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醋酸 拼音:cù suān
有机化合物。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是制造人造丝、塑料、电影胶片、阿司匹林等的主要原料。日常食用的醋中含有醋酸。也叫乙酸。词语解释:醋葫芦 拼音:cù hú lú
吃醋的人。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围释》:“你那醋葫芦指望把梨花架,臊奴,铁围墙敢靠定你大金家。”词语解释:醋酒 拼音:cù jiǔ
即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醋·》﹝释名﹞引 陶弘景 曰:“醋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亦谓之醯。以有苦味,俗呼苦酒。”词语解释:醋钵儿
盛醋用的陶钵词语解释:醋八姐
妒妇词语解释:醋劲儿 拼音:cù jìn er
妒嫉的心意词语解释:醋劲 拼音:cù jìn
嫉妒的情绪。多用于男女之间。 老舍 《二马》第三段九:“那儿来的这么多的信呢? 温都太太 几乎每天晚上拿着小钢笔,皱着眉头写信;给谁写呢?有什么可写的呢?他有点怀疑,也不由的有点醋劲儿。”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看你那一股醋劲,也不“调查研究”的。’ 白玉山 说。”词语解释:醋坛子 拼音:cù tán zi
犹醋罐子。 欧阳予倩 《越打越肥》:“这是胖子 张三爷 的新宠,九尾狐狸精转世,有名的醋坛子。”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六:“他深知 朱瑞芳 的厉害,有名的醋坛子,让她知道了,准要闹翻了天。” 词语解释:醋坊 拼音:cù fāng
酿醋作坊。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三:“ 陕西路 转运使请 永兴军 、 秦 、 坊 、 同 等州官置醋坊。”《宋史·食货志下七》:“初, 元祐 臣僚请罢榷醋,户部谓本无禁文。后 翟思 请以诸郡醋坊日息用餘悉归常平。”词语解释:醋大 拼音:cù dà
称贫寒失意的读书人。含有轻慢意。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醋大者,或有抬肩拱臂,攒眉蹙目,以为姿态,如人食酸醋之貌,故谓之醋大。大者,广也,长也。篆文大字,象人之形。” 宋 邵桂子 《满江红·税官之扬州任》词:“穷醋大,齐齐整整,岂无贷揭。” 元 孛罗 《一枝花·归隐》套曲:“有几个不求仕的官员,更有那东庄里醋大,他每都摑着手歌丰稔,再不想巡按去弄奸猾。”词语解释:醋娘子 拼音:cù niáng zǐ
爱忌妒的女人。《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偏是这班‘醋娘子’,这桩事自己再也看不破,这句话谁也合他説不清。”词语解释:醋妒 拼音:cù dù
吃醋,妒忌。《红楼梦》第九回:“因此 贾瑞 、 金荣 等一干人,也正醋妒他两个。”词语解释:醋息钱 拼音:cù xī qián
宋 代一种苛捐杂税。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近降横置财利指挥如钞旁钱、免行钱、醋息钱之类,一切停罢。”《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八年》:“月认醋额则谓之‘醋息钱’。”词语解释:醋性 拼音:cù xìng
忌妒心。多用于男女之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难道就是那位 金姨太太 么?那位夫人醋性如此之利害,一个姨太太死了,怎肯容他大舖排?”词语解释:醋心 拼音:cù xīn
(1).树病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尝见《栽植经》三卷,言木有病醋心者。”
(2).胃里发酸。
(3).妒忌心。多用于男女关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那一位虽然醋心重,然而见了 金姨太太 ,倒也让他三分。”《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况且醋心极大,知道我同三爷真好,还不定要唧咕出什么样子来才罢呢!”词语解释:醋味 拼音:cù wèi
指酸味的食物。《云笈七籤》卷十四:“好食醋味者,肝不足也。”词语解释:醋意 拼音:cù yì
嫉妒的心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老和尚口里如此説,心里原有许多的醋意。”《红楼梦》第三一回:“ 晴雯 听他説‘我们’两字,自然是他和 宝玉 了,不觉又添了醋意。”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四:“听他称赞 双城 的妇女, 白大嫂子 有些醋意。”词语解释:醋户 拼音:cù hù
明 代专门负责酿醋以供官府之用的民户。词语解释:醋溜鱼 拼音:cù liū yú
主要用醋作佐料来烹调的鱼。 西湖 醋鱼为 杭州 名菜。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醋溜鱼》:“ 西湖 醋溜鱼相传是 宋 五嫂 遗製。” 梁实秋 《雅舍谈吃·醋溜鱼》:“醋溜鱼当然是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可以加少许酱油,亦不能多加。”词语解释:醋罐子 拼音:cù guàn zi
比喻嫉妒心很重的人。《红楼梦》第二一回:“等我性子上来,把这‘醋罐子’打个稀烂,他纔认的我呢!”词语解释:醋海 拼音:cù hǎi
比喻妒忌之心极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酸风凛冽,吹残綺阁之春;醋海汪洋,淹断 蓝桥 之月。”词语解释:醋浆 拼音:cù jiāng
(1).酿醋用的流质酵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秫米醋法。五月五日作,七月七日熟。入五月,则多收粟米饭醋浆,以拟和酿,不用水也。浆以极醋为佳……下醋浆更搦破,令如薄粥。”
(2).即酸浆。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酸浆》。词语解释:醋母草 拼音:cù mǔ cǎo
酢浆草的别名。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六:“酸浆草,《本草》名酢浆草,一名醋母草。”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酢浆草》。词语解释:醋浸曹公 拼音:cù jìn cáo gōng
醋梅的谑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 吴 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燖右军两隻,聊备一饌。’”词语解释:醋母 拼音:cù mǔ
(1).酢浆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酢浆草》。
(2).用以酿制醋酸的酵母。 胡汉民 《〈民报〉之六大主义》:“即亟亟然袭用 欧 美 之宪章成法,而恶劣亦如故。 章太炎 比之醋母之无投不酸,得其例耳。”词语解释:醋栗 拼音:cù lì
落叶灌木,茎丛生,有刺,叶子略呈圆形,花白色。果实亦称醋栗,是球形的浆果,黄绿色或红色,味酸,可以制果酱。词语解释:醋坛子
犹醋罐子。 欧阳予倩 《越打越肥》:“这是胖子 张三爷 的新宠,九尾狐狸精转世,有名的醋坛子。”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六:“他深知 朱瑞芳 的厉害,有名的醋坛子,让她知道了,准要闹翻了天。”词语解释:醋滴滴 拼音:cù dī dī
讥讽文人出言吐语喜欢引经据典,语带之乎者也。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二折:“秀才每自古眼睛馋,不似这生忒铜心铁胆……酸溜溜《鲁论》《齐论》,醋滴滴《周南》《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