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铦锋 拼音:xiān fēng
刚锐的锋芒。《文选·张衡〈西京赋〉》:“衝狭鷰濯,胸突銛锋。” 薛综 注:“卷簟席,以矛插其中,伎儿以身投从中过。” 唐 陆贽 《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而突銛锋,排患难者,则以是赏之。” 清 赵翼 《秧针》诗:“谁散銛锋似嫩芜,纤柔不比剑裁蒲。”词语解释:铦锥 拼音:xiān zhuī
锋利的锥子。借指毛笔笔尖。 唐 柳宗元 《郴笔》诗:“截玉銛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词语解释:铦铓 拼音:xiān máng
刚锐的锋芒。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砚石﹞淬笔锋之銛鋩,发墨华之葱蒨。”词语解释:铦磨 拼音:xiān mó
磨砺使锐利。 唐 僧鸾 《赠李粲秀才》诗:“笔下銛磨巨闕锋,胸中静灩 西江 水。”词语解释:铦利 拼音:xiān lì
锋利;锐利。《吕氏春秋·简选》:“简选精良,兵械銛利,令能将将之。”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四:“故其初偶得铁多者刀成,銛利絶世,一挥能断牛腰。” 清 孙枝蔚 《赠王幼华》诗:“舌锋何銛利,曾不道九州。” 徐珂 《清稗类钞·盗贼·飞贼》:“乙飞跃入甲宅,以銛利之匕首刺牀头,尽携其黄白物以去。”词语解释:铦锐 拼音:xiān ruì
(1).锋利,锐利。指爪牙。 唐 杜甫 《天狗赋》:“天子骑白日,御东山,百兽踿蹌以皆从兮,肆猛仡銛鋭乎其间。” 仇兆鳌 注:“銛鋭,言爪牙。”
(2).形容山峰耸直而尖锐。 元 黄石翁 《望九峰山》诗:“病翁生愁午睡去,身行失却 九峰山 。前瞻数点颇銛鋭,沿流计程只此是。”
谓投机取巧。 宋 苏舜钦 《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作事有本末,不尚銛鋭,久而必立。”词语解释:铦钩 拼音:xiān gōu
锋利的钓钩。 唐 李群玉 《放鱼》诗:“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銛鉤。” 元 马臻 《渔父歌》:“昨朝老妇丁寧泣,銛钩须利不须直。得鱼卖钱及早归,乡吏打门征敛急。”词语解释:铦鉏
锹、锄之类的农具词语解释:铦兵 拼音:xiān bīng
锋利的兵器。《吕氏春秋·论威》:“虽有险阻要塞,銛兵利械,心无敢据,意无敢处,此 夏桀 之所以死於 南巢 也。”词语解释:铦达 拼音:xiān dá
尖利;锐利。《荀子·赋》:“长其尾而鋭其剽者耶?头銛达而尾赵繚者邪?”词语解释:铦颖 拼音:xiān yǐng
锋利的尖端。借指毛笔笔尖。 明 袁中道 《〈袁中郎先生全集〉序》:“即少年所作……而出自灵窍,吐于慧舌,写于銛颖。”词语解释:铦锷 拼音:xiān è
(1).锋利的刀刃。 唐 金厚载 《昆吾切玉剑赋》:“剸犀莫比其銛鍔,斩马难齐于利刃。”
(2).比喻犀利的言辞或峥嵘的气概。 康有为 《故候选主事亡弟广仁》诗:“英姿禀金精,神锋挺銛鍔。”词语解释:铦巧 拼音:xiān qiǎo
取巧;讨巧。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为文不事銛巧,惟意所到,自然成章。”词语解释:铦钢 拼音:xiān gāng
锋利;锐利。 唐 李观 《道士刘宏山院壁记》:“其人寥廓之劲翮,銛钢之利器,忠信亚前史,文武表前代。”词语解释:铦锄 拼音:xiān chú
锹、锄之类的农具。 明 张居正 《答两广刘凝斋言贼情军情民情书》:“譬彼芟草,銛鉏既过,根芽再萌,惟旋生旋除之耳。”词语解释:铦袭 拼音:xiān xí
犹恬惔。安静从容。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銛袭为上,勿美也。”今本《老子》作“恬惔为上”。参见“ 恬淡 ”。
词语解释:恬淡 拼音:tián dàn
亦作“ 恬惔 ”。亦作“ 恬倓 ”。
(1).清静淡泊。《老子》:“恬惔为上,胜而不美。”《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史记·秦本纪》:“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世说新语·排调》“攀龙附凤,并登天府”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敏 《头责子羽》:“子欲为恬淡也,则当如 老聃 之守一, 庄周 之自逸,廓然离欲,志陵云日。”
(2).多用以指不热中于名利。《三国志·蜀志·彭羕传》:“偃息於仁义之涂,恬惔於浩然之域。”《宋史·隐逸传·林逋》:“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位老爷,天性本就恬淡,更兼功名蹭蹬,未免有些意懒心灰。” 陈独秀 《敬告青年》:“ 欧 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 亚洲 以闲逸恬淡为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