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酪奴 拼音:lào nú
茶的别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觉寺》:“羊比 齐 鲁 大邦,鱼比 邾 莒 小国。惟茗不中,与酩作奴…… 彭城王 重谓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 邾 莒 之食,亦有酪奴。’因此復号茗饮为酪奴。” 金 刘勋 《不寐》诗:“酪奴作祟搅秋眠,追咎前非四十年。” 清 顾炎武 《自大同至西口》诗之三:“年年天马至,岁岁酪奴忙。”词语解释:酪浆 拼音:lào jiāng
(1).牛羊等动物的乳汁。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羶肉酪浆,以充飢渴。”《宋史·张守传》:“享膳羞之奉,则思二帝、母后羶肉酪浆之味。”
(2).指酒。 唐 白居易 《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诗:“稻饭红似花,调沃新酪浆。” 清 洪昇 《长生殿·合围》:“斟起这酪浆儿,满满的浮金盏。”词语解释:酪乳 拼音:lào rǔ
牛羊马等乳汁所制成的饮料。 宋 张耒 《次韵答天启》:“三年 河东 走胡马,絶口鱼鰕便酪乳。” 元 萨都剌 《赠答来复上人》诗之一:“上人起饮黄封酒,可胜醍醐酪乳甜。” 清 马维翰 《大喇嘛寺歌》:“六时梵唄若功课,渴饮酪乳飢牛羊。”词语解释:酪粥 拼音:lào zhōu
和以牛羊等乳汁的粥。 宋 梅尧臣 《送刁景纯学士使北》诗:“朝供酪粥冰生椀,夜卧氊庐月照沙,侍女新传教坊曲,归来偷赏 上林 花。”词语解释:酪酒 拼音:lào jiǔ
用马牛羊等乳汁制成的酒。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又《礼乐志》云:‘给太官挏马酒。’ 李奇 注:‘以马乳为酒也,揰挏乃成。’……揰挏,此谓撞擣挺挏之,今为酪酒亦然。”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二折:“可买的这一瓶儿村酪酒,待与我那第二个弟兄祖饯。”词语解释:酪肉 拼音:lào ròu
谓牛羊肉和乳。 宋 王安石 《集句歌曲·胡笳十八拍》:“饥对酪肉兮不能飧,强来前帐临歌舞。”词语解释:酪酥 拼音:lào sū
由牛羊马等的乳精制成的食品。《太平御览》卷八五八引 三国 魏 邯郸淳 《笑林》:“ 吴 人至京师,为设食者有酪酥,未知是何物也。”一本作“ 酪苏 ”。 明 无名氏 《精忠记·猾虏》:“俺喫的是滑秃秃美酪酥,毡帐里醉卧好风光。”词语解释:酪苏 拼音:lào sū
(1).茄子的别名。 明 无名氏 《白兔记·分别》:“这是腰子?不是,是酪苏。”
(2).见“ 酪酥 ”。
词语解释:酪酥 拼音:lào sū
由牛羊马等的乳精制成的食品。《太平御览》卷八五八引 三国 魏 邯郸淳 《笑林》:“ 吴 人至京师,为设食者有酪酥,未知是何物也。”一本作“ 酪苏 ”。 明 无名氏 《精忠记·猾虏》:“俺喫的是滑秃秃美酪酥,毡帐里醉卧好风光。”词语解释:酪酸 拼音:lào suān
即丁酸。有机化合物,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臭味,是一种低级的脂肪酸。用于制革、橡胶、香料等工业。词语解释:酪苍头 拼音:lào cāng tóu
茶的别名。 宋 杨伯嵒 《臆乘·茶名》:“岂可为酪苍头,便应代酒从事。”词语解释:酪素 拼音:lào sù
动物乳汁中所含的蛋白质遇酸凝固析出的粉末,黄白色。供制食品,也用于制造涂料、胶和人造纤维。也叫干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