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首字词组
阅世阅时阅军阅城阅试阅问阅狱阅荐
阅人阅兵阅简阅实阅兵式阅操阅臣 
阅岁阅事阅视阅乐阅览阅审阅读 
阅月阅年阅见阅习阅荐阅射阅戏 
阅武阅川阅马阅胜阅致阅具阅看 
阅水阅市阅旬阅卷阅货阅改阅正 
阅历阅日阅心阅定阅边阅稼阅致 

词语解释:阅世  拼音:yuè shì
经历时世。 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之二:“视身如传舍,閲世甚东流。” 宋 苏轼 《楼观》诗:“门前古碣卧斜阳,閲世如流事可伤。”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砚﹞端凝静默,有励俗之守焉;厚重不毁,有閲世之寿焉。”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们当时差不多都才二十岁左右,阅世未深,尚无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
词语解释:阅人  拼音:yuè rén
(1).观看人;观察人。 宋 陆游 《醉中浩歌罢戏书》诗:“老眼閲人真烂熟,壮心得酒旋消磨。”
(2).引申指检查;审察。《红楼梦》第七七回:“遂带领众人,又往别处去閲人。”
(3).指给人看相。语本《汉书·王吉贡禹等传序》:“ 君平 ( 严君平 )卜筮於 成都 市……裁日閲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二刻拍案惊奇》卷八:“相士看见大惊道:‘先辈气色极高。吾在此閲人多矣,无出君右者。’” 清 侯方域 《蹇千里传》:“会有善相人者,过之曰:‘吾閲人多矣,公耳累累然,面狭而长,类 诸葛瑾 ,后当极人臣,必富贵,无相忘也。’”
(4).与人交往,结识。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二:“ 执中 好閲人,而 解宾王 最受知。” 明 吴宽 《汤媪传》:“媪自 周 歷 汉 唐 至 宋 ,已二千餘岁,人谓其犹处子也,閲人虽多,无可以当意者。”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人才易得》:“美人儿而说‘多年’,自然是阅人多矣的徐娘了。”
词语解释:阅岁  拼音:yuè suì
(1).经过一年。《新唐书·班宏传》:“ 参 亦以 宏 素贵,私谓曰:‘閲岁当归使於公。’ 宏 喜。” 明 文徵明 《送嘉定尹王君赴召叙》:“盖君自戊辰入官,抵今六七閲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元旦诗》:“是年, 百穀 下世,再閲岁甲寅,而 文定 亦捐宾客矣。”
(2).经历年岁。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 仁宗 时,最先言立皇嗣者, 明州 鄞县 尉,不记姓名。 晁以道 尝为予言,閲岁久,又经此丧乱,若史家又復不载,可惜也。” 李大钊 《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改火一周,便是阅岁一周,这可见古代有以‘钻燧改火’为历岁一周的记号的习惯了。”
词语解释:阅月  拼音:yuè yuè
经一月。《新唐书·李景俭传》:“及 延英 奉辞, 景俭 自陈见抑远, 穆宗 怜之,追詔为仓部员外郎,不遣。閲月,拜諫议大夫。” 明 李贽 《又与从吾书》:“ 无念 来归,得尊教,今三閲月矣,絶无音使,岂科场事忙不暇作字乎?” 郭沫若 《月蚀》:“我们回到 上海 来不觉已五阅月了。”
词语解释:阅武  拼音:yuè wǔ
讲习武事。《晋书·虞溥传》:“ 溥 从父之官,专心坟籍。时疆埸閲武,人争视之, 溥 未尝寓目。”《宋史·礼志二四》:“閲武,仍前代制。 太祖 、 太宗 征伐四方,亲讲武事,故不尽用定仪,亦不常其处。凿讲武池 朱明门 外以习水战。復筑讲武臺城西 杨村 ,秋九月大閲,与从臣登臺观焉。”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某乃 冀王 袁绍 是也,动而能文,长而閲武,自为官以来,累立战功。”《明史·太祖纪三》:“二月壬午,閲武。”
词语解释:阅水  拼音:yuè shuǐ
(1).汇合水流。《文选·陆机〈叹逝赋〉》:“川閲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 吕延济 注:“揔众水而成其川。”
(2).流水。《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閲水环阶,引池分席。” 刘良 注:“閲,流也。” 唐 李绅 《移九江》诗:“四时嗟閲水,一纪换流年。”
词语解释:阅历  拼音:yuè lì
(1).经历。《旧唐书·吐蕃传下》:“﹝ 吐蕃 军﹞十五万众,围我 盐州 数重……閲歷三旬,赋以飞梯、鹅车、木驴等四面齐攻,城欲陷者数四。”
(2).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元 方回 《次韵刘元煇喜予还家携酒见访》之一:“苦辛厌奔驰,忧患饱閲歷。” 清 薛福成 《登泰山记》:“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閲歷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 冯雪峰 《蛙和蚯蚓和大地》:“他们经过了平原,许多河流,乡村和城市,看见过各种不同的地形和建筑,听见过各种不同的言语和最好的音乐,阅历得更多。”
(3).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或经验。 清 申涵光 《春过》诗:“性好遨游贪懒出,身多閲歷晚知非。” 田汉 《〈电影戏剧表演术〉序》:“正因为到了四十之年,学问和阅历都达了相当成熟之度。” 孙犁 《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生活的阅历和积累,不是专凭主观愿望可以有的。”
(4).犹履历。 明 张居正 《明制体以重王言疏》:“盖以恩例概及,比之考绩不同,故以賚被为荣,不必详其閲歷,此制体也。”
(5).逐一考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臣自履任至今,每细心閲歷各属员,其庸碌无长、贪劣废弛者,俱不足论,观其颇有声名,素称才能之员,一一考其实迹。”
词语解释:阅时  拼音:yuè shí
经历时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閲时取证,则五言久矣。” 詹鍈 义证:“‘閲’,经歷。‘閲时取证’,从歷史的发展上来证明。” 明 李贽 《〈西征奏议〉后语》:“嗣后警报愈急,閲时愈久, 客生 不得已乃復疏而上之。”
词语解释:阅兵  拼音:yuè bīng
(1).检阅军队。 唐 薛存诚 《观南郊回仗》诗:“閲兵貔武振,听乐凤皇来。” 宋 王安石 《射亭》诗:“因射构兹亭,序贤仍閲兵。”《清会典事例·兵部一六五·大阅》:“﹝ 乾隆 ﹞四十二年, 高宗纯皇帝 御 閲武楼 閲兵。”《人民日报》1981.8.2:“在纪念‘八一’建军节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各地部队分别举行阅兵式。”
(2).练兵。 明 夏完淳 《大哀赋》:“閲兵则法高 司马 ,论都则赋雄 孟坚 。”
词语解释:阅事  拼音:yuè shì
指办理公务。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宫后有 崇政殿 ,閲事之所也。”
词语解释:阅年  拼音:yuè nián
经历年岁。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徒跋涉以閲年兮,岂王事之匪躬。”
词语解释:阅川  拼音:yuè chuān
晋 陆机 《叹逝赋》:“悲夫!川閲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后以“閲川”比喻年华。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铭》:“皇上念同气之致美,感閲川之永谢。”
词语解释:阅市  拼音:yuè shì
(1).《后汉书·王充传》:“家贫无书,常游 洛阳 市肆,閲所卖书,一见輒能诵忆。”后以“閲市”为勤奋好学的典故。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王充 閲市, 董生 下帷。”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汪遵》:“﹝ 汪遵 ﹞家贫借书,以夜继日,古人閲市偷光,殆不过此。”
(2).谓游观市肆。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皇甫真人》:“每太上游幸,上必进劝,会太上奉 宪圣 幸 东园 閲市。”
词语解释:阅日  拼音:yuè rì
(1).度日;过日子。《太平广记》卷二六七引 唐 韩琬 《御史台记·来俊臣》:“由是,告密之徒纷然道路。名流僶勉閲日而已。” 宋 陶穀 《清异录·婆娑儿》:“ 郑遨 隐居,有高士问:‘何以閲日?’” 清 王夫之 《殷浴日时艺序》:“甲午避兵入 宜江 山中,有姪子之慟, 浴日 拂拭而慰之。少閒,无以閲日, 浴日 始以帖括见示。”
(2).经历的日子。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序》:“余里居待次,宾客日相过,平生闻见所及,喜为客诵之。意之所至,宾退或笔於牘,閲日滋久,不觉盈轴。”
词语解释:阅军  拼音:yuè jūn
阅兵。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文昌阁鹳》:“偶中丞閲军,将士皆集辕门,此军方负墙立,鸛忽飞翔其上。” 沙汀 《闯关》七:“ 山杉 正在 保定 阅军。”
词语解释:阅简  拼音:yuè jiǎn
检阅并挑选。《宋史·陆詵传》:“ 詵 遂至 邕州 ,集 左 、 右江 四十五峒首诣麾下,閲简工丁五万,补置将吏,更铸印给之,军声益张。”
词语解释:阅视  拼音:yuè shì
(1).查看。《汉书·游侠传·原涉》:“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 涉 亲閲视已,谓主人:‘愿受赐矣。’”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柳家行 ﹞嫁其孤女,虽箱篋刀尺微物,悉手自閲视以付之。”《传记文学》1990年第2期:“他留有遗嘱,其内容据阅视者回忆:存折有500元钱,欠工友×××、×××多少多少,要还人家。”
(2).检阅视察。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臣虽未尝閲视形势,然而朝廷大臣亦未尝按行其地,不可便以都水官吏为信也。”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 蓟镇 近在輦轂下耳,请於塞垣无事之时,抽调镇兵一枝两枝至京师,令大臣於教场閲视其果练与否而明詔严赏罚之。”《明史·熊廷弼传》:“后夤缘復吏科,閲视 辽东 士马,与 廷弼 议多不合。”
词语解释:阅见  拼音:yuè jiàn
逐一地看到。指经历过。 唐 高适 《送蔡山人》诗:“识者閲见一生事,到处豁然千里心。”
词语解释:阅马  拼音:yuè mǎ
检查军马的牧养事务。《北齐书·薛孤延传》:“ 高祖 尝閲马於北牧,道逢暴雨,大雷震地。”
词语解释:阅旬  拼音:yuè xún
经过一旬;足一旬。《新唐书·张嘉贞传》:“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 嘉贞 为详处,不閲旬,廷无稽牒。”《新唐书·论惟贞传》:“ 肃宗 在 灵武 ,以卫尉少卿募兵 绥 银 ,閲旬,众数万。”
词语解释:阅心  拼音:yuè xīn
谓各种情感交集于内心。 明 刘宗周 《答胡生书》:“忧乐之閲心也,盖亦有故矣。”
词语解释:阅城  拼音:yuè chéng
检查城防事务。《文明小史》第六回:“又过两天, 傅祝登 行抵府城,发出红諭,定了吉日接印,一切点卯、盘库、閲城、閲狱,照例的官样文章,不必细述。”
词语解释:阅实  拼音:yuè shí
审查核实。《书·吕刑》:“閲实其罪。” 孔颖达 疏:“閲实其罪,检閲核实其所犯之罪,使与罚名相当。”《新唐书·韦伦传》:“ 玄宗 晚节盛营宫室,吏介以为欺, 伦 閲实工员,省费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俞侍郎执法》:“ 澂 白其长曰:‘朝廷有宪部而郡国无宪臺,可乎?’力争之,因命閲实。”
词语解释:阅乐  拼音:yuè lè
审查音乐技艺。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天宁节》:“初十日天寧节。前一月,教坊集诸妓閲乐。”
词语解释:阅习  拼音:yuè xí
训练演习。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状》之二:“臣等夙夜议论,思有报効,奏选将佐,促治城寨,閲习军马,完补器械,为向秋之备。”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农事餘暇,委头目常切提举閲习武艺,务令精熟齐整。” 宋 李纲 《与宰相论捍贼札子》:“召募水军,统以将佐,逐时閲习,可以为长久之利,非特应一时之急而已。”
词语解释:阅胜  拼音:yuè shèng
观赏美景。 唐 杨衡 《经端溪峡中》诗:“有客泝轻檝,閲胜匪羈程。”
词语解释:阅卷  拼音:yuè juàn
评阅试卷。《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蒯知县 将合县生员考试,弥封閲卷。”《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各该衙门推举资俸优深、才望素著者,送内院裁定,入闈閲卷。” 梁启超 《论湖南应办之事》:“然此事尚有未尽可行者,则虑各府县无閲卷之人也。”
词语解释:阅定  拼音:yuè dìng
校阅审定。《后汉书·张衡传》:“ 刘向 父子领校祕书,閲定九流,亦无讖録。”
词语解释:阅试  拼音:yuè shì
审查考核。《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曹操 ﹞闻 衡 善击鼓,乃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閲试音节。”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宁王》:“ 寧王 方集宾客讌话之际,鬻马牙人 麴神奴 者,请呈二马焉。 寧王 即於中堂閲试,步骤,毛骨形相,神骏精采,座客观之,不相上下。”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臣窃观 高皇帝 以武功定天下,深虑承平之后武备寖弛以啟戎心,而定为御前閲试之法。”
词语解释:阅兵式  拼音:yuè bīng shì
部队按规定的队形和礼节,接受阅兵首长从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的仪式
词语解释:阅览  拼音:yuè lǎn
看(文字、图表等)。 唐 元稹 《进西北边图经状》:“右,臣今月二日进《京西京北图》一面,山川险易,细大无遗。犹虑幅尺高低,閲览有烦於睿鉴。”《宋史·卢多逊传》:“ 太祖 好读书,每取书史馆, 多逊 预戒吏令白己,知所取书,必通夕閲览,及 太祖 问书中事, 多逊 应答无滞。” 柯岩 《奇异的书简·她爱--祖国的明天》:“她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与兴趣爱好,广泛地阅览文学作品。”
词语解释:阅荐  拼音:yuè jiàn
审阅推荐。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赵太史》:“ 乾隆 乙未科会试, 奉新 赵太史 敬襄 卷为房考 白麟 閲荐,三艺已刊,拟第四名。”
词语解释:阅致  拼音:yuè zhì
挑选。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臣他日尝宣旨京兆,閲致女子,人间嚣嚣然,而朝廷好言事者,得以为口实。”
词语解释:阅货  拼音:yuè huò
唐 宋 时,外国商船入港,政府派员检查其输入的货物。 唐 韩愈 《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蕃舶之至泊步,有下碇之税,始至有閲货之燕,犀珠磊落,贿及僕隶,公皆罢之。”
词语解释:阅边  拼音:yuè biān
巡视边境。《续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如今 安大人 既要整顿,莫如先往 曹州 閲边,放造访案。”
词语解释:阅问  拼音:yuè wèn
逐一询问。《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邓皇后 ﹞又詔诸园贵人,其宫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令园监实覈上名,自御 北宫 增喜观 閲问之,恣其去留。”
词语解释:阅操  拼音:yuè cāo
检阅军事操练。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明 南畿,凡閲操分二日:第一日,则兵部职方司郎与科道涖其事;次日则内外守备与大司马涖其事。”
词语解释:阅审  拼音:yuè shěn
审核。 宋 曾巩 《相制三》:“号令所出,本诸西臺;閲审驳论,属之黄闥;推而达之,则在会府。”
词语解释:阅射  拼音:yuè shè
检阅射箭技术。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马端敏公被刺》:“ 马端敏公 新貽 亲临校场閲射。”
词语解释:阅具  拼音:yuè jù
谓考察、检阅其事,看其是否准备充足。《书·多方》“克閲于乃邑谋介” 孔 传:“汝能使我閲具于汝邑,而以汝所谋为大。” 孔颖达 疏:“閲为简閲其事,观其具足以否,故言閲具於汝邑。”《宋史·天文志二》:“郎将一星,在郎位北,主閲具,以为武备也。”
词语解释:阅改  拼音:yuè gǎi
审阅修改。《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此后作文便用朝考卷子誊正,对策便用殿试卷子誊正,待我给你閲改。”
词语解释:阅稼  拼音:yuè jià
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新唐书·陆贽传》:“四赋曰:閲稼以奠税,度产以衰征,料丁壮以计庸,占商贾以均利。”
词语解释:阅狱  拼音:yuè yù
察看监狱。《文明小史》第六回:“ 傅祝登 行抵府城,发出红諭,定了吉日接印,一切点卯、盘库、閲城、閲狱,照例的官样文章,不必细述。”
词语解释:阅臣  拼音:yuè chén
指巡阅兵马的大臣。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方孩未先生集》:“ 孩未 因疏论 辽东 閲臣 姚宗文 ,遂婴党人怒, 徐大化 以与 姚 最厚,乘间报復。”
词语解释:阅读  拼音:yuè dú
看(书、报、文件等),并领会其内容。 宋 曾巩 《徐禧给事中制》:“惟精敏不懈,可以周閲读;惟忠实不挠,可以司论駮。” 郭小川 《他们下山开会去了》诗:“是谁在它的行间,记下了阅读时的感想。”
词语解释:阅戏  拼音:yuè xì
谓观赏歌舞技艺。《太平广记》卷二二二引 唐 吕道生 《定命录·安禄山》:“ 肃宗 諫曰:‘歷观今古,无臣下与君上同坐閲戏者。’”
词语解释:阅看  拼音:yuè kàn
阅读;阅览。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伏愿皇上乾纲独断,迅赐施行。并请将此摺发交 惠亲王 、 惇亲王 、 醇郡王 等公同閲看。”《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那 尹先生 听了,便从靴掖儿里寻出一张抄白的通行上諭,递给 邓九公 送给姑娘閲看。”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以《文学》的投稿之多,是应该有多人阅看,退还的。”
词语解释:阅正  拼音:yuè zhèng
谦辞。审阅指正。 袁鹰 《悲欢·不灭的诗魂》:“现在写出来,却成了一首挽诗,再也不可能送到 邓拓 同志桌上请他‘阅正’了。”
词语解释:阅致
挑选。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臣他日尝宣旨京兆,閲致女子,人间嚣嚣然,而朝廷好言事者,得以为口实。”
词语解释:阅荐
审阅推荐。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赵太史》:“ 乾隆 乙未科会试, 奉新 赵太史 敬襄 卷为房考 白麟 閲荐,三艺已刊,拟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