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八啸去声 [diào,音调]耀[yào,重要][音少。《广韵》放火。《韵会》野火曰烧。][shào,老少][徒吊切,音调。行貌。][剑鞘]轿[渠庙切,音峤。《广韵》𨋕车也。][责备][《集韵》人要切,音蛲。挠,或作绕。][liáo liǎo liào][详注1][急也][diào][详注2][piāo piào]尿[详注3][详注4][馨叫切。不仁也。][音要。亦草盛貌。]


注1:剽 漂去声。刼也。《说文》砭刺也。从刀,票声。
注2:约 音要。《前汉·礼乐志》明德乡治本约。《注》师古曰:约,读曰要。
注3:摇 音曜。亦动也。《陈后主·关山月诗》城危接晕高,润风连影摇。寒光带岫移,冷色含山峭。
注4:超 《集韻》他弔切,音糶。趒或作超。越也。又《韻補》叶抽廟切。《陸雲·陸丞相誄》光被旣淳,逸軌爰超。宏綱包荒,景靈握耀。
末字词组
斋醮冠醮贰醮逼醮戚醮搭醮新醮罗天大醮
设醮章醮初醮平安醮尊醮愿醮符醮 
大醮再醮做醮元醮打醮建醮科醮 
清醮修醮亡醮黄箓醮改醮水醮祠醮 

词语解释:斋醮  拼音:zhāi jiào
请僧道设斋坛,祈祷神佛。 唐 王建 《同于汝锡游降圣观》诗:“闻説 开元 斋醮日,晓移行漏帝亲过。”《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六年》:“ 鎔 晚年好事佛及求仙,专讲佛经,受符籙,广斋醮。”《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因念亡夫恩义,思量做些斋醮功果超度他。”
词语解释:设醮  拼音:shè jiào
道士设立道场祈福消灾。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六:“ 王德升 名 崈 ,困躓场屋,遂入 玉笥山 ,依道士 潘与龄 ,独居 白云斋 十餘年。予闻其名久矣,因与诸子入山设醮。” 明 张萱 《疑耀·坛醮之始》:“ 赵与时 谓用道士设醮祈福延寿,则 汉 建安 二十四年 吴 将 吕蒙 病, 孙权 命道士於星辰下为请命,是设醮之法始於此。” 清 李渔 《奈何天·误相》:“寺院门前鹤噪,知是捨财吉兆;若无信女烧香,定有善男设醮。”
词语解释:大醮  拼音:dà jiào
道教举行的隆重的祭天仪式。
词语解释:清醮  拼音:qīng jiào
谓道士设坛祈祷。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我只道这玉天仙离了碧霄,原来是可意种来清醮。” 明 汤显祖 吕硕园 《还魂记·魂游》:“这等呵,清醮坛上今夜好,敢将香火助真仙。”《廿载繁华梦》第六回:“果然到了次日,就着人择定九月廿五日起建十来天清醮,府里上上下下,都到 长寿寺 做好事。”
词语解释:冠醮  拼音:guān jiào
古代行冠礼的一种仪节。行冠礼时,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宾位酌一次酒,谓之“冠醮”;每三加而总向宾位敬一次醴(甜酒),谓之“冠醴”。《礼记·曾子问》:“於斯乎,有冠醮,无冠醴。” 郑玄 注:“酒为醮。冠礼,醴重而醮轻。” 孔颖达 疏:“醮之所以异於醴者,醴则三加之后揔一醴之,醮则每一加而行一醮,凡三醮也。”
词语解释:章醮  拼音:zhāng jiào
拜表设祭。道教的一种祈祷形式。《北史·杨集传》:“ 集 忧惧,乃呼术者 俞普明 章醮,以祈福助。” 前蜀 杜光庭 《李忠顺司徒拜保护章词》:“是敢虔备坛场,精修章醮,拜天悔过,沥恳希恩。”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一》:“盖后世神仙之説,虽原本道家,实与道家异。至於服食章醮,而 老子 之道亡也久矣。”
词语解释:再醮  拼音:zài jiào
(1).再次斟酒。古代行冠礼时的一种仪式。《仪礼·士冠礼》:“加皮弁如初仪,再醮摄酒,其他皆如初。”
(2).古代行婚礼时,父母给子女酌酒的仪式称“醮”。因称男子再娶或女子再嫁为“再醮”。 元 、 明 以后专指妇女再嫁。《孔子家语·本命》:“﹝女子﹞夫死从子,言无再醮之端。” 王肃 注:“始嫁言醮礼,无再醮之端,言不改事人也。”《北齐书·羊烈传》:“一门女不再醮。” 宋 楼钥 《骆观国墓志铭》:“鰥居二十餘年,不復再醮。”《明史·徐文华传》:“中人之家不取再醮之妇。”
词语解释:修醮  拼音:xiū jiào
道士设坛作法事禳除灾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有邑豪修醮, 告 当为都工。”《西游记》第四四回:“观里道士们修醮,三清殿上有许多供奉。”
词语解释:贰醮  拼音:èr jiào
再嫁。 汉 刘向 《列女传·息君夫人》:“ 楚王 出游,夫人遂出见 息君 ,谓之曰:‘人生要一死而已,何至自苦,妾无须臾而忘君也,终不以身更贰醮。’”
词语解释:初醮  拼音:chū jiào
初婚。 晋 傅玄 《历九秋篇》:“长保初醮结髮,何忧坐生 胡 越 。”
词语解释:做醮  拼音:zuò jiào
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大 张员外 仍请 天庆观 道士做醮,追荐小夫人。”《水浒传》第七一回:“当日 公孙胜 与那四十八员道众,都在 忠义堂 上做醮,每日三朝。”
词语解释:亡醮
为死者设坛祭祷
词语解释:逼醮  拼音:bī jiào
犹逼嫁。 胡祖德 《沪谚外编·俗语对联》:“逼醮;赖婚。”
词语解释:平安醮  拼音:píng ān jiào
旧时为一般祈福消灾举行的“打醮”仪式,与因病或因丧事延请僧道诵经祈祷的“打醮”有别。《红楼梦》第二八回:“昨儿贵妃打发 夏太监 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 清虚观 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
词语解释:元醮  拼音:yuán jiào
上元节举行的祭神仪式。《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早辰从庙中上元醮。”
词语解释:黄箓醮  拼音:huáng lù jiào
见“ 黄籙斋 ”。
词语解释:黄箓斋  拼音:huáng lù zhāi
道家洁斋法之一。《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与 郑杞 、 董瑾 谋因中元夜,邀 高駢 至其第建黄籙斋,乘其入静,縊杀之,声言上升。” 胡三省 注:“黄籙大斋者,普召天神、地祇、人鬼而设醮焉,追懺罪根,冀升仙界,以为功德不可思议,皆诞説也。”亦称“ 黄籙醮 ”。《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九年》:“命内侍 王继恩 就 建隆观 设黄籙醮。”
词语解释:戚醮  拼音:qī jiào
烦恼。《庄子·盗跖》:“财积而无用,服膺而不舍,满心戚醮,求益而不止,可谓忧矣。” 成玄英 疏:“戚醮,烦恼也。”一说憔悴貌。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戚醮,顦顇也。”
词语解释:尊醮  拼音:zūn jiào
酌酒。《晏子春秋·杂上二四》:“乃令粪洒改席,尊醮而礼之。”
词语解释:打醮  拼音:dǎ jiào
道士为人做法事,求福禳灾。《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夫人临行,尽出房中釵釧衣饰之类,及所藏宝玩约数千金,布施各菴院寺观,打醮焚香以资亡儿 王雱 冥福。”《红楼梦》第二九回:“一时, 凤姐儿 来了,因説起初一在 清虚观 打醮的事来,遂约着 宝釵 、 宝玉 、 黛玉 等看戏去。” 殷夫 《浪漫的时代》:“今天童子团怠工游行,用一张张传单串成,说‘比打醮还要灵’。”
词语解释:改醮  拼音:gǎi jiào
改嫁。醮,结婚时以酒祭神的仪式。《晋书·孝友传·李密》:“父早亡,母 何氏 改醮。”《金史·列女传·白氏》:“ 白氏 年二十餘即寡居,服除,外家迎归,兄嫂窃议改醮。”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 葛封 ﹞房中诸姨,皆已改醮。”
词语解释:搭醮  拼音:dā jiào
在别人延请道士设坛打醮时附搭一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今乃乙酉年七月十五日,广延道众,大建经坛,要与先帝修斋追荐;恰好 南京 一个老赞礼,约些村中父老,也来搭醮。”
词语解释:愿醮  拼音:yuàn jiào
谓祈求神佛时许下设坛祭祀的愿心。《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一个出家人,你要便年头节尾受他的礼物,到把前日你为 李大姐 生孩儿许的愿醮,就叫他打了罢。”
词语解释:建醮  拼音:jiàn jiào
旧时僧道设坛为亡魂祈祷。《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尽买香烛楮纸,賷到 琼花观 中,命道士建醮三昼夜,以报恩德。”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作福许妖兼送鬼,修斋建醮尚虚无。”
词语解释:水醮  拼音:shuǐ jiào
超度水上亡魂的法会。 清 钮琇 《觚賸·溺妾入梦》:“君亟入京,延僧於 长寿亭 设水醮一昼夜,幸籍祈禳,庶免殤殃。”参见“ 水陆道场 ”。
词语解释:水陆道场  拼音:shuǐ lù dào chǎng
佛教法会的一种。僧尼设坛诵经,礼佛拜忏,遍施饮食,以超度水陆一切亡灵,普济六道四生,故称。 宋 苏轼 《释迦文佛颂》引:“ 元祐 八年十一月十一日,设水陆道场供养。”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改日做个水陆道场,超度你升天便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王氏 ﹞请旧日尼院中各众,在墓前建起水陆道场三昼夜,以报大恩。”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五》:“但在这里,却也太没有生气,只见和尚自做水陆道场,男男女女上庙拜佛,真令人看得索然气尽。”
词语解释:新醮  拼音:xīn jiào
改嫁。 明 沉鲸 《双珠记·处分后事》:“一言永诀在今朝,忍捐旧爱为新醮。”
词语解释:符醮  拼音:fú jiào
指画符打醮。道士祈福禳灾的祭祀活动。 清 龚自珍 《祀典杂议》之二:“帝君之称,出於符醮青词家,益悖律令。”
词语解释:科醮  拼音:kē jiào
指道教打醮斋戒等仪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一》:“科醮之説,始自 杜光庭 , 宋 世尤重其教。”
词语解释:祠醮  拼音:cí jiào
道徒设坛祈祷。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林复》:“於是有旨令大理丞 陈朴 追逮,随所至,致狱鞫问。及至 潮阳 ,遇诸道间,搜其行李,得朱椅、黄帷等物,盖 林 好祠醮所用者,乃就鞫於僧寺中。”
词语解释:罗天大醮  拼音:luó tiān dà jiào
道士为禳除灾祟而设的规模盛大的道场。《水浒传》第一回:“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 明 汪廷讷 《狮吼记·归宴》:“如果娘子有此事, 陈慥 当设一罗天大醮。”参见“ 大罗天 ”。
词语解释:大罗天  拼音:dà luó tiān
道教所称三十六天中最高一重天。《云笈七籤》卷二一:“《玉京山经》曰: 玉京山 冠於八方诸大罗天……《元始经》云:大罗之境,无復真宰,惟大梵之气,包罗诸天太空之上。” 唐 王维 《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诗:“大罗天上神僊客, 濯锦江 头花柳春。” 唐 李商隐 《留赠畏之》诗之一:“空记大罗天上事,众仙同日咏《霓裳》。” 清 赵翼 《石庵相公挽诗》:“才送还朝数月前,俄惊仙驭大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