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九艳去声 [zhàn,占据][详注1][详注2][《集韵》力验切,音潋。爁焱火延。][详注3]


注1:沾 音店。亦水名。又县名,在乐平。《汉志》属上党郡。《广舆记》太原府乐平县,本汉沾县。
注2:盐 音艳。《广韵》以盐腌物也。《礼·内则》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
注3:胁 《广韵》许欠切《集韵》虚欠切,音搚。妨也。
首字词组
酓桑酓丝      

词语解释:酓桑  拼音:yǎn sāng
山桑。即柞树。叶可饲蚕。木坚紧,古代多用以制弓和车辕。《史记·夏本纪》“ 莱夷 为牧,其篚酓丝” 裴駰 集解引 汉 孔安国 曰:“酓桑蚕丝中琴瑟弦。” 司马贞 索隐:“《尔雅》云‘檿,山桑’,是蚕食檿之丝也。”参见“ 檿桑 ”。
词语解释:檿桑  拼音:yǎn sāng
(1).即山桑。叶可饲蚕。木坚劲,古代多用以制弓和车辕。《周礼·考工记·弓人》:“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尔雅·释木》:“檿桑,山桑。” 郭璞 注:“似桑,材中作弓及车辕。” 郝懿行 义疏:“今山桑叶小於桑而多缺刻,性尤坚紧。”
(2).檿桑木制的弓。弓性强劲。《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引 柯古 善继 《三阶院连句》:“密密助堂堂, 隋 人歌檿桑,双弧摧孔雀,一矢陨贪狼。”
词语解释:酓丝  拼音:yǎn sī
蚕食山桑叶所吐的丝,即柞蚕丝,可供织作,制琴弦最佳。《史记·夏本纪》:“ 莱夷 为牧,其篚酓丝。” 裴駰 集解:“ 孔安国 曰:‘酓桑蚕丝中琴瑟弦。’” 司马贞 索隐:“《尔雅》云‘檿,山桑’,是蚕食檿之丝也。”参见“ 檿丝 ”。
词语解释:檿丝  拼音:yǎn sī
蚕食檿桑叶所吐的丝、可供织作,制琴弦最佳。因亦以“檿丝”借指琴弦、弦乐。《书·禹贡》:“ 莱 夷 作牧,厥篚檿丝。” 孔 传:“檿桑蚕丝,中琴瑟弦。” 宋 梅尧臣 《鱼琴赋》:“徽以黄金,絃以檿丝,音和律调,乃升堂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