《八月的乡村》二:“不甚遥远的山下面河水的流动,有着暄扰和开阔的响声。”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一阵开阔的轰笑声使这整个的小坑洞都震响了。”
词语解释:面阔  拼音:miàn kuò
比喻看重,重用。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你着喒归顺他隆準的君王较面阔。你这里怕不有千般的揣摩。”
词语解释:辽阔  拼音:liáo kuò
亦作“ 辽濶 ”。
(1).宽广博大。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所得非所欲也,所欲非所得也,况乎天地辽阔者哉!”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寻《史记》疆宇辽阔,年月遐长,而分以纪传,散以书表。” 清 方文 《答邢孟贞江上见怀》诗:“ 楚 江辽濶坐相失,令人转恨檣乌飞。” 清 恽敬 《答张翰丰书》:“为别三载矣,中间时一通问,不尽欲言,辽濶之忱,如何能置?”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对着这雄伟辽阔的大海, 林道静 几天来紧紧压缩着的痛苦的心,渐渐舒展开来了。”
(2).犹辽远。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幸接欢笑,不知日之云夕,道里辽阔,城内又无亲戚,将若之何?”参见“ 辽远 ”。
(3).犹久远。 唐 柳宗元 《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斯道遁去,辽阔千祀。”
(4).指相去甚远,差别很大。《北史·韩显宗传》:“若欲取况古人, 班 马 之徒,固自辽阔。若求之当世,文学之能,卿等应推 崔孝伯 。” 唐 韦应物 《寇季膺古刀歌》:“世人所好殊辽阔,千金买铅徒一割。”
词语解释:辽远  拼音:liáo yuǎn
(1).遥远。《左传·襄公八年》:“ 楚 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何患焉?”《宋书·恩倖传·徐爰》:“虏犯边塞,水陆辽远,孤城危棘,復不可置。”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漳滨已辽远,江潭未旋返。” 茅盾 《一个女性》:“他是何等样的人呢?在辽远的他方?抑在左右前后的身旁?”
(2).久远。《陈书·周弘正传》:“篇简湮没,岁月辽远。”《元典章·礼部三·三皇配享》:“若其相貌冠服年代辽远,无从考证,不可妄定。”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这实在是对于灵魂的鞭责,虽说还在辽远的将来。”
(3).远大。 李大钊 《青春》:“彼幽闲贞静之青春,携来无限之希望,无限之兴趣,飘然贡其柔丽之姿於吾前途辽远之青年之前,而默许以独享之权利。” 魏巍 《前进吧,祖国》:“没有人知道你的前途究竟是多么美丽、广阔和辽远。”
词语解释:希阔  拼音:xī kuò
亦作“ 希濶 ”。
(1).稀疏;稀少。《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皇后自知罪恶深大,朝请希阔。” 宋 朱熹 《缴纳南康任满合奏禀事件状四》:“境内观寺鐘鼓相闻……而先王礼义之宫所以化民成俗之本者,乃反寂寥希阔,合军与县仅有三所而已。”
(2).长久。《汉书·礼乐志》:“春秋乡射,作於学官,希阔不讲。故自公卿大夫观听者,但闻鏗鎗,不晓其意。”《宋史·礼志二十》:“ 五代 以来,正衙既废,而入閤亦希阔不讲, 宋 復行之。”
(3).不平常;罕见。 宋 苏轼 《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於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羣起而誚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省状元同郡》:“至 淳祐 甲辰,省元 徐霖 、状元 留梦炎 皆 三衢 人。一时士林歆羡,以为希阔之事。”
(4).指久别的情怀。《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王矩》:“ 矩 省奏,为 杜灵之 ,入船共语,称叙希濶。”
词语解释:暌阔  拼音:kuí kuò
久违,阔别。 南朝 宋 鲍照 《采菱歌》之三:“暌阔逢暄新,悽怨值妍华。”
词语解释:广阔  拼音:guǎng kuò
(1).广大宽阔。《云笈七籤》卷五:“吾欲并将游 天台山 ,石桥广阔可过得?”《水浒传》第四四回:“西山地面广阔。”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窃计被灾广阔,三万两银子不彀四府三州飢民一月之賑。”
(2).扩大。《宋史·职官志五》:“广阔黌舍,分为三学,增置生徒。”
词语解释:稀阔  拼音:xī kuò
犹稀疏。《后汉书·南匈奴传》:“遂内怀猜惧,庭会稀阔。” 宋 范成大 《重九独坐玉麟堂》诗:“人生笑口真稀阔,况值官忙閔雨时。”参见“ 稀疏 ”。
词语解释:稀疏  拼音:xī shū
亦作“ 稀疎 ”。
(1).不稠密。《后汉书·庞参传》:“ 三辅 山原旷远,民庶稀疏,故县丘城,可居者多。” 五代 齐己 《寒节日寄乡友》诗:“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郭沫若 《行路难》上篇一:“浅黄的沙地上长着些发一样的稀疏的青草。”
(2).犹言冷落,疏远。 元 季子安 《粉蝶儿·题情》套曲:“这些时稀疎了诗宾和这酒朋,闷来时与谁同。”
词语解释:阻阔  拼音:zǔ kuò
(1).阻隔遥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圣水》:“山川阻阔,并无沿注之理。” 宋 王安石 《回文太尉书》:“山川阻阔,久旷驰问。”
(2).阔别;久别。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魏肇师 举酒劝 陈昭 曰:‘此席以后,便与卿少时阻阔,念此甚以悽眷。’” 宋 王安石 《与宣徽书》之一:“阻阔门墙,浸弥年月,惓惓乡往,岂可胜言!”
词语解释:宽阔  拼音:kuān kuò
(1).宽敞开阔;宽大。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焦生见亡妻》:“妻行渐急,恐失之,遂鞭驴而往东南,见道路宽阔。”《元典章·刑部十六·禁影占富户不交当差》:“本省所辖地面宽阔,人民众庶。”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洞中始犹宽阔,继乃逼仄,俯行约里许又出一洞。”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 杨旭 宽阔的圆脸,在手电筒一映之下显得异常苍白。”
(2).宽度和长度。 蒋光慈 《短裤党》三:“ 李金贵 和 邢翠英 住的是楼底下靠着后门的一间,宽阔都不过五六尺的样子。”
词语解释:旷阔  拼音:kuàng kuò
空旷;开阔。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惟高处旷阔,则易于生寒耳。”《红楼梦》第一○八回:“因园子接连 尤氏 、 惜春 住宅,太觉旷阔无人,遂将 包勇 罚看荒园。”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草间车辙,直行远出,有如川流--旷阔的村路一变而成‘流水道’影。”
词语解释:悬阔  拼音:xuán kuò
相隔很远。 唐 方干 《寄于少监》诗:“从此云泥更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词语解释:宏阔  拼音:hóng kuò
(1).宏伟辽阔。 宋 苏辙 《礼论》:“天下之礼,宏阔而难言,自非圣人,而何以处此。”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陈后主 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气象宏阔,辞语精确,为 子美 五言句法之祖。”
(2).又为宽阔。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 普定 城垣峻整,街衢宏阔。”《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七月二十六日》:“自此入 长湖 ,湖面宏阔。”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想象 秦淮河 极盛时,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
词语解释:成阔  拼音:chéng kuò
阔别。《三国志·蜀志·许靖传》:“世路戎夷,祸乱遂合,駑怯偷生,自窜蛮貊,成阔十年,吉凶礼废。”
词语解释:卓阔  拼音:zhuó kuò
高远广大。 唐 韩愈 《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以示愈依赋十四韵以献》:“辞慳义卓阔,呀豁疚掊掘。” 宋 曾巩 《读书》诗:“百家异旨趣,六经富文章,其言既卓阔,其义固荒茫。”
词语解释:闲阔  拼音:xián kuò
亦作“间阔”。 久别;远隔。语本《汉书·诸葛丰传》:“ 元帝 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避,京师为之语曰:‘间何阔,逢 诸葛 。’” 唐 唐彦谦 《夏日访友》诗:“惊迓叙间阔,屈指越寒暑。”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不顾深恩成间阔,大抵是那少年女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相见,各道间阔,绵绵不寐。”
词语解释:乖阔  拼音:guāi kuò
离别;疏远。 唐 韦应物 《酬李儋》诗:“人生所各务,乖阔累朝昏。” 宋 王安石 《答熊伯通书》:“幸得会晤,岂胜欣慰。遽復乖阔,实深悵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老身鐘漏并歇,残年向尽,骨肉之间,殊所乖阔。”
词语解释:浮阔  拼音:fú kuò
虚浮夸张。 唐 康骈 《剧谈录·道流相夏侯谯公》:“ 张 以其言意浮阔,但唯之而已。”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言必衡乎力之所抵,故不为要眇浮濶之言。”
词语解释:遐阔  拼音:xiá kuò
(1).相隔的距离遥远。《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邇陿游原,遐阔泳沫。”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邇,近也。原,本也。遐,远也。阔,广也。泳,浮也。恩德比之於水,近者游其原,远者浮其沫。” 唐 崔湜 《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诗:“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 唐 李翱 《祭从祖弟秘书少监文》:“於乎哀哉!吾责刺远州,道里遐阔,病不得见,丧不得临,痛悼摧伤,悽贯心骨。”
(2).边远之地。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庙碑》:“爰自京师太学,徧于州邑,遐阔僻陋咸用斯时致奠展诚。”
词语解释:迥阔  拼音:jiǒng kuò
犹辽阔。《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邇陜游原,迥阔泳沫。”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迥,远;阔,广也。”
词语解释:豪阔  拼音:háo kuò
(1).雄伟阔大。 颜海平 《秦王李世民》第九幕:“二弟之诗,风云纵横,气象豪阔。”
(2).阔气。 黄远庸 《旧历新年之一瞥》:“其本身既颇能下笔为文,而其人豪阔时,乃极豪阔也。”
词语解释:恢阔  拼音:huī kuò
宽阔;弘大。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虽告之以无涯之浩汗,语之以宇宙之恢阔,以为空言,必不肯信也。”《明诗纪事·李梦阳》引 明 王廷相 《家藏集》:“ 李献吉 以恢阔统辩之才,成沉博伟丽之文。”
词语解释:弥阔  拼音:mí kuò
犹宽疏。 明 方孝孺 《杂问》:“ 秦 法凝脂,奚致乱乎? 汉 网弥阔,奚不犯乎?”
词语解释:弘阔  拼音:hóng kuò
弘大;宽阔。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 李献吉 、 何仲默 二学宪,气象弘阔,词彩精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 太原 耿氏 ,故大家,第宅弘阔。”
词语解释:叙阔  拼音:xù kuò
亦作“叙阔”。述说阔别之情。《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 程普 不睦”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敍阔。” 元 蒲道源 《闲居纪事》诗之一:“客从 长安 回,敍阔访邻里。”《红楼梦》第四回:“姊妹们暮年相会,自不必説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词语解释:散阔  拼音:sàn kuò
(1).开阔。 宋 叶适 《齐云楼》诗:“闉闍虽散阔,栏槛皆堪记。”
(2).迂阔。 宋 叶适 《张令人墓志铭》:“至於儒者之意,散阔而不续,高远而难攀。”
词语解释:悠阔  拼音:yōu kuò
辽阔。《晋书·桓温传》:“ 江 河 悠阔,风马殊邈。”
词语解释:话阔  拼音:huà kuò
叙谈久别后的情事。 清 朱之瑜 《与大村纯长(大村因幡守)书》之二:“向辱手札,约以三五日内造邸话阔。”
词语解释:侈阔  拼音:chǐ kuò
广阔。 汉 刘歆 《遂初赋》:“惟太阶之侈阔兮,机衡为之难运。”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二:“至 宜兴 储 氏大文,极论 元 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
词语解释:雄阔  拼音:xióng kuò
宏伟壮阔。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札什伦布寺 ﹞距 布达拉寺 七百餘里,倚山面江,气势雄阔。” 清 薛福成 《后乐园记》:“气势雄阔,豁襟抱而涤尘垢。”
词语解释:肤阔  拼音:fū kuò
空泛不切实际。 清 昭槤 《啸亭续录·上谕馆》:“本朝列圣家法,相丞諭旨颁自枢府……真远胜往代惟命词臣视草誥制,又以駢体肤阔,陈陈相因,所谓依样画葫芦者,真无济於实事也。”
词语解释:超阔  拼音:chāo kuò
指才气过人,胸襟开阔。 明 汤显祖 《寄刘天虞书》:“同为失路,而兄才度超阔,世需有时。”
词语解释:说阔  拼音:shuō kuò
讲大话。 明 无名氏 《度黄龙》第三折:“这两日不知那里走将箇先生来,每日和他説阔。”
词语解释:做阔  拼音:zuò kuò
摆阔气。
词语解释:通阔  拼音:tōng kuò
通达疏阔。 清 陶家鹤 《〈绿野仙踪〉序》:“其前十回中,多诗赋并仕途冠冕语,只可供绣谈通阔之士赏识。”
词语解释:遥阔  拼音:yáo kuò
远大而广阔。 柔石 《一个伟大的印象》:“我们,四十八人,密密地静肃地站着,我们底姿势是同样地镇定而庄严……我们底感情是同样地遥阔、愉快而兴奋。”
词语解释:修阔  拼音:xiū kuò
广阔。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传》:“寻 马迁 《史记》,上自 轩辕 ,下穷 汉武 ,疆宇修濶,道路緜长。”
词语解释:敞阔
宽阔清静
词语解释:派阔
派头
词语解释:相叙契阔
互相诉说分别后的情思
词语解释:闹阔  拼音:nào kuò
摆阔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去年又想闹阔了,然而苦于没有题目,穷思极想,才想得一个法子,是给他娘做阴寿。”《负曝闲谈》第二五回:“ 春大少爷 本是个糊涂虫,只晓得闹标闹阔,於银钱上看得稀鬆。”
词语解释:长阔  拼音:cháng kuò
久别。《魏书·李彪传》:“清都可尔,一去何事!观卿此言,似成长阔,朕当以殊礼相送。”
词语解释:横阔  拼音:héng kuò
粗壮宽厚。 鲁迅 《彷徨·示众》:“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
词语解释:闳阔  拼音:hóng kuò
宏伟广阔。 唐 柳宗元 《贞符》序:“臣为尚书郎时,尝著《贞符》,言 唐 家正德受命於生人之意,累积厚久,宜享年无极之义,本末閎阔。” 宋 陆游 《圆觉阁记》:“顾某衰且病,学问废落,文思局澁,而名山盛事,本末閎阔,非区区笔力所能演述,实以为愧惧云。” 明 李东阳 《明故亚中大夫贵州布政司左参汪君墓志铭》:“君魁岸閎阔,善论议。少治经学,多所自得。”
词语解释:违阔  拼音:wéi kuò
书信用语。离别;阔别。 宋 苏轼 《与朱行中舍人书》之一:“违阔滋久,向往徒勤。” 宋 陈师道 《上苏公书》:“惟方託芘赖,復尔违阔,不能不动念耳。”
词语解释:承阔  拼音:chéng kuò
犹承乏。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言史》:“﹝ 李夷简 ﹞问 言史 所欲为,曰:‘司功掾甚闲,或可承阔。’遂署。”
词语解释:摆阔  拼音:bǎi kuò
显示阔气;讲排场。《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和尚没趣,只好仍旧坐着马车回来。见了妹子还要摆阔,説 王道臺 同他怎么要好。”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听说她底亲夫连饭也没得吃,她不必摆阔了。”
词语解释:浩阔  拼音:hào kuò
广大辽阔。例如:老鹰把老乌龟抓住了,高高飞起,飞到那条浩阔的河流上空,找个水流十分湍急的地方,便把老乌龟抛了下去。
词语解释:天空海阔  拼音:tiān kōng hǎi kuò
(1).谓天地广阔。 宋 汤恢 《满江红》词:“酒醒香销人自瘦,天空海阔春无极。” 清 顾炎武 《答子德书》:“更希餘光下被,俾暮年迂叟得自遂於天空海阔之间,尤为知己之爱也。” 清 顾炎武 《与次耕书》:“於天空海阔之中,一旦为畜樊之雉,才华累之也。”粤剧《搜书院》第一幕:“天空海阔任它高飞去。”
(2).常用以形容宏大宽阔。《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自己负了才名,又生了一副天空海阔的心性,洒脱不羈的胸襟。”参见“ 海阔天空 ”。
词语解释:海阔天空  拼音:hǎi kuò tiān kōng
(1).《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诗话》:“﹝ 大历 末禪僧元览﹞题诗於竹曰‘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后因以“海阔天空”形容空间广阔。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空江夜气凉如水,共记 滕王阁 下时,海濶天空任所之。”
(2).用以形容性格豪放不拘。《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这位姑娘虽是细针密缕的一箇心思,却是海濶天空的一箇性气,平日在一切琐屑小节上本就不大经心。” 茅盾 《三人行》六:“现在他决心立刻把它卖绝,和一切的过去都割断了罢!以后是海阔天空的生涯!”
(3).比喻说话议论漫无边际。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得啦,得啦,走吧,过一会儿姓 林 的走过来,话又会讲不完啦,海阔天空的。”
词语解释:波澜壮阔  拼音:bō lán zhuàng kuò
比喻气势雄壮浩大。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 其年 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五:“整个 四川 都沸腾起来,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全省规模的带有民众性的大起义。” 秦牧 《长河浪花集·“深情注视壁上人”》:“他们的经历,各各以波澜壮阔的现代历史为经,而以他们个人和群众一起进行革命斗争的事迹为纬,织成了一幅幅灿烂夺目的锦缎似的长卷。”
词语解释:慊阔  拼音:qiè kuò
恳切远虑。《南齐书·孔稚珪传》:“彼之言战既慇懃,臣之言和亦慊阔。”
词语解释:心胸开阔  拼音:xīn xiōng kāi kuò
思想坦率接受力强的;并非小心眼的,心智并不狭窄的;眼界不偏狭的。例如:向那些他知道不会感到震惊的心胸开阔的听众讲演。
词语解释:山长水阔  拼音:shān cháng shuǐ kuò
见“ 山长水远 ”。
词语解释:山长水远  拼音: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1).谓山水阻隔,道路遥远。 唐 许浑 《寄宋邧》诗:“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宋 秦观 《怀李公择学士》诗:“蓬断草枯时节晚,山长水远梦魂劳。” 元 贯云石 《殿前欢》曲:“山长水远,何日回归?”亦作“ 山长水阔 ”。 宋 晏殊 《蝶恋花》词:“欲寄彩牋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2).谓山川壮阔。《嘉庆重修一统志·常州府一》:“三 吴 襟带之邦,百 越 舟车之会。山长水远,气秀地灵。”
词语解释:崄阔  拼音:xiǎn kuò
险阻而遥远。《宋书·庾悦传》:“其州郡边 江 ,民户辽落,加以邮亭嶮阔,畏阻风波,转输往还,常有淹废。”
词语解释:嶛阔  拼音:liáo kuò
亦作“嶛阔”。 高而开阔。 唐 柳宗元 《柳州东亭记》:“众山横环,嶛阔瀴湾。”
词语解释:简阔  拼音:jiǎn kuò
疏略。《后汉书·党锢传序》:“宪令宽赊,文礼简阔。”《宋书·良吏传论》:“ 汉 世户口殷盛,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
词语解释:奓阔  拼音:zhà kuò
辽阔,宽广。《晋书·文苑传·成公绥》:“何阴阳之难测,伟二仪之奓阔!”
词语解释:夸阔  拼音:kuā kuò
犹广阔。 汉 李尤 《函谷关赋》:“惟夸阔之宏丽兮,羌莫盛於 函谷 。”
词语解释:奢阔  拼音:shē kuò
(1).犹迂阔。《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若审此数,易如反掌”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且 备 羽 相与,有若四体,股肱横亏,愤痛已深,岂此奢阔之书所能迴驻哉?” 章炳麟 《訄书·中华民国解》:“特以同有文化遂可混成为一,何其奢阔而远於事情耶!”
(2).奢侈阔绰。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六章:“且家既富矣,其用度奢阔,积久亦若习与俱安,少不如意即懊恼大生矣。”
词语解释:睽阔  拼音:kuí kuò
久别;远别。 南朝 宋 鲍照 《采菱歌》之三:“睽阔逢暄新,悽怨值妍华。秋心不可盪,春思乱如麻。”
词语解释:壮阔  拼音:zhuàng kuò
雄壮浩大;宏伟开阔。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 大雷 。” 清 管同 《先墓记略序》:“其墓近背 牛首 ,远面 方山 ,高敞壮阔,今俗呼曰 管家山 云。” 清 薛福成 《宁波府学记》:“ 萧敬甫 云:‘用意深远,行文壮阔。’” 冯牧 《沿着澜沧江的激流》:“我曾经在气象万千的 长江 上航行过,为那烟波浩瀚、壮丽森严的奇景而流连咏叹,胸中充满了壮阔和自豪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