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豪平声 [háo,号呼][把持,动词][sāo][音勞。撓也,轢也。][dāo][láo liáo][详注1]翿[详注2][详注3][nào]褿[音曹。卫邑名。《诗·邶风》土国城漕。][详注4]


注1:挑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
注2:咎 音高。《广韵》皋陶,舜臣名,古作咎繇。《前汉·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书序》咎单作明居。《传》咎单,臣名。
注3:绸 音韬。《礼·檀弓》绸练设旐。《注》以练绸旗之杠。《尔雅·释天》素锦绸杠。《注》以白地锦韬旗之竿。《前汉·司马相如传》靡屈虹而为绸。《注》绸,韬也。
注4:耗 音毛。《集韵》独貌。《增韵》无也,尽也。《前汉·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谓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解非也。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又通作毛。《后汉·马衍传》饥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末字词组
浊醪白醪投醪清醪秋醪牲醪引口醪 
村醪芳醪山醪仙醪江醪家醪酥醪 
香醪冻醪单醪浓醪醴醪豚醪宜成醪 
春醪新醪楚醪甘醪时醪饩醪岁醪 
松醪载醪绿醪澄醪尝醪内醪彝醪 
醇醪酒醪宫醪缥醪冬醪酝醪  

词语解释:浊醪  拼音:zhuó láo
浊酒。 晋 左思 《魏都赋》:“清酤如 济 ,浊醪如 河 。” 唐 韦应物 《效陶彭泽》诗:“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家有浊醪,但幽室之物,不足款嘉宾,奈何!”参见“ 浊酒 ”。
词语解释:浊酒  拼音:zhuó jiǔ
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时与亲旧叙阔,陈説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词:“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清 李景福 《暮春遗意》诗:“残灯和梦断,浊酒带愁倾。”
词语解释:村醪  拼音:cūn láo
村酒。醪,本指酒酿。引申为浊酒。 唐 司空图 《柏东》诗:“免教世路人相忌,逢著村醪亦不憎。” 宋 陆游 《今年立冬后菊方盛开小饮》诗:“野实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復如齏。” 郭沫若 《行路难》诗:“在我并无奢求,若有村醪,何须醇酒。”
词语解释:香醪  拼音:xiāng láo
美酒。 唐 杜甫 《崔驸马山亭宴集》诗:“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词:“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宋 柳永 《西江月》词:“好梦狂随飞絮,閒愁浓胜香醪。” 清 陈维崧 《薄倖·山下与顾景行话旧三迭前韵》词:“酒槽珠溅,向当壚小语,香醪可许新词换?”
词语解释:春醪  拼音:chūn láo
春酒。 晋 陶潜 《拟挽歌辞》之二:“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宋 曾巩 《一鹗》诗:“归来礧嵬载俎豆,快饮百瓮行春醪。” 清 伊小尹 《春郊即事》诗:“犹有村氓知礼数,春醪肯为使君倾。”参见“ 春酒 ”。
词语解释:春酒  拼音:chūn jiǔ
(1).冬酿春熟之酒;亦称春酿秋冬始熟之酒。《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毛 传:“春酒,冻醪也。” 孔颖达 疏:“此酒冻时酿之,故称冻醪。” 马瑞辰 通释:“春酒即酎酒也。 汉 制,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酎酒。 周 制,盖以冬酿经春始成,因名春酒。”《文选·张衡〈东京赋〉》:“因休力以息勤,致欢忻於春酒。” 李善 注:“春酒,谓春时作,至冬始熟也。” 宋 苏轼 《武昌西山》诗:“忆从 樊口 载春酒,步上 西山 寻野梅。” 清 方文 《田家》诗之一:“有客提春酒,相要坐水边。”
(2).指春节期间的饮宴。《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正月十二时, 娄 府两公子请吃春酒。” 沙汀 《淘金记》十七:“破五以后是私人请春酒。” 聂绀弩 《怎样做母亲》:“又是过年,可是不是除夕,大概是初三或者初五……父亲不知从谁家里吃了春酒回来,感觉得身上不舒服。”
词语解释:松醪  拼音:sōng láo
用松肪或松花酿制的酒。 唐 戎昱 《送张秀才之长沙》诗:“松醪能醉客,慎勿滞 湘潭 。” 宋 苏轼 《中山松醪赋》:“烂文章之纠缠,惊节解而流膏……收薄用於桑榆,製 中山 之松醪。”《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十一娘 又另唤一女童出来,叫做 縹云 。整备茶菓山蔌松醪,请 元玉 喫。”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投辕》:“俺读些稗官词,寄牢骚,对江山吃一斗苦松醪。”参见“ 松肪酒 ”、“ 松花酒 ”。
词语解释:醇醪  拼音:chún láo
味厚的美酒。《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乃悉以其装齎置二石醇醪。” 唐 高适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簷前举醇醪,灶下烹隻鸡。” 明 张煌言 《赠徐闇公年丈》诗之三:“明月开尊皆胜侣,春风入座似醇醪。” 王西彦 《乡下朋友》:“他喝了一口,觉得酒的确是醇醪好酒,浓香蜜口。”
词语解释:白醪  拼音:bái láo
糯米甜酒。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白醪麴》:“酿白醪法,取糯米一石,冷水浄淘,漉出著瓮中,作鱼眼沸汤浸之。” 石声汉 注:“醪是带糟的酒,白醪是糯米甜酒。”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白醪充夜酌,红粟备晨炊。” 宋 梅尧臣 《送临江军监酒李太博》诗:“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
词语解释:芳醪  拼音:fāng láo
美酒。 晋 袁峤之 《兰亭》诗之二:“激水流芳醪,豁尔累心散。” 宋 乐史 《广卓异记·水变为芳醪》:“上力起举甌,将饮,甌中水变为芳醪矣。” 清 孙雨林 《皖江血》:“从此名山留庙貌,春秋共奠芳醪。”
词语解释:冻醪  拼音:dòng láo
冬季酿造、及春而成的酒。亦称春酒。 唐 杜牧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宋 司马光 《喜才元过洛小诗招饮》诗:“ 洛 社冻醪熟, 伊 魴丝绘肥。”
词语解释:新醪  拼音:xīn láo
新酿的酒。 晋 陶潜 《停云诗》序:“罇湛新醪,园列初荣。”
词语解释:载醪  拼音:zǎi láo
携酒。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八:“ 子云 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逯钦立 注:“载醪,载酒,抬酒送到。 丁 注:‘《汉书·扬雄传》: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载醪但彼惑,馈浆非我谍。”
词语解释:酒醪  拼音:jiǔ láo
汁滓混合的酒。后泛指酒。《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汉书·文帝纪》:“为酒醪以靡穀者多。” 颜师古 注:“醪,汁滓酒也。” 唐 韩愈 孟郊 《征蜀联句》:“盃盂酬酒醪,箱篋馈巾帓。”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田山薑 ﹞自市蔬菜十把,脱粟三斗,不为酒醪佳设,惟日矻矻以文章为事。”
词语解释:投醪  拼音:tóu láo
《吕氏春秋·顺民》:“ 越王 苦 会稽 之耻……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后因以“投醪”指与军民同甘苦。《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 唐 李德裕 《刘公神道碑铭》:“士怀挟纊之恩,人感投醪之醉。” 唐 唐顺之 《牌》:“本司於钱粮毫髮原不经手,理合转发……作军前给赏支销,则军士皆荷诸上司投醪之惠。”
词语解释:山醪  拼音:shān láo
山中人家酿造的浊酒。 唐 刘沧 《题桃源处士山居留寄》诗:“閒看竹屿吟新月,特酌山醪读古书。” 宋 范成大 《休宁》诗:“山醪极可人,溪女能醉客。”
词语解释:单醪  拼音:dān láo
犹言樽酒。单,通“ 簞 ”。《吕氏春秋·察微》“凡战必悉熟配备” 汉 高诱 注:“古之良将,人遗之单醪,输之於川,与士卒从下流饮之,示不自独享其味也。”《文选·张协〈七命〉之七》:“单醪投川,可使三军告捷。” 李善 注引《黄石公记》“昔良将之用兵也,人有馈一簞之醪,投河,令众迎流而饮之。夫一簞之醪,不味一河,而三军思为致死者,以滋味及之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计僕驭当疲,敢具单醪,以俟憇息。”
词语解释:楚醪  拼音:chǔ láo
楚 地产的浊酒。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前席惊虚辱,华樽许细斟。尚怜 秦 痔苦,不遣 楚 醪沉。” 唐 罗隐 《经耒阳杜工部墓》诗:“紫菊馨香覆 楚 醪,奠君江畔雨萧骚。”
词语解释:绿醪  拼音:lǜ láo
绿色美酒。 唐 白居易 《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诗:“何言家尚贫?银榼提緑醪。” 闽 徐夤 《骄侈》诗:“古今人事惟堪醉,好脱霜裘换緑醪。”
词语解释:宫醪  拼音:gōng láo
(1).供帝王宫中饮用的酒。 宋 梅尧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赐果》:“前日宫醪赐玉尊,今朝持果小黄门。”
(2).泛指美酒。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下:“ 演 因是携之以謁 曼卿 ,便令置宫醪十担为贄,列醖於庭。”
词语解释:清醪  拼音:qīng láo
指清酒。《后汉书·马融传》:“酒正案队,膳夫巡行,清醪车凑,燔炙骑将,鼓骇举爵,钟鸣既觴。”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宴安逸豫,清醪芳醴,乱性者也。” 宋 司马光 《归田》诗之五:“清醪迎社熟,鸣雉向春肥。”
词语解释:仙醪  拼音:xiān láo
仙酒。《镜花缘》第一回:“ 王母 各赐仙桃一枚,众仙拜谢,按次归座,説不尽天庖盛饌,天府仙醪。”
词语解释:浓醪  拼音:nóng láo
浓烈的浊酒。 唐 罗隐 《秋日禅智寺见裴郎中题名寄韦瞻》诗:“百醆浓醪成别梦,两行垂露澣覊愁。”
词语解释:甘醪  拼音:gān láo
美酒,醇酒。《东观汉记·樊鯈传》:“野王献甘醪膏餳,每作大发,吏以为饶利。”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二:“朝游高臺观,夕宴华池阴。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 晋 傅玄 《七谟》:“名酎出於 咸阳 ,甘醪贡於 宜城 。”
词语解释:澄醪  拼音:chéng láo
清醇;美酒。
词语解释:缥醪  拼音:piǎo láo
酒名。 晋 庾阐 《断酒戒》:“屏神州之竹叶,絶縹醪乎华都。”《魏书·崔浩传》:“ 太宗 大悦,语至中夜,赐 浩 御縹醪酒十觚,水精戎盐一两,曰:‘朕味卿言,若此盐酒,故与卿同其旨也。’” 唐 皮日休 《酒垆》诗:“红壚高几尺,颇称幽人意。火作縹醪香,灰为冬醷气。”
词语解释:秋醪  拼音:qiū láo
秋日酿成的酒。 唐 杜牧 《醉眠》诗:“秋醪雨中熟,寒斋落叶中。”
词语解释:江醪  拼音:jiāng láo
即江米酒。 宋 黄庭坚 《次韵师厚食蟹》:“海饌糖蟹肥,江醪白蚁醇。” 清 钱敬叔 《泊浦子口》诗:“雪圃芹芽白,江醪竹叶青。”参见“ 江米酒 ”。
词语解释:江米酒  拼音:jiāng mǐ jiǔ
糯米加酒曲酿造的食品,甘甜,酒味淡。也叫酒酿、醪糟。 沉从文 《萧萧》:“大家把母子二人照料得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
词语解释:醴醪  拼音:lǐ láo
美酒。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滋味煎其府藏,醴醪鬻其肠胃。”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通判太博雪后招饮》之二:“邀饮奏醴醪,案杯烹蟹螯。”
词语解释:时醪  拼音:shí láo
新酿的美酒。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乃以园果时醪,祖其将行。”
词语解释:尝醪  拼音:cháng láo
以浊酒祭神。《史记·封禅书》:“ 陈宝 节来祠。其 河 加有尝醪。”
词语解释:冬醪  拼音:dōng láo
冬季酿酒。 宋 朱肱 《酒经》上:“《语林》云: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好。”
词语解释:牲醪  拼音:shēng láo
牲醴。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爪甲间皆出云烟》:“ 太宗 以下,乃携杏酒青羊,以备牲醪,告於山中。”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桐川酒》:“方议以事闻于郡,吏卒相谓:‘库旧有神祠,前官輒去之,得非其为孽乎?’密市牲醪,罗拜祷请,许以再立庙。”
词语解释:家醪  拼音:jiā láo
家中酿的米酒。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谋饮》:“以家醪黍觴醉人者为中人,以巷醪灰觴醉人者为小人。”
词语解释:豚醪  拼音:tún láo
即豚酒。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具豚醪之祭,敬荐冥漠君之灵。”参见“ 豚酒 ”。
词语解释:豚酒  拼音:tún jiǔ
猪肉和酒。泛指祭品。《后汉书·公孙瓒传》:“ 瓚 具豚酒於 北芒 上,祭辞先人。”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序》:“公命城者改埋於东冈,祭之以豚酒。”
词语解释:饩醪  拼音:xì láo
指酒食。《新唐书·郑从谠传》:“ 从讜 以餼醪犒军, 克用 隃谓曰:‘我且引而南,欲与公面约。’”
词语解释:内醪  拼音:nèi láo
御酒。 明 张居正 《请定面奖廉能仪注疏》:“有廉能爱民者,亦特差行人齎勅奬励,或封内醪、金币以賚之。”
词语解释:酝醪
酒酿
词语解释:引口醪  拼音:yǐn kǒu láo
易入口的美酒。 明 王达 《椒宫旧事》:“皇淑妃 李氏 , 霍县 李杰 之女也。性不爱酒,上为造引口醪,每宴饮,特设以供妃。”
词语解释:酥醪  拼音:sū láo
奶酒。 清 恽敬 《酥醪观记》:“ 安期生 与神女会于 元邱 ,醉后,呼吸水露,皆成酥醪。此廋词也,取之名观,不知所自始。” 清 丘逢甲 《秋怀五迭前韵》之三:“ 罗浮 春酿慰南迁,小饮酥醪意兀然。”
词语解释:宜成醪  拼音:yí chéng láo
即宜城酒。《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 汉 郑玄 注:“泛者,成而滓浮,泛泛然,如今宜城醪矣。” 贾公彦 疏:“ 宜成 説以为地名。”参见“ 宜城酒 ”。
词语解释:宜城酒  拼音:yí chéng jiǔ
古代 襄州 宜城 (今 湖北 宜城县 )所产美酒。据《方舆胜览》载, 宜城县 东一里有 金沙泉 ,造酒极美,世谓宜城春,又名竹叶酒。 南朝 梁 刘潜 《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奉教,垂赐宜城酒四器。” 唐 温庭筠 《常林欢歌》:“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緑鸭鸣咬咬。” 宋 周邦彦 《虞美人》词:“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
词语解释:岁醪  拼音:suì láo
犹岁酒。 唐 沉佺期 《峡山赋》:“冬炉煖兮新炭酷,岁醪酌兮杯盘美。”
词语解释:彝醪  拼音:yí láo
彝器中的酒浆。《宋史·乐志七》:“冰天桂海,咸资化成。恭酌彝醪,报本惟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