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末字词组
酸醋陈醋吃寡醋榷醋拈酸泼醋强文假醋糖醋头醋
三斗醋风醋争锋吃醋咬姜呷醋拈酸吃醋油盐酱醋私盐私醋熬姜呷醋
吃醋乔文假醋争风吃醋酸文假醋寡醋惨醋穷酸饿醋石醋醋
发醋半瓶醋恨如头醋酽醋添盐着醋米醋穷瘪醋坏醋
腊八醋香醋桃花茜醋醯醋添油加醋啜醋加油加醋 
酬醋吃飞醋桃花醋俏醋拿糖作醋咬姜呷醋加油添醋 

词语解释:酸醋  拼音:suān cù
(1).即醋。因醋味酸,故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生刳取五臟,酸醋浸食之,雋美乃胜逐夷。”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醋》:“汤火伤灼,即以酸醋淋洗,并以醋泥涂之甚妙,亦无瘢痕也。”
(2).旧时对文人的谑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桂花’摇影夜深沉,酸醋‘当归’浸。” 王季思 校注:“友人 蒋云从 曰:‘归浸’与‘归寝’双关。酸醋即调侃 张生 。”
词语解释:三斗醋  拼音:sān dǒu cù
指令人难食之物。三斗,极言其多。《北史·崔弘度传》:“时有 屈突盖 为武候车骑,亦严刻。 长安 为之语曰:‘寧饮三斗醋,不见 崔弘度 。’” 宋 陈与义 《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诗:“寧饮三斗醋,有耳不听无味句。”
词语解释:吃醋  拼音:chī cù
亦作“喫醋”。 比喻产生嫉妒情绪。多指男女关系方面。《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只怕你要喫醋拈酸。”《红楼梦》第六八回:“我并不是那种吃醋调歪的人。” 茅盾 《锻炼》十六:“四个国家,实在是两派,你亲了这一边,那一边就要吃醋。” 聂绀弩 《论怕老婆》:“对这种事,书上也有归咎于老婆的,说她‘妒’,翻成口语,即好吃醋。”
词语解释:发醋  拼音:fā cù
呕酸,倒胃口。 杨朔 《中国人民的脚步声·红石山》:“米缸里没有一颗存粮,白水煮烂山药蛋,乍吃也香。一遭香,两遭臭,赶吃到第三遭,见了就发醋。”
词语解释:腊八醋  拼音:là bā cù
旧俗,腊八日用醋泡蒜,封存多日,醋变辣,俗称“腊八醋”。 马三立 等《开粥厂》:“四两卤虾油,一罐腊八醋。”
词语解释:酬醋  拼音:chóu cù
犹酬报。 章炳麟 《訄书·不加赋难》:“而浮食於民,歷八世无酬醋,是恣其劫略而不忧名捕於有司也。” 章炳麟 《訄书·禁烟草》:“夫酒以成宾嘉之礼,宾主百拜而后敢酬醋,以道天命。”
词语解释:陈醋  拼音:chén cù
陈年的醋。 清 赵翼 《簷曝杂记·桑叶洗眼方》:“麦粉不拘多少,用陈醋熬膏,贴无名肿毒,神效。”
词语解释:风醋  拼音:fēng cù
形容风韵美好动人。《敦煌曲子词·洞仙歌一》:“酒醒后多风醋,少年夫壻,向緑窗下左偎右倚。”参阅 任二北 《敦煌曲初探》
词语解释:乔文假醋  拼音:qiáo wén jiǎ cù
假斯文;假道学。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我见这 会稽 城市中的人,有穿着那宽衫大袖的乔文假醋,诗云子曰,可不知他读书也不曾!”
词语解释:半瓶醋  拼音:bàn píng cù
(1).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技术一知半解的人。 元 无名氏 《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市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曹禺 《雷雨》第一幕:“对于这方面,我自命比你这种半瓶醋的社会思想要彻底得多!”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我这半瓶子醋,可回答不了你。”
(2).比喻一知半解的知识或技术。《醒世姻缘传》第二五回:“﹝ 狄宗羽 ﹞虽是读书无成,肚里也有半瓶之醋,滉滉荡荡的,常要雌将出来。”
词语解释:香醋  拼音:xiāng cù
加入芳香物质使其成为香味浓郁的醋酸溶液。例如:镇江香醋。
词语解释:吃飞醋  拼音:chī fēi cù
比喻凭空妒忌。 欧阳予倩 《越打越肥》:“哟,你这个家伙,真会吃飞醋,胖子是你的丈夫,我还有我的那个当家的。”
词语解释:吃寡醋  拼音:chī guǎ cù
比喻没来由的嫉妒。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我几曾调他来,皆是他心上自爱上我,你吃这等寡醋做甚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无端的在这里吃寡醋,説这一席是我吃的,怕他知道,却屈你坐了主位,遮他耳目,你説奇不奇?”
词语解释:争锋吃醋  拼音:zhēng fēng chī cù
见“ 争风吃醋 ”。
词语解释:争风吃醋  拼音:zhēng fēng chī cù
为争夺男女私情而互相嫉妒。《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两箇婆娘﹞争风吃醋,打吵起来。”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一一二:“我问男女同学住在一个宿舍,有无争风吃醋的事件发生,据说从来没有。”亦作“ 争风喫醋 ”、“ 争锋吃醋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 月香 好副嘴脸,年已长成。倘或有意留他,也不见得。那时我争风喫醋便迟了。”《红楼梦》第六九回:“ 凤丫头 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可知是个贱骨头。”
词语解释:争风吃醋  拼音:zhēng fēng chī cù
为争夺男女私情而互相嫉妒。《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两箇婆娘﹞争风吃醋,打吵起来。”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一一二:“我问男女同学住在一个宿舍,有无争风吃醋的事件发生,据说从来没有。”亦作“ 争风喫醋 ”、“ 争锋吃醋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 月香 好副嘴脸,年已长成。倘或有意留他,也不见得。那时我争风喫醋便迟了。”《红楼梦》第六九回:“ 凤丫头 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可知是个贱骨头。”
词语解释:恨如头醋
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词语解释:桃花茜醋  拼音:táo huā qiàn cù
桃花醋。 清 陈维崧 《映山红慢·竹菇用湘瑟词咏石榴韵》词:“三月厨娘,乍榨就桃花茜醋。”参见“ 桃花醋 ”。
词语解释:桃花醋  拼音:táo huā cù
醋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桃花醋》:“ 唐 世风俗,贵重葫芦酱,桃花醋,照水油。”
词语解释:桃花醋  拼音:táo huā cù
醋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桃花醋》:“ 唐 世风俗,贵重葫芦酱,桃花醋,照水油。”
词语解释:榷醋  拼音:què cù
对醋实行征税。《金史·章宗纪三》:“三月戊戌,以礼部尚书 张暐 为御史大夫。壬寅,復榷醋。”
词语解释:咬姜呷醋  拼音:yǎo jiāng gā cù
犹言咬文嚼字。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兵职驾库,齩薑呷醋。” 清 钱大昕 《恒言录·成语》:“ 宋 时谚云:‘兵职驾库,齩薑呷醋。’……此 临安 人评尚书省二十四曹语。” 清 胡式钰 《语窦》:“ 宋 时驾幸 临安 后,诸曹口号云:‘兵职驾部,齩薑呷醋。’犹言但咬文嚼字也。”参见“ 咬文嚼字 ”。
词语解释:咬文嚼字  拼音:yǎo wén jiáo zì
亦作“ 咬文嚙字 ”。亦作“ 咬文啮字 ”。
(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二折:“你道是一点墨半张纸,不中吃,不中使……又则道俺咬文嚼字。”
(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明 无名氏 《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市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清 朱焘 《北窗呓语》:“酒场遇不读书人,所行觴政,切不可咬文啮字,兼以诗词困人。”
(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儒林外史》第九回:“﹝ 杨执中 ﹞还在东家面前咬文嚼字,指手画脚的不服。” 胡适 《〈水浒传〉考证》:“我又最恨人家咬文啮字的评文,但我却又有点‘考据癖’。” 马南邨 《燕山夜话·不求甚解》:“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词语解释:酸文假醋  拼音:suān wén jiǎ cù
假装斯文有礼。《红楼梦》第一○九回:“ 宝玉 道:‘这个何妨?那一年冷天,也是你 晴雯 姐姐和 麝月 姐姐玩,我怕冻着他,还把他揽在一个被窝儿里呢。这有什么?大凡一个人,总别酸文假醋的才好。’”
词语解释:酽醋  拼音:yàn cù
浓醋。 宋 苏轼 《格物粗谈·韵藉》:“金笺及扇面误字,以釅醋或酱油用新笔蘸洗,或灯心揩之即去。”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 峻极上院 尝於其院东凿井,经年纔深丈许……法当积薪其中然之,乘热沃以釅醋,然后施工。” 清 赵翼 《两臂风痹复发》诗:“酸疑釅醋淬,痛甚顽石擣。”
词语解释:醯醋  拼音:xī cù
酸醋。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蠛蠓之育于醯醋,芝檽之产於木石。”
词语解释:俏醋  拼音:qiào cù
美好貌。 宋 赵叔向 《肯綮录·俚俗字义》:“好貌曰俏醋。”
词语解释:拈酸泼醋  拼音:niān suān pō cù
同“ 拈酸喫醋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则见那,娇惰的熏香闲坐;悍妒的拈酸泼醋。”
词语解释:拈酸吃醋  拼音:niān suān chī cù
产生嫉妒情绪。多指在男女关系上。《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怎奈 静真 情性利害,比 空照 大不相同,极要拈酸喫醋。”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闻得家中死了妬妇,既可以另娶佳人,又省得他拈酸喫醋,岂不是一忧双喜。”亦作“ 拈酸吃醋 ”。《红楼梦》第六五回:“ 贾璉 听了,笑道:‘你放心,我不是那拈酸吃醋的人。’”
见“ 拈酸喫醋 ”。
词语解释:寡醋  拼音:guǎ cù
指不必要的嫉妒感情。多指男女关系而言。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难道你不见,我几曾调他来?皆是他心上自爱上我,你吃这等寡醋做甚么?” 明 王錂 《春芜记·构衅》:“就是我小姐看他,干得你甚事,要你喫这等寡醋?好没廉耻。”
词语解释:添盐着醋  拼音:tiān yán zhe cù
见“ 添油加醋 ”。
词语解释:添油加醋  拼音:tiān yóu jiā cù
比喻在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任意增添细节,夸大或歪曲事实真相。 屈兴栋 《血战剑门关》:“我们这些当通信兵的,常在首长身边转,把听来的一些话,添油加醋相互传说着。”亦作“ 添醋加油 ”、“ 添盐着醋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七:“她是担心 符癞子 首先把事情吵开,又添醋加油,把真象歪曲,引起他所看中的人的难以解释的误会。” 沉从文 《王谢子弟》:“律师添盐着醋把一些大人物的话转来转去说给 七爷 听。”
词语解释:添油加醋  拼音:tiān yóu jiā cù
比喻在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任意增添细节,夸大或歪曲事实真相。 屈兴栋 《血战剑门关》:“我们这些当通信兵的,常在首长身边转,把听来的一些话,添油加醋相互传说着。”亦作“ 添醋加油 ”、“ 添盐着醋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七:“她是担心 符癞子 首先把事情吵开,又添醋加油,把真象歪曲,引起他所看中的人的难以解释的误会。” 沉从文 《王谢子弟》:“律师添盐着醋把一些大人物的话转来转去说给 七爷 听。”
词语解释:拿糖作醋  拼音:ná táng zuò cù
装腔作势,摆架子。《红楼梦》第一○一回:“这会子替奶奶办了一点子事,况且关会着好几层儿呢,就这么拿糖作醋的起来,也不怕人家寒心?”《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我们也干了,也值得你那么拿糖作醋的!”
词语解释:强文假醋  拼音:qiáng wén jiǎ cù
谓假斯文。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二折:“有一等寒俭的泛泛之徒,他出来的不诚心,无实行,一个个强文假醋。”
词语解释:油盐酱醋  拼音:yóu yán jiàng cù
(1).泛指烹调佐料。比喻另外添加的原来没有的内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 景翼 便把 阿良 那节事写信给 鸿甫 ,信里面总是加了些油盐酱醋。”
(2).指琐碎庸俗。《天雨花》第一回:“我想女子之中,若通些文墨,必竟脱俗;就是不美,自有一种文雅可观,料不是油盐酱醋的恶气。”
词语解释:惨醋  拼音:cǎn cù
气恼。
词语解释:米醋  拼音:mǐ cù
用大米、小米等制成的醋,质量较优良
词语解释:啜醋  拼音:chuò cù
哄;抚慰。《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苗忠 ﹞把那刀来入了鞘,却来啜醋 万秀娘 道:‘我争些箇错坏了你!’正恁地説,则见 万秀娘 左手捽住 苗忠 ,右手打一箇漏风掌。”
词语解释:咬姜呷醋  拼音:yǎo jiāng gā cù
形容生活清苦。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礼祠主膳,淡喫虀麪;兵职驾库,咬薑呷醋。”《平妖传》第十二回:“只恐使用不来,路上咬薑呷醋,件件省缩。”
词语解释:糖醋  拼音:táng cù
糖和醋
加入糖和醋的。例如:糖醋鱼。
用制糖或制淀粉的下脚料,通过酒精或醋酸发酵的方法而制成的食醋
词语解释:私盐私醋  拼音:sī yán sī cù
比喻不敢公开见人的事情。《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我在那边睡也非为别的,因越了不过 李大姐 情,一两夜不在那边歇了,他守灵儿,谁和他有私盐私醋?”
词语解释:穷酸饿醋  拼音:qióng suān è cù
(1).贫寒而迂腐。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一折:“你看!兀那两箇穿的锦绣衣服,不强如那等穷酸饿醋的人也。”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他道俺秀才每穷酸饿醋,几时能勾发迹!”
(2).指贫寒迂腐的读书人。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二折:“你看上这穷酸饿醋甚么好?”《水浒传》第三三回:“近日除将这个穷酸饿醋来做个正知寨,这廝又是文官,又没本事。”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合卺》:“莫学自己,嫁了这个穷酸饿醋。”
词语解释:穷瘪醋  拼音:qióng biě cù
旧时对贫寒落魄之人的蔑称。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想着那穷瘪醋,恨不得立地把家成。”
词语解释:加油加醋  拼音:jiā yóu jiā cù
为了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事或转述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 赵树理 《〈三里湾〉写作前后》:“有创作才能的人,也把现实中的特殊人物、特殊事件加以表扬或抨击,加油加醋说给人听,编成歌曲到处传唱。”
词语解释:加油添醋  拼音:jiā yóu tiān cù
同“ 加油加醋 ”。 克非 《春潮急》二六:“有种人并不怀着什么恶意,却专喜欢探究人家的隐秘,然后再加油添醋,偷偷地、热衷地广播出去。”亦作“ 加油添酱 ”。 陆文夫 《小巷深处》:“要是这恶棍加油添酱地告诉 张俊 呢?”
词语解释:头醋  拼音:tóu cù
初制未搀水的醋,味极酸。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常言道头醋不酸,二醋不燄,喒还待他个甚的?”《水浒传》第五一回:“‘头醋不釅彻底薄’,官人坐当其位,可出箇标首。”《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把 大獃 的儿子媳妇一天要駡三场,家人、婆娘两天要打八顿。这些人都恨如头醋。”
词语解释:熬姜呷醋  拼音:áo jiāng gā cù
比喻生活清苦。 清 李渔 《怜香伴·毡集》:“下官自从选了这箇穷教官,坐了这条冷板櫈,终日熬薑呷醋,尚不能勾问舍求田,哪里再经得进口添人。”
词语解释:石醋醋  拼音:shí cù cù
石榴的异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石榴》:“《博物志》: 崔玄微 遇数美人 李氏 、 陶氏 ……皆众花之精,有緋衣少女曰 石醋醋 者,乃石榴也。”参阅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
词语解释:坏醋  拼音:huài cù
口语。比喻把事办坏或情况变坏。《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必弄到这个疑那个取巧,那个疑这个卖乖,倒坏了醋了。”如:那个事早坏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