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奠酹沃酹啜酹荐酹酬酹龙酹祭酹祝酹

词语解释:奠酹  拼音:diàn lèi
犹奠酒。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汝南范滂孟博》:“上闕奠酹,下困糊口,非孝道也。” 唐 白居易 《祭小弟文》:“呜呼!尔魂在几,尔骨在棺;吾亲奠酹,於尔牀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引 姚秀英 《姑苏上冢》诗:“不到 山塘 十五年,旧时女伴话依然。双亲奠酹悲泉路,一弟零丁又各天。”
词语解释:沃酹  拼音:wò lèi
以酒浇地而祭奠。 三国 魏 曹操 《祀故太尉桥玄文》:“不以斗酒隻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梁书·张缵传》:“庶无吐於馨香,祀琼茅而沃酹。”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上泫然流涕,顾谓左右曰:‘此吾 兴庆池 中龙也。’命以酒沃酹之。”
词语解释:啜酹  拼音:zhuì lèi
祭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灵筵勿设枕几,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乾枣,不得有酒肉饼果之祭,亲友来餟酹者,一皆拒之。”
词语解释:荐酹  拼音:jiàn lèi
洒酒于地以祭神的一种仪式。亦泛言备供品以祭。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常闻 竹林神 者,报应如响,将致荐酹求之,可乎?”
词语解释:酬酹  拼音:chóu lèi
古时会饮,推年长者先以酒祭地酬神。 元 凝香儿 《天香亭歌》:“吾君吾王兮寿万岁,得与秋香月色兮酬酹乎樽觴。”
词语解释:龙酹  拼音:lóng lèi
祭宗庙的酒。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鬱鬯既奠,龙酹已撤。”
词语解释:祭酹  拼音:jì lèi
行祭时以酒洒地。亦泛指祭奠。《南史·傅综传》:“有恶蛇屈尾来上灵牀;当前受祭酹。”《后汉书·何颙传》“以头醊其墓” 唐 李贤 注:“醊,祭酹也。”《旧唐书·乌重胤传》:“身殁之日,军士二十餘人,皆割股肉以为祭酹。” 宋 曾慥 《类说·神告休咎》:“既觉,入神祠祭酹。”
词语解释:祝酹  拼音:zhù lèi
祭奠、祷告神灵。 唐 白行简 《三梦记》:“昨梦二人从东来,一髯而短者祝酹,获钱二鐶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