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闲人 拼音:xián rén
亦作“间人”。亦作“闲人”。 指潜入敌方,侦察情况,刺探情报,进行颠覆活动的人。《汉书·韩信传》:“ 信 使间人窥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公孙述 遣閒人刺杀征南大将军 岑彭 。”《周书·裴文举传》:“时 东魏 以 正平 为 东雍州 ,遣其将 司马恭 镇之。每遣间人,扇动百姓。”
亦作“间人”。亦作“闲人”。 1.清闲无事的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閒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 唐 牟融 《春日山亭》诗:“正是圣朝全盛日,詎知林下有閒人。” 宋 陆游 《春雨》诗:“闭门非为老,半世是闲人。”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二章三:“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忙着工作,没有看见一个闲人。”
(2).不相干的人。 唐 元稹 《酬乐天频梦微之》诗:“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閒人不梦君。”《水浒传》第三八回:“若真个是 宋公明 ,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 张天翼 《清明时节》二:“门可紧紧地关着,还贴着一张纸条:‘闲人莫入’”
(3).帮闲食客。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闲人》:“閒人本食客人……又有讲古论今、吟诗和曲、围棊抚琴、投壶打马、撇竹写兰,名曰‘食客’,此之谓閒人也。”《水浒传》第五六回:“我那本州 郭大官人 ,是个上户财主,专好结识官宦来往,门下养着多少闲人。”词语解释:闲愁 拼音:xián chóu
亦作“闲愁”。 无端无谓的忧愁。 唐 张碧 《惜花》诗之一:“一窖闲愁驱不去,殷勤对尔酌金杯。” 宋 贺铸 《青玉案》词:“试问閒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明 文徵明 《是晚过行春桥玩月再赋》:“已知世事皆身外,肯着閒愁到酒边。”词语解释:闲居 拼音:xián jū
亦作“间居”。亦作“闲居”。 间杂相居。《诗·小雅·巷伯》“成是南箕” 毛 传:“﹝妇人﹞曰:‘子何为不纳我乎?’男子曰:‘吾闻之也,男子不六十不间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纳子。’”一本作“ 閒居 ”。 唐 元稹 《莺莺传》:“予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紈綺间居,曾莫留盼。”
亦作“间居”。亦作“闲居”。 1.谓避人独居。《礼记·孔子闲居》:“ 孔子 閒居, 子夏 侍。” 陆德明 释文:“退燕避人曰閒居。”《荀子·解蔽》:“是以闢耳目之欲,而远蚊蝱之声,闲居静思则通。”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2).安闲居家;在家里住着无事可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閒居,不慕官爵。” 宋 苏轼 《赐镇江军节度使充集禧观使韩绛赴阙诏》:“请老閒居,固非所望。”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在 沪 上闲居了半年,因为失业的结果,我的寓所迁移了三处。”
(3).闲静的住所。 唐 孟浩然 《宴鲍二宅》诗:“闲居枕清 洛 ,左右接大野。” 唐 王建 《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寄閒居。”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之十:“閒居寂无客,柴门昼常关。”词语解释:闲身 拼音:xián shēn
亦作“闲身”。 古代指没有官职的身躯。 唐 牟融 《题道院壁》诗:“若使凡缘终可脱,也应从此度閒身。”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林乔》:“斗州无顿闲身处,时向梅花走一遭。” 明 文徵明 《除夕》诗之二:“未妨去国还飘泊,已把閒身等白云。”词语解释:闲云 拼音:xián yún
亦作“闲云”。 悠然飘浮的云。 唐 王勃 《滕王阁》诗:“閒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唐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明 张居正 《答藩伯王麟洲书》:“人情世路,诚为嶮巇,而昆仲之畏惧,亦已甚矣。閒云出岫,倦翼投林,何容心於意必乎!”词语解释:闲情 拼音:xián qíng
亦作“闲情”。
(1).闲散的心情。 唐 皎然 《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诗:“夜凉喜无讼,霽色摇閒情。”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忆小鹤》:“闲情且与稻粱饱,寄语休将鸡鶩驱。”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抑 文敏 夫妇借以写其‘彼黍离离’之感耶?何其有閒情而为此也!”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除了几个老光棍,差不多都没有那些闲情到 三仙姑 那里去了。”
(2).指男女之情。 唐昭宗 《巫山一段云》词之二:“青鸟不来愁絶,忍看鸳鸯双结。春风一等少年心,閒情恨不禁。” 元 仇远 《闲居十咏》之四:“鶯花韦曲旧时游,老去閒情已五休。” 朱祖谋 《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词:“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词语解释:闲来 拼音:xián lái
亦作“闲来”。 平时。词语解释:闲暇 拼音:xián xiá
亦作“闲暇”。
(1).平安无事。《孟子·公孙丑上》:“今国家閒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宋 李纲 《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大概近年所操之説有二:闲暇则以和议为得计,而以治兵为失策;仓卒则以退避为爱君,而以进御为误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七章:“年年春天, 李自成 都是在马鞍上和战争中度过,从没有像今年春天这么安静和闲暇。”
(2).泛指闲空;没有事的时候。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 望 闻 乌氏 有 龙池 之山,微径南通,与 汉 相连,其旁有奇人,聊及閒暇,广求其真。”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3).悠闲从容。 汉 贾谊 《鵩鸟赋》:“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閒暇。” 宋 叶适 《温州州学会拜》:“人人劝酌,长幼尽醆,多闲暇自得,无勉强急迫之意。” 萧军 《八月的乡村》一:“平时小烟袋很少离开他底嘴。当他底小烟袋咬在嘴上的时候,他快活、闲暇。”词语解释:闲行 拼音:xián xíng
亦作“间行”。亦作“闲行”。
(1).潜行,微行。《史记·项羽本纪》:“ 审食其 从 太公 、 吕后 閒行,求 汉王 ,反遇 楚 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水》:“昔 魏太祖 之背 董卓 也,閒行出 中牟 ,为亭长所録。” 清 侯方域 《任源邃传》:“﹝ 源邃 ﹞乃断头而死。其兄 元祥 间行号哭,求其尸以归而葬之。”
(2).犹邪行。《国语·周语下》:“神无閒行,民无淫心。” 韦昭 注:“閒行,姦神淫厉之类也。”
亦作“间行”。亦作“闲行”。 漫步。 唐 张籍 《与贾岛闲游》诗:“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閒行有几人。” 唐 白居易 《魏王堤》诗:“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 柳生 在海上閒行。”词语解释:闲事 拼音:xián shì
亦作“间事”。亦作“闲事”。 关于使用间谍的事情。《孙子·用间》:“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一本作“ 閒事 ”。
亦作“间事”。亦作“闲事”。 1.无关紧要的事;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事。 唐 鲍溶 《相和歌辞·苦哉远征人》:“虚名乃閒事,生见父母乡。” 宋 苏轼 《戏周正孺二绝》之一:“劝君鬻骆犹闲事,肠断闺中《杨柳枝》。”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説閒话,管閒事。” 洪深 《贫民惨剧》第四幕:“财主买下的,你敢来多管闲事么?”
(2).闲杂的事务。 唐 元稹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于遍酬聊和诗首篇以答来贶》:“扰扰纷纷旦暮间,经营闲事不曾闲。” 明 高明 《琵琶记·张公遇使》:“这两日有些閒事。”词语解释:闲吟 拼音:xián yín
亦作“闲吟”。 随意吟唱。 唐 白居易 《闲吟》:“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閒吟。” 唐 杜牧 《江南怀古》诗:“戊辰年向 金陵 过,惆悵闲吟忆 庾公 !” 明 汤潜 《雁宕载菊寄谢贞明王子》诗:“日日篱根下,閒吟兴不穷。”词语解释:闲处 拼音:xián chǔ
亦作“闲处”。 谓在家闲居。《晏子春秋·杂上二九》:“閒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后汉书·陈蕃传》:“ 蕃 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宋 曾巩 《代人谢余侍郎启》:“伏念某归而闲处,时所背驰。分功名之无期,嗟志意之空大。”
亦作“闲处”。 僻静的处所。《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 唐 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閒处乎?’” 唐 元稹 《除夜》诗:“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词语解释:闲游 拼音:xián yóu
亦作“闲游”。 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玩;闲逛。《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所以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词语解释:闲花 拼音:xián huā
亦作“闲花”。
(1).指野花。 唐 李嘉祐 《赠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閒花满地落无声。” 明 刘基 《题陆放翁〈湖上诗〉后》诗:“门前流水斜还直,篱外閒花白復红。” 清 陈梦雷 《建溪舟行》诗之一:“新涨平江树,闲花护客舟。” 郭小川 《青松歌》:“而青松啊,决不与野草闲花为伍。”
(2).幽雅的花。閒,通“ 嫺 ”。 唐 沉佺期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诗:“閒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词语解释:闲日 拼音:xián rì
亦作“闲日”。 休闲的日子。《史记·李斯列传》:“ 二世 怒曰:‘吾常多閒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輒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梁书·王筠传》:“迟比闲日,清覯乃申。”《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至宫,每閒日,輒宴勋臣,赏赐丰渥。” 胡三省 注:“ 唐 世天子以隻日视朝,双日谓之閒日。”词语解释:闲客 拼音:xián kè
亦作“闲客”。
(1).清闲的人。 唐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 宋 陆游 《白塔院时小雨初霁》诗:“溪山属闲客,随意倚枯藤。” 明 文徵明 《闲兴》诗之三:“帘捲不知西日下,自持閒客了残碁。”
(2).白鹇的雅称。 宋 苏轼 《书艾宣画·杏花白鹇》诗:“把酒惜春都是梦,不如闲客此闲看。”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 李昉 以国相致仕,所居畜五禽,皆以客为名。白鷴曰闲客,鷺鷥曰雪客,鹤曰仙客,孔雀曰南客,鸚鵡曰陇客。” 明 杨基 《湘中四咏·白鹇》:“棠梨花开满山白,白鷴飞来春一色,黄鸝紫燕太匆忙,不道花间有閒客。”词语解释:闲坐 拼音:xián zuò
亦作“闲坐”。 闲暇时坐着没事做。《金瓶梅词话》第一回:“话説 西门庆 一日在家闲坐。”词语解释:闲庭 拼音:xián tíng
亦作“闲庭”。 寂静的庭院。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闲庭不扰,退食自公,远览形势,虔心净域。” 宋 谢翱 《效孟郊体》诗:“閒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风送炉香归别院,日移花影上閒庭。” 毛泽东 《水调歌头·游泳》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宽餘。”词语解释:闲门 拼音:xián mén
亦作“闲门”。 指进出往来的人不多,显得清闲的门庭。 唐 刘长卿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閒门。” 唐 王维 《过李楫宅》诗:“闲门秋草色,终日无车马。”词语解释:闲闲 拼音:xián xián
亦作“闲闲”。 谓斤斤于分辨是非。《庄子·齐物论》:“大知闲闲,小知閒閒” 成玄英 疏:“閒閒,分别也……小知狭劣之人,性灵褊促,有取有捨,故閒隔而分别。” 陆德明 释文:“閒閒,有所閒别也。”一说,好伺察人过之意。 俞樾 《诸子平议·庄子一》:“《广雅·释詁》:‘閒,覗也。’‘小知閒閒’当从此义,谓好覗察人也。《释文》曰‘有所閒别’,非是。”
亦作“闲闲”。
(1).从容自得貌。《诗·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朱熹 集传:“闲闲,往来者自得之貌。” 高亨 注:“从容不迫貌。” 清 孙枝蔚 《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之八:“桑者各有侣,閒閒在十亩。奈何冠盖客,竟忘山中友。”
(2).强盛貌。《诗·大雅·皇矣》:“临衝闲闲,崇墉言言。”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中》:“家大人曰:言言、仡仡,皆谓城之高大,则闲闲、茀茀,亦皆谓车之彊盛。茀茀,或作勃勃,《广雅》曰:闲闲,勃勃,盛也。”《汉书·叙传下》:“戎车七征,衝輣闲闲,合围单于,北登 闐颜 。”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琅邪定公司马裔墓志铭》:“恂恂教义, 吴起 西河 之风;闲闲鼓旗, 李牧 长平 之政。”
(3).闲静。 唐 刘言史 《登甘露台》诗:“偶至无尘空翠间,雨花甘露境闲闲。”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达观师〈山中见寄〉》:“既能闲闲住深谷,岂使于于鸣佩玉。”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闥闲闲。”
(4).悠闲的样子。 唐 鲍溶 《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秀才》诗:“去年八月此佳辰,池上闲闲四五人。” 唐 灵澈 《西林寄杨公》诗:“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二:“生世多苦辛,何如日閒閒。”
(5).引申谓随随便便,不在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王先 閒閒也行了,不曾问得这家姓 张 姓 李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在我是以为闲闲一件事,却累他送了礼物,还赔了眼泪,倒叫我难为情起来。”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所以凡内行人,缓缓的吃过夜饭,喝过茶,闲闲而去,只要看挂着的帽子,就能知道什么鬼神已经出现。”词语解释:闲时 拼音:xián shí
亦作“闲时”。
(1).空闲的时候。 唐 岑参 《郡斋南池招杨辚》诗:“闲时耐相访,正有牀头钱。” 宋 曾巩 《学舍记》:“得其閒时,挟书以学。”《金瓶梅词话》第一回:“闲时在铺中坐地, 武大 无不奉承。”
(2).平常时候。《元典章·吏部二·禁治骤升品级》:“这一等豪霸每,在乡里闲时犹自欺凌百姓,把持官府,更做了受朝命职官么,道恰似虎生两翼的一般。”《水浒传》第二六回:“老婆哭道:‘笑欣欣出去,却怎地这般归来!闲时曾不知中恶。’”《红楼梦》第五二回:“那一年有一个良儿偷玉,刚冷了这二年,閒时还常有人提起来趁愿;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词语解释:闲步 拼音:xián bù
亦作“间步”。亦作“闲步”。 私下步行。《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闻所在,乃閒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汉书·朱博传》:“而 陈咸 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 博 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 咸 事。” 颜师古 注:“间步,谓步行而伺间隙以去。” 王先谦 《汉书补注》作“閒步”,引 王念孙 曰:“閒者私也,谓私步至廷尉中也。古谓私为閒。”
亦作“间步”。亦作“闲步”。 漫步,散步。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雍容闲步,周旋驰燿。” 唐 李嘉祐 《白田西忆楚州使君弟》诗:“鱼网平铺荷叶,鷺鷥閒步稻田。”《红楼梦》第一○三回:“ 雨村 下轿,閒步进庙,但见庙内神像,金身脱落。”词语解释:闲心 拼音:xián xīn
谓约束心思。《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会遭党事,禁固二十年……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闲心静居。” 刘良 注:“闲,闭也。”
亦作“ 闲心 ”。
(1).闲适的心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追思曩者,閒心乐地,詎可復得?” 明 文徵明 《新夏》诗:“閒心对酒从时换,老倦抛书觉昼长。” 叶紫 《夜哨线》:“他没有闲心再往下想了。”
(2).不必要的、无关紧要的心思。 明 阮大鋮 《燕子笺·拒挑》:“閒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飞。” 姚雪垠 《长夜》三一:“为着祖上留的这几顷地,我一年到头生不尽的闲气,操不尽的闲心!”词语解释:闲地 拼音:xián dì
亦作“闲地”。
(1).空闲的土地。 唐 许浑 《下第寓居崇圣寺感事》诗:“东门有閒地,谁种 邵平 瓜?”《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我家还有薄薄几亩闲地。”《清史稿·食货志一》:“其东北隅之 高山子 地数万亩, 义州 教场閒地万餘亩,并行租佃,以为城兵伍田。”
(2).指闲散的官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还更作牋,自陈老病,不堪入閒,欲乞闲地自养。”《北齐书·陈元康传》:“又欲用为中书令,以闲地处之,事未施行。”词语解释:闲官 拼音:xián guān
亦作“闲官”。
(1).职务清闲的官员。 唐 张籍 《胡山人归王屋因有赠》诗:“虽作閒官少拘束,难逢胜景可淹留。”《新唐书·赵憬传》:“今要官闕多,闲官员多。要官以材行,闲官以恩泽,是选拔少,优容众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李林甫一计陷数人》:“ 林甫 已得奏,即言 挺之 春秋高,有疾,幸閒官得养。帝恨叱久之,乃以为员外詹事詔归东郡。”
(2).指州佐、县丞等。 宋 苏轼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勗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诗:“岂如闲官走山邑,放旷不与趋朝衙。”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县丞》:“ 唐 大中 四年敕:州有上佐,县有丞簿。俗谓之閒官。”词语解释:闲卧 拼音:xián wò
悠闲地躺着词语解释:闲散 拼音:xián sǎn
亦作“闲散”。
(1).清闲少事。多指官职或衙门。《宋书·孔觊传》:“初, 晋 世散骑常侍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任职闲散,用人渐轻。” 唐 元结 《漫酬贾沔州》诗:“天子许安亲,官又得閒散。”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先生若肯做官,寡人与先生选一个閒散衙门,除一箇清要的官职。”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自九卿外,三品者多在閒散地,如太常、太僕、光禄卿、京兆尹之类。”
(2).引申为无关紧要的或无关紧要之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或微言美事,置於闲散,是缀金翠於足脛,靚粉黛於胸臆也。”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三折:“我急慌里着些閒散话儿遮。”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葛长庚 词,一片热肠,不作閒散语,转见其高。”
(3).悠闲自在。 唐 高适 《淇上别刘少府子英》诗:“近来住 淇 上,萧条惟空林。又非耕种时,闲散多自任。” 宋 苏轼 《无题》诗:“誓将闲散好,不著一行书。”《儒林外史》第四回:“我是个闲散惯了的人,不耐烦作这些事!” 沙汀 《防空》:“那老头子一生从没有闲散过,就在暮年,他还是在农会会长的位置上咽气的。”
(4).谓消闲散心。《平山冷燕》第七回:“闻知 閔子庙 不远,遂步入庙中来闲散。” 克非 《春潮急》十九:“听 李克 要找她爹,便忙引到屋后的梨园里。老汉在那儿闲散。”
(5). 清 代称未授官职的 满 族人。《清会典·八旗都统·户口》:“每户书氏族官爵,无职者曰閒散某,备载其父兄子弟。”《清史稿·世宗纪》:“﹝ 雍正 ﹞三年乙巳春正月癸丑,詔以 固安 官地二百顷为井田,遣八旗闲散受耕。”
(6).闲着不使用的(指人员或物资等)。如:各地人事部门广开才路,录用社会上闲散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吸收闲散资金是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词语解释:闲田 拼音:xián tián
亦作“间田”。亦作“闲田”。
(1).中等田地。《管子·山国轨》:“穀为上,币为下。高田抚,閒田山不被,穀十倍。” 马非百 新诠:“高田者《乘马数篇》所谓‘郡县上臾之壤也’。次曰‘间田’。又次曰‘山田’。‘间田’者中田也。”
(2).两方边界之间的土地。 章炳麟 《排满平议》:“其或同时猋至,互争邑落,是犹 滇 蜀 间之争火井,海滨种吉贝者之争沙洲,两无曲直,得之则是。间田甌脱,更无第三人为其主者,既见为 汉 人所有,则曰 汉 人所有而已。”
亦作“间田”。亦作“闲田”。 1.古代指未被封赐的土地。《礼记·王制》:“名山大泽不以封,其餘以为附庸閒田。” 孔颖达 疏:“若封人附於大国,谓之附庸,若未封人,谓之閒田。” 王国维 《观堂集林·敦煌汉简跋九》:“閒田者,《莽传》云‘诸侯国閒田为黜陟增减’,乃用《王制》语。凡郡县未封之地,皆閒田也。”
(2).指无主之田;无人耕种的荒地。《孔子家语·好生》:“ 虞 芮 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乃相谓曰:‘ 西伯 仁也,盍往质之?’入其境则耕者让畔……遂自相与而退,咸以所争之田为閒田也。” 唐 元结 《樊上漫作》诗:“四邻皆渔父,近渚多闲田。” 唐 李绅 《悯农》诗之一:“四海无閒田,农夫犹饿死。” 清 刘大櫆 《井田》:“国中贮无尽之閒田,不以与百姓,而荒废弃置,于情则不安,于势则不可。”词语解释:闲伴 拼音:xián bàn
亦作“闲伴”。 清闲中的伙伴。 宋 徐铉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诗:“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词语解释:闲话 拼音:xián huà
亦作“闲话”。
(1).闲谈。 唐 周贺 《赠胡僧》诗:“閒话似持咒,不眠同坐禪。”《水浒传》第五一回:“﹝ 雷横 ﹞一连住了五日,每日与 宋江 闲话。” 王汶石 《风雪之夜·新结识的伙伴》:“ 吴淑兰 一边同姑娘闲话,一边望着这间陌生而亲切的房子,心里充满了新奇、喜悦的感觉。”
(2).无关紧要的话,题外话。《朱子语类》卷一一四:“假饶句句説得,段段记得,有甚精微奥妙?都理会得,也都是闲话。”《水浒传》第三十回:“次説些閒话,问了些鎗法。” 鲁迅 《三闲集·匪笔三篇》:“闲话休题,言归正传。”
(3).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话;不满意的话。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之四:“乡间岂可復居, 京口 恐亦惹人闲话。” 清 李渔 《巧团圆·议赘》:“只要孩子肯学好,那些閒话,听他怎的。” 许地山 《危巢坠简·人非人》:“ 老严 ,您老信一些闲话,别胡批评人。”
(4).方言。话语。《海上花列传》第二回:“ 朴斋 先自睡下,在被窝里打算,想 小村 闲话倒也不错,况且 王阿二 有情於我,想也是缘分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啥闲话,啥闲话,我 朱延年 不是那号子人。”词语解释:闲望 拼音:xián wàng
亦作“闲望”。 悠闲远眺;无事远眺。 唐 刘禹锡 《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敧枕醉眠成戏蝶,抱琴闲望送归鸿。” 宋 邵雍 《代书寄白波张景真辇运》诗:“秋入山河气象雄,不堪闲望老年中。”《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恰好 随缘儿 在庄门外闲望。”词语解释:闲放 拼音:xián fàng
亦作“闲放”。 悠闲放任;闲散。《北齐书·崔季舒传》:“ 季舒 性爱声色,心在闲放。”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七:“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清 刘大櫆 《〈岳水轩诗集〉序》:“犹忆在 金陵 ,登 水轩 之堂,饮酒啸歌,意气閒放。”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现已非 晋 ,或 明 ,而《论语》及《人间世》作者,必欲作飘逸闲放语,此其所以难也。”词语解释:闲房 拼音:xián fáng
亦作“闲房”。
(1).空宽寂静的房屋。 三国 魏 曹植 《闺情》诗之一:“閒房何寂寞,緑草被阶庭。” 晋 陆机 《拟明月皎夜光》诗:“朗月照闲房,蟋蟀吟户庭。”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閒房春草深。”
(2).空房。《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其餘房间作为閒房以及堆东西合僕妇丫鬟的退居。”
(3).借指偏房。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是夕定情,一月不出,后竟纳之閒房。”词语解释:闲气 拼音:xián qì
亦作“间气”。亦作“闲气”。 旧谓英雄伟人,上应星象,禀天地特殊之气,间世而出,故称。《太平御览》卷三六○引《春秋孔演图》:“正气为帝,间气为臣,宫商为姓,秀气为人。” 宋均 注:“间气则不苞一行,各受一星以生。” 唐 曹唐 《勗剑》诗:“垂情不用将閒气,恼乱司空犯斗牛。”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伏惟某官受天閒气,为世元龟。” 清 黄景仁 《读史偶书》诗:“閒气乃一洩,极盛当兹辰。”
亦作“间气”。亦作“闲气”。 因无关紧要的事惹起的气恼。 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始得语且横,既醉论益坚。曾不究世务,闲气争古先。”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着我出去,便出去了罢,受他这们闲气做甚么。”《红楼梦》第八四回:“妈妈,你这种闲气不要放在心纔好。”词语解释:闲适 拼音:xián shì
亦作“间适”。亦作“闲适”。 妾代嫡妻之意。《汉书·杜钦传》:“以改前之容侍於未衰之年,而不以礼为制,则其原不可救而后徠异态;后徠异态,则正后自疑而支庶有间适之心。” 颜师古 注:“间,代也,音居莧反。适读曰嫡。”
亦作“间适”。亦作“闲适”。 清闲安逸;优游自在。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至於‘讽諭’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词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宋 苏轼 《与监丞事书》:“君自名臣子,才美渐著,岂復久浮沉里中,宜及今为乐。异时一为世故所縻,求此閒适,岂可復得耶?”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续集·石郎蓑笠墓》:“时以短笛自娱,意亦閒适。” 郁达夫 《一个人在途上》:“这一年的暑假,总算过得最快乐,最闲适。”词语解释:闲寂 拼音:xián jì
亦作“闲寂”。 空荡寂静。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兹地信闲寂,清旷惟道场。”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 愈 闻道无疑滞,行止繫缚,苟非所恋著,则山林閒寂与城郭无异。” 宋 陆游 《出游》诗:“山林闲寂归虽早,齿髮衰残病已迟。”词语解释:闲静 拼音:xián jìng
亦作“闲静”。
(1).安闲宁静。《荀子·王霸》:“形体好佚,而安重閒静莫愉焉。” 唐 元稹 《虫豸诗》序:“予所舍,又 荆州 树木洲渚处,昼夜常有翅羽百族闹,心不得闲静。”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2).娴静文静。閒,通“ 嫺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 沉全寳 ﹞年才十五,娟好閒静,即已能诗。”词语解释:闲言 拼音:xián yán
亦作“间言”。亦作“闲言”。
(1).非议;异议。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孝敬淳深,率由斯至,尽欢朝夕,人无閒言。” 宋 司马光 《故处士赠尚书都官郎中司马君行状》:“夫人为人,慈柔勤俭,中外宗族,咸慕仰之,始终一无间言。” 清 刘大櫆 《中书舍人程君墓志铭》:“有兄一人,弟一人。事兄如父,与其弟处,终身无閒言。” 廖仲恺 《致蒋介石函电十通》之五:“独立自决,弟无间言。”
(2).私下谈话。《史记·孝文本纪》:“ 代王 驰至 渭桥 ,羣臣拜謁称臣。 代王 下车拜。 太尉 勃 进曰:‘愿请閒言。’ 宋昌 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南史·恩倖传·吕文显》:“自此以后,权寄弥隆,典籤递互还都,一岁数反,时主輒与閒言,访以方事。”
(3).离间的活。《魏书·献文六王传论》:“ 北海 义昧鶺鴒,奢淫自丧,虽祸由间言,亦自貽伊戚。”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执政谓公,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宣和遗事》前集:“若黜贬 京 等於外,则间言不入於慈闈,圣虑可忘於忧患,实宗庙社稷之福也。”
亦作“间言”。亦作“闲言”。 1.无关紧要的话。 清 曾国藩 《五箴·谨言箴》:“巧语悦人,自扰其身;閒言送日,亦搅女神。”
(2).不满意的话。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七章:“而 庞兴国 虽未曾有过闲言,依然和见头一面似的那样和蔼可亲,那样恭维逢迎,可是神态之间,似乎倒保有一点距离。” 赵树理 《十里店》第六场:“穷小子听了他的劝,在我们背后起闲言。”词语解释:闲书 拼音:xián shū
亦作“间书”。亦作“闲书”。 指用以离间人的书信。《逸周书·大明武》:“十艺……七、三疑,八、间书,九、用少,十、兴怨。” 朱右曾 校释:“间书,遗之书以离间之。”
亦作“间书”。亦作“闲书”。 供人消遣的书。旧时常指经史典籍以外的野史、笔记、小说、戏曲等。 唐 王建 《江楼对雨寄杜书记》诗:“竹烟花雨细相和,看著闲书睡更多。” 南唐 李建勋 《春雨》诗之二:“唯称乖慵多睡者,俺门中酒览閒书。”《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凡是眼睛里向来不曾经过的东西,都搬出来放在手下当作閒书随时流览。” 鲁迅 《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而且 中国 原来还有着一标布满全国的旧式的军马,这就是以小说为‘闲书’的人们。”词语解释:闲作 拼音:xián zuò
亦作“间作”。 工作、活动、动作等交替地、不时地或断续地出现、进行。 汉 班固 《两都赋》序:“公卿大臣御史大夫 倪宽 、太常 孔臧 、太中大夫 董仲舒 、宗正 刘德 、太子太傅 萧望之 等,时时閒作。”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閒作。”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勾合曲》:“秋风协应,生殿阁之微凉;广乐具陈,韵金丝而间作。” 鲁迅 《彷徨·示众》:“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相击的声音,使人忆起酸梅汤,依稀感到凉意,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属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词语解释:闲趣 拼音:xián qù
亦作“闲趣”。 闲适的情趣。 南朝 陈 沉炯 《幽庭赋》:“矧幽庭之闲趣,具春物之芳华。”词语解释:闲雅 拼音:xián yǎ
亦作“闲雅”。
(1).閒,通“ 嫺 ”。形容举止情趣娴静文雅。《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 田駢 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 陈奇猷 校释:“闲雅即嫺雅。《后汉书·马援传》注:‘嫺雅犹沉静也。’”《隋书·高祖纪上》:“此间人物,衣服鲜丽,容止闲雅,良由仕宦之乡,陶染成俗也。” 戴望舒 《秋》诗:“但是,独身汉的心地我是很清楚的,今天,我没有这闲雅的兴致。”
(2).閒,通“ 嫺 ”。指文辞或言辞优雅。 晋 陆机 《文赋》:“奏平彻以闲雅,説煒曄而譎誑。”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八:“有诗集数十篇,闲雅清淡,不作晚 唐 体,自成一家。”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银雁》:“ 杜 喜,与閒话,辞均闲雅,无俚语。”词语解释:闲园 拼音:xián yuán
亦作“闲园”。 荒园;空置之园。 南朝 梁 江洪 《和新浦侯〈咏鹤〉》:“閒园有孤鹤,摧藏信可怜。” 唐 张南史 《陆胜宅秋暮雨中探韵同作》:“同人永日自相将,深竹閒园偶辟疆。” 明 刘基 《遣兴》诗之二:“地主多闲园,可以种我蔬。”词语解释:闲了 拼音:xián le
亦作“闲了”。 熟悉了解。閒,通“ 嫺 ”。《南史·儒林传·伏曼容》:“ 曼容 多伎术,善音律,射驭、风角、医算,莫不闲了。”词语解释:闲淡 拼音:xián dàn
亦作“闲淡”。 见“ 閒澹 ”。
词语解释:闲澹 拼音:xián dàn
亦作“ 閒淡 ”。亦作“闲澹”。亦作“闲淡”。
(1).闲静淡泊。《三国志·魏志·阮瑀传》“ 瑀 子 籍 ”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魏晋世语》:“ 浑 以閒澹寡欲,知名京邑。”《北史·王晞传》:“性闲澹寡欲,虽王事鞅掌,而雅操不移。” 五代 齐己 《喜得自牧上人书》诗:“身依閒淡中销日,髮向清凉处落刀。”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性閒澹,不鋭仕进。”
(2).指诗的风格安闲恬淡。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子美 笔力豪雋,以超迈横絶为奇; 圣俞 覃思精微,以深远閒淡为意。”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岑参 在 西安 幕府,诗云:‘那知故园月,也到 铁关 西。’ 韦应物 作郡时,亦有诗云:‘寧知故园月,今夕在西楼。’语意悉同,而豪迈閒澹之趣,居然自异。”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盛 唐 诸诗人中, 韦 ( 韦应物 )却是唯一的闲淡诗人。”
(3).犹清闲。《宋书·孔觊传》:“侍中 蔡兴宗 谓人曰:‘选曹要重,常侍闲淡,改之以名而不以实,虽主意欲为轻重,人心岂可变邪!’”
(4).幽雅清淡。 前蜀 韦庄 《听赵秀才弹琴》诗:“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 宋 张先 《行香子》词:“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 清 纳兰性德 《杏花》诗之三:“吹罢江梅纔几日,一枝閒淡又斜暉。”词语解释:闲旷 拼音:xián kuàng
亦作“闲旷”。
(1).安静空阔。《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南齐书·萧惠基传》:“初, 思话 先於 曲阿 起宅,有闲旷之致。” 清 梅曾亮 《江亭消夏记》:“都中燕客者,曰馆曰堂,皆肆也。观优者集焉。乐閒旷,避烦暑,惟江亭为宜。”
(2).指空阔而无人使用(的地方)。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巩华城》:“ 巩华城 有分守公署一所,奠靖所一所,营房五百间,并 嘉靖 十九年增建。餘皆閒旷之地,无一居民庐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捉鬼射狐》:“第綦阔,皆置閒旷;公仅居其半。”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 奕山 之以 黑龙江 外五千餘里,借称閒旷,不候諭旨,拱手授人,此尤寸磔不容蔽辜。”
(3).悠闲放达。《南史·萧子云传》:“ 子云 性沉静,不乐仕进,风神闲旷,任性不羣。”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二:“顷年 西湖 上好事者所置船舫,随大小皆立嘉名,如汎星槎、凌风舸、雪篷、烟艇,扁额不一,夷犹閒旷,可想一时风致。”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高叔嗣》:“故其篇什往往直举胸情,刮抉浮华,存之隐冥,独妙闲旷,合于风骚。”
(4).清闲无事。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君侯至之初,閭里自相贺。淹滞乐閒旷,勤苦劝慵惰。” 宋 苏舜钦 《答范资政书》:“日甚閒旷,得以纵观书策,及往时著述有未备者,皆得缀缉之。”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若不在内廷之大学士,票拟纶音,是其专责,岂可閒旷?”词语解释:闲逸 拼音:xián yì
亦作“闲逸”。
(1).闲静安逸。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寝兴从閒逸,视听絶喧譁。” 宋 曾巩 《奏乞复吴中复差遣状》:“方今中外任使,尝患乏人,如 中復 者,岂可遂其闲逸?”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他站在空无一人的走廊上,样子很闲逸。”
(2).指闲静安逸的人。 宋 秦观 《三老堂》诗:“晚厌方内游,把袂访闲逸。”词语解释:闲谈 拼音:xián tán
亦作“ 閒谭 ”。亦作“闲谈”。
(1).没有一定中心地谈无关紧要的话。 前蜀 韦庄 《边上逢薛秀才话旧》诗:“前年同醉 武陵亭 ,絶倒閒谭坐到明。”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客与其子论文学政事,则为之设酒殽;或閒谈谐謔,则不设也。” 宋 苏轼 《次韵王庭老退居见寄》之二:“上都新事长先到,老圃闲谈未易欺。” 老舍 《赶集·黑白李》:“我去找他闲谈,他独自在屋里坐着呢。”
(2).指无关紧要的话。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说话不如小心些,最好是多听人们说,自己少说话,要说,就多说些闲谈。”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卫士甲:喂,我们还是坐坐,讲点闲谈吧。”词语解释:闲夜 拼音:xián yè
亦作“间夜”。亦作“闲夜”。 相隔一夜。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寄怀子猷及诸同人》诗:“间夜相看如旷别,几人同寤亦深情。”
亦作“间夜”。亦作“闲夜”。 寂静的夜晚。 汉 傅毅 《舞赋》:“夫何皎皎之闲夜兮,明月烂以施光。”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五:“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晋 陆机 《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词语解释:闲燕 拼音:xián yàn
私宴。 三国 魏 曹植 《车渠椀赋》:“俟君子之閒燕,酌甘醴於斯觥。” 赵幼文 校注:“閒燕,閒,私也;燕与讌通。”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 高宗 即位之初, 隆祐 送小冠,谓曰:‘此祖宗閒燕之所服也。’”
(1).指安静、清净的地方。《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閒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韦昭 注:“閒燕,犹清浄也。”
(2).休息。《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六年》:“甲寅, 王巖叟 言:‘秋气已凉,陛下閒燕之中,足以留意经史。’”词语解释:闲生 拼音:xián shēng
亦作“间生”。 间气所钟而生出。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以 晏 间生秀妙,引 晏 於内殿,纵六宫观看。”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韩愈》:“公英伟间生,才名冠世。”参见“ 閒气 ”。
词语解释:闲气 拼音:xián qì
亦作“间气”。亦作“闲气”。 旧谓英雄伟人,上应星象,禀天地特殊之气,间世而出,故称。《太平御览》卷三六○引《春秋孔演图》:“正气为帝,间气为臣,宫商为姓,秀气为人。” 宋均 注:“间气则不苞一行,各受一星以生。” 唐 曹唐 《勗剑》诗:“垂情不用将閒气,恼乱司空犯斗牛。”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伏惟某官受天閒气,为世元龟。” 清 黄景仁 《读史偶书》诗:“閒气乃一洩,极盛当兹辰。”
亦作“间气”。亦作“闲气”。 因无关紧要的事惹起的气恼。 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始得语且横,既醉论益坚。曾不究世务,闲气争古先。”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着我出去,便出去了罢,受他这们闲气做甚么。”《红楼梦》第八四回:“妈妈,你这种闲气不要放在心纔好。”词语解释:闲说
亦作“闲说”。 漫无边际地随便谈话;闲扯。《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西门庆 笑道:‘您这搊断肠子的,单有这些闲説的!’”词语解释:闲歌 拼音:xián gē
亦作“间歌”。 古时吹笙与歌唱相交替的一种礼制。语出《仪礼·乡饮酒礼》:“乃閒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臺》,笙《由仪》。”《荀子·乐论》:“閒歌三终,合乐三终。” 唐 归登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请神》:“间歌在堂,万舞在庭。”词语解释:闲家 拼音:xián jiā
亦作“闲家”。 无正业而以帮闲为事的人。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抛着他浑家不睬,只教那媒人往来,閒家擘划,诸般绰开,花红布摆,早将一箇泼贱的烟花娶过来。”词语解释:闲非 拼音:xián fēi
亦作“间非”。 责怪。《汉书·王莽传上》:“即有所间非,则臣 莽 当被詿上误朝之罪。”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三:“孝子之事亲也,既外竭其力,又内致其思,不使其亲有不义之名,不使其人有间非之言。”
亦作“间非”。 谓本无是非而兴起的是非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难道倒説不是来混争閒非不成?”《南曲谱·越调过曲·忆多娇》:“莫惹閒非来掛牵。”词语解释:闲曹 拼音:xián cáo
亦作“闲曹”。
(1).闲散的官职。《宋书·孔觊传》:“伏愿天明照其心请,乞改今局,授以闲曹。”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或还之闕下,或处以闲曹,或引之近畿,属以一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读之,想见盛世昇平,官领閒曹之乐。” 沉从文 《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十年后跑了半个 中国 ,还是在一个少校闲曹的位置上打发日月。”
(2).清闲的官府。 清 端方 《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 中国 内阁,昔为枢要,今如閒曹,比之各国,固不同矣。”词语解释:闲和 拼音:xián hé
亦作“闲和”。 娴雅温和。闲,通“ 嫺 ”。 晋 陶潜 《闲情赋》:“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类说》卷七引 唐 崔令钦 《教坊记》:“三姑子容止闲和,傍观若意不在歌。”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词语解释:闲语 拼音:xián yǔ
亦作“间语”。亦作“闲语”。 说私话。《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再拜,因问, 侯生 乃屏人閒语。”《后汉书·邓禹传》:“ 光武 笑,因留宿閒语。” 李贤 注:“閒,私也。”
亦作“间语”。亦作“闲语”。 指助词。 章炳麟 《文学说例》:“ 高邮 ( 王念孙 、 王引之 父子)以其絶学释 姬 汉 古书,冰解壤分,所无凝滞,信哉千五百年未有其人也。犹有未豁然者,一曰倒植,一曰间语……间语者,间介於有用之语,似若繁冗,例以今世文法,又如詰詘难通。”
亦作“间语”。亦作“闲语”。 1.多馀的、无关紧要的文句或言语。 唐 张籍 《赠王秘书》诗:“赋来诗句无閒语,老去官班未在朝。”
(2).指说闲话;闲扯。《宋书·武帝纪中》:“ 长民 到门。引前,却人闲语,凡平生於 长民 所不尽者,皆与及之。 长民 甚説。” 唐 白居易 《春江闲步赠张山人》诗:“相逢不闲语,争奈日长何?”词语解释:闲言语 拼音:xián yán yǔ
亦作“闲言语”。 空话;谎话。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迤逗得 鶯鶯 去,推探 张生 病。恁般闲言语,教人怎地信?” 凌景埏 校注:“闲言语,空话。这里指谎话。”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楔子:“何须你簸扬我贪杯酒浸头,则你那閒言语説念的春风树点头。”词语解释:闲宵 拼音:xián xiāo
亦作“闲宵”。 寂寞无聊的夜晚。 唐 岑参 《范公丛竹歌》:“盛夏翛翛丛色寒,闲宵摵摵叶声乾。” 唐 元稹 《莺莺传》:“自去秋以来,常忽忽如有所失。於諠譁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 前蜀 魏承班 《黄钟乐》词:“池塘烟暖草萋萋。惆悵闲宵含恨,愁坐思堪迷。”词语解释:闲关 拼音:xián guān
亦作“间关”。
(1).形容转动自如。《诗·小雅·车舝》:“閒关车之舝兮,思孌季女逝兮。” 毛 传:“閒关,设舝貌。” 严杰 《经义丛抄》载 清 阮福 《间关考》:“閒关二字是为迭韵,乃言貌而不言声者也。盖车之设舝,则婉转如意,亦犹人之周流四方,动而不息……至 宋 始以閒关为设舝声,此沿 白 诗而误也。”
(2).犹辗转。《汉书·王莽传下》:“ 王邑 昼夜战,罢极,士死伤略尽,驰入宫,间关至 渐臺 。” 颜师古 注:“间关犹言崎嶇展转也。”《后汉书·荀彧传论》:“ 荀君 乃越 河 冀 ,閒关以从 曹氏 。” 李贤 注:“閒关犹展转也。” 清 吴伟业 《遣闷》诗之四:“一女家破归间关,良人在北愁戍边。” 陈毅 有《间关抵延值花朝林老六旬大庆》诗。
(3).曲折。 汉 牟融 《理惑论》:“道之言导……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四表为大,綩綖其外,毫釐为细,间关其内。故谓之道。” 南朝 梁简文帝 《山斋》诗:“玲瓏绕竹涧,间关通槿藩。”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之十一:“出没看楼殿,间关望綺罗。”
(4).形容鸟鸣宛转。 北魏 李骞 《释情赋》:“鸟间关以呼庭,花芬披而落牖。” 唐 白居易 《琵琶引》:“间关鶯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明 张景 《飞丸记·丸里缄怀》:“任芳春百鸟间关,院深沉谁想顾盼。”词语解释:闲澹 拼音:xián dàn
亦作“ 閒淡 ”。亦作“闲澹”。亦作“闲淡”。
(1).闲静淡泊。《三国志·魏志·阮瑀传》“ 瑀 子 籍 ”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魏晋世语》:“ 浑 以閒澹寡欲,知名京邑。”《北史·王晞传》:“性闲澹寡欲,虽王事鞅掌,而雅操不移。” 五代 齐己 《喜得自牧上人书》诗:“身依閒淡中销日,髮向清凉处落刀。”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性閒澹,不鋭仕进。”
(2).指诗的风格安闲恬淡。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子美 笔力豪雋,以超迈横絶为奇; 圣俞 覃思精微,以深远閒淡为意。”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岑参 在 西安 幕府,诗云:‘那知故园月,也到 铁关 西。’ 韦应物 作郡时,亦有诗云:‘寧知故园月,今夕在西楼。’语意悉同,而豪迈閒澹之趣,居然自异。”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盛 唐 诸诗人中, 韦 ( 韦应物 )却是唯一的闲淡诗人。”
(3).犹清闲。《宋书·孔觊传》:“侍中 蔡兴宗 谓人曰:‘选曹要重,常侍闲淡,改之以名而不以实,虽主意欲为轻重,人心岂可变邪!’”
(4).幽雅清淡。 前蜀 韦庄 《听赵秀才弹琴》诗:“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 宋 张先 《行香子》词:“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 清 纳兰性德 《杏花》诗之三:“吹罢江梅纔几日,一枝閒淡又斜暉。”词语解释:闲一 拼音:xián yī
亦作“间一”。 间或;偶尔。 清 戴名世 《一壶先生传》:“间一读书,欷歔流涕而罢,往往不能竟读也。”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相将弄匏巵,间一挥燕麈。”词语解释:闲独 拼音:xián dú
亦作“闲独”。 清闲独处。《北史·邢卲传》:“性好谈赏,又不能闲独,公事归休,恒须宾客自伴。”词语解释:闲冷 拼音:xián lěng
亦作“闲冷”。
(1).清闲冷落。亦指清闲冷落的官职或处境。 宋 苏辙 《代陈汝羲学士南京谢表》:“伏念臣早蒙器使,屡试烦难。任重多忧,积衰成病。乞身闲冷,但求安养於餘生;絶意功名,不復干求於当世。”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上时方稽古博雅,若书画奇工得以待詔日亲近,往往获褒赐,而琴工独閒冷。” 宋 陆游 《承议张君墓志铭》:“晚官药局,尤号闲冷,顾无所施其才。”
(2).幽闲冷寂。 清 梅曾亮 《陈拜乡诗序》:“﹝ 张渊甫 ﹞善説经,志欲得一校官以就其业。故所作或閒冷孤逸,或清醇淡古。”
(3).无关紧要。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万章上》:“《孟子》文字之妙,全在闲冷处著精神。”词语解释:闲休 拼音:xián xiū
指辞退工作。谓歇息去。《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万员外 道:‘你一日只做偷我五十钱,十日五百,一箇月一贯五百,一年十八贯,十五来年,你偷了我二百七十贯钱。如今不欲送你去官司,你且閒休!’”词语解释:闲写 拼音:xián xiě
亦作“闲写”。 悠闲舒适。《宋书·蔡兴宗传》:“ 兴宗 马车从 道隆 从车后过, 兴宗 谓曰:‘ 刘公 !比日思一闲写。’” 明 文徵明 《除夕》诗:“一杯分岁入瞢腾,閒写桃符砚欲冰。”词语解释:闲岁 拼音:xián suì
亦作“间岁”。亦作“闲岁”。 隔一年。《汉书·西南夷传》:“后间岁, 武都 氐人 反,遣执金吾 马适建 、 龙頟侯 韩增 与大鸿臚 广明 将兵击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上乃亲閲狱囚,决遣五百七人,然犹间岁一行。至 孝宗 登极,始令遇夏月,凡监犯可矜疑者,俱上闻减等。”《清史稿·礼志十》:“故事, 琉球 间岁一贡,至( 道光 )十九年,詔改四年为期。”
亦作“间岁”。亦作“闲岁”。 空闲的岁月。词语解释:闲野 拼音:xián yě
亦作“闲野”。 闲逸质朴。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众禽中,唯鹤标致高逸,其次鷺亦闲野不俗。”词语解释:闲世 拼音:xián shì
亦作“间世”。 隔代。指年代相隔之久。 唐 刘长卿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 明 方孝孺 《上范先生书》:“众人盈天下,而一国一乡或得一善士。学者不絶,而百年间世或得一大贤。”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卢子由 , 武林 人,聪明博奥,间世异人。”词语解释:闲宫 拼音:xián gōng
亦作“闲宫”。 宽大的宫殿。《文选·曹植〈七启〉》:“闲宫显敞,云屋皓旰。” 刘良 注:“闲,大。”词语解释:闲在 拼音:xián zài
亦作“闲在”。 清闲自在。 老舍 《茶馆》第一幕:“ 秦二爷 ,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来了?” 刘绍棠 《青枝绿叶》一:“闲在时,坐上农庄的汽车,到 北京 参观参观。”词语解释:闲管 拼音:xián guǎn
亦作“闲管”。 管与己无关的事。《水浒传》第四五回:“ 石秀 道:‘我姓 石 ,名 秀 , 金陵 人氏。因为只好闲管,替人出力,以此叫做‘拼命三郎’。’”《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客官‘各人自扫门前雪’,不要閒管罢了。”词语解释:闲馆 拼音:xián guǎn
宽广的馆舍。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鬼神接灵圉,宾於閒馆。” 汉 班固 《西都赋》:“徇以离宫别寝,承以崇臺閒馆。”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左浮飞阁,右列閒馆。”词语解释:闲玩 拼音:xián wán
亦作“闲玩”。亦作“闲翫”。 随意游玩。 唐 白居易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诗:“无妨水色堪闲玩,不得泉声伴醉眠。”《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今日説一个后生,只因清明,都来 西湖 上闲翫,惹出一场事来。”《水浒传》第三五回:“众头领都道:‘且去山前闲玩一回,再来赴席。’”词语解释:闲者 拼音:xián zhě
亦作“间者”。 间谍;探子。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有閒者自 蜀 还,上问曰:‘ 剑 外有何事?’閒者曰:‘但闻 成都 满城诵 朱长山 《苦热》诗。’”《宋史·张叔夜传》:“ 宋江 起 河朔 ,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 叔夜 使间者覘所向。”
亦作“间者”。 近来。《史记·孝文本纪》:“閒者诸 吕 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以危 刘 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辜。”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间者歷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少卿陈大绶授中宪大夫制》:“閒者官常刓敝,习俗竞流。”词语解释:闲戏
闲嬉。游戏,玩耍词语解释:闲置 拼音:xián zhì
空放着;搁在一边不用。 宋 惠洪 《冷斋夜话·诗误字》:“ 老杜 诗曰:‘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今误作‘波浩荡’,非惟无气味,亦分外閒置‘波’字。”词语解释:闲物 拼音:xián wù
亦作“闲物”。 无用的东西。 宋 苏轼 《龙尾砚歌》:“我生天地一闲物, 苏子 亦是支离人。”词语解释:闲退 拼音:xián tuì
亦作“闲退”。 安闲退居。《太平广记》卷四六八引 三国 魏 何晏 《九江记·顾保宗》:“我实非人,以君闲退,故来相话。” 宋 苏辙 《代张公谢致仕表》:“量才无用,早絶意於功名;闻道有年,久甘心於闲退。” 元 元怀 《拊掌录》:“朝廷有学校,有科举,何不勉以卒业,却与閒退人説他朝廷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