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闸头 拼音:zhá tóu
指水闸。 宋 杨万里 《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清远溪中小闸头,遮拦溪水不教流。”词语解释:闸关 拼音:zhá guān
水陆关口。 清 侯方域 《定鼎说》:“苟孤舟悬於万里,聿来石钟之称;防肃遍於闸关,猝廑榛梗之虞。”词语解释:闸河 拼音:zhá hé
设闸的河段。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杂舟》:“此舟来往七百里内,或好逸便者径买,北达 通 津 ,只有 镇江 一横渡,俟风静涉过,又渡 青江浦 ,溯 黄河 浅水二百里,则入闸河安稳路矣。”词语解释:闸官 拼音:zhá guān
管理闸门的官吏。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鼋移家》:“有老翁持红柬谓闸官曰:‘明日贱眷移居,漕船乞暂缓放行。’”词语解释:闸把 拼音:zhá bǎ
制动闸的把手。 李季 《玉门儿女出征记·战士的心》:“左手残废右手干,一只手握闸把如钢似铁。”词语解释:闸板 拼音:zhá bǎn
(1).装于闸口可以抽动的木板。《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牛浦 ﹞无计奈何,只得把自己住的间半房子典与浮桥上抽闸板的闸牌子,得典价十五两。”
(2).护窗板。 杨朔 《潼关之夜》:“灯光从闸板的隙缝泄露出来,仿佛一星一点的磷火。”词语解释:闸朝 拼音:zhá cháo
谓古代点查上朝时入班的官员。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辨讹》:“朝中点入班官员曰‘闸朝’。”词语解释:闸夫 拼音:zhá fū
旧指担负开闭闸门劳役的人。 明 杨循吉 《蓬轩别记》:“ 临清 赋役每三年一更,如以隶兵为闸夫,而闸夫为隶兵之类是也。”词语解释:闸夜 拼音:zhá yè
查夜。《醉醒石》第九回:“巧凑是内巡捕把牌闸夜,这把牌好走僻静地面,骑著一匹马,带了一对番青板子,远远随著一对橄欖核灯笼。”词语解释:闸挣 拼音:zhá zhèng
勉强支持。 明 李开先 《宝剑记》第十五出:“官人,你闸挣着喫些儿。奴家出去,自有分辨。”词语解释:闸喋 拼音:zhá dié
形容成群的鱼、水鸟、昆虫等吃东西的声音。 汉 王充 《论衡·商虫》:“藏宿麦之种,烈日乾暴,投于燥器,则虫不生。如不乾暴,闸喋之虫,生如云烟。”词语解释:闸牌子 拼音:zhá pái zi
即闸夫。《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卜老 把自己家里出了一间房了,叫他两口儿搬来住下,把那房子交与闸牌子去了。”参见“ 闸夫 ”。
词语解释:闸夫 拼音:zhá fū
旧指担负开闭闸门劳役的人。 明 杨循吉 《蓬轩别记》:“ 临清 赋役每三年一更,如以隶兵为闸夫,而闸夫为隶兵之类是也。”词语解释:闸槛 拼音:zhá kǎn
横跨船坞或运河船闸进口底部的一块木件,闸门关闭时使紧贴靠词语解释:闸盒 拼音:zhá hé
电路中装有保险丝的小盒。词语解释:闸门 拼音:zhá mén
(1).装在水闸或管道上可以启闭,从而控制水位和调节流量的设备。《正字通·门部》:“今漕艘往来,臿石左右如门,设版瀦水,时啟闭以通舟……门曰闸门,河曰闸河。” 贺敬之 《十年颂歌》:“我们的胸膛,是冲不垮的闸门。”
(2).栅门。《廿载繁华梦》第十七回:“虽是夜正是除夕,因商店催收年账,各街并没关闭闸门,行动还自易些。”词语解释:闸草 拼音:zhá cǎo
即苲草。指金鱼藻等水生植物。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我到金鱼池,弄点闸草来!红鱼,绿闸草,多么好看哪!”词语解释:闸看 拼音:zhá kàn
查看。《水浒传》第三十回:“那知府是个贜官,接受了贿赂,便差人常常下牢里来闸看,但见閒人便拿问。”词语解释:闸閜 拼音:zhá xiǎ
开阔貌。 南朝 梁 刘孝标 《山栖志》:“路侧有絶涧,闸閜庨豁。”词语解释:闸口 拼音:zhá kǒu
闸门开时水流通过的孔道。词语解释:闸办 拼音:zhá bàn
古时指民间为官府办治物品。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辨讹》:“又民间办治官物曰‘闸办’。”词语解释:闸刀 拼音:zhá dāo
一种起剪切作用的工具(如切纸机或金属板剪床上用的)词语解释:闸版 拼音:zhá bǎn
见“ 牐板 ”。
词语解释:闸板 拼音:zhá bǎn
(1).装于闸口可以抽动的木板。《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牛浦 ﹞无计奈何,只得把自己住的间半房子典与浮桥上抽闸板的闸牌子,得典价十五两。”
(2).护窗板。 杨朔 《潼关之夜》:“灯光从闸板的隙缝泄露出来,仿佛一星一点的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