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路长 拼音:lù cháng
路途遥远。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明 清 时少数民族的首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天命 三年, 东海 虎尔哈 路长率百户来朝。”词语解释:短长 拼音:duǎn cháng
(1).短与长;矮与高。《管子·明法解》:“尺寸寻丈者,所以得短长之情也,故以尺寸量短长,则万举而万不失矣。” 唐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诗:“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恨与之谁短长。” 宋 陆游 《平水》诗:“可怜陌上离离草,一种逢春各短长。”亦指丈量物之长度。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上下其石六尺有五寸,短长其石五十七尺有六寸。”
(2).长久与短暂。《左传·文公十三年》:“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 邾子 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 杨伯峻 注:“左右所言之命为寿命之义, 邾文公 所言之命为命分之义,两义似不同,故以生命之长短为时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故 延陵季子 听乐,以知诸侯存亡之数,短长之期者,盖民情风教,国家安危之本也。”
(3).优劣;是非;短处和长处。《鬼谷子·捭阖》:“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陶弘景 注:“必量度其谋能之优劣,校考其伎巧之长短,然后因材而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服虔 ﹞闻 崔烈 集门生讲传……每当至讲时,輒窃听户壁间,既知不能踰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 宋 苏辙 《论张颉不可用札子》:“然不知人才各有短长,未必生於其乡必善其事。”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大鹏飞上梧桐树,自有傍人説短长。”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铁甲列车Nr.14-69〉译本后记》:“据情节来加推断,亦复互见短长,所以本书也常有依照 德 译本之处。”
(4).死与生。《书·盘庚上》:“矧予制乃短长之命。” 孔 传:“况我制汝死生之命。” 宋 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呜呼 道矩 !短长有时,不可推移;善恶得失,繫人施为。”
(5).转指生命有危险之事。《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上有老母,下无兄弟,父亲既死,就仗我一人奉养老母。万一机事不密,我有个短长,母亲无人养赡。”
(6).短处;弊端。《汉书·薛宣传》:“始 高陵 令 杨湛 , 櫟阳 令 谢游 皆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南史·恩倖传·施文庆》:“ 文庆 深喜其事,然惧居外,后执事者持己短长,固进其党 沉客卿 以自代。”《明史·黄宗载传》:“巨奸宿猾,多謫戍 铜鼓 、 五开 间,阴持官吏短长。”
(7).评判;批评。 唐 杜牧 《李府君墓志铭》:“ 郑玄 至于 孔颖达 辈凡所为疏注,皆能短长其得失。”《金史·忠义传三·完颜陈和尚》:“汝曾短长我,又谓国家兵力当由我尽坏,诚有否?”
(8).长短术, 战国 时策士的纵横游说之术。《史记·六国年表序》:“务在彊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説起。”《汉书·张汤传》:“ 边通 学短长,刚暴人也,官至 济南 相。”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苏秦 、 张仪 之谋,趣彼为短,归此为长,《战国策》名长短术也。” 元 袁桷 《有感》诗:“皎皎白面生,长鋏学短长。” 章炳麟 《文学说例》:“纵横出自行人,短长诸策,实多口语,寻理本旨,无过数言,而务为纷葩,期於造次可听。”
(9).《战国策》的别名。 汉 刘向 《〈战国策〉校书录》:“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臣 向 以为 战国 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谋策,宜为《战国策》。”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三》:“ 迁 所取证者,《六经》、 孔 孟 之外,《国语》、《短长》、《庄》、《荀》……诸子已尔。” 清 钱谦益 《颜子疏解叙》:“ 汉 高诱 注《短长》、《淮南》。”词语解释:一长 拼音:yī cháng
一种长处。 汉 王充 《论衡·自纪》:“食千钟之禄,无一长之德,乃可戏也。” 宋 张实 《流红记》:“恨无一长,不能图报,早暮愧惧,莫知所为。”《荡寇志》第一一二回:“但此人或有一长可取,亦未可知。”
(1).一个首领。《逸周书·武顺》:“三伯一长曰佐,三佐一长曰右,三右一长曰正,三正一长曰卿,三卿一长曰辟。”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唐 孔颖达 疏:“龙是鱼鮪之长,凤是飞鸟之长,麟是走兽之长,龟是甲虫之长,饮食所须唯此四物,四物之内各举一长。”
(2).一旦滋长。《陆象山语录》卷下:“此风一长,岂不可惧?”词语解释:山长 拼音:shān cháng
(1). 唐 、 五代 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 唐 代刺史 孙丘 于 阆州 古 台山 置学舍,延 尹恭初 为山长; 五代 蒋维东 隐居 衡岳 ,受业者称 蒋 为山长。事见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十一。 宋 元 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 明 清 时改由地方聘请。 清 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乃废。 宋 范成大 《代儿童立春门贴诗》之三:“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櫟翁。” 元 吴养浩 《象山山长岳仲远美任》诗:“雅有 岳山长 ,三年今在兹。”《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总办﹞本是郎中放的知府,因为办军装的事罣误了,制臺为他学问好,请他做个书院的山长,后来改了学堂,便充总办之职。”
(2).隐者之称。《宋史·雷简夫传》:“ 简夫 始起隐者,出入乘牛,冠铁冠,自号‘山长’。” 宋 陆游 《遣兴》诗:“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词语解释:偏长 拼音:piān cháng
一方面的特长。 唐 韩愈 《与袁相公书》:“又习於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夹带怀挟》:“或驳杂纠纷,或偏长曲技,尤不足以崇圣学而励真才。”词语解释:兴长 拼音:xīng cháng
犹提倡,助长。《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词语解释:久长 拼音:jiǔ cháng
长久。《庄子·盗跖》:“今 丘 告我以大城众民,是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久长也。”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年纔五十,髮白齿落,理不久长。” 明 唐顺之 《覆勘蓟镇边务首疏》:“陛下洞鉴边臣玩弛之弊,欲补兵练兵为边境久长之计,甚盛举也。”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但这样的好景象并不久长。”词语解释:镇长 拼音:zhèn cháng
经常;常。 唐 韩愈 《杏花》诗:“浮花浪蘂镇长有,纔开还落瘴雾中。” 宋 蜀 中妓《市桥柳》词:“后会不知何日又?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 清 顾炎武 《黄侍中祠》诗:“莫道河山今便改,国於天地镇长存。”词语解释:正长 拼音:zhèng cháng
(1).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时,復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穀梁传·僖公十九年》:“上无正长之治,大臣背叛,反为寇盗。”《周书·苏绰传》:“非直州郡之官,宜须善人,爰至党族閭里正长之职,皆当审择。” 宋 曾巩 《正长各举属官诰》:“然存於《书》,二帝所命者 羲和 九官十二牧皆官之正长也,至於属官则未有二帝尝命之者。”
(2).古代指塾师。《逸周书·大聚》:“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卹死,立大葬以正同。” 朱右曾 校释:“正长,若书传所言,卿大夫致仕而归,居门侧之塾,以教子弟是也。”词语解释:见长 拼音:jiàn cháng
显得有特长。《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那等安享昇平的时候,谁又肯无端的找些事来取巧见长,反弄到平民受累?” 鲁迅 《热风·智识即罪恶》:“那时我在乡下,很为猪羊不平;心里想,虽然苦,倘也如牛马一样,,可以有一件别的用,那就免得专以卖肉见长了。” 老舍 《龙须沟·人物表》:“他( 程疯子 )会唱,尤以数来宝见长。”词语解释:身长 拼音:shēn cháng
(1).指人体的高度。《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準,日角。”《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身长七尺,相貌堂堂。”《说岳全传》第七五回:“身长一丈二,膂力几千斤。”
(2).衣服从肩部到下摆的长度。
身体长高。谓成年。 明 何景明 《石矶赋》:“身长而道不立,齿迈而业不周。”词语解释:出长 拼音:chū cháng
犹长进。《续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各人武艺,一日长似一日,连 双福 等都有出长。”词语解释:里长 拼音:lǐ cháng
一里之长。仿 周 代闾胥、里宰之制,后代或置或废,建制不一。《墨子·尚同上》:“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新唐书·张长逊传》:“ 张长逊 ,京兆 櫟阳 人,精驰射,在 隋 为里长。” 明 陈继儒 《群碎录》:“ 隋高帝 从 苏威 议,以百家为里,置里长一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上:“宜令薙髮易服,尽献兵器,分设里长甲首,而迁土目于内地。” 巴金 《将军集·还乡》:“明天到县政府去请愿,里长全去,而且每一房要派几个代表。”词语解释:所长 拼音:suǒ cháng
擅长之处,长处。《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立言必雅,未尝显其所长。”词语解释:许长 拼音:xǔ cháng
犹言这么长。《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但是想了想,今日初謁师门,怎得有许长工夫合他把《儿女英雄传》前三十五回的评话从头讲起。”词语解释:长长 拼音:cháng cháng
(1).常常;经常。 唐 智远 《律僧》诗:“滤水与龕灯,长长护有情。” 宋 周邦彦 《感皇恩》词:“为谁心子里,长长苦?”
(2).长久。《朱子语类》卷七二:“有昼必有夜,设使长长为昼而不夜,则何以息?”
敬重长上。《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 郑玄 注:“老老、长长,谓尊老敬长也。”《荀子·大略》:“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吕氏春秋·先己》:“亲亲、长长、尊贤、使能。”词语解释:道长 拼音:dào cháng
对道士的敬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众位道长,我们社友俱已齐集了,就请法师老爷出来巡坛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自是每宴会,道士輒至,遇食则食,遇饮则饮, 韩 亦稍厌其频。饮次, 徐 嘲之曰:‘道长日为客,寧不一作主?’” 曲波 《林海雪原》十:“‘道长!’ 杨子荣 努力抑制着急躁,用十分温和的语气说道:‘劳驾,我们问你一件事。’”词语解释:深长 拼音:shēn cháng
(1).长远;深远。《礼记·檀弓上》:“夫丧不可不深长思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陆逊 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非革命文学,意义倒也十分深长。”
(2).精深。《北史·崔光传论》:“ 崔光 风素虚远,学业深长。”《汉书·蒯通传》“凡八十一首,号曰雋永” 唐 颜师古 注:“言其所论甘美,而义深长也。”
(3).长。《百喻经·为熊所啮喻》:“往到林间,见一仙人,毛髮深长,便欲射之。”
(4).浓郁。《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酒﹞碧靛般清,其味深长。”词语解释:舒长 拼音:shū cháng
(1).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治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閒暇而力有餘。”后因以借指安宁,太平。 宋 苏辙 《谢入伏早出状》之二:“膺化国之舒长,念暑雨之咨怨。” 宋 陆游 《戊申严州劝农文》:“服劳南亩,各终藨蓘之功;无犯有司,共乐舒长之日。”
(2).久长。《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早晨浓雾,旋即放晴,阳景舒长,天气亦热。”词语解释:曳长 拼音:yè cháng
犹拉长。 叶圣陶 《线下·桥上》:“ 奚如 懒懒地说:‘在家里整天睡觉,听听曳长的蝉声罢了。’”词语解释:寸长 拼音:cùn cháng
微小的长处。 南朝 梁 沉约 《与范述曾论齐竟陵王赋书》:“仰酬睿旨,微表寸长。” 宋 苏轼 《湖州谢上表》:“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 清 杨芳灿 《沙碱田》诗:“我来更吏考,治赋无寸长。”参见“ 寸长尺短 ”。
词语解释:寸长尺短 拼音:cùn cháng chǐ duǎn
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能精善用,虽寸长尺极,亦可成名。”词语解释:灵长 拼音:líng cháng
广远绵长。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夫天地灵长,不能无否泰之变;父子自然,不能无天絶之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若 晋 室灵长,明公便宜奉行此詔。” 宋 范成大 《读唐太宗纪·平内难》诗之三:“佐命诸公趣夜装,争言社稷要灵长。”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远古思邃,徵寿於鐘鼎;季近文敷,施藻於山岳;鐘鼎灵长,故弘润而简贵;山岳气壮,乃肃括而华腴。”
(1).指人类。生物进化系统分类,最高的一类为灵长目,其中最进化的是人类。 鲁迅 《坟·人之历史》:“虽然,人类进化之説,实未尝瀆灵长也。”
(2).引申为同类动物中出类拔萃的。 郭沫若 《女神·凤凰涅槃》:“哈哈,凤凰!凤凰!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词语解释:看长 拼音:kàn cháng
看得远,有远见。《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 晁夫人 道:‘狗!是甚么是,我只説是爷儿们不看长!’”《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你若不茁茁实实的説与他,狗揽三堆屎,有了和尚,他还有‘寺’哩!甚么是看长的人!咱做这枉躭虚名的勾当。”词语解释:亭长 拼音:tíng cháng
(1). 战国 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 秦 汉 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和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亦设亭长,职责同上。 东汉 后渐废。《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 泗水 亭长。” 张守节 正义:“ 秦 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长,主亭之吏。”
(2). 唐 代尚书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设亭长,掌省门开闭和通传等事务。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 唐 祕书省吏凡六十七人,典书四人,楷书十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亭长六人……世但知乡村之吏谓之亭长,殊不知 唐 诸司多有之。尚书省,《志》云:以亭长启闭传禁约。则知三省亦有也。”词语解释:话长 拼音:huà cháng
谓所叙说的事情很多。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三折:“嬷嬷説起来呵,也话长哩。”词语解释:过长 拼音:guò cháng
过分拖延或冗长。例如:这篇文章写得过长,至少要压缩三分之一;时间过长。词语解释:阻长 拼音:zǔ cháng
《诗·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后因以“阻长”形容道路艰险而遥远。 唐 卢照邻 《中和乐·总歌》:“湌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词语解释:广长 拼音:guǎng cháng
(1).宽和长。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三》:“ 蒲昌海 一名 盐泽 ,去 阳关 三千餘里,广长三、四百里。”
(2).犹广大。 元 姚燧 《皇帝尊号玉册文》:“幅员广长,振古无伦。”词语解释:客长 拼音:kè cháng
(1).旧时客店主人对客人的敬称。《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路逢一店,唤‘招商客店’。 王吉 向前去敲门,店小二问曰:‘客长有何勾当?’”《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只见主人笑嘻嘻的对 文若虚 道:‘有一事要与客长商议。’”
(2).旧时管辖矿工的一级头领。 清 林则徐 《访获他郎厅私挖矿硐之黄应倡等一百余名大概情形折》:“覈其逐层管束之法,每砂丁二十五人,设有丁目一名,每丁目十人,復设丁长一名,积至砂丁一千人,另设总头一名,而仍选立客长五名,总司稽覈。”词语解释:临长 拼音:lín cháng
犹言监临领导。《国语·晋语二》:“临长 晋国 者,非女其谁?” 韦昭 注:“临,监也;长,师也。”词语解释:悠长 拼音:yōu cháng
(1).久远;漫长。《汉书·叙传上》:“道悠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 三国 魏 曹丕 《离居赋》:“愁耿耿而不寐,歷冬夜之悠长。” 宋 范仲淹 《老人星赋》:“发天文之炳焕,符帝德之悠长。” 戴望舒 《雨巷》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深长。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下》:“中 唐 格调流宛,而意趣悠长。”《平山冷燕》第二回:“览《四瑞图》诗,体式端穆,意味悠长。”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一唱三叹,意味悠长。”
(3).指声音徐缓持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曰‘声依永’,言声韵之贵悠长也。” 冰心 《我的邻居》:“忽然一声悠长的汽笛,惨厉的叫了起来。”词语解释:中长 拼音:zhōng cháng
指相当于一般人的身高。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 周祖谟 校释:“所谓中长者,指与人高度同等之义。”词语解释:三长 拼音:sān cháng
(1). 北魏 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魏书·高祖纪下》:“初立党、里、邻三长,安民户籍。”《魏书·食货志》:“ 魏 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
(2).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隋书·艺术传·萧吉》:“《阴阳书》云:‘年命与岁月合德者,必有福庆。’《洪范传》云:‘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主王者。’经书并谓三长,应之者,延年福吉。”《隋书·艺术传·萧吉》:“而本命为九元之先,行年为三长之首,并与岁月合德。”
(1).三种长处。《旧唐书·刘子玄传》:“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 宋 陆游 《史院书事》诗:“皇祖圣謨高万古,诸贤直笔擅三长。”
(2). 汉 郭笃 、 王宏 、 平陶 三人表字皆有“长”字,合称“三长”。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三:“ 郭篤 字 长信 ,与从舅 扶风郡 王宏 字 长文 , 平陶 字 长材 相善,并知名,海内号 太原 有‘三长’焉。”词语解释:门长 拼音:mén cháng
门吏之长。《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传中人遥语门者闭之。门长曰:‘天下詎可知,而闭长者乎?’”词语解释:延长 拼音:yán cháng
(1).绵延久长。《汉书·翼奉传》:“天道终而復始,穷则反本,故能延长而亡穷也。”《后汉书·窦融传》:“ 汉 承 尧 运,歷数延长。”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仁义》:“ 太宗 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
(2).向长的方面发展。 巴金 《家》十一:“罢课延长下去等于放寒假。” 柔石 《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她一直线的想去,将这线从眼前延长到无限的天边。”词语解释:遂长 拼音:suì cháng
生长;成长。《庄子·马蹄》:“禽兽成羣,草木遂长。”《淮南子·修务训》:“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穀得遂长。” 高诱 注:“遂,成也。”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三光顺轨,草木遂长,可谓经纬天地矣。”词语解释:冗长 拼音:rǒng cháng
亦作“冗长”。 多而无用;多余。《文选·陆机〈文赋〉》:“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宂长。” 刘良 注:“宂长,谓烦多也。” 唐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诗:“ 通州 海内恓惶地,司马人间冗长官。”自注:“长,去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故名辈为小牛小虎,虽画毛,但略拂拭而已。若务详密,翻成宂长。” 宋 赵叔向 《肯綮录·长物》:“今人谓什物宂杂曰宂长,去声。”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冗长》:“宂长,音仗,义与剩賸同……俗用此二字,误为长短之长。”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有生动、简明的报告,的确也有冗长、枯燥、使人睡觉的报告。”词语解释:从长 拼音:cóng cháng
见“ 从约长 ”。
词语解释:从约长 拼音:cóng yuē cháng
战国 时有合纵之约的六国之长。《史记·苏秦列传》:“於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 苏秦 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史记·燕召公世家》:“ 苏秦 始来见,説 文公 。 文公 予车马金帛以至 赵 , 赵肃侯 用之。因约六国,为从长。”词语解释:波长 拼音:bō cháng
相邻的两个波峰或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上篇第三章二:“颜色的感觉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人的眼网膜而引起的。”《新华文摘》1983年第8期:“这样 延安 的广播电台,就要停止播音,另建一个同样波长的电台,赶在延安台停播的当天,接着播音。”词语解释:气长 拼音:qì cháng
犹言争气。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一折:“[ 芊建 云]:‘将军你早知有这今日,当初 临潼关 上,便不立的功劳也罢了。’[正末唱]:‘则俺这做元戎的不气长。’”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三折:“虽然是女娘不气长,从来个做男儿当自强。”词语解释:用长 拼音:yòng cháng
(1).运用其所长。《晋书·刘隗传》:“ 周弘武 巧於用短, 杜方叔 拙於用长。”
(2).使用长武器。《管子·兵法》“教其手以长短之利” 唐 尹知章 注:“长兵短兵,各有所利。远用长,近用短也。”词语解释:保长 拼音:bǎo cháng
凤凰昼鸣之称。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凤﹞昼鸣曰保长。”一说为凤凰夜鸣之称。《宋书·符瑞志中》:“﹝凤凰﹞夜鸣曰保长。”
(1). 宋 代乡兵制度,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一人。《宋史·兵志六》:“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
(2).旧时保甲制中每保的头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选保甲长》:“所谓保长者,邑分四乡,乡立一长,谓之保长。不曰乡而曰保者,以乡别有长,所以管摄钱穀诸事,而保长乃专司盗逃奸宄,不与乎其他者也。”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 钱文贵 ﹞同保长们都有来往,称兄道弟。”参见参见“保甲”。词语解释:合长 拼音:hé cháng
唐 宋 时常用以称呼中书省、尚书省、龙图阁等官署的主事官。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上遣閤长奏知太上:‘午时二刻,恭请赴坐。’” 词语解释:户长 拼音:hù cháng
(1). 宋 代负责督催赋税的乡官。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有一村,多豪户,税不可督,所差户长輒逃去。”《宋史·食货志上五》:“役法:役出於民,州县皆有常数。 宋 因前代之制,以衙前主官物,以里正、户长、乡书手课督赋税,以耆长、弓手、壮丁逐捕盗贼…… 淳化 五年,始令诸县以第一等户为里正,第二等户为户长。”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少吏论》:“ 韩淲 《涧泉日记》云:‘罢里正,而以催科之事委之户长。至有逃亡,使之偿补。为户长者,诚为可悯。’案,‘户长’,今改‘里书’、‘图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户长是里正的副手,乡书手助里正办理文书……户长由二等户,乡书手由三等户充当。”
(2).今谓户主。词语解释:漫长 拼音:màn cháng
绵延得很长。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间或也有女人或者小孩的声音,这是在远远寥落的长街上凄凉地喊着的漫长的叫卖声。” 艾青 《双尖山》诗:“接着它的是 离别山 ,一条漫长的窄谷,和麻密的原始森林。”词语解释:条长 拼音:tiáo cháng
挺直地生长。《管子·地员》:“羣木安遂,条长数丈。”词语解释:细长 拼音:xì cháng
与长度或高度比起来直径很小的
瘦的,长得不胖的;不丰满的。例如:因为节食变得瘦削细长的身躯。
像线的;细而长的。例如:细长的头发。词语解释:曲长 拼音:qǔ cháng
古代军队编制,部下有曲,曲的长官为曲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於是以 亮 为右将军”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蜀 诸葛亮 上言:“自臣到 汉中 ,中间期年耳,然丧 赵云 、 阳羣 …… 邓铜 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餘人。”词语解释:驾长 拼音:jià cháng
对船工的尊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小旦唤介]驾长,你看前面浅滩中,有人喊叫;我们撑船过去,救他一命,积个阴隲如何?”《儒林外史》第十五回:“驾长,单身客人,带着也罢了,添着你买酒喫。”参阅 清 翟灏 《通俗编·艺术》、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长年三老》。词语解释:骑长 拼音:qí cháng
骑兵长官之一。《汉书·靳歙传》:“所将卒斩车司马、候各四人,骑长十二人。”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骑之长。”词语解释:仲长 拼音:zhòng cháng
(1). 汉 末 仲长统 的省称。《文选·任昉〈竟陵文宣王行状〉》:“良田广宅,符 仲长 之言。” 李善 注引《后汉书》:“ 仲长统 ,字 公理 , 山阳 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每州郡召命,輒称疾不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尝论之曰:‘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足以息四体之役。’”
(2).复姓。 汉 有 仲长统 。见《后汉书·仲长统传》。词语解释:冶长 拼音:yě cháng
公冶长 的省称。 唐 刘长卿 《罪所留系寄张十四》诗:“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 冶长 空得罪, 夷甫 岂言钱。” 唐 李白 《上崔相百爱章》诗:“屈法申恩,弃瑕取材。 冶长 非罪, 尼父 无猜。” 王琦 注:“ 公冶长 , 齐 人,字 子长 。 孔子 曰: 长 ,可妻也,虽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词语解释:令长 拼音:lìng cháng
秦 汉 时治万户以上县者为令,不足万户者为长。后因以“令长”泛指县令。《史记·滑稽列传》:“於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元典章新集·刑部·出军》:“今后因盗而流,路遇原免者,令长押监赴所在官司,依例刺字。” 清 郑鉽 《送族弟瀛州之官安县七十韵》:“朝廷设令长,盖为司牧计,远近岂异伦,小大无二例。”词语解释:绵长 拼音:mián cháng
亦作“緜长”。
(1).延续久远。 南朝 梁 庾肩吾 《谢赉林檎启》:“ 丹徒 故苑,岁绵长而不见; 岷山 旧植,路重阻而来难。”《西游记》第十一回:“普諭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如大 清 歷数绵长,延臣寿命,臣当益加勤勉,谨保终始。”
(2).犹漫长。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传》:“疆宇修阔,道路緜长。”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臣自用兵以来,三次肃清 楚 境,而边界绵长,与其布兵各卡……不如分两路游兵。” 柯灵 《香雪海·时间》:“十年过去了,在时间的长河里,这只是无限绵长中的一瞬。”词语解释:守长 拼音:shǒu cháng
郡守县令等地方长官的统称。《后汉书·吴汉传》:“时 鬲县 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晋书·王浑传》:“可令中书指宣明詔,问方土异同,贤才秀异,风俗好尚,农桑本务,刑狱得无宽滥,守长得无侵虐。”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自天子至郡邑守长通得祀而徧天下者,唯社稷与 孔子 为然。” 宋 曾巩 《湘冠》诗:“鸟蚁睢盱倚嵓险,此虏难胜端非今,较然大体著方册,唯用守长怀其心。”词语解释:千长 拼音:qiān cháng
匈奴 中管理一千户人家的官。《史记·匈奴列传》:“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之属。”词语解释:比长 拼音:bǐ cháng
古代乡官名。 周 代五户居民为一比,有比长管理。《周礼·地官·比长》:“比长:各掌其比之治。五家相受,相和亲。有辠奇衺,则相反。”《逸周书·大聚》:“教芧与树艺,比长立职,与田畴皆通。”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周官》乡大夫之属:比长、閭胥、族师、党正,乡官也。”词语解释:相长 拼音:xiāng cháng
(1).彼此促进。《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两人多是出群才学,英鋭少年,与 闻俊卿 意气相投,学业相长,况且年纪差不多。”
(2).在一起长大。《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向寿 者, 宣太后 外族也,而与 昭王 少相长,故任用。”词语解释:梢长 拼音:shāo cháng
犹言细高挑儿。 萧红 《生死场》四:“大家都知道是 打鱼村 的 李二婶子 来了,听了声音,就可以想象她梢长的身子。”词语解释:容长 拼音:róng cháng
谓外表好看。《楚辞·离骚》:“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朱熹 集注:“容长,谓徒有外好耳。”
宽容。《后汉书·朱浮传》:“羣下苛刻,各自为能,兼以私情容长,憎爱在职,皆竞张空虚,以要时利。”参见“ 容养 ”。
词语解释:容养 拼音:róng yǎng
(1).犹蓄养。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非崇塔侈像,容养滥吹之僧,以伤财害民之谓也。”《周书·艺术传·黎景熙》:“故天地称其高厚者,万物得其容养焉。”
(2).宽恕。《宋书·范晔传》:“每存容养,冀能悛革,不谓同恶相济,狂悖至此。便可收掩,依法穷詰。”《宋书·殷琰传》:“足下以衣冠华胄,信概夙昭,附戾从违,犹见容养。”词语解释:色长 拼音:sè cháng
宋 元 教坊司管理乐工的属官。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色有色长,部有部头。”《宋史·乐志十七》:“教坊,本隶宣徽院,有使、副使、判官、都色长、色长。”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 张千 ,你取我俸银二十两,付与教坊司色长。”词语解释:手长 拼音:shǒu cháng
手臂伸得很长。喻善于谋取私利。《官场现形记》第四回:“况且这万把银子都是面子上的钱;若是手长些,弄上一底一面,谁能管他呢?”词语解释:会长 拼音:huì cháng
某些团体、组织的领导人。 刘揆一 《黄兴传记》:“创立 华兴会 省垣 连陞街 机关部,公被举为会长。” 章炳麟 《兴浙会章程》:“本会拟设会长二人,会董二人,皆以平等相待。会长必取博综古今、通达经济者。” 沙汀 《防空》:“那老头子一生从没有闲散过,就在暮年,他还是在农会会长的位置上咽气的。”词语解释:纤长 拼音:xiān cháng
细长。《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手垂过膝,拾指纤长。” 宋 韩彦直 《橘录·真柑》:“真柑在品类中最贵可珍……叶则纤长茂密,浓阴满地。” 何其芳 《画梦录·秋海棠》:“仿佛听得见夜是怎样从有蛛网的檐角滑下,落在花砌间纤长的飘带似的兰叶上。”词语解释:甲长 拼音:jiá cháng
宋 以来地方户籍编制。十户为甲,其头目称甲长。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凿郏》:“我做甲长管十家。” 清 吴嘉宾 《海疆善后疏》:“甲长属保长,不必拘定五家十家数目。” 茅盾 《水藻行》五:“上回劳动服务,怎么 陈甲长 的儿子人也没去,钱也没花?”词语解释:永长 拼音:yǒng cháng
长久。《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周 封八百,同姓诸 姬 并为建国,夹辅王室,尊事天子,享国永长,为后世法。”《魏书·灵徵志下》:“时当大乐,子孙永长。”词语解释:泛长 拼音:fàn cháng
谓水上涨。《南史·梁安成康王秀传》:“时夏水汎长,津梁断絶。”《北史·杨大眼传》:“ 大眼 军城东,守 淮 桥东西道。属水汎长, 大眼 所綰统军 刘神符 、 公孙祉 两军夜中争桥奔退。”词语解释:驿长 拼音:yì cháng
掌管驿站的长官。《唐律·厩库·监主借官奴畜》:“驛长私借人马驴者,各减一等,罪止杖一百。”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驛长不遇梅花使,孤身去客三千里。”词语解释:齿长 拼音:chǐ cháng
(1).年纪大。《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之齿长矣,不能事人。”《国语·周语中》:“ 郑伯 捷 之齿长矣,王而弱之,是不长老也。”
(2).以年龄长幼所定的人伦之礼。《管子·八观》:“禁罚不严,则齿长辑睦,毋自生矣。” 尹知章 注:“乡里长弟当以齿也。”词语解释:使长 拼音:shǐ cháng
(1).上司。属员对主管官的称呼。《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三年》:“吾儕捐父母妻子,为人客战,千里送死,而使长復不存恤,奈何?”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其生长富贵,本不知艰难,一但仕宦,便为此官,逐司只有使长一人可相拘辖。”
(2). 金 元 时奴仆对主人的称呼。也称作“侍长”。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院公云﹞夜来两个小使长把墙头上花都折坏了。” 明 《杀狗记·安童将命》:“老汉姓 王 ,名 老实 ,西郊外居住,从来伏侍 孙 宅使长至今,已过两代。”词语解释:政长 拼音:zhèng cháng
君主;官长。《墨子·尚同上》:“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於无政长。” 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下》:“官有政长,而民有所政属。”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赏罚在当时已是有的,其权操之于政长。”词语解释:王长 拼音:wáng cháng
(1).称王为首。《庄子·山木》:“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柟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 羿 、 逢蒙 不能眄睨也。”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此当就猿而言,谓猿得柟梓豫章,则率其属居其上而自为君长也。”一说自得貌。 成玄英 疏:“王长,犹自得也。”
(2).旺盛。王,通“ 旺 ”。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一章:“身体强健,耳目聪明,神气王长。” 康有为 《公民自治篇》:“心思发越,神气王长,学识开明。”词语解释:逢长 拼音:féng cháng
久长。《楚辞·天问》:“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 姜亮夫 校注:“逢长,犹言久长,古长大久远厚重诸字义皆得相通。”词语解释:元长 拼音:yuán cháng
首善,拔萃。 唐 张九龄 《故光禄大夫徐公神道碑》:“皇帝稽古崇训,开堂集儒,以公才学元长,命登首席。”词语解释:优长 拼音:yōu cháng
(1).优异,杰出。 唐 韩愈 《举韩泰自代状》:“前件官词学优长,才器端实,早登科第,亦更臺省。”《旧唐书·良吏传下·杨瑒》:“皆经学优长,德行纯茂,堪为后生师范。”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制科》:“选词理优长者,具名闻奏。” 章炳麟 《演说录》:“至于 中国 特别优长的事, 欧 美 各国所万不能及的,就是均田一事,合于社会主义。”
(2).优点,长处。 孙犁 《澹定集·致丁玲信》:“不只了解我们的一些优长之处,主要是了解我们的缺短之处。”词语解释:开长 拼音:kāi cháng
开启并助长。《后汉书·郎顗传》:“其当迁者,竞相荐謁,各遣子弟,充塞道路,开长姦门,兴致浮伪。”词语解释:履长 拼音:lǚ cháng
指冬至。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履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 隋 杜臺卿 《玉烛宝典》卷十一:“十一月建子, 周 之正月,律当黄鐘,其管最长,为万物之始,故至节有履长之贺。”词语解释:续长 拼音:xù cháng
箭神名。《艺文类聚》卷六十引《太公兵法》:“箭之神,名续长。”词语解释:火长 拼音:huǒ cháng
(1).古代军队基层组织中的小头目。《新唐书·兵志》:“士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 宋 苏辙 《论雇河夫不便札子》:“七百里至一千里以上,每天纳钱三百文,省圑头倍之,甲头、火长之类增三分之一。”
(2).泛指兵卒。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火长》:“今人谓兵为户长,亦曰火长。”
(3).指挥船只航行的人。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江海船舰》:“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釐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繫也。”词语解释:臂长 拼音:bì cháng
臂下垂贴附身体两侧,自锁骨顶端至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