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阋墙 拼音:xì qiáng
见“ 鬩墙 ”。
亦作“ 鬩墻 ”。 语本《诗·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墙,外御其务。”谓兄弟相争于内。后用以指内部相争。一本作“ 鬩墙 ”。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琅琊就镇》:“皇路多艰,鬩墙频搆,愧拥节旄南控。”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使遭兄弟之变者尽如是,鬼尚有鬩墻之衅乎。” 郭沫若 《贺日本内山书店成立三十周年纪念》诗:“如何垄断居奇者,尾逐妖星惯鬩墻。”词语解释:阋墙谇帚 拼音:xì qiáng suì zhǒu
谓家庭内部争吵不和。谇帚,指妇女吵骂。 梁启超 《新民说》十:“行其庭,草树凌乱然;入其室,器物狼藉然。若是者,虽未见其鬩墙誶帚,我知其家必不治!”词语解释:阋讼 拼音:xì sòng
争讼;争论。《隋书·李士谦传》:“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鬩讼, 士谦 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 章炳麟 《答铁铮》:“上自 孔子 ,至於 孟 荀 ,性善性恶,互相鬩讼。”词语解释:阋很 拼音:xì hěn
争讼。词语解释:阋侮 拼音:xì wǔ
内争外侮。 清 顾炎武 《从叔父穆庵府君行状》:“已而先王考捐馆,余纍焉在疚,而鬩侮日至,一切维持调解,惟叔父是赖。”词语解释:阋蹄 拼音:xì dì
薄而小。《汉书·外戚传下·教成赵皇后》“赫蹏书”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今谓薄小物为鬩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