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贿上声 [zǎi,岁也][kē ké][ǎi]

[详注1][léi,败坏]贿[盛器、水流汇合][详注2][jǐ,几多][旧音妥][cuǐ][详注3]


注1:悔 音贿。悔吝也。《正字通》凡言人有悔吝,此悔字读上声。凡言人能改悔,此悔字读去声。今人混读者,非。
注2:嵬 音頠。嵬𡾊,山貌。《左思·魏都赋》或嵬𡾊而复陆。
注3:喂 《唐韵》奴罪切《集韵》《韵会》《正韵》弩罪切,音鮾。《玉篇》饥也。一曰鱼败曰喂。《楚语》民之羸喂,日日已甚。《前汉·魏相传》振乏喂。◎按喂馁古通,今相承,以喂为喂饲之喂,以馁为饥馁之馁,遂分为二。
首字词组
铠甲铠马铠曹铠胄铠骑铠捍  
铠仗铠装铠鑐铠衣铠袄   

词语解释:铠甲  拼音:kǎi jiǎ
(1).古代作战时的护身服装,用金属片或皮革制成。《韩非子·五蠹》:“ 共工 之战,铁銛短者及乎敌,鎧甲不坚者伤乎体。” 唐 柳宗元 《禡牙文》:“鏃刃锋鍔,毕集于兇躬,鎧甲干盾,咸完於义驱。”《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器仗鎧甲,任意取办。” 冰心 《姑姑·分》:“我的身上,是我的铠甲,我要到社会的战场上,同人家争饭吃呀!”
(2).泛指武器装备。《后汉书·袁谭传》:“我鎧甲不精,故前为 曹操 所败。”
词语解释:铠仗  拼音:kǎi zhàng
铠甲和兵器。《三国志·魏志·锺会传》:“时方给与 姜维 鎧仗,白外有匈匈声,似失火。”《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时兵暴起,州县发官鎧仗,皆穿朽钝折不可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鎧仗精巧,以至封贮亦有法度。”
词语解释:铠马  拼音:kǎi mǎ
披带铠甲的马,战马。《后汉书·蔡邕传》:“ 幽 冀 旧壤,鎧马所出,比年兵饥,渐至空耗。” 李贤 注:“鎧,甲也。”《晋书·王浚传》:“ 疾陆眷 遂以鎧马二百五十匹,金银各一簏赎 末柸 。” 宋 秦观 《俞公达待制挽词》:“衣冠渐散红莲府,鎧马还归 细柳 营。”
词语解释:铠装  拼音:kǎi zhuāng
指军用装备。《新唐书·崔弘礼传》:“击贼 禺城 ,破之,获鎧装数十万。”
词语解释:铠曹  拼音:kǎi cáo
掌管铠甲的官署。 三国 魏 曹植 《上铠表》:“今世已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鎧曹自理。”
词语解释:铠鑐  拼音:kǎi xū
铠甲和短衣。《管子·禁藏》:“被蓑以当鎧鑐,菹笠以当盾櫓。”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王绍兰 曰:“鑐当为襦,涉上鎧旁金而误。《説文》:‘鎧,甲也。’襦,短衣也。”
词语解释:铠胄  拼音:kǎi zhòu
铠甲和头盔。
词语解释:铠衣  拼音:kǎi yī
中世纪穿在铠甲里面的短上衣,亦指一种有钢甲的衣服
词语解释:铠骑  拼音:kǎi qí
身穿铠甲的骑兵。《新唐书·郭子仪传》:“身自率鎧骑二千出入阵中。”
词语解释:铠袄  拼音:kǎi ǎo
铠甲袍袄。借指战士。《宋书·孔琳之传》:“小小使命送迎之属,止宜给仗,不烦鎧袄。”
词语解释:铠捍  拼音:kǎi gǎn
古代射者所着护臂。《汉书·酷吏传·尹赏》:“杂举 长安 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鎧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