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首字词组
铸金铸作铸宝铸刑书铸石铸定铸成大错铸木镂冰
铸鼎铸剑铸字铸件铸剑为犁铸甲销戈铸工铸钢
铸颜铸铜铸镕铸消铸词铸条铸型铸鼎象物
铸铁铸冶铸山铸烁铸泻务铸辞铸新淘旧铸锻
铸印铸人铸陶铸炼铸模铸语铸币 
铸错铸兵铸凝铸范铸造铸客铸山煮海 

词语解释:铸金  拼音:zhù jīn
指以铜、锡等金属铸物。《庄子·大宗师》:“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鏌鋣!’”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越王 乃使良工铸金,象 范蠡 之形,置之坐侧,朝夕论政。”
词语解释:铸鼎  拼音:zhù dǐng
(1).见“ 铸鼎象物 ”。
(2).指 黄帝 铸鼎乘龙的传说。《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 荆山 前。” 明 张居正 《泰陵春祀》诗:“当年闻铸鼎,此日想遗弓。”亦用为帝王死去之典。 唐 舒元舆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诗:“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
词语解释:铸鼎象物  拼音:zhù dǐng xiàng wù
指 禹 收九州之金铸九鼎而象百物。后用此称颂君王功德。《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象所图物,著之于鼎。”亦省作“ 铸鼎 ”。《墨子·耕柱》:“昔者 夏后开 使 蜚亷 折金於山,以铸鼎於 昆吾 。”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商调曲三》:“神奸不若,观铸鼎之形。”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谒禹庙醮词》:“铸鼎之功既集,锡班之报攸彰。”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大头鬼》:“曾读 阮瞻 无鬼论,不须铸鼎与燃犀。”
词语解释:铸颜  拼音:zhù yán
谓 孔子 培养其弟子 颜渊 ( 颜回 )成才。后泛指培养人才。语本 汉 扬雄 《法言·学行》:“或曰:‘人可铸与?’曰:‘ 孔子 铸 颜渊 矣。’” 汪荣宝 义疏:“‘ 孔子 铸 颜渊 ’者, 司马 云:‘借令 颜渊 不学,亦常人耳。遇 孔子 而教之,乃庶几於圣人。’” 唐 杜牧 《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学士简于圣明自致霄汉皆与舍弟昔年还往牧支离穷悴窃于一麾书美歌诗兼自言志因成长句四韵呈上三君子》:“斗间紫气龙埋狱,天上洪炉帝铸 颜 。” 唐 刘耕 《和主司王起》:“ 孔 门频见铸 颜 功,紫綬青衿感激同。”
词语解释:铸铁  拼音:zhù tiě
(1).把铁矿石冶炼成铁。《汉书·五行志上》:“ 成帝 河平 二年正月, 沛郡 铁官铸铁,铁不下,隆隆如雷声,又如鼓音。”《北史·杨津传》:“掘地至泉,广作地道,潜兵涌出,置炉铸铁,持以灌贼。贼遂相告曰:‘不畏利槊坚城,唯畏 杨公 铁星。’” 清 陈维崧 《满江红·舟次丹阳感怀》词:“铸铁竟成千古错,读书翻受群儿耻。”
(2).用生铁重新熔炼而成的铁碳合金。也叫生铁或铣铁。
词语解释:铸印  拼音:zhù yìn
铸造官印。《太平御览》卷九三一引 锺离岫 《会稽后贤传》:“ 孔愉 字 敬康 ,尝至 吴兴 餘不亭 ,见人笼龟於路, 愉 求买而放於溪中。龟行至水,反顾视 愉 。及封此亭而铸印,龟首廻屈,三铸不正,有似昔龟之顾。灵德感应如此。”因用为咏龟之典。 唐 李群玉 《龟》诗:“冠山期不小,铸印事寧虚。”
词语解释:铸错  拼音:zhù cuò
见“ 铸成大错 ”。
词语解释:铸成大错  拼音:zhù chéng dà cuò
《资治通鉴·唐昭宗天祐三年》:“ 全忠 留 魏 半岁, 罗绍威 供亿,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比去,蓄积为之一空。 绍威 虽去其逼,而 魏 兵自是衰弱。 绍威 悔之,谓人曰:‘合六洲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胡三省 注:“错,鑢也,铸为之;又释错为误。 罗 以杀牙兵之误,取铸错为喻。”后指造成重大的而又无可挽回的错误。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倘若我晚回一步,岂不铸成大错!”亦省作“ 铸错 ”。 宋 方岳 《旧传有客谒一士夫题其刺》诗:“铸错空糜六州铁,补鞋不似两钱锥。” 明 张煌言 《岛居》诗之三:“计疎凭铸错,道废漫书空。” 清 陈炽 《税则》:“太阿倒持,授人以柄,九州之铁,铸错竟成,非惟 中国 所未闻,抑亦西人所不及料也。”
词语解释:铸作  拼音:zhù zuò
铸造;制作。 汉 王充 《论衡·道虚》:“今时好事之人,见旧剑古钩,多能名之,可復谓目见其铸作之时乎。”《后汉书·循吏传·任延》:“ 九真 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 延 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闢。”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外国作水精椀,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今 交 广 多有得其法而铸作之者。”
词语解释:铸剑  拼音:zhù jiàn
(1).铸造宝剑。《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莒子 庚舆 虐而好剑,苟铸剑,必试诸人,国人患之。”
(2).比喻策划阴谋诡计。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肉腰刀》:“时人皆言 林甫 甘言如蜜。朝中相谓曰:‘ 李公 虽面有笑容,而肚中铸剑也。’”
词语解释:铸铜  拼音:zhù tóng
(1).用铜铸造(器物)。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 倪璠 注引《广州记》:“ 马援 到 交阯 ,立铜柱为 汉 之极界也。” 唐 韩愈 《钱重物轻状》:“禁人无得以铜为器皿,禁铸铜为浮屠佛像鐘磬者。”
(2).一种含锌的铜。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铜》:“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倭铅和写(泻)为铸铜。”
词语解释:铸冶  拼音:zhù yě
(1).冶炼与铸造。《汉书·货殖传》:“ 邯郸 郭纵 以铸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后汉书·刘陶传》:“议者不达农殖之本,多言铸冶之便。”
(2).偏指熔炼。 唐 李白 《上云乐》诗:“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词语解释:铸人  拼音:zhù rén
谓培育人才。 汉 扬雄 《法言·学行》:“或问:‘世言铸金,金可铸与?’曰:‘吾闻覿君子者,问铸人,不问铸金。’或曰:‘人可铸与?’曰:‘ 孔子 铸 颜渊 矣。’” 明 唐顺之 《赠冯午山提学》诗:“试看铸人术,岂尚雕虫文。”
词语解释:铸兵  拼音:zhù bīng
铸造兵器。《左传·僖公十八年》:“ 郑伯 始朝于 楚 , 楚子 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 杨伯峻 注:“ 周 代铸兵器,铸鐘、鼎等彝器俱以铜。”
词语解释:铸宝  拼音:zhù bǎo
指铸造宝册印章。古代帝王封赠、册立,其宣授位号的册文,用贵金属(金或银)铸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胡忠安》:“即代为礼部尚书,他未暇建白,首请赐贵妃 孙氏 宝册……上大悦,即命铸宝,令礼部具仪注以闻。”
词语解释:铸字  拼音:zhù zì
谓铸造铅字。
词语解释:铸镕  拼音:zhù róng
铸造熔炼。引申为培育,造就。《隋书·音乐志上》:“铸鎔苍昊,甄陶区有。”
词语解释:铸山  拼音:zhù shān
谓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四海苟备,虽室有悬磬之窶,可以无羡乎铸山而煑海矣。” 前蜀 韦庄 《咸通》诗:“ 咸通 时代物情奢,欢杀 金 张 许 史 家。破产竟留天上乐,铸山争买洞中花。”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嗤前贤铸山智拙,轮周廓好,何如当百当千。”
词语解释:铸陶  拼音:zhù táo
语本《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 尧 舜 者也。”谓造就,培育。后以“铸陶”指培养人才。 马其昶 《〈濂亭集〉序》:“ 曾文正公 以德行文学,铸陶天下,羣才辐輳,不专一长。”
词语解释:铸凝  拼音:zhù níng
古代所谓神人中的一种。擅炼丹点金之术。《文选·郭璞〈江赋〉》“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 李善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按‘铸凝’似是黄白术。”
词语解释:铸刑书  拼音:zhù xíng shū
(1). 春秋 时代 郑 晋 等国实行法治,把刑法条文铸刻在鼎上,因称。《左传·昭公六年》:“三月, 郑 人铸刑书。” 杜预 注:“铸刑书於鼎,以为国之常法。”
(2).借指公开颁布重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俺正要省约法,画狱牢;那知他铸刑书,加炮烙。”
词语解释:铸件  拼音:zhù jiàn
用铸造的方法制成的物件。
词语解释:铸消  拼音:zhù xiāo
谓熔炼铸造。《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内铸消铜以为钱,东煑海水以为盐。”
词语解释:铸烁  拼音:zhù shuò
谓冶炼。 汉 王充 《论衡·儒增》:“或时 周 亡之时,将军 摎 人众见鼎盗取,姦人铸烁以为他器。 始皇 求不得也。”
词语解释:铸炼  拼音:zhù liàn
(1).犹铸造。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应当像过去那样,让总理飞遍世界,铸炼友谊。”
(2).锻炼;提炼。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我的心性,在这几几乎类似游民的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中,融陶铸炼成了什么样子,我也不能知道。”《诗刊》1977年第9期:“诗句的奇思妙想,并非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想入非非,而是观察、体验、分析的生活资料,铸炼而为准确、鲜明、生动的诗句。”
词语解释:铸范  拼音:zhù fàn
即铸模。《历史研究》1975年第4期:“ 春秋 末期,又发明了‘高温液体还原法’,和金属型铸范。”参见“ 铸模 ”。
词语解释:铸模  拼音:zhù mó
铸件模型的统称。
词语解释:铸石  拼音:zhù shí
玄武岩、辉绿岩或煤灰等经配料、煅烧、熔化后,浇铸到模型中缓慢冷却、结晶得到的铸品。铸石非常耐磨,在许多地方可以用来代替钢材。
词语解释:铸剑为犁  拼音:zhù jiàn wéi lí
谓销熔武器以制造田器。语本《孔子家语·致思》:“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於原藪,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鬭之患。”《人民日报》1977.9.30:“它们决不会放下屠刀,铸剑为犁。”
词语解释:铸词  拼音:zhù cí
亦作“ 铸辞 ”。
(1).锤炼文辞。语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虽取鎔经意,亦自铸伟辞。” 明 文徵明 《题希哲手稿》:“此卷虽君少作,而铸词发藻,居然玄胜。” 清 丘逢甲 《说剑堂集题词为独立山人作》诗:“九霄 太乙 窥铸词,山人説剑当説诗。”《唐人小说·沉亚之〈湘中怨解〉》 汪辟疆 按语:“ 沉氏 尝游 昌黎 之门,文本晦涩,铸辞用字,不落蹊径。”
(2).铸于金属器物上的文字。与“刻辞”相对而言。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四》:“这个铜权的一面刻着 秦始皇 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刻辞,和 秦二世 的补刻辞……但是在另一面则有如下十七字的铸辞。”
词语解释:铸泻务  拼音:zhù xiè wù
宋 代主管铸造业的机构或场所。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照 作新乐,将铸编钟,给铜铸泻务,得古编钟一枚,工人不敢销毁,遂藏於太常。”
词语解释:铸模  拼音:zhù mó
铸件模型的统称。
词语解释:铸造  拼音:zhù zào
(1).把金属加热熔化倒入砂型或模子里,使凝固成为器物。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平等阁》:“﹝ 澄空 ﹞誓愿於 晋阳 汾 西铸铁像……及烟焰息灭,启鑪之后,其像无成。 澄空 即深自咎责,稽首懺悔,復坚前约,再谋铸造。”《宋史·乐志二》:“时言者以为鎛鐘、特磬未协音律,詔令 邓保信 、 阮逸 、 卢昭序 同太常检详典礼,别行铸造。”《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造兵器》:“可惜欠缺兵器,真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呀! 冯云山 说道:‘我们何不设法自己铸造。’”
(2).比喻创制,建立。 章炳麟 《文学说例》:“顷岁以来,渐为进步发见之代,常语简单,有待铸造。”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如果真是说出这样的话,一个用信任和尊敬铸造的形象,不是一下子便毁了。”
(3).比喻培养造就。 郭沫若 《努力把自己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的文化工人》:“我们要铸造别人的灵魂,尤必须努力铸造好自己的灵魂。”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在十几年的漫长岁月中,她一点一滴地,无形中和有形中按照自己的心情,铸造闺女的心性。”
词语解释:铸定  拼音:zhù dìng
熔铸成型。引申为注定,决定。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但我并不说古来如此,现在遂无可为,劝人们对于‘过去’生敬畏心,以为它已经铸定了我们的运命。” 茅盾 《虹》九:“我用了极大的努力遵照他的意思做。然而什么都铸定了时,他又变了主意。”
词语解释:铸甲销戈  拼音:zhù jiǎ xiāo gē
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明 刘基 《丙申岁十月还乡作》诗之七:“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
词语解释:铸条  拼音:zhù tiáo
生产呈金属条状的铅字的过程或行为
词语解释:铸辞  拼音:zhù cí
见“ 铸词 ”。
词语解释:铸词  拼音:zhù cí
亦作“ 铸辞 ”。
(1).锤炼文辞。语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虽取鎔经意,亦自铸伟辞。” 明 文徵明 《题希哲手稿》:“此卷虽君少作,而铸词发藻,居然玄胜。” 清 丘逢甲 《说剑堂集题词为独立山人作》诗:“九霄 太乙 窥铸词,山人説剑当説诗。”《唐人小说·沉亚之〈湘中怨解〉》 汪辟疆 按语:“ 沉氏 尝游 昌黎 之门,文本晦涩,铸辞用字,不落蹊径。”
(2).铸于金属器物上的文字。与“刻辞”相对而言。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四》:“这个铜权的一面刻着 秦始皇 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刻辞,和 秦二世 的补刻辞……但是在另一面则有如下十七字的铸辞。”
词语解释:铸语  拼音:zhù yǔ
犹铸词。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李易安 词……其源自从 淮海 、 大晟 来,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
词语解释:铸客  拼音:zhù kè
从事铸造业的工商业者。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在出土的 楚国 铜器铭文中,出现了‘工’、‘铸客’、‘冶师’等几种身分不同的生产者的称呼。产品常标出督造机构、司造的各级官工和生产者名称。”
词语解释:铸成大错  拼音:zhù chéng dà cuò
《资治通鉴·唐昭宗天祐三年》:“ 全忠 留 魏 半岁, 罗绍威 供亿,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比去,蓄积为之一空。 绍威 虽去其逼,而 魏 兵自是衰弱。 绍威 悔之,谓人曰:‘合六洲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胡三省 注:“错,鑢也,铸为之;又释错为误。 罗 以杀牙兵之误,取铸错为喻。”后指造成重大的而又无可挽回的错误。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倘若我晚回一步,岂不铸成大错!”亦省作“ 铸错 ”。 宋 方岳 《旧传有客谒一士夫题其刺》诗:“铸错空糜六州铁,补鞋不似两钱锥。” 明 张煌言 《岛居》诗之三:“计疎凭铸错,道废漫书空。” 清 陈炽 《税则》:“太阿倒持,授人以柄,九州之铁,铸错竟成,非惟 中国 所未闻,抑亦西人所不及料也。”
词语解释:铸工  拼音:zhù gōng
(1).铸造器物的工作。通称翻砂。
(2).铸造器物的技术工人。《通典·职官二一》:“冶工、铸工、锻工。”
词语解释:铸型  拼音:zhù xíng
铸造金属器物的模型。铸型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等。砂型应用最广,但只能浇注一次,金属型则可浇注许多次。
词语解释:铸新淘旧  拼音:zhù xīn táo jiù
创造新的,汰除旧的。 李大钊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都是先生在 中国 民族革命史上继往开来,铸新淘旧,把革命的基础,深植于本国工农民众,广结于世界革命民众的伟大功绩。”
词语解释:铸币  拼音:zhù bì
钱币的铸造或制作
用金属铸成的钱币
词语解释:铸山煮海  拼音:zhù shān zhǔ hǎi
《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 有 豫章郡 铜山, 濞 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煑海水为盐。”谓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后用“铸山煑海”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 宋 苏轼 《表忠观碑》:“而 吴 越 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煑海,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 宋 李纲 《理财论上》:“徵商榷酤,铸山煑海,平準市易,香矾茶课之所取,不为不多也。”
词语解释:铸木镂冰  拼音:zhù mù lòu bīng
谓约束树木(使其按人为的形态生长),刻镂冰块(使其成某种精致的工艺品)。比喻经办毫无成效的事情。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人事中》:“卖浆贩麦,利輒失时,铸木鏤冰,初无成日。”
词语解释:铸钢  拼音:zhù gāng
用铸造方法成形的钢,与铸铁相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如强度、韧性等
词语解释:铸鼎象物  拼音:zhù dǐng xiàng wù
指 禹 收九州之金铸九鼎而象百物。后用此称颂君王功德。《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象所图物,著之于鼎。”亦省作“ 铸鼎 ”。《墨子·耕柱》:“昔者 夏后开 使 蜚亷 折金於山,以铸鼎於 昆吾 。”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商调曲三》:“神奸不若,观铸鼎之形。”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谒禹庙醮词》:“铸鼎之功既集,锡班之报攸彰。”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大头鬼》:“曾读 阮瞻 无鬼论,不须铸鼎与燃犀。”
词语解释:铸锻  拼音:zhù duàn
铸造锤炼。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时人谓:‘ 郭氏 之室,不雨而雷。’言其铸锻之声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