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醇醲 拼音:chún nóng
亦作“ 醇浓 ”。
(1).酒味浓厚甘美。 汉 焦赣 《易林·艮之谦》:“黍稷醇醲,敬奉山宗。” 宋 苏轼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嘱戏用其韵答之》:“惟思近醇醲,未敢窥璨瑳。” 清 魏源 《江南吟》之八:“阿芙蓉,阿芙蓉,产海西,来海东。不知何国香风过,醉我士女如醇醲。”
(2).喻富贵尊荣。 明 徐渭 《涉江赋》序:“然合前赋而观之,诚见其嗜醇醲而姑言寂寞也。”
(3).风气淳朴敦厚。 晋 左思 《魏都赋》:“不鬻邪而豫贾,著驯风之醇醲。”《旧唐书·儒学传序》:“ 高宗 嗣位,政教渐衰,薄於儒术,尤重文吏。於是醇醲日去,华竞日彰,犹火销膏而莫之觉。”
(4).谓气味、滋味、韵味等纯正浓厚。 宋 文同 《读渊明集》诗:“文章简要惟华衮,滋味醇醲是太羹。”《春风》1981年第4期:“正因为这朵花在 关东 的土地上长大的,它才散发着那么醇浓的土香吧?”《北京晚报》1982.4.23:“她的演唱韵味醇浓。”词语解释:酲醲 拼音:chéng nóng
醉酒。《文选·枚乘〈七发〉》:“况直眇小烦懣,酲醲病酒之徒哉!” 李周翰 注:“酲醲,中酒也。”词语解释:肥醲 拼音:féi nóng
亦作“ 肥脓 ”。亦作“ 肥浓 ”。 厚味;美味。《淮南子·主术训》:“肥醲甘脆,非不美也。”《文选·枚乘〈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李善 注:“脓,厚之味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夏至先后各十五日,薄滋味,勿多食肥醲。” 唐 张籍 《董公》诗:“公衣无文采,公食少肥浓。” 唐 白居易 《寄卢少卿》诗:“ 颜回 何为者,簟瓢纔自给;肥醲不到口,年不登三十。”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肥浓甘脆,世所共珍,使饱而遇之,则食如泥土。”词语解释: 醰醲
醇厚词语解释:鲜醲 拼音:xiān nóng
见“ 鲜浓 ”。
词语解释:鲜浓 拼音:xiān nóng
亦作“ 鲜穠 ”。亦作“ 鲜醲 ”。 犹言鲜艳浓重。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贾岛》:“一日, 宣宗 微行至寺,闻鐘楼上有吟声,遂登,於 岛 案上取卷览之。 岛 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曰:‘郎君鲜醲自足,何会此耶?’” 元 杨载 《寄沉少微金华山隐居》诗:“蘅兰争酷烈,桃李角鲜穠。” 清 顾禄 《清嘉录·珠兰茉莉花市》:“零红碎緑,五色鲜浓,四时照映於市,不独此二花也。” 鲁迅 《野草·淡淡的血痕中》:“﹝造物主﹞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使血色永远鲜穠。”词语解释:鸿醲 拼音:hóng nóng
犹隆盛。 明 汤显祖 《豫章揽秀楼赋》:“算鸿醲之美业,各未逾乎百年。”词语解释:醰醲 拼音:tán nóng
醇厚。 清 魏源 《庐江章氏义庄记》:“国家累洽重濡,醰醲孳生,献版岁倍,人浮於地,贫万於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