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曷入声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首字词组
阏伯阏蓬阏逢阏积阏遏阏壅阏制 
阏与阏绝阏抑阏郁阏密阏塞阏往 

词语解释:阏伯  拼音:è bó
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左传·襄公九年》:“ 陶唐氏 之火正 閼伯 居 商丘 ,祀大火,而火纪时焉。 相土 因之,故 商 主大火。”《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伯曰 閼伯 ,季曰 实沉 ,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 閼伯 于 商丘 ,主辰。 商 人是因,故辰为商星。” 杜预 注:“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国语·晋语四》:“吾闻 晋 之始封也,岁在大火, 閼伯 之星也。实纪 商 人。”《文选·干玉〈晋纪总论〉》:“宗子无维城之助,而 閼伯 、 实沉 之郤岁构。” 李善 注:“ 閼伯 、 实沉 ,则参商也。”
词语解释:阏与  拼音:è yǔ
(1).谓阻截犹豫未定的野兽。《汉书·扬雄传上》:“三军芒然,穷冘閼与。”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冘,行也;閼,止也。言三军之盛,穷閼禽兽,使不得逸漏也。” 高步瀛 义疏引 吴仁杰 曰:“此赋言三军捕禽兽,行者穷追之,未定者閼止之耳。”
(2).地名。 战国 时 韩 邑,后属 赵 。在今 山西省 和顺县 西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 伐 韩 ,军於 閼与 。”《史记·秦本纪》:“中更 胡阳 攻 赵 閼与 ,不能取。”
词语解释:阏蓬  拼音:è péng
见“ 閼逢 ”。
词语解释:阏逢  拼音:è féng
亦作“ 閼蓬 ”。 十干中“甲”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淮南子·天文训》:“寅,在甲曰閼蓬。” 高诱 注:“言万物锋芒欲出,拥遏未通,故曰閼蓬也。” 清 洪亮吉 《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 亮吉 麤知湛浊,稍别广轮,每成志地之书,輒预校讐之役,閼逢执徐岁,壮月,所校《太康志》《地道志》二卷刊成,授简宾筵,命书后序。”
词语解释:阏绝  拼音:è jué
阻断;杜绝。 汉 王逸 《九思·遭厄》:“志閼絶兮安如,哀所求兮不耦。”《参同契》卷上:“守御固密,閼絶姦邪。”
词语解释:阏逢  拼音:è féng
亦作“ 閼蓬 ”。 十干中“甲”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淮南子·天文训》:“寅,在甲曰閼蓬。” 高诱 注:“言万物锋芒欲出,拥遏未通,故曰閼蓬也。” 清 洪亮吉 《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 亮吉 麤知湛浊,稍别广轮,每成志地之书,輒预校讐之役,閼逢执徐岁,壮月,所校《太康志》《地道志》二卷刊成,授简宾筵,命书后序。”
词语解释:阏抑  拼音:è yì
抑制。 郭希仁 《钱君定三传》:“十九日 鄂省 反正消息入 秦 ,军士激昂,不可閼抑。”
词语解释:阏积  拼音:è jī
阻滞凝集。 汉 王充 《论衡·幸偶》:“气结閼积,聚为癕,溃为疽。”
词语解释:阏郁  拼音:è yù
阻塞郁结。 明 唐顺之 《告病疏》:“往年秋冬之交,触冒霜露,始自皮毛,转客臟胃,浸淫閼鬱,壅而不散。”
词语解释:阏遏  拼音:è è
阻塞。 明 袁宗道 《小西天记》之二:“从行两童,窃放爆竹,爆声为四面羣峰閼遏,迴旋食顷方歇。”
词语解释:阏密  拼音:è mì
禁绝。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煖燠孰多》:“四海之内,閼密八音三年。”
词语解释:阏壅  拼音:è yōng
谓阻滞,不能推行。 明 张居正 《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之二:“昔者, 仲尼 嘆王化之閼壅,慨然称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词语解释:阏塞  拼音:è sāi
阻断,闭塞。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帝尧 之时,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閼塞,四瀆壅闭。” 清 唐甄 《潜书·非文》:“近世之言文者,妄谓有体,妄谓有法,妄谓有绳墨规矩。二十三代之编籍,閼塞其心;序论传志之空言,矫诬其理。” 与之 《论中国现在之党派及将来之政党》:“法政之教育丽于虚,非善用其脑以受之,则智识不独不进化,反益形其閼塞。”
词语解释:阏制  拼音:è zhì
遏制。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议不变法之害》:“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於上,大势相迫,非可閼制。”
词语解释:阏往
阻止放逸的意念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