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醇酎 拼音:chún zhòu
味厚的美酒。《初学记》卷二六引 汉 邹阳 《酒赋》:“凝醳醇酎,千日一醒。”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阴注阳受》:“復置醇酎数斗於侧,其人以巨杯引满而饮。” 清 勒方锜 《金缕曲·凝芬阁席上有怀云仪》词序:“促席燕谈,醇酎累斟。”词语解释:春酎 拼音:chūn zhòu
春酒。酎,醇酒,泛指酒。 唐 顾云 《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春酎香浓枝盏黏,一醉有时三日病。” 前蜀 韦庄 《对酒》诗:“何用岩栖隐姓名,一壶春酎可忘形。”词语解释:饮酎 拼音:yǐn zhòu
喝反复多次酿成的醇酒。一种正尊卑的古礼。《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 郑玄 注:“酎之言醇也,谓重酿之酒也。春酒至此始成,与羣臣以礼乐饮之於朝,正尊卑也。”《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诸王归国。上特留 苍 ,赐以秘书列图、道术秘方。至八月饮酎毕,大鸿臚奏遣发,乃许之。”词语解释:温酎 拼音:wēn zhòu
温热的醇酒。《文选·左思〈魏都赋〉》:“冻体流澌,温酎跃波。” 张载 注引 王逸 曰:“酎,三重酿醇酒也。”词语解释:绿酎 拼音:lǜ zhòu
绿色醇酒。 唐 李商隐 《乐游原》诗:“拂砚轻冰散,开樽緑酎浓。” 宋 杨亿 《成都》诗:“五丁力尽 蜀 山通,千古 成都 緑酎醲。”词语解释:名酎 拼音:míng zhòu
名酒。 晋 傅玄 《七谟》:“名酎出於 咸阳 ,甘醪贡於 宜成 。” 宋 晁冲之 《和十二兄》之四:“好事随取之,所至具名酎。”词语解释:清酎 拼音:qīng zhòu
清纯的醇酒。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逞英心於纵博,沃烦肠以清酎。”词语解释:菊酎 拼音:jú zhòu
菊花酒。 唐 萧至忠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宠极萸房遍,恩深菊酎餘。”参见“ 菊花酒 ”。
词语解释:菊花酒 拼音:jú huā jiǔ
亦作“ 菊华酒 ”。 酒名。一种用菊花杂黍米酿制的酒。《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採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词语解释:四酎 拼音:sì zhòu
精酿四次的美酒。酎,醇酒。词语解释:尝酎 拼音:cháng zhòu
祭祀时尝饮新酒。酎,连酿三次的醇酒。《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公孙夏 从寡君以朝于君,见於尝酎,与执燔焉。” 杜预 注:“酒之新熟,重者为酎。尝新饮酒为尝酎。”一说,尝祭以酎。参阅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词语解释:买酎 拼音:mǎi zhòu
语本《史记·平準书》:“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餘人。”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汉仪注》王子为侯,侯岁以户口酎黄金於 汉 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大祀日饮酎,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后用“买酎”指地方对中央献纳钱财。 宋 王禹偁 《战城南》诗:“耗蠹中原过太半,黄金买酎诸侯叛。”词语解释:腊酎 拼音:là zhòu
腊月所酿之醇酒。 唐 韩偓 《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旗亭腊酎踰年熟,水国春寒向晚多。”词语解释:秋酎 拼音:qiū zhòu
秋日祭祀宗庙所用的重酿醇酒。 南朝 陈 徐陵 《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玉盌无秋酎,金灯灭夜烟。”词语解释:斋酎 拼音:zhāi zhòu
古时祭祀用的醇酒。《汉书·赵广汉传》:“丞相奉斋酎入庙祠。” 颜师古 注:“将酎祭宗庙而先絜斋也。”词语解释:贡酎 拼音:gòng zhòu
谓土贡和助祭之费。《汉书·严助传》:“ 越 人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贡者,以土产之物来贡也。酎者,三重酿醇酒也;味厚,故以荐宗庙也……言 越国 僻远,既不输土贡,又不输酎金於中国,得其地无益也。”词语解释:饘酎 拼音:zhān zhòu
谓烹煮。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孝崇饗祀,勤隆耕籍,饘酎秋羊,封墐春骼。”词语解释:露酎 拼音:lù zhòu
醇酒。 宋 秦观 《代贺兴龙节表》:“加籩折俎,初尝露酎之醇;击石弹丝,始奏钧天之妙。”词语解释:齐酎 拼音:qí zhòu
犹斋酎。《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復奉齐酎见 高祖 之庙乎!”词语解释:醅酎 拼音:pēi zhòu
美酒。 唐 薛能 《柳枝词》序:“ 乾符 五年, 许州 刺史 薛能 於郡阁与幕中谈宾酣饮醅酎,因令部妓少女作《杨柳枝》健舞。”词语解释:玄酎 拼音:xuán zhòu
一种味道醇厚的酒。 汉 王粲 《七释》:“冻縹玄酎,醴白腐清。” 晋 张协 《都蔗赋》:“九秋良朝,玄酎初出,觴浮华黄,酒饮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