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走镖 拼音:zǒu biāo
亦作“ 走鑣 ”。 旧谓保镖者护送人或货物。《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因为走鏢的这一行,虽説仗艺业吃饭,是桩和小人作对头的勾当,不是条平稳路。” 张恨水 《啼笑因缘》第一回:“这样大的本领,不要说作官,就是到镖局里走镖,也可顾全衣食。” 老舍 《断魂枪》:“这是走镳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党与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词语解释:飞镖 拼音:fēi biāo
(1).旧式武器。形状像长矛的头,投掷出去能击伤人。
(2).一种投掷运动。镖多用木料制成。比赛时,以在一定时间内掷出和收回的飞镖最多者或镖的飞行时间最长者为优胜。词语解释:起镖 拼音:qǐ biāo
保镖者押货起行。 侯宝林 《窝瓜镖》:“打好骡驮子,当天起镖。”词语解释:保镖 拼音:bǎo biāo
亦作“ 保鑣 ”。亦作“ 保标 ”。
(1).旧时有武艺的人受雇护送财物或保护雇主人身安全,称为保镖。 清 袁枚 《新齐谐·董金瓯》:“吾父某亦为人保标,路逢 僧耳 ,与角鬪,不胜而死。” 鲁迅 《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于是跟一个好官员或钦差大臣,给他保鑣,替他捕盗,一部《施公案》,也说得很分明。”
(2).现多比喻起护卫作用。 浩然 《洪涛曲》:“我陪着你去,给你保镖。” 聂绀弩 《论莲花化身》:“因之在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会,常有顽固的父母,滥用家庭的权威,为旧思想保鑣,阻碍儿女进步,甚至迫害儿女。”
(3).从事保镖之事者。亦比喻起护卫作用的人或事物。 茅盾 《三人行》:“你准是贪官污吏的爪牙--保镖,卫队!” 周恩来 《关于国民党二中全会的谈话》:“这样,将来的国民大会就会更便于做一党专政的保镖。”词语解释:铁镖 拼音:tiě biāo
见“ 铁标 ”。
词语解释:铁标 拼音:tiě biāo
亦作“ 铁鏢 ”。 用铁或钢铸的一种兵器,形如矛头,用以投掷伤人。《水浒传》第九二回:“ 项充 、 李袞 两箇,各人手挽着蛮牌,右手拿着铁标。”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有铁鏢焉,升桅斗而掷之……巨铁细尾,中舟必洞,中人必死。” 梁斌 《红旗谱》三五:“从破柜头里找三截鞭和铁镖,找出长枪大棍,要去当纠察队。”词语解释:钟镖 拼音:zhōng biāo
即钟表。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中寳者,以有用之物为寳,如火船、火车、鐘鏢、电火表……等物。”参见“ 鐘表 ”。
词语解释:钟表 拼音:zhōng biǎo
钟和表的总称。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自鸣钟》:“近日泰西氏所造自鸣鐘表,制造奇邪。”
同“ 鐘表 ”。词语解释:梭镖 拼音:suō biāo
见“ 梭标 ”。
词语解释:梭标 拼音:suō biāo
亦作“ 梭鏢 ”。 装有长柄的单尖两刃刀。 陈毅 《在志愿军司令部度春节·喜志司规模雄壮整齐》诗:“欣看装备军容盛,忆我曾长梭标师。”自注:“一九二八年春,我曾任红四军十二师师长。该师五千餘人,仅有步枪百餘枝,餘尽梭标,人称‘梭标师’。” 杨朔 《海罗杉》:“仗一结束,战士一色换上精良的武器,原来用的梭镖插满山头。”词语解释:水镖 拼音:shuǐ biāo
方言。也叫水撇。用瓦片、瓷片掷向水面并使之擦水面飞驰同时划起水痕。 郑振铎 《海燕》:“随了他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镖在水面上所划起的长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