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阆苑 拼音:làng yuàn
(1). 阆风 之苑,传说中仙人的住处。 唐 王勃 《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玉楼星峙,稽 閬苑 之全模;金闕霞飞,得 瀛洲 之故事。”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你看那縹渺间十洲三岛,微茫处 閬苑 、 蓬莱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药娘》:“二女有时靚妆炫服,凭朱栏而延佇,见者疑为 閬苑 神仙,縹緲天外。”
(2).借指苑囿。 南朝 梁 庾肩吾 《山池应令》诗:“ 閬苑 秋光暮,金塘收潦清。”
(3).借指翰林院。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三:“金鑾并砚走龙蛇,无分同探 閬苑 花。” 刘逸生 注:“后人因翰林院地位清贵,比作 閬风 之苑。”
(4). 唐 苑名。故址在今 四川省 阆中市 城西。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利东路阆州》:“ 閬苑 , 唐 时 鲁王 灵夔 、 滕王 元婴 以衙宇卑陋,遂修饰宏大之,拟於宫苑,由是谓之 隆苑 。其后以 明星 讳 隆基 改谓之。”词语解释:阆风 拼音:láng fēng
即 阆风巅 。《楚辞·离骚》:“朝吾将济於 白水 兮,登 閬风 而緤马。” 王逸 注:“ 閬风 ,山名,在 崑崙 之上。”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二十:“扬盖造辰极,乘烟游 閬风 。” 章炳麟 《答铁铮书》:“观其以 閬风 、 玄圃 为神仙羣帝所居,是即以 昆仑 拟之天上。”参见“ 閬风巔 ”。
词语解释:阆风巅 拼音:láng fēng diān
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 昆仑 之巅。《海内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 閬风巔 ;其一角正西,名曰 玄圃堂 ;其一角正东,名曰 崑崙宫 。”词语解释:阆山 拼音:láng shān
即 阆风巅 。 前蜀 韦庄 《尹喜宅》诗:“欲问灵踪无处所,十洲空阔 閬山 遥。” 宋 欧阳修 《临江仙》词:“闻説 閬山 通 閬苑 ,楼高不见君家。”参见“ 閬风巔 ”。
词语解释:阆风巅 拼音:láng fēng diān
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 昆仑 之巅。《海内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 閬风巔 ;其一角正西,名曰 玄圃堂 ;其一角正东,名曰 崑崙宫 。”词语解释:阆阙 拼音:láng quē
高大的门阙。 唐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熏风交閬闕,就日泛濛漪。”词语解释:阆风岑 拼音:láng fēng cén
即 阆风巅 。 唐 李白 《拟古》诗之十:“仙人骑彩凤,昨下 閬风岑 。” 清 赵翼 《四月廿二日镇江看都天会因雨阻改期访王梦楼出家伎奏乐即席》诗之二:“ 临汝 亡来谁作达,让君游戏 閬风岑 。”参见“ 閬风巔 ”。
词语解释:阆风巅 拼音:láng fēng diān
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 昆仑 之巅。《海内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 閬风巔 ;其一角正西,名曰 玄圃堂 ;其一角正东,名曰 崑崙宫 。”词语解释:阆风巅 拼音:láng fēng diān
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 昆仑 之巅。《海内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 閬风巔 ;其一角正西,名曰 玄圃堂 ;其一角正东,名曰 崑崙宫 。”词语解释:阆宫 拼音:láng gōng
仙人所居的宫苑。《汉武帝内传》:“是故我发 閬宫 ,暂舍尘浊。既欲坚其仙志,又欲令向化不惑也。” 唐 白居易 《和送刘道士游天台》:“ 閬宫 縹緲间,钧乐依稀闻。”词语解释:阆风台 拼音:láng fēng tái
即 阆风巅 。 宋 高似孙 《纬略·昆仑丘赞》:“《葛仙翁传》曰:‘ 崑崙 ,一曰 玄圃 ,一曰 积石瑶房 ,一曰 閬风臺 ,一曰 华盖 ,一曰 天柱 ,仙人所居也。’”参见“ 閬风巔 ”。
词语解释:阆风巅 拼音:láng fēng diān
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 昆仑 之巅。《海内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 閬风巔 ;其一角正西,名曰 玄圃堂 ;其一角正东,名曰 崑崙宫 。”词语解释:阆丘 拼音:láng qiū
1.即阆风巅。词语解释:阆伉 拼音:láng kàng
走路不稳的样子。 宋 苏舜钦 《及第后与同年宴李丞相宅》诗:“狂歌互喧传,醉舞迭閬伉。”词语解释:阆颠 拼音:láng diān
阆风巅 的省称。 明 何景明 《玉冈黔国地种竹》:“ 閬颠 神仙宅,瑶水蛟龙藪。”词语解释:阆邱 拼音:láng qiū
即 阆风巅 。 明 何景明 《画鹤赋》:“振 玄圃 之中,抹 閬邱 之巔。”参见“ 閬风巔 ”。
词语解释:阆风巅 拼音:láng fēng diān
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 昆仑 之巅。《海内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 閬风巔 ;其一角正西,名曰 玄圃堂 ;其一角正东,名曰 崑崙宫 。”词语解释:阆阆 拼音:láng láng
高大空朗貌。《汉书·扬雄传上》:“閌閬閬其寥廓兮,似 紫宫 之峥嶸。” 颜师古 注:“閬閬,空虚也。”《后汉书·张衡传》:“出 紫宫 之肃肃兮,集 太微 之閬閬。” 李贤 注:“閬閬,明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