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钉铃钉座梨钉嘴铁舌钉子户钉齿耙钉棚钉书钉钉铨
钉头钉坐梨钉盘星钉封文书钉锤钉疽钉钯钉梢
钉密钉鞋钉死钉灵钉螺钉牢钉问钉果盘
钉子钉铰钉是钉,铆是铆钉紧钉春盛钉官石钉耙 
钉明釭钉铛钉封钉筋钉帽钉书匠钉缸 

词语解释:钉铃  拼音:dīng líng
象声词。马行时佩铃的声音。 唐 李贺 《沙路曲》:“柳脸半眠丞相树,珮马钉铃踏沙路。” 王琦 汇解:“珮马,马之羈络上有鸞铃玉珂之饰者。钉铃,珮声。”
词语解释:钉头  拼音:dīng tóu
(1).钉帽。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钉头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
(2).喻微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杂征》:“天将貽有餘不尽之报于子孙,则所得寧止钉头之屑屑哉!”
(3).比喻强硬的对手。 洪深 《申屠氏》第一本:“有的快心那恶霸今天碰着了钉头。”
词语解释:钉密  拼音:dīng mì
谓用钉密封。《后汉书·张奂传》:“地底冥冥,长无晓期,而復缠以纊緜,牢以钉密,为不喜耳。”
词语解释:钉子  拼音:dīng zi
(1).金属(间或用竹子)制成的细棍形的物件。一端有扁平的头,另一端尖锐,主要起固定或连接作用,也可以用来悬挂物品或作别用。
(2).与“碰”连用,比喻难堪;困难。《红楼梦》第四六回:“依我説,竟别碰这个钉子去。”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 公输般 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但也大约很有了一些酒意。” 李佩之 《忆若飞》:“在工作中间碰到了钉子,从未灰心过,总是检讨教训后,继续的积极苦干。”
(3).比喻障碍。《人民日报》1977.1.13:“ 周总理 又对我说:‘你回去要把北大理科办好,把基础理论水平提高。这是我交给你的任务。有什么障碍要扫除,有什么钉子要拔掉。’”
(4).比喻重兵防守处。 毛泽东 《论持久战》八六:“突击点选在左翼,恰当敌之弱点,容易取胜;选在右翼,碰在敌人的钉子上,不能奏效。”
(5).指内线。《花城》1981年第4期(增刊):“咱们埋在忠义军里的钉子,什么时候才能送来 耿京 的头?”
词语解释:钉明釭  拼音:dīng míng gāng
犹张灯。
词语解释:钉座梨  拼音:dīng zuò lí
指座席上受人敬慕者。《旧唐书·崔远传》:“ 远 文才清丽,风神峻整,人皆慕其为人,当时目为‘钉座梨’,言席上之珍也。”亦作“ 钉坐梨 ”。《说郛》卷三引 宋 马永易 《实宾录》:“ 崔远 有文而风致,世目为钉坐梨,言座所珍也。”
词语解释:钉坐梨  拼音:dīng zuò lí
见“ 钉座梨 ”。
词语解释:钉座梨  拼音:dīng zuò lí
指座席上受人敬慕者。《旧唐书·崔远传》:“ 远 文才清丽,风神峻整,人皆慕其为人,当时目为‘钉座梨’,言席上之珍也。”亦作“ 钉坐梨 ”。《说郛》卷三引 宋 马永易 《实宾录》:“ 崔远 有文而风致,世目为钉坐梨,言座所珍也。”
词语解释:钉鞋  拼音:dīng xié
(1).旧式雨鞋。用布做帮,用桐油油过,底上有圆头铁钉以防滑。《儒林外史》第十回:“他靸了一双钉鞋,捧着六碗粉汤,站在丹墀里尖着眼睛看戏。” 汪曾祺 《岁寒三友》:“小学的同学几乎全部在下雨天都穿了胶鞋来上学,只有他穿了还是他父亲穿过的钉鞋。”
(2).运动用鞋。因鞋底有钉子或钉状物而得名。
词语解释:钉铰  拼音:dīng jiǎo
(1).指洗镜、补锅、锔碗等。《太平广记》卷一六二引 唐 无名氏《报应录·刘行者》:“ 唐 庐陵 闤闠中有一 刘行者 ,以钉铰为业。”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壬:“里有 胡生 ,性落魄,家贫,少为洗镜、鎪钉之业……远近号为 胡钉铰 。”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中:“﹝ 刘卞加 ﹞六岁误触瓮碎,家人更譙之。神色自若曰:‘俟钉铰者来,当全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刘公 诵其数章,词皆浅陋,殆打油、钉铰之流。”
(2).以(金玉等)镶嵌器物。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桥用白石甃之,莹彻如玉,以金钉铰。”
(3).一种贯穿物件的零件,犹今之铆钉。《金瓶梅词话》第八回:“妇人见他手中擎着一根红骨、细洒金、金钉铰川扇儿。”《明史·舆服志一》:“四周红髹板,左右门二,用镀金铜钉铰。”
词语解释:钉铛  拼音:dīng chēng
象声词。形容金属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 周恩来 《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五同志在押的三天中(二十八--三十日)未经一审,只是手铐脚镣,铁链钉铛,被严重地看管在司令部看守所中。” 端木蕻良 《乡愁》一:“卖荷兰水的小铜片,敲着钉铛钉铛响。”
词语解释:钉嘴铁舌  拼音:dīng zuǐ tiě shé
形容嘴哽,嘴犟。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四折:“[行者叫云]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禪。”《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原来你家没大了,説着你,还钉嘴铁舌儿的!”
词语解释:钉盘星  拼音:dīng pán xīng
戥子或秤秆上的第一星儿。《朱子语类》卷十六:“如称子钉盘星上加一钱,则称一钱物便成两钱重了。”参见“ 定盘星 ”。
词语解释:定盘星  拼音:dìng pán xīng
原指戥子或秤杆上的第一星儿(重量为零)。多用以比喻正确的基准或一定的主意。《古尊宿语录·洞山第二代初禅师语录》:“师云:‘千斤秤不住。’云:‘鸟道不存也?’师云:‘错数定盘星。’” 宋 朱熹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词:“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西游记》第二七回:“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 孙大圣 也当做个等閒的。” 吴组缃 《山洪》二六:“自己总要有定盘星,他说他的,我干我的。”
词语解释:钉死  拼音:dīng sǐ
用钉钉稳或钉牢。例如:用钉把箱子钉死;用钉把窗户钉死。
用杆或尖器刺或刺穿;尤指钉在尖桩上受刑或处死
词语解释:钉是钉,铆是铆  拼音:dīng shì dīng , mǎo shì mǎo
形容做事认真、实在,不马虎敷衍。《当代》1981年第3期:“老伙计,你办事真有个仔细劲儿啦,你还跟从前一样,钉是钉,铆是铆。” 邓友梅 《话说陶然亭》:“他要求将军重新把已教过的两个势子钉是钉,铆是铆的再来一遍。”参见“ 丁是丁,卯是卯 ”。
词语解释:钉封  拼音:dīng fēng
见“ 钉封文书 ”。
词语解释:钉封文书  拼音:dīng fēng wén shū
旧时一种用特殊方法封合的文书。它用钉子先在文书上扎眼,而后用纸捻子穿上,以示文书的机密和紧要。一般用于寄递处决囚犯的公文。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款犯》:“上司拿访,必係钉封。凡钉封文书,不可当堂轻拆,须携入内衙密看。”《官场现形记》第九回:“这是我的‘钉封文书’到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凡是钉封文书,总是斩决要犯的居多,拆开来一看,内中却是 云南 的一个案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承事上司》:“遇有钉封,即係机密。”
词语解释:钉子户  拼音:dīng zi hù
指在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时,讨价还价,不肯拆迁房屋的住户或个人。
词语解释:钉封文书  拼音:dīng fēng wén shū
旧时一种用特殊方法封合的文书。它用钉子先在文书上扎眼,而后用纸捻子穿上,以示文书的机密和紧要。一般用于寄递处决囚犯的公文。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款犯》:“上司拿访,必係钉封。凡钉封文书,不可当堂轻拆,须携入内衙密看。”《官场现形记》第九回:“这是我的‘钉封文书’到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凡是钉封文书,总是斩决要犯的居多,拆开来一看,内中却是 云南 的一个案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承事上司》:“遇有钉封,即係机密。”
词语解释:钉灵  拼音:dīng líng
古族名。亦为古国名。
词语解释:钉紧  拼音:dīng jǐn
插紧、铆紧——常用来指钉紧钉子、插紧插销或上紧铆钉。例如:如果底层是水泥,大头钉会自动地钉紧的。
词语解释:钉筋  拼音:dīng jīn
谓言必有中。《太平广记》卷八十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彭钉筋》:“ 唐彭 、 濮 间,有相者 彭剋明 ,号‘彭钉筋’,言事多验,人以其必中,是有‘钉筋’之名。”
词语解释:钉齿耙  拼音:dīng chǐ bà
用大铁钉做齿的耙,用来弄碎土块,平整地面。使用时平放在地面上,用牲畜或机器牵引。
词语解释:钉锤  拼音:dīng chuí
钉钉子用的小锤。锤头一端是方柱形,另一端扁平,有的中间有起钉子用的狭缝。
词语解释:钉螺  拼音:dīng luó
螺的一种。卵生,螺壳圆锥形。生活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淡水里和陆地上。是传染血吸虫病的媒介。
词语解释:钉春盛  拼音:dīng chūn shèng
一种中间堆放五色糕点的盘。 明 杨慎 《艺林伐山·斗钉》:“《食经》:五色小饼,作花卉禽兽珍宝形,按抑成之,盒中累积,名曰鬭钉。今人犹云钉果盘、钉春盛是也。”
词语解释:钉帽  拼音:dīng mào
钉的顶端,是承受锤打或旋转的部分。
词语解释:钉棚  拼音:dīng péng
旧时 上海 称最下等之妓女。 徐珂 《清稗类钞·方言·上海方言》:“花烟间,妓之下等者,又称烟妓。钉棚,更下於花烟间之妓也。”
词语解释:钉疽  拼音:dīng jū
疔疮。
词语解释:钉牢  拼音:dīng láo
用敲弯的钉、铆钉或螺栓加以固定(如将一个环套在铆钉或螺栓上,为了紧固目的把铆钉或螺栓的突出端敲扁压在环上);又指敲弯部分
利用以这种方式处理的钉子,螺栓或类似物件紧固。例如:将两块板钉牢在一起。
词语解释:钉官石  拼音:dīng guān shí
传说中的石名。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钉官石》:“钉官石在 长安 城中,色青黑,其坚如铁。凡新进士求仕者,以大钉钉之,如钉径入,则速得美官,否则齟齬不能入,入亦不能快利也。”
词语解释:钉书匠  拼音:dīng shū jiàng
装钉书籍的人。 鲁迅 《三闲集·怎么写》:“白天还有馆员,钉书匠,阅书的学生,夜九时后,一切星散,一所很大的洋楼里,除我以外,没有别人。”
词语解释:钉书钉  拼音:dīng shū dīng
小的U形铁丝,其两端被钉入[纸或纸板等薄且易透的分层材料,通常被夹紧之后起装订的作用]
词语解释:钉钯  拼音:dīng bǎ
铁制的有钉状齿的耙,是翻地、碎土的农具。《西游记》第十九回:“他就化道火光,径转他那本山洞里,取出一柄九齿钉鈀,与 老孙 战了一夜。”
词语解释:钉问  拼音:dīng wèn
追问。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六:“他本想再钉问一句,可是既有‘揍’打底儿,他不便再费话了。”
词语解释:钉耙  拼音:dīng pá
即钉钯。
词语解释:钉缸  拼音:dīng gāng
顶缸。代人受过。钉,用同“ 顶 ”。 井岩盾 《瞎月工伸冤记》七:“他检验不上,你钉缸。”
词语解释:钉铨  拼音:dīng quán
订铨。谓订正谬误,评量斟酌。
词语解释:钉梢  拼音:dīng shāo
别有用心地紧跟在后面。 徐珂 《清稗类钞·方言·上海方言》:“钉梢,躡行人后,左则左之,右则右之,跬步不离之谓也,今则专适用於男子追随女后之称矣。” 鲁迅 《二心集·唐朝的钉梢》:“ 上海 的摩登少爷要勾搭摩登小姐,首先第一步,是追随不舍,术语谓之‘钉梢’。‘钉’者,坚附而不可拔也,‘梢’者,末也,后也,译成文言,大约可以说是‘追蹑’。” 老舍 《四世同堂》八四:“假若有人还钉他的梢,他会使钉梢的人明白,他是乡下人,也就是 日本 人愿意看到的迷信鬼神的傻蛋。”
词语解释:钉果盘  拼音:dīng guǒ pán
一种中间堆放五色糕点的盘。 明 杨慎 《艺林伐山·斗钉》:“《食经》:五色小饼,作花卉禽兽珍宝形,按抑成之,盒中累积,名曰鬭钉。今人犹云钉果盘、钉春盛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