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丰镐 拼音:fēng hào
亦作“ 丰鄗 ”。
(1). 周 的旧都。 文王 邑 丰 ,在今 陕西 西安 西南 丰水 以西。 武王 迁 镐 ,在 丰水 以东。其后 周公 虽营 洛邑 , 丰 镐 仍为当时政治文化中心。《韩非子·五蠹》:“古者, 文王 处 丰 镐 之閒,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 西戎 。”《汉书·郊祀志下》:“昔者 周文 、 武 郊於 丰 鄗 , 成王 郊於 雒邑 。”
(2).借指国都。 唐 储光羲 《哥舒大夫颂德》诗:“ 陇 路起 丰 镐 , 关 云随旌斾。” 元 范梈 《赠别罗元友教授之应昌》诗:“ 应昌 信殊僻,宅近今 丰 镐 。”
(3). 明 人亦借指留都 南京 。 明 范景文 《募施粥疏》:“ 江 南故 丰 镐 地,沃土为焦,频仍旱魃。” 明 张煌言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之三:“天入 金 焦 锁钥旧,地过 丰 镐 鼓鐘新。”词语解释:宴镐 拼音:yàn hào
《诗·小雅·鱼藻》:“王在在 镐 ,岂乐饮酒。” 郑玄 笺:“天下平安,万物得其性。 武王 何所处乎?处於 镐京 ,乐八音之乐,与羣臣饮酒而已。”后遂以“宴镐”为天下太平君臣同乐之典。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诗:“ 汉武 横 汾 日, 周王 宴 镐 年。” 唐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三:“戈偃征 苗 后,诗传宴 镐 初。”词语解释:周镐 拼音:zhōu hào
周 都 镐京 。泛指京城。 宋 杨亿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 周 镐 欢麀鹿,虞《韶》集凤凰。”词语解释:西镐 拼音:xī hào
西周 国都 镐京 。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 周平王 东迁 洛邑 ,因称 镐京 为“西镐”。后亦用以泛指国都。 唐 韩休 《驾幸华清宫赋》:“素秋归兮元冬早,王是时兮出 西镐 。” 唐 皎然 《岘山送裴秀才赴举》诗:“王师出 西镐 ,虏寇避 东平 。”词语解释:镐镐 拼音:hào hào
光明貌。镐,通“ 皓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其华表则镐镐鑠鑠,赫奕章灼。” 李善 注:“镐镐鑠鑠……皆谓光显昭明也。”词语解释:风镐 拼音:fēng hào
手持的风动工具。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使气缸里的冲击锤往复冲击气缸前端的钎子,钎子的尖刃即凿入岩石,达到破碎的目的。词语解释:十字镐 拼音:shí zì gǎo
两头有齿的镐,镐头与柄呈十字形。 邓十喆 《活矿工和死把头》:“老 杨贯 刨煤刨得太累了……他就放下十字镐,到从前干过活的掌子里坐下来。”词语解释:鐯镐 拼音:zhuō hào
刨地的镐。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九章:“ 梁永生 和 沉万泉 打过招呼,硬夺过他手中的小鐯镐干起来。”词语解释:鹤嘴镐 拼音:hè zuǐ hào
挖掘土石用的工具。镐头两头尖,或一头尖一头扁平,中间装着木柄。俗称洋镐。词语解释:手镐 拼音:shǒu hào
一种简易的手工采掘工具。由钢制镐头和木柄组成。词语解释:洋镐 拼音:yáng hào
鹤嘴镐的俗称。一种挖掘土石的工具。词语解释:丁字镐 拼音:dīng zì gǎo
一端锋利而另一端钝的镐词语解释:电镐 拼音:diàn hào
用电能做动力开凿岩层和矿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