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曷入声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首字词组
钵盂钵单钵头钵特摩钵昙摩罗伽大宝钵咤钵拏 
钵囊钵龙钵钱钵多罗钵授钵盂精钵吒 
钵袋钵略钵那钵塞莫钵拿钵釪  

词语解释:钵盂  拼音:bō yú
亦作“钵釪”。僧人的食器。亦指传法之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 刘 听 林公 讲, 王 语 刘 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復更听, 王 又曰:‘自是鉢釪后 王 何 人也?’” 唐 岑参 《太白胡僧歌》:“窗边锡杖解两虎,牀下鉢盂藏一龙。”《西游记》第五三回:“圣僧啊,这鉢盂饭是 孙大圣 向好处化来的。”
词语解释:钵囊  拼音:bō náng
僧人盛放钵盂的袋子。《四分律·杂揵度之二》:“手捉鉢难护持,佛言:听作鉢囊盛,不繫囊口。鉢出,佛言:应绳繫,手捉鉢囊难护持。” 宋 苏轼 《题净因壁》诗:“瞑倚蒲团卧鉢囊,半窗疏箔度微凉。”
词语解释:钵袋  拼音:bō dài
亦作“钵帒”。犹衣钵。佛教中由师授徒表示传法的袈裟和钵。引申为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宋 陆游 《别建安》诗之一:“三十年来云水僧,常挑鉢帒繫行縢。” 宋 陆游 《示子聿》诗:“我死汝应传鉢袋,勉持愚直报明时。” 清 查慎行 《得树楼杂钞》卷十五:“鉢袋,犹禪家所云衣鉢也。惟 放翁 诗常用之。”
词语解释:钵单  拼音:bō dān
僧人的饭单,多用绸片或厚纸折合而成,斋食时用以放置、铺垫钵盂。 宋 范成大 《净慈显老为众行化且示近所写真戏题五绝就作画赞》之二:“冒雪敲冰乞米迴,斋堂如海鉢单开。”
词语解释:钵龙  拼音:bō lóng
钵中之龙。事本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秦·僧涉》:“ 僧涉 (一作 沙公 )者,西域人也……能以祕祝下神龙。每旱, 坚 常使之呪龙。俄而龙便下鉢中,天輒大雨”。
词语解释:钵略  拼音:bō lüè
钵略 指 西突厥 可汗 沙钵略 。因泛指塞外。 五代 谭用之 《塞上》诗之二:“鉢略城边日欲西,游人却忆旧山归。”
词语解释:钵头  拼音:bō tóu
(1). 唐 代乐舞节目。传自西域。 唐 张祜 《容儿钵头》诗:“两边角子羊门里,犹学 容儿 弄《鉢头》。”
(2).盛器。《西游记》第五三回:“拿这鉢头儿去,是必多取些来。”
词语解释:钵钱  拼音:bō qián
布施僧尼的钱财。 宋 苏辙 《杨惠之塑维摩像》诗:“真人遗意世莫识,时有游僧施鉢钱。”《宋史·宗室传三·镇王竑》:“妻 吴氏 为比丘尼,赐 惠浄法空太师 ,月给鉢钱百贯。”
词语解释:钵那  拼音:bō nà
见“ 鉢拏 ”。
词语解释:钵拏
亦作“钵那”。 钱。梵语的音译。据说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钵拏。《大宝积经·菩萨藏会·大自在天授记品》:“定应以此五百羯利沙鉢那,贸花散奉放光如来。”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羯利沙鉢那,亦作迦利沙鉢拏,声之转也。鉢拏,此云铜钱,十六鉢拏为一迦利沙鉢拏。”
词语解释:钵特摩  拼音:bō tè mó
红莲花。梵语padma的音译。《大宝积经·菩萨藏会·金毗罗天受记品》:“时 金毗罗 与其部从,即持种种天曼陀罗华、殟鉢罗华、鉢特摩华、拘贸陀华、奔荼利华。”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鉢特,徒得反。旧言波头摩,又作波头暮,此云赤莲花也。”
词语解释:钵多罗  拼音:bō duō luó
钵。梵语的音译。 唐 宗密 《盂兰盆经疏》卷下:“鉢和罗饭者,鉢中饭也。梵云鉢多罗,此云应量器,和字讹也。今时但云鉢者,畧也。”
词语解释:钵塞莫  拼音:bō sāi mò
念珠。梵语的译音。珠多以木槵子108颗为一串,每念一佛名,即过一子。《牟梨曼陀罗咒经》:“其身一手持如意珠,一手把鉢塞莫。”
词语解释:钵昙摩罗伽大宝  拼音:bō tán mó luó jiā dà bǎo
指红宝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精舍上建表柱,置鉢曇摩罗伽大宝,宝光赫奕联暉,照耀昼夜。” 季羡林 等校注:“鉢曇摩罗伽,梵文padmarāga音译;鉢曇摩(padma)意为红莲花,罗伽(rāga)意为颜色。全名义云‘红莲花色’、‘具有红莲花色者’,即红宝石之名称。”
词语解释:钵授  拼音:bō shòu
犹授钵。僧侣传授衣钵等法物。引申为思想、学术、技能方面的传授与继承。 清 钱谦益 《文毅赵公神道碑》:“于是乎灯传鉢授,为留中永錮之法。”
词语解释:钵拿  拼音:bō ná
1.亦作"钵那"。
2.钱。梵语的音译。据说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钵拏。
词语解释:钵咤  拼音:bō zhà
僧人用以裹身的独幅毡。梵语的音译。
词语解释:钵盂精  拼音:bō yú jīng
指僧人。含调侃意。 宋 陶穀 《清异录·钵盂精》:“行脚僧惊举子驴……举子扬鞭曰:‘鉢盂精,且理会取养命圆!’”
词语解释:钵釪  拼音:bō yú
见“ 鉢盂 ”。
词语解释:钵盂  拼音:bō yú
亦作“钵釪”。僧人的食器。亦指传法之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 刘 听 林公 讲, 王 语 刘 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復更听, 王 又曰:‘自是鉢釪后 王 何 人也?’” 唐 岑参 《太白胡僧歌》:“窗边锡杖解两虎,牀下鉢盂藏一龙。”《西游记》第五三回:“圣僧啊,这鉢盂饭是 孙大圣 向好处化来的。”
词语解释:钵拏
亦作“钵那”。 钱。梵语的音译。据说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钵拏。《大宝积经·菩萨藏会·大自在天授记品》:“定应以此五百羯利沙鉢那,贸花散奉放光如来。”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羯利沙鉢那,亦作迦利沙鉢拏,声之转也。鉢拏,此云铜钱,十六鉢拏为一迦利沙鉢拏。”
词语解释:钵吒
僧人用以裹身的独幅毡。梵语的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