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尤平声 [详注1][móu,绸缪][ōu,水泡,名词][通‘不’,未定之辭也,多用于句末。][gōu][chóu][tōu][chōu chóu][liú][lōu][zhōu][chóu][音鎪。][音鄒。][dōu][gōu][ǒu][lǚ][zōu][sōu][详注2][jiū liú][fú][zōu zhōu chōu][yóu][ōu][zhōu][音浮。《集韵》或从包从不。][详注3][详注4]絿[qiū][yōu][róu qiú][qiū][yōu][yóu][zōu][gōu][音抔。《博雅》䥯䎧,耕也。]帿瀀[音求。《诗·周南》施于中逵。叶下仇。][fú fū][详注5][详注6]


注1:不 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䳡其鳺鴀。《邢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䳕鸠,幽州人或谓鷎鴡,梁宋闲谓之隹,扬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
注2:窭 音娄。《史记·淳于髡传》瓯窭满箦。《裴骃注》瓯窭,便侧之地。
注3:救 《韵补》叶居尤切。《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武王盘铭》溺于渊,尚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注4:蹂 揉擦。通“揉”。《广韵》耳由切《集韵》《韵会》《正韵》而由切,音柔。《诗·大雅》或簸或蹂。《笺》蹂之言润也。《疏》蹂黍,以水润米,必当蹂之使湿。《朱传》簸扬去糠也。蹂,蹂禾取谷以继之也。
注5:軥 《广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音钩。《广韵》车軥心木。
注6:涑 音锼。《说文》浣也。一说以手曰涑,以足曰浣。
末字词组
诗阄话里藏阄钻阄纸阄拈阄探阄抓阄 

词语解释:诗阄  拼音:shī jiū
将诗书于纸片,卷成小团,任人拈取,据诗意以定可否的一种游戏。 宋 黄机 《眼儿媚》词:“诗鬮酒戏成孤负,春事已阑珊。” 清 郑燮 《寄许衡山》诗:“好事春泥修茗灶,多情小碗覆诗鬮。”
词语解释:话里藏阄  拼音:huà lǐ cáng jiū
话里藏着哑谜儿。《水浒传》第三七回:“ 宋江 不晓得梢公话里藏鬮,在船舱里悄悄的和两箇公人説:‘也难得这箇梢公救了我们三箇性命。’”
词语解释:钻阄
抓阄
词语解释:纸阄
带有标记的纸片,用于拈韵
词语解释:拈阄  拼音:niān jiū
用几张小纸片暗写上字或记号,作成纸团,由有关的人各取其一,以决定权利或义务该属于谁。《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我与你都一般与主公出力,何必计较?我二人拈鬮,拈着的先去。”《明史·选举志三》:“选举、迁除,一切由吏部,其初用拈鬮法,至 万历 间变为掣籤。”《红楼梦》第五十回:“话説 薛宝釵 道:‘到底分个次序,让我写出来。’説着便令众人拈鬮为序。” 巴金 《家》六:“于是父亲只得求助于拈阄的办法,把两个姑娘的姓氏写在两方小红纸片上,把它们揉成两团,拿在手里,走到祖宗的神主面前诚心祷告了一番,然后随意拈起一个来。 李家 的亲事就这样地决定了。”
词语解释:探阄  拼音:tàn jiū
古代游戏。暗中取物以比胜负。 宋 司马光 《〈投壶新格〉序》:“世传投壶格图,皆以奇雋难得者为右,是亦投琼探鬮之类尔。”后以称抓阄。
词语解释:抓阄  拼音:zhuā jiū
每人从预先做好记号的纸卷或纸团中摸取一个,以决定谁该得什么或做什么。 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岂有伉儷之大,一与之齐,终身不改,而发端之始,乃以探筹抓鬮之灋行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