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首字词组
钢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精钢种钢洋钢利钢浇铁铸钢水
钢刀钢骨水泥钢管钢盔钢肠钢尺钢火钢枪
钢针钢镚钢筋铁骨钢镚儿钢印钢丝钢炮钢笔套
钢版钢锯钢硬钢钎钢筋混凝土结构钢刀布钢炭钢笔
钢骨钢结构钢瓶钢花钢化玻璃钢材钢板钢丝绳
钢鞭钢轨钢琴钢缆钢化钢崩钢坯钢丝床
钢锭钢砂钢珠钢纸钢包钢口钢啷钢丝锯
钢锋钢筋钢筋混凝土钢索钢匀钢渣钢条钢七郎当

词语解释:钢铁  拼音:gāng tiě
(1).钢和铁的统称。有时专指钢。《水浒传》第四回:“兀那待詔,有好钢铁么?” 雁翼 《白杨颂·在钢铁厂》:“而修炉勇士……在那能把钢铁熔化的炉腹中,尽情笑谈。”
(2).比喻坚强。 老舍 《二马》第五段三:“意志是伟大的,是钢铁的!”
词语解释:钢刀  拼音:gāng dāo
钢铁制的一边有刃的器具。古代亦用作武器
词语解释:钢针  拼音:gāng zhēn
一种经过回火的钢质尖头工具,用于沿着摹绘的一束线条划痕,或用于装订和穿孔(如用作小圆环的心轴)
词语解释:钢版
文具名。或指钢质的版片,表面粗糙有细点纹,置于蜡纸下,以针形钢笔在纸上书写,即现透明的笔迹,用以油印。或指钢质电镌的印刷底版,可使文字花纹极细密,多用于印刷票据
词语解释:钢骨  拼音:gāng gǔ
钢筋。 雁翼 《白杨颂·在钢铁厂》:“赤红的钢锭从洪炉中飞出……有的吐着白烟,变成又长又直的钢骨。”
词语解释:钢鞭  拼音:gāng biān
古代一种兵器。用铁做成,有节,没有锋刃
词语解释:钢锭  拼音:gāng dìng
炼钢工业的产品。把熔炼的钢水浇入模型,冷却凝固而成,是制造各种钢材的原料。 雁翼 《白杨颂·在钢铁厂》:“真美呀,涂着银皮的钢锭,堆成了座座小山。”
词语解释:钢锋  拼音:gāng fēng
指刀刃。《再生缘》第九回:“生长将门奇女子,岂甘束首待钢锋。”
词语解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拼音:gāng tiě shì zěn yàng liàn chéng de
长篇小说。苏联尼·奥斯特洛夫斯基作于1932-1935年。保尔从小受苦,后来参加红军,与白军作战负伤。出院后因思想境界不同与恋人富家女冬妮亚分手。他积极参加建设,在修筑铁路时患了伤寒。病愈后重返工作岗位,因劳累过度体质日衰,渐至失明。但他毫不气馁,决心以文学创作进行新的奋斗。
词语解释:钢骨水泥  拼音:gāng gǔ shuǐ ní
即钢筋混凝土。 周立波 《纪念》:“每个房间的构造都一样,三面是钢骨水泥的墙壁,一面是铁门。”《南京日报》1990.9.5:“这是一座长约百米、厚约一米的钢骨水泥的建筑。”
词语解释:钢镚  拼音:gāng bèng
小面额的金属硬币。 刘心武 《钟鼓楼》第二章十:“那中年妇女想了想,便又掏出个五分的钢镚儿。”《当代》1987年第2期:“这小子经常用钢镚儿算卦。”
词语解释:钢锯  拼音:gāng jù
一种手力或机动细齿锯。用以切割金属或其他坚硬材料
词语解释:钢结构  拼音:gāng jié gòu
任何由钢制成的结构的整件或一部分
词语解释:钢轨  拼音:gāng guǐ
铺设火车、龙门吊车等轨道所用的钢条。用碳素钢轧制而成,横断面形状像工字。也叫铁轨。《新华日报》1990.7.21:“根根钢轨洒满了颗颗汗珠。”
词语解释:钢砂  拼音:gāng shā
(1).即金刚砂。详“ 金刚砂 ”。
(2).泛指各种磨料。
词语解释:金刚砂  拼音:jīn gāng shā
不纯的碳化硅。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质脆。工业上用做研磨材料。也叫钢砂。
词语解释:钢筋  拼音:gāng jīn
钢筋混凝土中所用的长条钢材。按断面形状可分为圆钢筋、方钢筯等,按表面形状可分为光钢筋、竹节钢筋、螺纹钢筋等。也叫钢骨。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二:“厚嘴唇下边密密实实的牙齿,仿佛能不费力地咬断钢筋。”《南京日报》1990.7.9:“一到晚上就下钢筋,填石子,锯木料,常常通宵达旦。”
词语解释:钢精  拼音:gāng jīng
指制造日用器皿的铝。也叫钢种。《收穫》1982年第4期:“ 颐宝 挟着一大团什么东西,一手拿了个半新不旧的钢精锅。”
词语解释:钢管  拼音:gāng guǎn
管状的钢材。 周立波 《铁水奔流》八:“工人有的拎着牙轮,有的拿着电表,有的扛着弯头,有两个大汉抬着一段钢管子。”
词语解释:钢筋铁骨  拼音:gāng jīn tiě gǔ
比喻健壮的体魄。 曹禺 《半日的“旅行”》:“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人民文学》1977年第8期:“风餐露宿,转战南北,锤炼出一副钢筋铁骨,赤胆忠心。”
词语解释:钢硬  拼音:gāng yìng
形容坚硬。例如:用她那干枯的手指,挖掘着冻得钢硬的泥土。——《党员登记表》
词语解释:钢瓶  拼音:gāng píng
贮存高压氧气、煤气、石油液化气等的钢制瓶。
词语解释:钢琴  拼音:gāng qín
键盘乐器。利用键盘带动体内包有绒毡的木槌敲击钢丝弦而发出琴声。 老舍 《二马》第三段五:“桌子旁边有一架深紫色的钢琴。”
词语解释:钢珠  拼音:gāng zhū
即滚珠。用钢制成的圆珠形零件。
词语解释:钢筋混凝土  拼音:gāng jīn hùn níng tǔ
用钢筋做骨架的混凝土。钢筋可承受拉力,增加机械强度。广泛应用在建筑上和水利工程上。也叫钢骨混凝土或钢骨水泥。《扬子晚报》1990.4.2:“房子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墙有一米厚。”
词语解释:钢种  拼音:gāng zhǒng
即钢精。 刘心武 《钟鼓楼》第二章七:“她看见了苫棚里钢种盆中的黄花鱼,不禁有点馋。”参见“ 钢精 ”。
词语解释:钢精  拼音:gāng jīng
指制造日用器皿的铝。也叫钢种。《收穫》1982年第4期:“ 颐宝 挟着一大团什么东西,一手拿了个半新不旧的钢精锅。”
词语解释:钢盔  拼音:gāng kuī
士兵、消防队员戴的金属制成的帽子。用来保护头部。 艾青 《向太阳》诗:“他们头上的钢盔和枪上的刺刀闪着白光。”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六章:“只见南边坡坎下草棵一动,摇摇晃晃地露出一顶钢盔。”
词语解释:钢镚儿  拼音:gāng bèng er
指金属辅币。也叫“钢鏰子”
词语解释:钢钎  拼音:gāng qiān
在岩石之类硬物上凿孔的工具。用六角、八角或圆形的钢棍制成,有的顶端有刃。 周立波 《铁水奔流》十五:“第一班工兵,带着鎯头和八角钢钎子……爬进炉里。” 綦水源 《三不吹》三:“战士们用钢钎在坚石上打炮眼。”
词语解释:钢花  拼音:gāng huā
飞溅的钢水。 郭小川 《出钢的时候》诗:“那金光闪闪的钢花呀,好似满天星斗同时在炉前跳舞。”
词语解释:钢缆  拼音:gāng lǎn
全部或主要由钢丝组成的缆绳
词语解释:钢纸  拼音:gāng zhǐ
用浓氯化锌溶液处理过的特种纸。质地轻而硬,有各种厚度,多用作电绝缘材料和隔料材料,又可用来制造矿工安全帽、纺纱筒、手提箱等。
词语解释:钢索  拼音:gāng suǒ
钢丝绳。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高架空中的钢索,把一块块水泥预制块吊起来,然后送到下面去。”
词语解释:钢洋  拼音:gāng yáng
银元的俗称。 吴华夺 《我跟父亲当红军》:“赔老百姓一条牛要十四块钢洋。”
词语解释:钢肠  拼音:gāng cháng
刚肠。刚直的性格。 柳亚子 《沫若五十寿诗》:“沉陆神州待女匡,廿年奋鬭热钢肠。”
词语解释:钢印  拼音:gāng yìn
(1).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部门使用的钢质印章。盖在公文、证件上面,可以使印文在纸面上凸起。也指用钢印盖出的印痕。
(2).在机器、自行车等上面用钢字打成的印痕。《扬子晚报》1990.8.13:“派出所民警根据钢印号码查实了车主。”
词语解释:钢筋混凝土结构  拼音:gāng jīn hùn níng tǔ jié gòu
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分两种:(1)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现场架设模板,配置钢筋,浇捣混凝土而筑成。(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
词语解释:钢化玻璃  拼音:gāng huà bō li
具有很高机械强度的玻璃,是用普通玻璃经过热处理制成的。有耐冲击性和弹性,热稳定性比普通玻璃大几倍。
词语解释:钢化  拼音:gāng huà
把玻璃加热至接近软化时急速均匀冷却,以增加硬度。
词语解释:钢包  拼音:gāng bāo
盛钢水的容器,用钢制成,内砌耐火砖,钢水由底部的口流出,进行浇铸。也叫“钢水包”
词语解释:钢匀  拼音:gāng yún
坚牢致密。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曹王 皋 ﹞见棬曰:‘此至寳也!’指钢匀之状,宾佐皆莫晓。”
词语解释:钢利  拼音:gāng lì
坚硬锋利。
词语解释:钢尺  拼音:gāng chǐ
测定火车轮子的周长或直径用的专用卷尺
词语解释:钢丝  拼音:gāng sī
(1).用细圆钢拉制成的线状成品。粗细不等,是制造弹簧、钢丝绳、钢丝网等的材料。 周立波 《铁水奔流》十五:“他就把上衣脱下,挂在近边一根钢丝上。”
(2).指用钢丝制成的零件。《小说界》1990年第2期:“万一 蒂蒂 的脚,踢进自行车轮子的钢丝里去,那……”
词语解释:钢刀布  拼音:gāng dāo bù
磨快剃刀的皮革带,皮带后面衬有帆布。例如:他在钢刀布上钢了几下刀,又接着剃。
词语解释:钢材  拼音:gāng cái
钢锭或钢坯经过轧制后的成品,如钢板、钢管、型钢等。 周立波 《铁水奔流》十二:“运输工人们推着成百轱轳马,来来往往,搬运钢材和砖块。”《光明日报》1990.7.3:“钢、生铁和钢材的产量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词语解释:钢崩  拼音:gāng bēng
即钢镚。《十月》1981年第1期:“ 李 家开的数目是八万块,少一个钢崩子也不行。”如:丢一个瓶子国家损失六分钱,没人拣,为什么自己掉个一分钱的小钢崩就赶紧拣起来呢?参见“ 钢鏰 ”。
词语解释:钢镚  拼音:gāng bèng
小面额的金属硬币。 刘心武 《钟鼓楼》第二章十:“那中年妇女想了想,便又掏出个五分的钢镚儿。”《当代》1987年第2期:“这小子经常用钢镚儿算卦。”
词语解释:钢口  拼音:gāng kǒu
(1).指炮口、枪口。 曹靖华 《飞花集·前沿风光无限好》:“我英勇的海防儿女,用威严的钢口喷出了火的语言,严惩敌人。”
(2).指刀、剑等刃部的质量。如:这把刀钢口儿不错。
词语解释:钢渣  拼音:gāng zhā
炼钢时浮在钢水上面的渣滓。是钢内杂质氧化而成的氧化物。
词语解释:钢浇铁铸  拼音:gāng jiāo tiě zhù
比喻坚毅顽强。 光未然 《英雄钻井队》诗:“钢浇铁铸的活 雷锋 啊!抖一抖满身的泥土,又投入火热的斗争。”
词语解释:钢火  拼音:gāng huǒ
(1).指刀剑等刃口锻造的质量。《说岳全传》第十回:“看着那些刀店内挂着的,都是些平常的货色,并无好钢火的。” 沉从文 《会明》:“他另外还添制了一个火镰,钢火很好。”
(2).比喻人的能耐。 沙汀 《困兽记》二六:“她只有一个兄弟,一个人七八十亩田,她不肯找他们,不过想试试我的钢火!”
词语解释:钢炮  拼音:gāng pào
泛指新式火炮
词语解释:钢炭  拼音:gāng tàn
一种木炭。 许杰 《〈冬至集文〉题记》:“穷人们在冬天所期待的,是有人冒着大雪送来的钢炭。”
词语解释:钢板  拼音:gāng bǎn
(1).板状钢材。 周立波 《铁水奔流》十二:“又有人报告:炉喉钢板都不合规格;有位工段长说他那里还缺起重工。” 雁翼 《白杨颂·在钢铁厂》:“赤红的钢锭从洪炉中飞出……有的呼叫反抗,刹那间也成了薄薄的钢板。”
(2).汽车上使用的片状弹簧。
(3).誊写钢板的简称。《小说界》1990年第3期:“学校里后来将他革去教职,调到教务组去刻写钢板。”
词语解释:钢坯  拼音:gāng pī
用钢锭轧制成的半成品,形状比较简单,通常供轧钢车间做原料。
词语解释:钢啷  拼音:gāng lāng
象声词。形容金属器物磕碰的声音。 杨朔 《雪花飘飘》:“铁锨倒了,钢啷一声, 百岁 的心都要震裂了。”
词语解释:钢条  拼音:gāng tiáo
条状的钢材
词语解释:钢水  拼音:gāng shuǐ
冶炼过程中呈液体状态的钢。钢水一般都铸成钢锭,也可以直接浇铸成铸件。 雁翼 《白杨颂·在钢铁厂》:“烈焰在她身边滚腾,钢水在她手下流淌。”
词语解释:钢枪  拼音:gāng qiāng
指步枪。 刘亚楼 《伟大的第一步》:“他们扛的都是梭标,到这一仗,才全部背上了钢枪。”《当代》1987年第2期:“钢枪上的刺刀,在月光下放出寒森森的光。”
词语解释:钢笔套  拼音:gāng bǐ tào
(1).自来水笔的帽儿。
(2).自来水笔的套儿。用线结成或布缝制,可以挂在脖子上或衣服的扣子上。
词语解释:钢笔  拼音:gāng bǐ
笔头用金属制成的笔。一种是用笔尖蘸墨水写字,也叫蘸水钢笔。另一种有贮存墨水的装置,写字时墨水流到笔尖,也叫自来水笔。 袁静 《伏虎记》第五四回:“前方,不仅弹药充足,给养丰富,而且也增添了许多学习和文化用品,像钢笔、铅笔、书报、杂志……都运到阵地上来了。” 孙犁 《澹定集·同口旧事》:“我见他口袋里插的钢笔不错,很想要了他的。”
词语解释:钢丝绳  拼音:gāng sī shéng
用几根钢丝绞成一股,再由几股绞成的绳。较粗的钢丝绳中间夹有麻绳,多用做起重的绳索。 周立波 《铁水奔流》八:“车上堆着法蓝盘,橡皮管和钢丝绳。”
词语解释:钢丝床  拼音:gāng sī chuáng
绷子用钢丝编成的床。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我首先向那草席上坐下去,就像是坐上了钢丝床的一样,坐起了一个深窝。”
词语解释:钢丝锯  拼音:gāng sī jù
锯的一种。形状像弓,锯条用钢丝制成,上面有细齿,用来在工件上锯镂空的图案。有的地区叫锼弓子。
词语解释:钢七郎当  拼音:gāng qī láng dāng
方言。指钢制的家伙。 胡可 《地雷大搬家》:“敌人要是没有钢七郎当的玩意儿,老子早捉了他俘虏啦!” 胡山 《英雄的阵地》:“快把那些钢七郎当的解下来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