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轸上声 [chǔn,动词][详注1][详注2][mǐn][详注3][音蠢。杂也。]


注1:吮 《玉篇》食允切《广韵》食尹切,音盾。《广韵》舐也。
注2:嶙 音凛。嶾嶙,山峻貌。《潘岳·西征赋》裁陂陀以嶾嶙。
注3:纯 音准。《书·顾命》篾席黼纯。《注》白黑杂缯缘之。《仪礼·士冠礼》服纁裳纯衣。《注》纯衣,缘衣也。又《既夕》缁纯。《注》饰衣曰纯。《礼·曲礼》冠衣不纯素。《注》纯,缘也。
末字词组
颜闵可闵觏闵遘闵惜闵恤闵矜闵 
闵闵怜闵凶闵钝闵忧闵咨闵玄闵 
曾闵隐闵优闵漠闵屯闵哀闵  

词语解释:颜闵  拼音:yán mǐn
孔子 弟子 颜回 和 闵损 的并称。《汉书·叙传上》:“伏 周 孔 之轨躅,驰 颜 閔 之极挚。”《文选·阮籍〈咏怀诗〉》:“被褐怀珠玉, 颜 閔 相与期。” 吕延济 注:“ 颜回 、 閔子騫 皆 孔子 弟子。” 唐 刘商 《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诗:“儒风久沦弊, 颜 閔 寿不长。” 明 方孝孺 《勉学诗》之一:“曾高愚鲁资,直解配 颜 閔 。”
词语解释:闵闵  拼音:mǐn mǐn
(1).忧愁貌。《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余一人无日忘之,閔閔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 杜预 注:“閔閔,忧貌。” 唐 韩愈 《闵己赋》:“余悲不及古之人兮,伊时势而则然。独閔閔其曷已兮,凭文章以自宣。” 宋 苏轼 《祈雨迎张龙公祝文》:“岁旱夏秋,秋穀既微,冬又不雨,麦槁而腓。閔閔农夫,望岁畏饥。并走羣望,莫哀我欷。”
(2).深远貌。《素问·灵兰秘典论》:“閔閔之当,孰者为良?” 王冰 注:“閔閔,深远也。”
(3).纷乱貌。 南朝 梁 何逊 等《至大雷联句》:“閔閔风烟动,萧萧江雨声。”
(4).关切貌。 宋 曾巩 《谢杜相公书》:“惟先人之医药,与凡丧之所急,不知所以为赖;而旅櫬之重大,惧无以归者。明公独於此时閔閔勤勤,营救护眎,亲屈车骑,临於河上。” 宋 王安石 《上郎侍郎书》之一:“先人不幸,诸孤困蹷,而又遭明公於此时,閔閔煦煦,视犹子侄。”
词语解释:曾闵  拼音:zēng mǐn
曾参 与 闵损 ( 闵子骞 )的并称。皆 孔子 弟子,以有孝行著称。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孝于二亲,养色寧意,蒸蒸雍雍,虽 曾 、 閔 、 颜 、 莱 ,无以尚也。” 唐 元稹 《阳城驿》诗:“昔公孝父母,行与 曾閔 儔。”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守海盐主簿王顼妻墓志铭》:“且夫人事亲尽孝,可侔於 曾 閔 。”
词语解释:可闵  拼音:kě mǐn
见“ 可愍 ”。
词语解释:可悯  拼音:kě mǐn
亦作“ 可悯 ”。亦作“ 可閔 ”。 令人怜悯。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本无改过自新之意,有何可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富川》:“ 刘 某忠愤死节,深为可悯。” 张孝若 《辛亥革命前后及南京政府成立》:“於此见此公非甚昏愚,特在廷阿諛者众,致成其闒茸之过,贪黷之名,可閔哉。” 曹禺 《日出》第二幕:“他是这么一个讨厌而又可悯的性格。”
词语解释:怜闵  拼音:lián mǐn
见“ 怜悯 ”。
词语解释:怜悯  拼音:lián mǐn
亦作“ 怜閔 ”。亦作“ 怜愍 ”。 哀怜;同情。《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圣朝怜閔,詔求其后。”《汉书·武帝纪》:“朕嘉孝弟力田,哀夫老眊孤寡鰥独,或匱於衣食,甚怜愍焉。”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陛下怜悯京师之人,虑其乏食,故权停举选。” 宋 苏辙 《书〈金刚经〉后》:“如来怜愍众生,为设方便,使知出门,即是归路。”《英烈传》第三三回:“万望夫人怜悯勿杀,妾当丢在草野之中,把人抱去,乃是夫人天地之德。” 茅盾 《子夜》三:“ 荪甫 常常打算毫无怜悯地将他们打倒,把企业拿到他的铁腕里来。”
词语解释:隐闵  拼音:yǐn mǐn
(1).隐忍着忧伤。閔,通“ 悯 ”。《楚辞·九章·思美人》:“寧隐閔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马茂元 注:“隐閔,隐忍着忧閔。”
(2).谓无形迹。《淮南子·原道训》:“穆忞隐閔,纯德独存。” 高诱 注:“穆忞,隐閔,皆无形之类也。”
词语解释:觏闵  拼音:gòu mǐn
遭忧;遭灾。《诗·邶风·柏舟》:“覯閔既多,受侮不少。” 毛 传:“閔,病也。”
词语解释:凶闵  拼音:xiōng mǐn
指丧事。 辽 道宗 《遣萧褫慰问高丽王诏》:“顾尔幼冲,遘斯凶閔,当永思於纘袭,用少节於哀摧。”
词语解释:优闵  拼音:yōu mǐn
体恤怜悯。 宋 苏轼 《札子》:“若圣恩优閔老臣,眷眷不已,遇其朝见,间或传宣不拜,足以为非常之恩。”
词语解释:遘闵  拼音:gòu mǐn
见“ 遘愍 ”。
词语解释:遘悯  拼音:gòu mǐn
亦作“ 遘閔 ”。
(1).遭遇忧患。《汉书·叙传上》:“ 巨 ( 巨君 )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謡。” 颜师古 注:“遘,遇也。愍,忧也。”《汉书·叙传下》:“遘閔既多,是用废黜。” 颜师古 注:“遘,遇也;閔,病也。谓见病害甚众也。”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之五:“衔艰遘愍,困瘁殷忧。”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叙录》:“岁载四百,地犹中夏,蒙难遘閔,乃至此极,岂不异哉!”
(2).特指遭遇父母之丧。 晋 潘岳 《杨仲武诔》:“子之遘閔,曾未齓髫。”
词语解释:钝闵  拼音:dùn mǐn
见“ 钝闻 ”。
词语解释:钝闻  拼音:dùn wén
亦作“ 钝閔 ”。 昏昧,不明事理。《淮南子·修务训》:“精神晓泠,钝闻条达。” 高诱 注:“钝闻犹钝惛也。”闻, 王念孙 云当作“閔”。
词语解释:漠闵  拼音:mò mǐn
浑沌不分貌。《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濛鸿洞,莫知其门。” 高诱 注:“皆无形之象。”
词语解释:惜闵  拼音:xī mǐn
哀伤。 汉 刘歆 《移让太常博士书》:“此乃有识者之所惜閔,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词语解释:忧闵  拼音:yōu mǐn
亦作“ 忧悯 ”。 忧虑哀怜。《汉书·王嘉传》:“ 共皇 寝庙比比当作,忧閔元元,惟用度不足,以义割恩,輒且止息,今始作治。”《诗·鄘风·载驰》“载驰载驱” 唐 孔颖达 疏:“我心则忧閔其亡伤不能救,故且驱驰而唁之。” 宋 曾巩 《救灾议》:“ 河 北地震水灾,隳城郭,坏庐舍,百姓暴露乏食,主上忧悯,下缓刑之令,遣拊循之使,恩甚厚也。”
词语解释:屯闵  拼音:tún mǐn
迟钝愚鲁。《文子·精诚》:“精神晓灵,屯閔条达。”一本作“ 钝闻 ”。
词语解释:恤闵  拼音:xù mǐn
怜悯。《新唐书·刘蕡传》:“故 僖 致诚而旱不害物, 文 无卹閔而变则成灾。”
词语解释:咨闵  拼音:zī mǐn
叹息怜恤。闵,悯。《新唐书·宋申锡传》:“﹝ 申锡 ﹞既被罪,有司验劾,悉得所还问遗书,朝野为咨閔。”
词语解释:哀闵  拼音:āi mǐn
怜惜;同情。闵,悯。《汉书·匡衡传》:“陛下祗畏天戒,哀閔元元。” 宋 苏洵 《与吴殿院书》:“惟君侯一人,独为哀閔。” 明 李贽 《读史·招魂》:“ 宋玉 哀閔 屈原 放逐,恐其魂魄离散……假巫语以招之。”
词语解释:矜闵  拼音:jīn mǐn
同“ 矜悯 ”。 宋 苏轼 《与蔡景繁书》之一:“又念以重罪废斥,不敢復自比数於士友间,但愧缩而已,岂意仁人矜閔,尚赐记録,手书存问,不替畴昔。” 宋 苏辙 《辞门下侍郎札子》:“况臣久以愚拙,误蒙矜閔,幸今命出未下,势尚可回。”
词语解释:玄闵  拼音:xuán mǐn
谓色彩混合。《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红杳眇以玄湣兮,猋风涌而云浮。”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红,赤色貌。杳眇,深远也。玄湣,混合也。言自絳幡以下,众气色盛,光采相燿,幽蔼炫乱也。”一说昏暗无光貌。 王先谦 补注:“《史记》作眩。集解引《汉书音义》曰:‘杳眇眩湣,闇冥无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