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尤平声 [详注1][móu,绸缪][ōu,水泡,名词][通‘不’,未定之辭也,多用于句末。][gōu][chóu][tōu][chōu chóu][liú][lōu][zhōu][chóu][音鎪。][音鄒。][dōu][gōu][ǒu][lǚ][zōu][sōu][详注2][jiū liú][fú][zōu zhōu chōu][yóu][ōu][zhōu][音浮。《集韵》或从包从不。][详注3][详注4]絿[qiū][yōu][róu qiú][qiū][yōu][yóu][zōu][gōu][音抔。《博雅》䥯䎧,耕也。]帿瀀[音求。《诗·周南》施于中逵。叶下仇。][fú fū][详注5][详注6]


注1:不 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䳡其鳺鴀。《邢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䳕鸠,幽州人或谓鷎鴡,梁宋闲谓之隹,扬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
注2:窭 音娄。《史记·淳于髡传》瓯窭满箦。《裴骃注》瓯窭,便侧之地。
注3:救 《韵补》叶居尤切。《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武王盘铭》溺于渊,尚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注4:蹂 揉擦。通“揉”。《广韵》耳由切《集韵》《韵会》《正韵》而由切,音柔。《诗·大雅》或簸或蹂。《笺》蹂之言润也。《疏》蹂黍,以水润米,必当蹂之使湿。《朱传》簸扬去糠也。蹂,蹂禾取谷以继之也。
注5:軥 《广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音钩。《广韵》车軥心木。
注6:涑 音锼。《说文》浣也。一说以手曰涑,以足曰浣。
共114,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银钩钓钩纤钩悬钩渔钩捶钩刈钩遗钩
玉钩月钩铁钩送钩脱钩户钩锤钩帐钩
一钩吞钩香钩天钩探钩拖钩车钩铁锁银钩
帘钩珊瑚钩玉帘钩龙钩伸钩毒钩飞钩铁画银钩
吴钩双钩中钩酒钩秤钩铦钩飞鱼钩三寸银钩
直钩沈钩钓诗钩牵钩驼钩富钩单钩三须钩
上钩鱼钩窃钩锄钩钩诗钩兔钩脚钩鼻钩
垂钩曲钩蟾钩钩钩轮钩交钩吊钩检钩
金钩挂钩射钩纯钩投钩莲钩虿尾银钩鐯钩
藏钩白玉钩带钩笼钩颜钩刀钩诸钩钝钩

词语解释:银钩  拼音:yín gōu
亦作“ 银钩 ”。
(1).银质或银色的钩子。《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鉤,飘若惊鸞。” 南朝 梁 刘孝威 《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鉤采桑路。”《宋史·乐志十五》:“翠帘人静月光浮,但半捲银钩。”
(2).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 唐 徐坚 《棹歌行》:“櫂女饰银鉤,新妆下翠楼。”
(3).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元 张逊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把鸞笺,裁绣句,写银钩。”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他一不合银钩写,锦字松烟。”
(4).比喻弯月。 宋 李弥逊 《游梅坡席上杂酬》之二:“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词语解释:玉钩  拼音:yù gōu
(1).玉制的挂钩。亦为挂钩的美称。《楚辞·招魂》“挂曲琼些” 汉 王逸 注:“曲琼,玉钩也……雕饰玉钩,以悬衣物也。” 南唐 李璟 《摊破浣溪沙》词:“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锁重楼。”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一折:“珠帘簌,玉鉤弯,纱窗静,緑闺闲。” 清 秋瑾 《风雨口号》:“啣泥燕子多情甚,小语依依傍玉钩。”
(2).喻新月。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琐窓。” 唐 李白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诗:“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宋 张元干 《花心动·七夕》词:“断云却送轻雷去,疎林外,玉鉤微吐。” 明 无名氏 《还带记·二郎诮裴》:“疎影荡银河,漾清光,映碧波,玉钩斜掛,冰轮堕。”
(3).喻女人小脚。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衬緗裙玉鉤三寸,露春葱十指如银。” 明 徐霖 《绣襦记·逑叶良俦》:“掀罗幕荡玉鉤,弓鞋裙衬双凤头。”
(4).见“ 玉鉤斜 ”。
词语解释:玉钩斜  拼音:yù gōu xié
亦作“ 玉钩斜 ”。亦作“ 玉勾斜 ”。
(1).古代著名游宴地。在今 江苏 铜山县 南。《太平广记》卷二○四引《桂苑丛谈》:“ 咸通 中,丞相 李尉 拜端揆日,自 大梁 移镇 淮海 ……一旦,命於 戏马亭 西,连 玉钩斜 道,开剏池沼,搆葺亭臺。挥斤既毕,号曰‘赏心’。” 周实丹 《秋虫》:“秋雨衰梧金井畔,荒烟野蔓 玉钩斜 。”亦省作“ 玉鉤 ”。 宋 苏轼 《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帅同游戏马台》诗之一:“路失 玉鉤 芳草合,林亡白鹤古泉清。”
(2).古代著名游宴地。在 江苏 江都县 境,相传为 隋炀帝 葬宫人处。后泛指葬宫人处。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广陵 亦有 戯马臺 ,其下有路,号 玉钩斜 。” 明 陈子龙 《江都绝句同让木赋》:“千重阁道覆云霞,宫女东都自忆家。当日便为伤别地,胡香不起 玉鉤斜 。” 清 郑燮 《广陵曲》:“ 玉勾斜 土化为烟,散入东风艳桃李。” 清 赵翼 《花田》诗:“十里芳林傍水涯,当年曾是 玉鉤斜 。美人死后为香草,醉守来时正好花。”自注:“即 素馨斜 , 南汉 葬宫人处,多素馨花,今为游宴地。”亦省作“ 玉鉤 ”。 清 汪懋麟 《大冢》诗:“ 玉鉤 千万釵,无一伴丘陇。”
词语解释:一钩
见“ 一鉤 ”。
词语解释:帘钩  拼音:lián gōu
卷帘所用的钩子。 唐 王昌龄 《青楼怨》诗:“肠断关山不解説,依依残月下帘钩。”《随园诗话》卷八引 清 陈以刚 诗:“ 六朝 山立帘钩外,万卷书横簿领中。” 杨朔 《金字塔夜月》:“这几句话好像一把帘钩,轻轻挂起遮在我眼前的帘幕。”
词语解释:吴钩
亦作“吴鉤”。 钩,兵器,形似剑而曲。 春秋 吴 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 晋 左思 《吴都赋》:“军容蓄用,器械兼储; 吴 鉤 越 棘,纯钧湛卢。” 唐 卢殷 《长安亲故》诗:“ 楚 兰不佩佩吴鉤,带酒城头别旧游。” 叶剑英 《重读〈论持久战〉》诗:“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参见“ 吴鸿 ”。
词语解释:吴鸿  拼音:wú hóng
春秋 时 吴 人。其父杀之,以其血涂金,铸成钩,进献 吴 王。故亦以为钩名。钩,形似剑而曲。后泛指宝剑或利器。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闔閭 ﹞復命於国中作金鉤,令曰:‘能为善鉤者,赏之百金。’ 吴 作鉤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血舋金,遂成二鉤,献之 闔閭 ,诣宫门求赏。王曰:‘为鉤者众,而子独求赏,何以异於众夫子之鉤乎?’……於是鉤师向鉤而呼二子之名:‘ 吴鸿 、 扈稽 ,我在於此,王不知汝之神也。’声絶於口,两鉤俱飞著父之胸。” 唐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明 高启 《送越将罢镇》诗:“ 楚 客佩吴鸿,临边最有功。”
词语解释:直钩  拼音:zhí gōu
亦作“ 直鈎 ”。
(1).传说 姜太公 出仕前钓于 渭 滨,所用钓钩是直的且不设饵。后因以“直钩”借指归隐生活。 唐 方干 《早发洞庭》诗:“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鉤。”
(2).借指 姜太公 。 唐 黄滔 《严陵钓台诗》:“直钩犹逐熊羆起,独是先生真钓鱼。”
词语解释:上钩
亦作“ 上鉤 ”。 鱼吞饵着钩。喻受骗上当。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鱼还肉》:“非吾所欲,负命者上鉤。” 元 耶律楚材 《和薛正之韵》:“每怜丹凤能择食,常笑黄龙误上鉤。”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这有何妨, 太公 钓鱼,愿者上钩。”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她摸摸 道静 冰冷雪白的面颊,说:‘准是看你不上钩,他着了急啦?’”
词语解释:垂钩  拼音:chuí gōu
(1).犹垂钓。 唐 李沛 《四水合流》诗:“羡鱼犹未已,临水欲垂鉤。” 清 顾炎武 《江上》诗之二:“江风吹回波,垂鉤鱼不上。”
(2).谓木不揉治而自圆曲。古代常附会为太平的祥瑞。《礼记·礼运》“山出器车” 唐 孔颖达 疏:“《礼纬斗威仪》云:‘其政大平,山车垂鉤。’注云:‘山车,自然之车。垂鉤,不揉治而自圆曲。’”
词语解释:金钩  拼音:jīn gōu
(1).兵器名。形似剑而曲。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闔閭 既宝莫耶,復命於国中作金鉤。令曰:‘能为善鉤者赏之百金。’”《南史·吉士瞻传》:“得一金革鉤,隐起鏤甚精巧,篆文曰:‘锡尔金鉤,且公且侯。’”
(2).金项圈。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京兆 长安 ,有 张氏 ,独处一室。有鳩自外入,止於牀。 张氏 祝曰:‘鳩来,为我祸也,飞上承尘;为我福也,即入我怀。’鳩飞入怀,以手探之,则不知鳩之所在,而得一金钩。遂寳之。”《诗·大雅·崧高》“鉤膺濯濯” 唐 孔颖达 疏:“又赐以在首之金鉤,在膺之樊缨,濯濯然而光明。”
(3).金属钓钩。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金鉤桂饵虽珍,不能制九渊之沉鳞。” 明 杨柔胜 《玉环记·考试诸儒》:“但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鉤。”
(4).海产的虾米。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二月·时品》:“﹝菠薐﹞同金鉤虾米以麪包合,烙而食之,乃仲春之时品也。”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章:“﹝伯母﹞亲手给 剑平 做吃的,煮了一碗金钩面线。”
词语解释:藏钩  拼音:cáng gōu
亦作“ 藏鉤 ”。亦作“ 藏彄 ”。古代的一种游戏。相传 汉昭帝 母 钩弋夫人 少时手拳,入宫, 汉武帝 展其手,得一钩,后人乃作藏钩之戏。 三国 魏 邯郸淳 《艺经·藏钩》:“ 义阳 腊日饮祭之后,叟嫗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校)胜负。” 宋 梅尧臣 《和腊前》:“土人熏肉经春美,宫女藏鉤旧戏存。”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彼仇人者巧藏彄,如椽银烛遍宅搜。”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词语解释:钓钩
亦作“ 钓鉤 ”。
1.钓鱼的钩儿。《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乌生》:“鲤鱼乃在 洛水 深渊中,钓钩尚得鲤鱼口。” 唐 权德舆 《渭水》诗:“ 吕叟 年八十,皤然持钓鉤。” 唐 杜甫 《江村》诗:“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2.比喻引诱人的圈套。 毛泽东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在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危险是在 中国 居然有些动摇分子正在准备去上敌人的钓钩。”
词语解释:月钩  拼音:yuè gōu
旧历月头或月尾时的蛾眉月。其状似钩,故称。 宋 周必大 《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诗:“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
词语解释:吞钩
亦作“ 吞鉤 ”。 吞下钓钩。常比喻受骗上当。 汉 张衡 《归田赋》:“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 唐 元稹 《冬夜怀李侍御》诗:“簪裾詎几许,累创吞钩鱼。”
词语解释:珊瑚钩
亦作“ 珊瑚鉤 ”。
1.古人认为的一种瑞应之物。《孝经援神契》:“珊瑚鉤,瑞宝也,神灵滋液,百珍宝用则见。”《宋书·符瑞志下》:“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宋书·符瑞志》曰:‘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然不言其形状,盖自然之宝也。”
2.用珊瑚所作的帐钩。 唐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丰屋珊瑚鉤,麒麟织成罽。” 清 陈维崧 《菩萨蛮·秘戏》词:“宝篆镇垂垂,珊瑚鉤响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 萧詮 诗曰‘珠帘半上珊瑚鉤’,则以珊瑚为鉤耳。”
3.比喻文章书画华丽珍贵。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飘飘青琐郎,文采珊瑚钩。” 仇兆鳌 注引 师尹 曰:“珊瑚钩,言文章之可贵。” 元 虞集 《题柯敬仲画》诗:“百花潭深濯新锦,持报以比珊瑚钩。”
词语解释:双钩  拼音:shuāng gōu
亦作“ 双钩 ”。亦作“ 双勾 ”。
(1).古代藏钩游戏。 唐 李商隐 《代应》诗之二:“昨夜双鉤败,今朝百草输。” 朱鹤龄 注引 晋 周处 《风土记》:“ 义阳 腊日饮祭之后,叟嫗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校胜负。” 冯浩 注:“双鉤即藏鉤。”
(2).成对的挂钩。 明 陈海樵 《锦缠道·惜别》曲:“忆风流,醉眠在 吴 姬酒楼,锦帐控双钩,未言时早自觉密意先投。” 清 汪元爵 《双头牡丹》赋:“窗横六扇,帘静双钩。”
(3).古代指女子缠足的形状。 明 单本 《蕉帕记·幻形》:“妆罢脂香在手,行来羞蹴双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着松花色,细褶绣裙,双钩微露,神仙不啻也。”《花月痕》第二一回:“果是双双白足,自然也好,最难看是莲船半尺假作莲瓣双钩。”
(4).书写毛笔字的一种执笔方法。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陆希声》八:“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 希声 得之,凡五字:擫、押、鉤、格、抵。用笔双钩,则点遒劲,而尽妙矣,谓之拨鐙法。” 宋 黄庭坚 《论书》:“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迴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 宋 黄庭坚 《论书》:“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己意左右。”
(5).摹写的一种方法。用线条钩出所摹的字笔画的四周,构成空心笔画的字体。 宋 姜夔 《续书谱·临》:“双鉤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郭填其内,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体。” 宋 陆游 《地僻》诗:“几净双钩摹古帖,瓮香小啜试新醅。”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小楷墨刻》:“ 董 来借摹,予惧其不归也,信手对临百餘字以应之,并未曾双鉤及过朱,不意其遽入石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赐福字》:“其内廷翰林及 乾清门 侍卫,皆赐双钩‘福’字,盖御笔勒石者也。”
(6).中国画技法之一。 黄若舟 《花鸟画技法·勾勒轮廓》:“中国画写生是先用炭条轻轻地勾出轮廓……再用毛笔加工细描,用纯熟的手法勾勒出生动活泼的线条,所以勾勒画法,是用线条描出物体形象的轮廓。因为从两条线勾成物形,又称为双勾画法。” 朱自清 《你我·〈子恺漫画〉代序》:“里面有一幅……画着一个微侧的半身像:他严肃的脸上戴着睛镜,有三五颗双钩泪珠儿,滴滴搭搭历历落落地从眼睛里掉下来。”
词语解释:沈钩  拼音:shěn gōu
投鱼钩于水。亦谓钓鱼。《列子·汤问》:“当臣之临河投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 汉 张衡 《应问》:“ 蒲且 以飞矰逞巧, 詹何 以沉钩致精。”
词语解释:鱼钩
亦作“ 鱼鉤 ”。 钓鱼的钩子,多呈弯勾状。 唐 温庭筠 《寄裴生乞钓钩》诗:“今日 太湖 风色好,却将诗句乞鱼鉤。”《白雪遗音·马头调·夏景》:“下鱼钩,分开青苔,轻轻钩坏莲花瓣。” 贾平凹 《妊娠》第二章六:“整晌地不能钓出一尾鱼来。因为他的鱼钩是一苗针,并不弯曲。”
词语解释:曲钩  拼音:qǔ gōu
比喻奸邪。《南史·循吏传·郭祖深》:“廉洁者自进无途,贪苛者取入多径,直弦者沦溺沟壑,曲鉤者升进重沓。”
词语解释:挂钩  拼音:guà gōu
(1).指车钩把两节车厢连接起来。
(2).联系约定。《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如今吃肉的人多,如若取亲嫁女办喜事,都要预先去店里挂钩。” 柯岩 《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穿针引线,搭拚挂钩,因地制宜,广开门路,扩大财源。”
词语解释:白玉钩  拼音:bái yù gōu
(1).白玉制的帘钩。 宋 苏轼 《答西掖诸公见和》诗:“小殿垂帘白玉鉤, 大宛 立仗朱丝鞚。”
(2).白玉制的带钩。 明 徐霖 《绣襦记·襦护郎寒》:“俺也曾……结騌帽儿带着,白玉鉤儿束着,琥珀珠儿垂着,紵丝袄儿穿着,斜皮靴儿登着。”
(3).喻指弯月。 清 曹寅 《黄河看月示子猷》诗:“惟此白玉鉤,能探 崑崙 源。”
词语解释:纤钩  拼音:xiān gōu
细小的钓钩。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薛伟》:“呜呼!恃长波而倾舟,得罪於晦;昧纤钩而贪饵,见伤於明。”
词语解释:铁钩
铁制的钩子
词语解释:香钩  拼音:xiāng gōu
(1).挂上香饵的钓鱼钩。 宋 真德秀 《鱼计亭后赋》:“嗟!利欲之诱人,甚香钩之饵鱼。”
(2).比喻旧时妇女裹过的脚。《剪灯馀话·鸾鸾传》:“ 颖 中表兄弟,有自都下回者,録得 贯学士 《兰房謔咏六题》曰:《云鬟》《檀口》《柳眉》《酥乳》《纤指》《香钩》,凡六首。”《再生缘》第十六回:“搀扶着,中宫国母款香钩。”
词语解释:玉帘钩  拼音:yù lián gōu
(1).帘钩的美称。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咏更和湘真韵》词:“残月暗窥金屈戌,软风徐荡玉帘钩。”
(2).比喻弦月。 宋 苏轼 《菩萨蛮·新月》词:“画檐初掛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 天孙 梳洗楼。”
词语解释:中钩  拼音:zhōng gōu
(1).犹中规。钩,圆规。《庄子·马蹄》:“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应绳。’”《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藳木;倨中矩,句中鉤,纍纍乎端如贯珠。”
(2).指 春秋 时 管仲 射 齐 公子 小白 中其带钩事。《管子·小匡》:“ 管夷吾 亲射寡人,中鉤,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太宗 尝谓曰:‘卿罪重於中鉤,我任卿逾於 管仲 ,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於卿者乎?’”
(3).犹上钩。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鉤。” 宋 庄绰 《鸡肋编》卷中:“钓丝之半,繫以荻梗,谓之浮子。视其没,则知鱼之中鉤。”
词语解释:钓诗钩
酒之别名。言其能激起创作的灵感,故称。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也这扫愁帚,钓诗钩。”亦作“ 钓诗鉤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厥名为‘酒’,其名最多……或以为‘钓诗鉤’,又以为‘扫愁帚’。”
词语解释:窃钩
偷腰带钩。谓小偷小摸。 明 储国桢 《杂咏》:“羣盗窃钩终问鼎,元戎筹国并齎粮。” 续范亭 《感言》:“古人有窃国窃钩之喻,今日竟有窃党而兼窃国者,当得何罪?”参见“ 窃鉤者诛,窃国者侯 ”。
词语解释:蟾钩  拼音:chán gōu
月牙。喻女子的弓鞋。 唐 夏侯审 《咏被中绣鞋》:“云里蟾鉤落凤窝,玉郎沉醉也摩挲。”
词语解释:射钩  拼音:shè gōu
(1).指 管仲 射 齐桓公 事。 春秋 时 齐襄公 昏乱,其弟 纠 奔 鲁 ,以 管仲 、 召忽 为师; 小白 奔 莒 ,以 鲍叔 为师。 襄公 死, 纠 与 小白 争归 齐国 为君。 管仲 将兵遮 莒 道阻 小白 ,射中其衣带钩。 小白 佯死,得先入为君,是为 桓公 。 桓公 即位后不记旧仇,任 管仲 为相,终成霸业。《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齐桓公 置射鉤而使 管仲 相。”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射鉤之贼臣,著匡合之弘勋。” 唐 杜牧 《杜秋娘》诗:“射鉤后呼父,钓翁王者师。”
(2).喻尝叛己而有宿仇者。《旧五代史·唐书·符存审传》:“远夷极塞,皆得面覲彤墀,射钩斩袪之人,孰不奉觴丹陛。”
(3).猜度隐微难知之事。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世有紫姑神……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又善射钩。”
词语解释:带钩
束腰革带上的钩。一端曲首,背有圆钮。或作动物形,或铸有花纹,不一。多用铜制,亦有用铁或玉等制作者。《史记·齐太公世家》:“﹝ 管仲 ﹞射中 小白 带钩。” 清 桂馥 《札朴·览古》:“余见古铜带钩数十枚,皆作螳螂形。”
词语解释:悬钩  拼音:xuán gōu
(1).喻缺月。 唐 康庭芝 《咏月》:“臺前疑掛镜,帘外似悬钩。”
(2).山莓的别名。 南朝 梁宣帝 《游七山寺赋》:“枳椇列植而为藪,悬钩触草而徘徊。” 宋 陆游 《闲咏园中草木》:“一树山樱鸟啄残,悬钩半舍亦甘酸。”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悬钩子》﹝释名﹞引 陈藏器 曰:“茎上有刺如悬钩,故名。”
词语解释:送钩  拼音:sòng gōu
犹藏钩。古代一种游戏。 唐 李商隐 《无题》诗:“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冯浩 笺注:“送钩,古皆作藏彄,后多作藏钩,字异而事同也。隔座送钩者,送之使藏,今人酒令尚有遗法。”
词语解释:天钩  拼音:tiān gōu
荒谬的事物,想象为从天上挂下来的钩子
词语解释:龙钩  拼音:lóng gōu
钩镰刀之类的利器。 唐 赵嘏 《昔昔盐·采桑秦氏女》诗:“珠履盪花溼,龙鉤折桂新。”
词语解释:酒钩  拼音:jiǔ gōu
古代饮酒时的一种游戏。人分成两队,钩藏在几个人手中,而让别人猜,以比胜负。 唐 白居易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诗:“酒鉤送盏推莲子,烛泪粘盘垒蒲萄。”
词语解释:牵钩
亦作“ 牵鉤 ”。
1.拔河。《隋书·地理志下》:“二郡又有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 楚 将伐 吴 ,以为教战,流迁不改,习以相传。钩初发动,皆有鼓节,羣譟歌謡,振惊远近,俗云以此厌胜,用致丰穰。”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拔河,古谓之牵鉤……古用篾缆,今代以大麻絙,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繫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分两朋,两向齐挽。”
2.犹牵连。 唐 杜牧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诗:“治乱掘根本,蔓延相牵鉤。”
词语解释:锄钩  拼音:chú gōu
指锄头。 梁斌 《红旗谱》三七:“我们耪起地来,两手攥着锄钩,把腰一弯,像个罗圈。”
词语解释:钩钩  拼音:gōu gōu
(1).形容鼾声。《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那 李克用 正在醉中,鼻鼾鉤鉤地价睡。”
(2).形容物体的弯曲。 清 吴伟业 《题画诗·石榴》:“碧云剪剪月鉤鉤,狼藉珊瑚露未收。”
词语解释:纯钩  拼音:chún gōu
见“ 纯钧 ”。
词语解释:纯钧  拼音:chún jūn
亦称“ 纯鉤 ”。亦称“ 纯钩 ”。 1.古宝剑名。 汉 袁康 《越绝书·越绝外传》:“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淮南子·修务训》:“夫纯鉤鱼肠之始下型,击则不能断,刺则不能入。”《文选·左思〈吴都赋〉》:“ 吴 钩 越 棘,纯钧湛卢。” 刘良 注:“纯钧、湛卢,二剑名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丹青不治,则纯鉤之劲不就。”
(2).泛指剑。 明 王世贞 《戚将军赠宝剑歌》:“毋嫌身价抵千金,一寸纯鉤一寸心。” 清 吴伟业 《赠冯讷生进士教授云中》诗:“隐囊麈尾烧却尽,长鋏纯鉤看自惜。”《天雨花》第二六回:“ 左公 接了妖人剑,按定纯钩喝一声。”
词语解释:笼钩  拼音:lóng gōu
提把
词语解释:渔钩  拼音:yú gōu
一种钩形的渔具。 杨朔 《黄海日出处》:“怪呀,怎么看不见渔家惯有的渔网渔钩?”
词语解释:脱钩  拼音:tuō gōu
原指火车车厢的挂钩脱落。引申为事物的联系中断。如:这个学校本来是和化工厂挂钩的,现在脱钩了。
词语解释:探钩  拼音:tàn gōu
(1).见“ 探筹投鉤 ”。
(2).藏钩。一种古代游戏。 唐 杜审言 《守岁侍宴应制》诗:“弹絃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鉤柏酒传。”
词语解释:探筹投钩  拼音:tàn chóu tóu gōu
犹今言抽签。《荀子·君道》:“探筹投鉤者,所以为公也。”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探筹,剡竹为书,令人探取,盖如今之掣籤。”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选补》:“又不择其人之材,而以探筹投鉤为选用之法。”亦省作“ 探筹 ”、“ 探鉤 ”。《后汉书·胡广传》:“ 顺帝 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探筹,以神定选。” 北齐 刘昼 《新论·去情》:“使信士分财,不如投策探鉤。” 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小事尚然,岂有伉儷之大,一与之齐,终身不改,而发端之始,乃以探筹抓鬮之法行之乎?”
词语解释:伸钩  拼音:shēn gōu
拉直铜或铁钩。形容两手强有力。古代军中亦以此法训练士卒。 汉 王充 《论衡·效力》:“ 奡 育 ,古之多力者,身能负荷千钧,手能决角伸鉤。” 宋 周邦彦 《汴都赋》:“投石超距,索铁伸鉤。”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拔距伸鉤,洞远贯坚,聚为一卒。”
词语解释:秤钩  拼音:chèng gōu
杆秤一端下垂的金属弯钩,用以悬挂所秤的物体。
词语解释:驼钩  拼音:tuó gōu
弯钩。 唐 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闲窥东西閤,奇玩参差布。格子碧油糊,驼钩紫金镀。”《孽海花》第八回:“凤脛烧残春似梦,驼钩高捲月无烟。”
词语解释:钩诗钩  拼音:gōu shī gōu
虾的戏称。 唐 唐彦谦 《索虾》诗:“ 姑孰 多紫虾,独有 湖阳 优。既名钓诗钓,又名鉤诗鉤。”
词语解释:轮钩  拼音:lún gōu
亦作“ 轮鉤 ”。钓竿上装有小轮以收卷钓丝的钓具。《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波上惟见一人,唱謳歌而拨棹,手持轮钩,欲以(似)鱼(渔)人。” 蒋礼鸿 通释:“现在 浙江 金华 人所用的钓竿,钓丝很长,头上装有好几枚双尖钓钩,可以下到很远的地方,而於近钓竿把手处装置直径三四市寸的小轮,用来收捲钓丝。这种情形,和变文所説‘收轮捲索’相合,应是轮钩的遗制。”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戏跃莲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轮鉤。无端摆断芙蓉朶,不得清波更一游。”
词语解释:投钩  拼音:tóu gōu
(1).犹拈阄。《荀子·君道》:“探筹投鉤者,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东观汉记·甄宇传》:“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称分其肉, 宇 曰不可。又欲投鉤, 宇 復耻之。 宇 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復有争讼。” 唐 皮日休 《登初阳楼寄怀北平郎中》诗:“投鉤列坐围华烛,格簺分朋占靚妆。”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情伪不知,利病不审,坐而论道则勿能,纵令随众予夺,亦与投鉤何异?”
(2).投下鱼钩。《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傅毅 《七激》:“纶不虚出,矢不徒降;投鉤必获,控弦加双。”
词语解释:颜钩  拼音:yán gōu
唐 颜杲卿 , 玄宗 时为 常山 太守。 天宝 十四年起兵讨 安禄山 ,次年为 史思明 所执,骂贼不屈, 安禄山 “缚之 天津桥 柱,节解以肉噉之,詈不絶,贼鉤断其舌,曰‘復能駡否?’ 杲卿 含胡而絶,年六十五。”见《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后因以“颜鉤”为忠烈不屈的典故。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身北冠自南,血碧心肯化。 颜 鉤凛忠劲, 杜 诗蔚骚雅。”
词语解释:捶钩  拼音:chuí gōu
亦作“ 捶钩 ”。
(1).锻打带钩。《庄子·知北游》:“大马之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 郭象 注:“拈(玷)捶鉤之轻重,而无豪芒之差也。” 成玄英 疏:“捶,打锻也;鉤,腰带也。”
(2).喻功夫纯熟。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鏑。” 唐 刘禹锡 《绝编生墓表》:“夫权衡所以揣轻重,不为捶钩者设也。” 清 黄鷟来 《雨晴游弘济寺》诗:“捶钩畅玄旨,妙理穷指摘。”
词语解释:户钩  拼音:hù gōu
门环。借指门户。 唐 李益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诗:“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鉤。”
词语解释:拖钩  拼音:tuō gōu
拔河。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拖鉤之戏,以綆作篾缆相罥,绵亘数里,鸣鼓牵之。” 唐 张说 《奉和观拔河应制诗》:“今岁好拖鉤,横街敞御楼。”
词语解释:毒钩  拼音:dú gōu
指某些动物(如蝎子)尾部能注射毒液的钩状针刺。
词语解释:铦钩  拼音:xiān gōu
锋利的钓钩。 唐 李群玉 《放鱼》诗:“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銛鉤。” 元 马臻 《渔父歌》:“昨朝老妇丁寧泣,銛钩须利不须直。得鱼卖钱及早归,乡吏打门征敛急。”
词语解释:富钩  拼音:fù gōu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京兆 长安 ,有 张 氏,独处一室。有鳩自外入,止於牀。 张 氏祝曰:‘鳩来,为我祸也,飞上承尘,为我福也,即入我怀。’鳩飞入怀。以手探之,则不知鳩之所在,而得一金鉤。遂寳之。自是子孙渐富,资财万倍。”后以“富鉤”指想发财致富。 唐 骆宾王 《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诗:“富鉤徒有想,贫鋏为谁弹?”
词语解释:兔钩
弯月。 唐 崔橹 《过南城县麻姑山》诗:“斜倚兔钩孤影伴,校低仙掌一头来。”
词语解释:交钩  拼音:jiāo gōu
错杂纠缠。 宋 欧阳修 《送黎生下第还蜀》诗:“遂令学者迷,异説相交鉤。”
词语解释:莲钩  拼音:lián gōu
指旧时妇女所缠的小足。 清 陈维崧 《百字令·长安元夕和家山农倡和原韵》词:“燕未衔将泥便软,糝徧莲鉤綦跡。”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顰蛾歛黛,湘裙微蹴莲鉤。”
词语解释:刀钩  拼音:dāo gōu
喻小利。 汉 王充 《论衡·书虚》:“ 伯夷 委国饥死,不嫌贪刀鉤。”
词语解释:刈钩  拼音:yì gōu
镰刀之类。《方言》第五:“刈鉤, 江 、 淮 、 陈 、 楚 之间谓之鉊,或谓之鐹,自 关 而西或谓之钩,或谓之镰,或谓之鍥。”
词语解释:锤钩  拼音:chuí gōu
指衡器。钩,秤钩。《宋史·律历志一》:“如闻秬黍之制,或差毫釐,锤钩为姦,害及黎庶。”
词语解释:车钩  拼音:chē gōu
火车车皮或机车两端的挂钩,有连结、牵引及缓冲的作用。
词语解释:飞钩  拼音:fēi gōu
古代兵器的一种。《六韬·军用》:“飞钩,长八寸,钩芒长四寸,柄长六尺以上。”《武备志·器械·飞钩》:“一名铁鴟。脚钩锋长利,四刃,曲贯铁索,以麻绳续之鐶。敌人披重甲,头有鍪笠,又畏矢石,不敢仰视,候其聚,取则掷钩於稠人中,急牵挽之,每钩可取二人。”
词语解释:飞鱼钩  拼音:fēi yú gōu
叉鱼的工具。《水浒传》第十九回:“这边芦苇西岸,又是两个人,也引着四五个打鱼的,手里也明晃晃拿着飞鱼钩走来。”
词语解释:单钩  拼音:dān gōu
亦作“ 单句 ”。亦作“ 单勾 ”。 毛笔执笔法之一。 元 吾丘衍 《学古编》卷上:“写篆把笔,只须单勾,却伸中指在下夹衬,方圆平直,无有不可意矣。” 清 段玉裁 《述笔法》:“古人知指之不能运臂也,是故使指顶相接以固笔……其以大指与食指也谓之单句。” 清 朱履端 《书学捷要》卷下:“单鉤者,食指中指参差不齐,食指鉤向大指,中指鉤向名指,此是单鉤。”
词语解释:脚钩  拼音:jiǎo gōu
高空作业时套在脚上的一种用具,可钩住木杆,使两脚交替上下。 李云秀 《燕子飞在电杆上》:“猛抬头只见前面一个很高很高的电杆上站着一个人,当腰束着安全带,踩着脚钩在大风中两手不停地干活。”
词语解释:吊钩  拼音:diào gōu
把锅挂在炉火上的钩
附有链条或绳索的钩环或挂钩
一种粗大的、通常有手柄的钩,尤指用以搬运货物或挂肉的钩
词语解释:虿尾银钩  拼音:chài wěi yín gōu
比喻书法遒劲。
词语解释:诸钩  拼音:zhū gōu
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东山经》:“又南水行五百里,曰 诸鉤之山 ,无草木,多沙石。”
词语解释:遗钩  拼音:yí gōu
旧时指女性死者遗下的鞋子。古者女子裹脚,形小如钩,故称。 清 蒲松龄 《满江红·读式九悼亡之作》词:“涕湿衾花长簟冷,尘埋罗袜遗钩小。”
词语解释:帐钩
床帐的金属框架
词语解释:铁锁银钩
中国画技法之一,指铁钩锁。 明 李东阳 《柯敬仲墨竹》诗之一:“铁锁银钩谁解道,人间空梦笔生花。”
词语解释:铁画银钩  拼音:tiě huà yín gōu
唐 欧阳询 《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鉤”后用“铁画银鉤”谓书法家运笔,其点画既刚劲,又柔媚。 元 贡师泰 《送国字张教授》诗:“六书垂世尽谐声,八体弥文贵句曲。黄鐘大吕徒协和,铁画银鉤谩摹録。” 清 秋瑾 《临江仙》词:“铁画银鉤两行字,歧言无限丁寧。”亦作“ 铁画银钩 ”。 闻一多 《春之首章》:“上面涂了些僧 怀素 底铁画银钩的草书。”
词语解释:三寸银钩  拼音:sān cùn yín gōu
犹三寸金莲。 明 刘兑 《娇红记》:“半折笋牙尖,三寸银鉤细;綉幇儿窄小,底样儿新奇。”
词语解释:三须钩  拼音:sān xū gōu
三歧钩。多用于从水中捞物。 元 无名氏 《五侯宴》第四折:“原来他掉了箇吊桶在井里,他那主人家利害,待拿那三鬚鉤去,怕打駡他,因此寻一箇死处。”
词语解释:鼻钩  拼音:bí gōu
指鼻子成钩状。《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三七回:“须臾之间,一员大将立於帐下,鼻钩鹰嘴。”
词语解释:检钩  拼音:jiǎn gōu
检查考核。《新唐书·卢弘止传》:“初,两池盐法弊,得费不相偿, 弘止 使判官 司空舆 检鉤釐正,条上新法,即表 舆 两池使,自是课下岁倍,用度赖之。”
词语解释:鐯钩  拼音:zhuō gōu
方言。即镐。
词语解释:钝钩  拼音:dùn gōu
宝剑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宝剑名:钝鉤、湛卢、豪曹、鱼肠、巨闕,五剑皆 欧冶子 所作。”一本作“ 钝鉤 ”。
共114,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