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卯酉 拼音:mǎo yǒu
(1).早晚。卯,卯时,早晨;酉,酉时,傍晚。亦用以代指岁月。 宋 苏辙 《新桥》诗:“病夫最与民同喜,卯酉怱怱无復忧。”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四折:“见妾身精神比杏桃,相公如何共卯酉?”
(2).星命家言卯酉、子午相冲,借以指对头,作对。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似火上浇油,我偏和那有势力的官人每卯酉。”词语解释:乙酉 拼音:yǐ yǒu
六十甲子第二十二位。例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例如:是岁乙酉五月。词语解释:二酉 拼音:èr yǒu
指 大酉 小酉 二山。在今 湖南省 沅陵县 西北。二山皆有洞穴。相传 小酉山 洞中有书千卷, 秦 人曾隐学于此。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荆州记》。后即以“二 酉 ”称丰富的藏书。 唐 陆龟蒙 《寄淮南郑宝书记》诗:“五丁驱得神功尽,二 酉 搜来秘检疏。”《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请箇先生教他读书,到一十六岁,果然学富五车,书通二 酉 。”《天雨花》第二回:“读书自幼到如今,五车二 酉 俱收纳。”词语解释:大酉 拼音:dà yǒu
山名。在 湖南 沅陵县 。道家所称三十六洞天之一。《云笈七籤》卷二七:“第二十六 大酉山洞 ,周迴一百里,名曰 大酉 华妙天 ,去 辰州 七十里, 尹真人 治之。”词语解释:参辰卯酉 拼音:shēn chén mǎo yǒu
(1).参、辰,二星名。参星酉时出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参与辰,卯与酉相对立,因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二折:“我覷着那珠翠金银,我可便浑如似参辰卯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不争和 张解元 参辰卯酉,便是与 崔相国 出乖弄丑。”亦作“ 参辰日月 ”。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则他这夫妻儿女两离别,总是我业彻,也强如参辰日月不交接。”
(2).犹是非曲直。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感愤》:“握金章,悬紫綬,一例唯唯否否,全不管参辰卯酉,只盼到腰缠万贯上 扬州 。”词语解释:书画卯酉 拼音:shū huà mǎo yǒu
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水浒传》第五一回:“依旧每日县中书画卯酉,听候差使。”词语解释:书通二酉 拼音:shū tōng èr yǒu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 酉 ,指 大酉山 、 小酉山 。据说 小酉山 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 秦 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陈宗阮 ﹞到一十六岁,果然学富五车,书通二 酉 。”词语解释:五酉 拼音:wǔ yǒu
古代传说中指龟、蛇、鱼、鳖、草木等老而成妖怪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 孔子 曰:‘此物也,何为来哉……夫六畜之物,及龟、蛇、鱼、鱉、草木之属,久者神皆凭依,能为妖怪,故谓之五酉。五酉者,五行之方,皆有其物。酉者老也,物老则为怪,杀之则已,夫何患焉。’”词语解释:鬼酉 拼音:guǐ yǒu
“丑”字可拆成“鬼”、“酉”二字,故用以指丑。《金瓶梅词话》第三二回:“ 郑爱香 笑道:‘这 应二花子 ,今日鬼酉上车儿--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他原来是个王瓜来子。’”词语解释:三酉 拼音:sān yǒu
“酒”的隐语。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酒名》:“今人称酒曰三酉,皆言三点水加酉也。” 周作人 《谈酒》:“我既是酒乡的一个土著,又这样喜欢谈酒,好象一定是个与‘三酉’结不解缘的酒徒了。其实,却大不然。”词语解释:画酉 拼音:huà yǒu
古时官署规定酉时(下午五至七时)下班签退,谓之“画酉”。 清 曹寅 《寓斋即事与诸同人夜话有怀晚研曾寓此三年》诗:“传舍纷紜真画酉,陶轮迴斡谩呼庚。”参见“ 画卯 ”。
词语解释:画卯 拼音:huà mǎo
旧时官署规定卯时(上午五至七时)开始办公。吏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听候差使,称“画卯”。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我画卯呵来的早,他请太医直恁般迟。”《水浒传》第四五回:“次日五更, 杨雄 起来,自去画卯,承应官府。” 明 周顺昌 《与朱德升孝廉书》:“月申分兵部观政,殊无政可观,不过作揖打恭升堂画卯而已。”词语解释:寅酉 拼音:yín yǒu
十二辰中寅时和酉时。故寅酉犹晨昏。 宋 王禹偁 《送戚维序》:“退耕无田,则伏腊寅酉,其可虞乎?”词语解释:月酉 拼音:yuè yǒu
建酉之月。指旧历八月。《三国志·蜀志·谯周传》:“ 咸熙 二年夏, 巴郡 文立 从 洛阳 还 蜀 ,过见 周 。 周 语次,因书版示 立 曰:‘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 司马 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 文王 果崩。”参见“ 月建 ”。
词语解释:月建 拼音:yuè jiàn
(1).指旧历每月所建之辰。古代以北斗七星斗柄的运转作为定季节的标准,将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用以纪月,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建子之月,类推,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二月建卯,直到十月建亥,如此周而复始。《淮南子·天文训》:“大时者,咸池也;小时者,月建也。” 北周 庾信 《象戏赋》:“从月建而左转,启黄鐘而顺行。”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若尽理言之,并月建亦须移易。”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三·月建》:“正月节戌时,北斗之杓指於寅位之初,雨水正月中气,斗杓戌时指寅位之中。二月指卯,三月指辰,名曰月建,亦名斗建。若遇闰月,其月内无中气,戌时斗柄指於两辰之间。”参见“ 斗建 ”。
(2).丛辰名。星相术士称阳建之神。正月建寅,顺行十二辰,又称阳建。术者因月建以定凶吉。《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四五六月,月建都吉。”参阅《协纪辨方书·义例二·月建》。词语解释:咢酉 拼音:è yǒu
指太岁在酉之年。《晋书·刘曜载记》:“ 终南山 崩, 长安 人 刘终 於崩所得白玉方一尺,有文字曰:‘皇亡,皇亡,败 赵 昌。井水竭,构五梁,咢酉小衰因嚻丧’……咢者,岁之次名作咢也,言岁驭作咢酉之年,当有败军杀将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