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羊酪 拼音:yáng lào
用羊乳制成的一种食品。常借指乡土特产的美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陆机 诣 王武子 , 武子 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 陆 曰:‘卿 江 东何以敌此?’ 陆 云:‘有千里蓴羹,但未下盐豉耳。’” 宋 陆游 《读史》诗:“南言蓴菜似羊酪,北説荔枝如石榴。” 清 吴伟业 《新翻子夜歌》:“龙团与羊酪,相逢土风异。”词语解释:盐酪 拼音:yán lào
盐和乳酪。《礼记·杂记下》:“功衰食菜果,饮水浆,无盐酪,不能食食,盐酪可也。”《宋书·刘瑜传》:“三年不进盐酪,号泣昼夜不絶声。” 宋 陆游 《书意》诗:“秋江菰菜喜新尝,盐酪亲调七箸香。”《明史·朱燮元传》:“ 鸭池 、 安庄 傍河可屯之土,不下二千顷,人赋土使自赡,盐酪芻茭出其中。”词语解释:酥酪 拼音:sū lào
以牛羊乳精制成的食品。 唐 杜牧 《和裴杰秀才新樱桃》:“忍用烹酥酪,从将玩玉盘。”《宋史·职官志四》:“乳酪院掌供造酥酪。”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水乌他奶乌他》:“水乌他,以酥酪合糖为之。”词语解释:乳酪 拼音:rǔ lào
食品。用牛、羊等动物乳汁提炼而成。《晋书·张天锡传》:“乳酪养性,人无妬心。”《北史·崔浩传》:“至春草生,乳酪将出。” 宋 陆游 《初夏》诗:“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词语解释:杏酪 拼音:xìng lào
杏仁粥。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 隋 杜台卿 《玉烛宝典·二月仲春》:“寒食又作醴酪……酪,擣杏子人煮作粥。”注:“世悉作大麦粥,研杏人为酪。” 唐 崔橹 《春日即事》诗:“杏酪渐香邻舍粥,榆烟将变旧炉灰。” 宋 范成大 《雪寒围炉小集》诗:“高飣羶根浇杏酪,旋融雪汁煮松风。”《花月痕》第二九回:“ 翁慎 端上松花糕、杏酪,两人用些。” 茅盾 《子夜》三:“冰冻杏酪,八宝羹,奶油千层糕,以及各种西式糕点,摆满了一桌子。”参阅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煮杏酪粥法》。参见“ 杏粥 ”。
词语解释:杏粥 拼音:xìng zhōu
用杏仁制成的粥。古时寒食节食品之一。 晋 陆翽 《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擣杏仁煑作粥。” 唐 韦应物 《清明日忆诸弟》诗:“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词语解释:湩酪 拼音:dòng lào
奶酪。《史记·匈奴列传》:“得 汉 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 裴駰 集解:“湩,乳汁也。” 唐 李商隐 《太尉卫公会昌一品集序》:“毳幕毡裘,望衣冠而有慕;留犂径路,对湩酪以知羞。”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盖 土蕃 湩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民居碉房,其游牧之 番 及 蒙古 则居黑帐,至其衣氊毳,食湩酪,仰茶忌痘,则 藏 民所同。”词语解释:醴酪 拼音:lǐ lào
(1).酒浆。《礼记·祭义》:“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以为醴酪齐盛,於是乎取之,敬之至也。” 孔颖达 疏:“祭祀诸神须醴酪粢盛之属。”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羣孙轻綺紈,下客丰醴酪。”
(2).糖粥。《太平御览》卷三十引 晋 孙楚 《祭子推文》:“黍饭一盘,醴酪二盂。” 唐 韩鄂 《岁华纪丽·寒食》:“醴酪,大粳米或大麦为之,即今之麦粥,醴即今之餳是也。”词语解释:卧酪 拼音:wò lào
保持恒温、发酵而成的牛、羊乳。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其卧酪待冷暖之节,温温小煖於人体,为合宜适。热卧则酪醋,伤冷则难成。”词语解释:甘酪 拼音:gān lào
甜美的乳浆。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时三妓人,艷皆絶代,居前以金甌贮含桃而擘之,沃以甘酪而进。”词语解释:重酪 拼音:zhòng lào
乳酪。重,通“ 湩 ”。《汉书·匈奴传上》:“得 汉 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颜师古 注:“重,乳汁也。重,音竹用反,字本作湩。”词语解释:蒜酪 拼音:suàn lào
蒜酪是北方常食之物,因以指北方少数民族。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弦索入曲》:“ 嘉 隆 间,度曲知音者,有 松江 何元朗 ,畜家僮习唱,一时优人俱避舍,然所唱俱北词,尚得 金 元 蒜酪遗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今世传 宋 薛尚功 旧本璽文尚有三种,即博洽通人,未敢定其孰为 秦 物,况蒜酪胡奴,可责以博古耶?”词语解释:乾酪
牛羊乳的干制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作乾酪法:七月八月中作之。日中炙酪。酪上皮成,掠取;更炙之,又掠。肥尽无皮,乃止。”《新唐书·地理志六》:“﹝ 茂州 通化郡 ﹞土贡:……当归、乾酪。”词语解释:马酪 拼音:mǎ lào
(1).用马乳等炼成的半凝固的食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作马酪酵法,用驴乳汁二三升和马乳,不限多少。澄酪成,取下淀,团,曝乾。”《新唐书·回鹘传下》:“诸部食肉及马酪。”
(2).马奶酒。《隋书·北狄传·突厥》:“男子好樗蒲,女子踏鞠,饮马酪取醉,歌呼相对。”《汉书·礼乐志》“给大官挏马酒” 唐 颜师古 注:“马酪味如酒,而饮之亦可醉,故呼马酒也。”词语解释:鲍酪 拼音:bào lào
亦作“ 鲍螺 ”。 一种由 鲍 氏创制的乳酪饼。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鲍酪》:“ 乾隆 时,有以牛乳煑令百沸,点以青盐滷,使凝结成饼,佐以香秔米粥,食之,絶佳。復有以蔗糖法製如螺形,甘洁异常。始於 鲍氏 ,故名‘鲍螺’,亦名‘鲍酪’。”词语解释:干酪 拼音:gān lào
牛羊乳的干制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作乾酪法:七月八月中作之。日中炙酪。酪上皮成,掠取;更炙之,又掠。肥尽无皮,乃止。”《新唐书·地理志六》:“﹝ 茂州 通化郡 ﹞土贡:……当归、乾酪。” 词语解释:骍酪 拼音:xīng lào
乳酪。 唐 杜牧 《和裴杰秀才新樱桃》:“忍用烹騂酪,从将玩玉盘。”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饮食·酪》:“騂酪,湩也。”词语解释:醨酪 拼音:lí lào
薄味酒。词语解释:漉酪 拼音:lù lào
谓将牛、羊等乳过滤炼制成食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作漉酪法:八月中作。取好淳酪,生布袋盛,悬之,当有水出,滴滴然下。水尽,著鐺中暂炒,即出,於盘上日曝。浥浥时作团,大如梨许。亦数年不坏。削作粥、浆,味胜前者。”词语解释:木酪 拼音:mù lào
荒年用木头、树皮之类煮成的糊状物。事见《汉书·食货志上》:“北边及 青 徐 地人相食…… 莽 遣三公将军开东方诸仓振贷穷乏,又分遣大夫謁者教民煮木为酪;酪不可食,重为烦扰。” 宋 程琳 《子奇赋》:“鳧茨已竭,木酪徒剉。糴已关而停炊,囷无麰而阁磨。”词语解释:合酪 拼音:hé lào
用荞麦粉或杂粮拌和榆树皮磨粉后压制煮成的面条。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你若説实情呵,我可便买与你个合酪吃。”词语解释:狄酪 拼音:dí lào
奶酪。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始造之,故称。 唐 沉亚之 《刘岩夫哀文》:“鼎设海陆备肴葅兮, 吴 梅狄酪浹浓腴兮。”词语解释:牛酪 拼音:niú lào
用牛乳做成的半凝固的食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牛》:“入药以牛酪为胜。” 柳亚子 《十七日夜冒风雨访栽甫》诗:“鸡声合舞 刘琨 剑,牛酪还参 顾渚 茶。”词语解释:奶酪 拼音:nǎi lào
用动物的奶汁制成的半凝固食品。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第十章:“椅子是胡桃糖做的,上面铺上一层奶酪做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