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银铤首铤鹿铤柔铤纸铤   
金铤兽铤鉟铤宿柔铤    

词语解释:银铤  拼音:yín tǐng
犹银锭。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白银。其重数两数十两不等。 唐 康骈 《剧谈录·袁相雪换金县令》:“及夜,各以衣物包裹而归,明旦开之,如坚土削成银鋌。” 清 赵翼 《古诗》之十:“古人用钱币,银鋌 宋 始行。”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近年 西安市 发现 天宝 时银铤四个,各重五十两。”
词语解释:金铤  拼音:jīn tǐng
犹金锭。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黄金,其重数两、数十两不等。《增壹阿含经·等见品》:“汝持此金鋌入城中,买种种饮食持来此间。”《南史·梁庐陵威王续传》:“至内库閲珍物,见金鋌。”
词语解释:首铤  拼音:shǒu tǐng
剑的把柄。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势备》:“剑无首鋌,虽巧士不能进□□。”
词语解释:兽铤  拼音:shòu dìng
亦作“ 兽挺 ”。
(1).谓兽疾走。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鸟飞不下,兽鋌亡羣。” 明 朱鼎 《玉镜台记·新亭流涕》:“豺狼载道,鸟飞不下,兽挺亡羣。”
(2).泛指急迫行动。 清 吴樾 《意见书》:“诚为 满 人计,决不可使 汉 人雄飞兽挺以成尾大不掉之势。”
词语解释:鹿铤  拼音:lù tǐng
亦作“ 鹿挺 ”。 《左传·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鋌而走险,急何能择!”后以“鹿鋌”比喻为赴险犯难。 清 顾炎武 《答徐甥公肃书》:“强者鹿鋌,弱者雉经。”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穆富二将》:“ 川 楚 教匪窃发,鹿挺兽骇,蔓延三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不速作转计,鹿鋌鱼烂,即在目前。”
词语解释:鉟铤  拼音:pī tǐng
金属铸块。 宋 岳珂 《桯史·番禺海獠》:“类今州郡公宴燎箱之为而大之,凡用鉟鋌数万。”
词语解释:柔铤  拼音:róu tǐng
熟铁。《北史·艺术传上·綦毋怀文》:“ 怀文 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鋌,数宿则成刚。”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十章第三节:“柔铤就是熟铁,宿铁刀是生熟铁交杂在一起炼成的钢刀。”
词语解释:宿柔铤  拼音:sù róu tǐng
古兵器名。《北齐书·方伎传·綦母怀文》:“又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鋌,数宿则成刚……今 襄国 冶家所铸宿柔鋌,及其遗法,作刀犹甚快利,不能截三十札也。”参见“ 宿铁刀 ”。
词语解释:宿铁刀  拼音:sù tiě dāo
我国古代用灌钢技术制造的刀。因经数宿乃成,故名。《北齐书·方伎传·綦母怀文》:“又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鋌,数宿则成刚。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
词语解释:纸铤  拼音:zhǐ tǐng
见“ 纸锭 ”。
词语解释:纸锭  拼音:zhǐ dìng
亦作“ 纸鋌 ”。 用锡箔糊制成银锭状的冥钱。迷信认为焚化给死者,可供其当钱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妓﹞至家,探怀觉太轻,取出乃二纸鋌。盖愚鬼也。” 鲁迅 《花边文学·〈如此广州〉读后感》:“现在那么的烧几个纸锭,却已经不但是骗别人,骗自己,而且简直是骗鬼了。”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焚化了纸锭元宝,奠了酒;那爆竹的声音,劈劈拍拍地好不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