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语上声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末字词组
艰钜重钜创钜丰钜鸿钜将钜繁钜宏钜
锋钜轩钜邛钜闳钜钩钜岂钜吕钜 

词语解释:艰钜  拼音:jiān jù
同“ 艰巨 ”。 清 曹国榘 《顾梁汾纂张太岳书札奏疏小引》:“又相国言, 有明 一代,艰鉅之事,众所不敢承者,率 楚 人当之。”《清史稿·食货志一》:“顾以事体艰鉅,未尽举也。”
词语解释:锋钜  拼音:fēng jù
锋锷。借指刀剑等武器。《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锋鉅靡加,翅翮摧屈。” 吕延济 注:“鉅,鍔也,言不加锋鍔而六翮自摧屈也。”
词语解释:重钜  拼音:zhòng jù
巨大,昂贵。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盖当代板本盛行,刻者工直重鉅,必精加讎校,始付梓人。”
词语解释:轩钜  拼音:xuān jù
高大。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冯皮匠》:“入后户,觉院宇轩鉅深邃,如入神庙。”
词语解释:创钜  拼音:chuàng jù
创伤深重。指父母之丧。《礼记·三年问》:“创鉅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 孔颖达 疏:“‘创鉅者其日久’者,以释重丧所以三年也。其事既大,故为譬也。鉅,大也。” 宋 陈亮 《祭楼德润母夫人文》:“此贤嗣之所以创鉅而痛深,而朋友之所以哭哀而涕出。”参见“ 创巨痛深 ”。
词语解释:创巨痛深  拼音:chuàng jù tòng shēn
语本《礼记·三年问》:“创鉅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荀子·礼论》鉅作“巨”,愈作“瘉”。后以“创巨痛深”谓创伤重,痛苦深。《晋书·贺循传》:“先父遭遇无道, 循 创巨痛深。”《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今社稷危耻,创巨痛深,唯应剖心尝胆,泣血枕戈,其餘小忿,或宜容貰。”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 文宗显皇帝 ……北狩 热河 ,鼎湖一去,龙髯不返,此实创巨痛深,而无以復加者也。”参见“ 创鉅 ”。
词语解释:邛钜  拼音:qióng jù
药草名。大戟。《尔雅·释草》:“蕎,邛鉅。” 郭璞 注:“今药草,大戟也。《本草》云。” 郝懿行 义疏:“《本草》云‘大戟一名邛鉅’……此草俗呼猫眼睛,高一二尺,华黄而圆,如鹅眼钱,其中深黄有似目睛,因以为名。叶如柳叶而黄,其茎中空,茎头又攒细叶,摘皆白汁,啮人如漆。”
词语解释:丰钜  拼音:fēng jù
犹盛大。 清 朱筠 《恭进南巡诗册折子》:“恭逢七旬万寿之年,欣瞻五举南巡之典;礼文丰鉅,恩泽涵濡。”
词语解释:闳钜  拼音:hóng jù
亦作“ 閎巨 ”。宏大。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引》:“以余所揆,古今大学术,概有数端,命世通儒,罕能备悉。輒略而言之,覈名实,剗浮夸,黜奇衺,奖閎鉅,掇遗逸,抉隐幽。”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工匠魇魅》:“ 崑山 李左君 房舍閎鉅。” 清 薛福成 《宁波府学记》:“郡有学宫,歷代增缮,规制閎巨,为诸郡冠。”
词语解释:鸿钜  拼音:hóng jù
(1).指鸿儒巨子。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中秘所畜简编,固应倍屣往昔,重以累朝史局,鸿鉅肩摩,詎乏 刘 、 班 、 王 、 魏 等辈。”
(2).指巨大的功绩。 明 张居正 《纂修书成辞恩命疏》:“虽才薄力僝,无能树植鸿鉅,以答殊眷。”
(3).指洪福巨恩。 明 汤显祖 《谢邹愚公书》:“与明公无半面,乃为不佞弟作传,至勤论赞,反覆开辨,曲折顾护,若惟恐鄙薄之不传而疵纇之不洗。始而欣然,继之咽泣。弟何修而得此于鸿鉅也。”
(4).指重大之任。 明 卢象昇 《再陈卜哈情形疏》:“微臣识浅才庸,本非边料,勉肩鸿鉅,日夕焦思。”
词语解释:钩钜  拼音:gōu jù
(1).犹机谋。 明 吴宽 《汤媪传》:“媪为人有器量,能容物,其中无钩鉅。” 清 宋学洙 《张文忠公遗事》:“而左右中贵人,亦皆雅相尊信,深谅鄙心,不敢肆其鉤鉅之巧。”参见“ 鉤距 ”。
(2).辗转推问,究得情实。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赵豫》:“不知讼者来,一时之忿,经宿气平,或众为譬戒,因而息者多矣。比之鉤鉅致人而自为名者,其所存何啻霄壤。”参见“ 鉤距 ”。
词语解释:钩距  拼音:gōu jù
(1).亦作“ 鉤拒 ”。古代的一种兵器。《墨子·备穴》:“为铁鉤距长四尺者,财自足,穴彻,以鉤客穴。” 岑仲勉 简注:“既通敌穴,即以铁钩距钩敌方作穴之工兵。 史树青 等曾説:‘ 四川 出土的铁器中,有 汉 钩镶一件,在《武梁祠石刻》中,我们曾见过这样的武器, 刘熙 《释名》説:“两头曰鉤,中央曰镶,或推镶或鉤引。”但据《墨子·鲁问篇》説:“ 公输班 作鉤距。”其作用是“退者鉤之,进者拒之”……我们推测就是展览会中陈列的钩镶,钩拒是它的别名而已。’”《墨子·鲁问》:“ 公输子 自 鲁 南游 楚 ,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鉤拒之备,退者鉤之,进者拒之。”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杨锐》:“比寇至,船二百餘艘抵岸,为鉤距所破。”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 公输般 ﹞造了钩拒,教 楚王 和 越 人打仗。”
(2).古代连弩车弩机的部件。《墨子·备高临》:“筐大三围半,左右有鉤距,方三寸。轮厚尺二寸。鉤距臂博尺四寸,厚七寸,长六尺。”
(3).辗转推问,究得情实。《汉书·赵广汉传》:“﹝ 广汉 ﹞尤善为鉤距,以得事情。鉤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準,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鉤,致;距,闭也。使对者无疑,若不问而自知,众莫觉所由以闭,其术为距也。”《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惟 重荣 自能鉤距,凡有争讼,多廷辩之。” 梁启超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行之以鉤距之法,用之以罗织之罪。”
(4).犹机谋。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 屏山 以为 李 有鉤距, 刘 谈论锋出,皆惮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 竦 娶 杨氏 ,颇工笔札,有鉤距。”
(5).指钓钩。 唐 元稹 《估客乐》诗:“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钩距不敢下,下则牙齿横。” 傅尃 《钓诗》:“隈谭既失用,钩距竟成虚。”
词语解释:钩距  拼音:gōu jù
(1).亦作“ 鉤拒 ”。古代的一种兵器。《墨子·备穴》:“为铁鉤距长四尺者,财自足,穴彻,以鉤客穴。” 岑仲勉 简注:“既通敌穴,即以铁钩距钩敌方作穴之工兵。 史树青 等曾説:‘ 四川 出土的铁器中,有 汉 钩镶一件,在《武梁祠石刻》中,我们曾见过这样的武器, 刘熙 《释名》説:“两头曰鉤,中央曰镶,或推镶或鉤引。”但据《墨子·鲁问篇》説:“ 公输班 作鉤距。”其作用是“退者鉤之,进者拒之”……我们推测就是展览会中陈列的钩镶,钩拒是它的别名而已。’”《墨子·鲁问》:“ 公输子 自 鲁 南游 楚 ,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鉤拒之备,退者鉤之,进者拒之。”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杨锐》:“比寇至,船二百餘艘抵岸,为鉤距所破。”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 公输般 ﹞造了钩拒,教 楚王 和 越 人打仗。”
(2).古代连弩车弩机的部件。《墨子·备高临》:“筐大三围半,左右有鉤距,方三寸。轮厚尺二寸。鉤距臂博尺四寸,厚七寸,长六尺。”
(3).辗转推问,究得情实。《汉书·赵广汉传》:“﹝ 广汉 ﹞尤善为鉤距,以得事情。鉤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準,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鉤,致;距,闭也。使对者无疑,若不问而自知,众莫觉所由以闭,其术为距也。”《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惟 重荣 自能鉤距,凡有争讼,多廷辩之。” 梁启超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行之以鉤距之法,用之以罗织之罪。”
(4).犹机谋。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 屏山 以为 李 有鉤距, 刘 谈论锋出,皆惮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 竦 娶 杨氏 ,颇工笔札,有鉤距。”
(5).指钓钩。 唐 元稹 《估客乐》诗:“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钩距不敢下,下则牙齿横。” 傅尃 《钓诗》:“隈谭既失用,钩距竟成虚。”
词语解释:将钜  拼音:jiāng jù
复姓。 战国 时有《将鉅子》五篇, 汉 时犹存。见《汉书·艺文志》。参见“ 将具 ”。
词语解释:将具  拼音:jiāng jù
复姓。 汉 有 将具弥 。见《通志·氏族四》
词语解释:岂钜  拼音:qǐ jù
见“ 岂遽 ”。
词语解释:岂遽  拼音:qǐ jù
亦作“ 岂渠 ”。亦作“ 岂鉅 ”。 犹怎么,难道。《国语·吴语》:“此志也,岂遽忘於诸侯之耳乎?”《荀子·王制》:“夫威彊未足以殆邻敌也,名声未足以县天下也。则是国未能独立也,岂渠得免夫累乎!” 王先谦 集解引 卢文弨 曰:“案:渠与遽同。”《荀子·正论》:“今俳优侏儒,狎徒詈侮而不鬭者,是岂鉅知见侮之为不辱哉!” 杨倞 注:“鉅,与遽同。”《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词语解释:繁钜  拼音:fán jù
亦作“ 繁巨 ”。
(1).复杂而艰巨。亦指复杂而艰巨的事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异途任用》:“颇闻两人俱非循吏,但干局开敏,能肩繁鉅。”《人民日报》1948.7.30:“在紧张剧烈战争的环境里,你们毫无惧怕,不知疲劳的接受一个紧接着一个的繁巨的接收伤员的任务。”
(2).繁茂巨大。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附《游林虑西山记》:“林行四五里入山,路比 黄 华 颇夷,谷亦旷,树木繁鉅,水声比 黄 华 差小。”
词语解释:吕钜  拼音:lǚ jù
骄矜自大貌。《庄子·列御寇》:“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鉅,再命而於车上儛,三命而名诸父。”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吕鉅,谓自高大,当为矜张之意。” 章炳麟 《记印度事·印度人之观日本》:“今视 印度 已亡, 支那 又为己战胜, 朝鲜 乃不战而就附庸陪属之伍,骄矜自贵,始则吕鉅,终则车上舞。”
词语解释:宏钜  拼音:hóng jù
宏大;重大。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骚以含蓄深婉为尚,赋以夸张宏鉅为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吏垣都谏被弹》:“吏科都给事中,为諫官领袖,责既宏鉅,职復雄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