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愿去声 [yuàn,动词][详注1][详注2]奿

[lùn,名词][tùn][pèn][急赴][详注3]


注1:圈 《唐韵》巨万切《集韵》《韵会》具愿切,韏去声。地名。《公羊传·文十一年》楚子伐圈。《注》求阮反,一音卷。《字林》臼万反。
注2:畹 《集韵》纡愿切《正韵》迂绢切,音怨,田亩。
注3:敦 通作顿。《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疏》诗卫风氓篇,至于顿丘,是也。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注》敦,音顿。《史记·历书注》困敦,混沌也。 又《庄子·列御寇》敦杖蹙之。《音义》敦,音顿。司马云:竖也。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mēn mèn 繁体或异体字:愿韵

悶 mēn
〈形〉
  • 气闷,因气不通畅而引起的不快之感
  • 闭则热而闷。——《素问·风论》
  • 又如:闷吐(心闷想吐);闷绝(晕倒。一说窒息而死);闷痒(因身体不舒爽而发痒);闷窒(窒息);闷躁(气闷烦躁)
  • 沉默不出声或声音不响的样子
  • 闷然而后应。——《庄子·德充符》
  • 又如:闷默(静默不出声);闷闷(闷声不响)
〈动〉
  • 密闭,使不透气 。如:茶刚泡上,闷一会儿再喝
  • 呆在家里不出门 。如:别老闷在家里
  • 过饱 。如:肉吃多了,闷住了
  • 昏闷;失去知觉 。如:闷香(一种麻醉毒品,强盗常用它熏人后强奸或盗物)
悶 mèn
〈形〉
  • (形声。从心,门声。本义:烦闷;愤懑)
  • 同本义
  • 闷,懑也。——《说文》
  • 遯世无闷。——《易·乾卦》。疏:“谓逃遯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 中闷瞀之忳忳。——《楚辞·九章·惜诵》
  • 忧闷欲死。——《聊斋志异·促织》
  • 又如:闷闷渴渴(形容烦闷苦恼);闷怀顿释(心中的忧虑、烦闷一下子就消失了);闷恹恹(精神疲乏,心情烦闷);闷嗗咄(闷闷的一声不响)
  • 密闭不透气 。如:闷子车
康熙字典

  •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困切,音懣。
  • 《說文》懣也。《易·乾卦》遯世無悶。
  • 又《集韻》莫奔切,音門。 (元韵)
  • 《老子·道德經》其政悶悶,其民淳淳。《戰國策》瘨而殫悶旄不知人。或作惛。亦作㥃。
  • 按:古韻文元通。古人能調五言,自然叶韻。向來學者鮮知古韻,惟吳棫韻補稍能推求,故朱子本之,雖未必盡合,亦思過半矣。字彙引韻補不無小泥,而正字通駁之太過,若此處悶字原有平聲,而字彙叶明字,爲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