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城郭 拼音:chéng guō
亦作“ 城廓 ”。
(1).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逸周书·籴匡》:“宫室城廓脩为备,供有嘉菜,於是日满。” 孔晁 注:“廓与郭同。”《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孔颖达 疏:“城,内城;郭,外城也。” 唐 杜甫 《越王楼歌》:“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返魂奇事》:“但觉飘忽凌空,身如生翅,俄而望见城郭宫殿。”
(2).泛指城市。《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城郭仓库空虚,民多流亡。” 宋 苏轼 《雷州》诗之六:“杀牛挝鼓祭,城郭为倾动。”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六:“二十八日早, 宜昌 各要地遍树汉帜,城郭人民为之一新。”词语解释:负郭 拼音:fù guō
亦作“ 负廓 ”。
(1).谓靠近城郭。《战国策·齐策六》:“ 齐 负郭之民有 孤狐咺 者。”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凭三时之闲暇,兴役鳩工;视四野之川原,依城负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濮州女子》:“时 濮州 民家子 周猱头 者,居负廓之 周家村 。”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八:“你们又在 武胜门 外放火,烧毁了无数人家,使多数负郭居民无家可归。”
(2).见“ 负郭田 ”。
(3).《史记·陈丞相世家》:“ 负 随 平 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后因以指穷巷或贫居。 北周 庾信 《和张侍中〈述怀〉》:“寂寥共羈旅,萧条同负郭。” 清 钱谦益 《志伊尹之所志》:“ 颜子 者,簞瓢负郭之人,其流风遗书蔑如也,乃足以上配 伊尹 ,士何必汲汲於天下哉?”
词语解释:负郭田 拼音:fù guō tián
指近郊良田。《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 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 雒阳 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司马贞 索隐:“负者,背也,枕也。近城之地,沃润流泽,最为膏腴,故曰‘负郭’也。”后因以“负郭田”为典。亦泛指田。 清 朱彝尊 《送十一叔还里即作豫章之游》诗之一:“觥筹尚记投賔辖,薑蔗都无负郭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虫》:“ 长山 刘氏 ……负郭田三百亩,輒半种黍;而家豪富,不以饮为累也。”亦省作“ 负郭 ”。 唐 高适 《别韦参军》诗:“归来 洛阳 无负郭,东过 梁 宋 非吾土。” 明 周履靖 《清啸七言绝》之二六:“不求负郭三千顷,惟喜移家住白云。” 清 归庄 《观田家收穫》诗之二:“ 洛阳 负郭何须问,要待天朝锡土田!”词语解释:东郭 拼音:dōng guō
(1).东边的外城。《左传·襄公十八年》:“ 晋侯 伐 齐 ……壬寅,焚东郭、北郭。” 晋 潘岳 《西征赋》:“弔 爰丝 之正义,伏 梁 剑於东郭。”《水浒传》第五回:“众人各各都穿本身披挂,戎装袍甲,摆队成伍,从东郭门而入。”
(2).指东城外,东郊。《宋书·谢灵运传》:“ 会稽 东郭有 回踵湖 , 灵运 求决以为田, 太祖 令州郡履行。” 唐 白居易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诗:“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3).狡兔名。“ 东郭逡 ”的省称。《三国志·魏志·袁谭传》“ 太祖 乃还救 谭 ,十月至 黎阳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此韩卢、东郭自困於前而遗田父之获者也。”参见“ 东郭逡 ”。
(4).复姓。 春秋 齐 有 东郭偃 。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词语解释:东郭逡 拼音:dōng guō qūn
(1).良兔名。《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2).泛指良兔。词语解释:山郭 拼音:shān guō
山城;山村。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三:“千家山郭静朝暉,日日江楼坐翠微。” 明 杨慎 《拨不断》曲:“山郭微风弄酒帘,林坰落日回樵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摘句图》:“江桥红树外,山郭夕嵐边。”词语解释:南郭 拼音:nán guō
(1).南面的外城。《左传·襄公十八年》:“己亥,焚 雍门 及西郭、南郭。”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之四:“南郭清游继 颜 谢 ,北窗归卧等 羲 炎 。” 清 宋琬 《张幼量话金陵赋赠》之二:“名园南郭外,公子命扁舟。” 谢无量 《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诗:“东皋淹旅食,南郭竟狂酲。”
(2).指 南郭子綦 。 宋 朱熹 《假山焚香作烟云掬水为瀑布》诗之一:“独往但凭 南郭 几,远游休剪 北山 莱。” 明 何景明 《愚庵王公瓖》诗:“早投 南郭 隐,不待《北山文》。” 宁调元 《燕京杂诗》:“ 东方 玩世成飢饿, 南郭 仰天似槁枯。”参见“ 南郭子綦 ”。
(3).指 南郭处士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若长风之过籟, 南郭 之吹竽耳。” 范文澜 注引 刘寔 《崇让论》:“ 南郭先生 不知吹竽者也。”参见“ 南郭处士 ”。
(4).复姓。 春秋 有 南郭偃 。见《左传·宣公十七年》。
词语解释:南郭子綦 拼音:nán guō zǐ qí
《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 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成玄英 疏:“ 楚昭王 之庶弟, 楚庄王 之司马,字 子綦 。古人淳质,多以居处为号,居於南郭,故号 南郭 ……其人怀道抱德,虚心忘淡,故 庄子 羡其清高而託为论首。” 郭庆藩 集释引 卢文弨 曰:“机,案今本作‘几’。”后以 南郭子綦 为物我两忘,清高淡泊的典型。 宋 苏轼 《海会寺清心堂》诗:“ 南郭子綦 初丧我,西来 达摩 尚求心。”
词语解释:南郭处士 拼音:nán guō chǔ shì
《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后用以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参见“ 滥竽充数 ”。词语解释:李郭 拼音:lǐ guō
(1). 东汉 李膺 与 郭泰 的并称。按, 郭泰 ,《后汉书》作者 范晔 避父讳改作 郭太 。
(2). 唐 代名将 李光弼 与 郭子仪 的并称。 唐 颜真卿 《开府仪同三司太尉李公神道碑铭》:“ 临淮 、 汾阳 秉文武忠义之资,廓清 河 朔 ,保乂王室,翼载三圣,天下之人,谓之 李 郭 。” 宋 文天祥 《平原》诗:“ 唐 家再造 李郭 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明 许时泉 《同甲会》:“文如 元 白 ,武若 李 郭 。” 清 王式丹 《睢阳庙》诗之一:“名先 李 郭 悬青简,血并 南雷 染碧莎。”词语解释:北郭 拼音:běi guō
(1).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亦指城外的北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齐 人葬 庄公 於北郭。” 杜预 注:“兵死不入兆域,故葬北郭。” 汉 阮瑀 《驾出北郭门行》:“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 唐 李白 《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寧采臣 ﹞适赴 金华 ,至北郭,解装兰若。”
(2).“ 北郭先生 ”的省称。借指隐士。 清 吴伟业 林云凤 《梅花庵话雨联句》:“ 北郭 余偕隐, 东山 尔共瞻。”
(3).复姓。 春秋 齐 有大夫 北郭子车 。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词语解释:西郭 拼音:xī guō
(1).西边外城。《左传·襄公十八年》:“﹝十二月﹞己亥,焚 雍门 及西郭、南郭。”
(2).复姓。 汉 有 西郭嵩 。词语解释:带郭 拼音:dài guō
绕城外郭;近城郭。《史记·货殖列传》:“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 前蜀 韦庄 《齐安郡》诗:“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词语解释:郊郭 拼音:jiāo guō
城外,郊外。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谢丽塔於郊郭,殊世间於城傍。” 唐 李颀 《晚归东园》诗:“荆扉带郊郭,稼穡满东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见一小车,朱茀綉幰,青衣数辈,款段以从。”词语解释:郛郭 拼音:fú guō
(1).外城。《韩非子·难二》:“ 赵简子 围 卫 之郛郭。” 晋 左思 《吴都赋》:“郛郭周匝,重城结隅。” 明 何景明 《拟古诗》之十一:“郛郭蔽枌檟,狐兔翔城隅。”
(2).泛指城郭,城市。《隋书·炀帝纪下》:“近代战争,居人散逸,田畴无伍,郛郭不修。”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若乃不郛郭,不宫室,不播殖穹帐寄而水草逐者,惟 瀚海 南北部及 準部 、 青海 诸部则然。”
(3).比喻屏障。 汉 扬雄 《法言·吾子》:“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 李轨 注:“郛郭限内外,御姦宄;圣人崇仁义,正愆违。” 宋 叶适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若兵自耕,民自战,沿 江 诸军,各择地分内闲田种之,而民兵万弩手用一法,给器械,较精惰,畧计可十五万,与屯田大兵相参,此三路之郛郭也。” 刘师培 《与人论文书》:“譬见恆理,以期谆晓,遮迾郛郭,俾无陷霣。”词语解释:郡郭 拼音:jùn guō
(1).郡城的郊野。 唐 张继 《阊门即事》诗:“试上 吴 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2).郡城。 唐 白居易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诗:“ 餘杭 乃名郡,郡郭临江汜。” 清 施闰章 《溪涨》诗:“舟航浮郡郭,荇藻罥楼臺。”词语解释:水郭 拼音:shuǐ guō
傍水之城郭。亦指依郭之水。 唐 许浑 《赠萧兵曹先辈》诗:“潮生水郭蒹葭响,雨过山城橘柚疎。” 清 钮琇 《觚賸续编·醉隐记》:“ 醉隐公 既浮沉於酒……於是风日之朝,月露之夕,或藉花蹊,或荫竹屿,或杖山烟,或棹水郭,皆无不醉之时,无不醉之地。”词语解释:附郭 拼音:fù guō
(1).近城的地方;郊外。《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诸生深幸 洙 留,遂荐於附郭大姓 张 氏。” 清 朱琦 《感事》诗:“附郭尤惨凄,頽垣半倾圯。”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五:“ 宾阳司 一带的附郭居民,为避免前线上的炮火,负荷着家财向乡下逃难。”
(2).属县。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一·景泰从龙二俞》:“以审理正 俞纲 为太僕寺少卿,则 嘉兴府 之 嘉兴县 人也。以伴读 俞山 为鸿臚寺丞,则 嘉兴府 之 秀水县 人也。二邑俱吾郡附郭。” 清 冯桂芬 《续郡志记兵》:“时 苏州 附郭惟南之 吴江 ,西之 无锡 ,西北之 江阴 未下。”词语解释:江郭 拼音:jiāng guō
濒江的城郭。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江郭船添店,山城木竪郛。” 元 谢应芳 《腊月》诗:“萧条江郭外,云暝雪毿毿。” 清 黄景仁 《吴山夜眺》诗:“月浮江郭动,星傍海门疏。”词语解释:四郭 拼音:sì guō
城郭的四周。《后汉书·五行志一》:“承乐世 董 逃,游四郭 董 逃。” 唐 戴叔伦 《题友人山居》诗:“四郭青山处处同,客怀无计答秋风。” 唐 元稹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聊和诗首篇》:“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钟漏下重关。”词语解释:许郭 拼音:xǔ guō
东汉 许劭 、 郭太 的并称。《后汉书·许劭传》:“ 许劭 字 子将 , 汝南 平舆 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若 樊子昭 、 和阳士 者,并显名於世。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 许 郭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遒文丽藻,方驾 曹 王 ;英跱俊迈,联衡 许 郭 。” 张铣 注:“谓与 许劭 、 郭林宗 齐衡也。” 唐 陆龟蒙 《顾道士亡弟子奉束帛乞铭于袭美因赋戏赠》诗:“亦谓神仙同 许 郭 ,不妨才力似 班 扬 。”后亦用以泛指喜于奖掖后进的人。 唐 方干 《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诗:“才小知难荐,终劳 许 郭 心。”词语解释:倚郭 拼音:yǐ guō
亦作“ 倚廓 ”。 宋 元 时州、路治所所在之县。《宋史·地理志六》:“ 大观 元年,以 宜州 河池县 置 庭州 ,倚郭县曰 怀德 。”《元典章·户部十二·和买》:“ 广平路 元贞 元年差务发内带染绢疋所用物料,其倚廓 永年县 与在城録事司不同。”词语解释:村郭 拼音:cūn guō
村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某乙》:“抵 苏松 间,日游村郭,凡数月。”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士卒及民团相从者增至三千人……居无帐幕,雨无薪木,村郭无居民,远近无援。”词语解释:轮郭 拼音:lún guō
见“ 轮廓 ”。
词语解释:轮廓 拼音:lún kuò
亦作“ 轮郭 ”。
(1).指钱的内外边缘。《后汉书·董卓传》:“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孝建三年》:“及上即位,又铸 孝建 四銖,形式薄小,轮郭不成。” 胡三省 注:“钱,外圆为轮,内方为郭。” 清 顾炎武 《钱法论》:“钱式每重百十有三两,轮郭周正,字文明洁。”
(2).引申指钱。《宋书·颜竣传》:“百姓闻官敛轮郭,轮郭之价百倍,大小对易,谁肯易之。”
(3).物体的外周或物形的外框、概貌。 唐 王度 《古镜记》:“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遶轮廓,文体似隶,点画无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伯魁 ﹞尝画一仕女图,方钩出轮郭,以他事未竟,锁置书室中。” 曹禺 《雷雨》第一幕:“她的脸色苍白,面部轮廓很美。”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整个村子的轮廓消逝在昏暗中。”
(4).事情的概况。 叶圣陶 《倪焕之》二:“这个观念萌生在他心头已有一二年了,不过并不清晰,只粗粗地有这么个轮廓。”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起头的话》:“但也可以看出 晋 绥 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 日 战争中,艰苦斗争的轮廓。”词语解释:贾郭 拼音:jiǎ guō
晋 贾谧 和 郭彰 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权门贵族。《晋书·郭彰传》:“及 贾后 专朝, 彰 豫参权势,物情归附,宾客盈门。世人称为 贾 郭 ,谓 謐 及 彰 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 潘岳 诡譸於 愍怀 , 陆机 倾仄於 贾 郭 。”词语解释:棱郭 拼音:léng guō
犹轮廓。 唐 王建 《和少府崔卿微雪早朝》:“无多白玉阶前溼,积渐青松叶上乾。粉画 南山 稜郭出,初晴一半隔云看。” 唐 来鹄 《金钱花》诗:“也无稜郭也无神,露洗还同铸出新。”词语解释:柳郭 拼音:liǔ guō
柳树环绕的城郭。 南唐 李建勋 《和判官喜雨》:“高槛气浓藏柳郭,小庭流拥没花坛。”词语解释:邑郭 拼音:yì guō
城郭;都城。《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破坏二十餘县,杀长吏,燔烧邑郭。”《魏书·崔模传》:“事觉, 模 焚 襄阳 邑郭而还。”词语解释:月郭 拼音:yuè guō
月廓。月亮的轮廓、形状。《素问·八正神明论》:“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词语解释:折巾郭 拼音:shé jīn guō
指 东汉 名士 郭太 。亦借指当世名士。 宋 张元干 《次仲弥性所和陈丈大卿韵》:“从来谁数折巾 郭 ?重到似是栽桃 刘 。”参见“ 折角巾 ”。
词语解释:折角巾 拼音:zhé jiǎo jīn
即林宗巾。 东汉 郭太 ,字 林宗 。名重一时。一日道遇雨,头巾沾湿,一角折迭。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见《后汉书·郭太传》。 宋 张耒 《赠赵景平》诗之一:“定知 鲁国 衣冠异,尽戴 林宗 折角巾。”后用以泛指文士之冠。《周书·武帝纪下》:“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水浒传》第九八回:“忽见一秀士,头戴折角巾,引一个緑袍少年将军来,教 琼英 飞石子打击。”亦省作“ 折巾 ”。 清 侯方域 《九日登高》诗:“荒径遥开丛菊泪,折巾欹落短毛霜。”词语解释:傅郭 拼音:fù guō
指靠近外城。《孔子家语·屈节解》:“麦已熟矣,今 齐 寇至,不及人人自收其麦,请放民出,皆穫傅郭之麦,可以益粮,且不资於寇。”词语解释:市郭 拼音:shì guō
(1).城郭;城市。《三辅黄图·太学》:“ 汉 太学在 长安 西北七里…… 王莽 作宰衡时,建弟子舍万区,起市郭 上林苑 中。” 明 袁宏道 《锦帆集·锦帆泾》:“ 杨 《志》谓市郭之中,徒杠相望,无容掛帆,谬矣。”
(2).犹市井。《晋书·苻坚载记上》:“ 赵掇 等商贩丑竖,市郭小人,车马衣服僭同王者,官齐君子。”参见“ 市井 ”。
词语解释:市井 拼音:shì jǐng
(1).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其得名之由,有数说:(1)《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 尹知章 注:“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2)《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汉 何休 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初学记》卷二四:“或曰:古者二十亩为井,因井为市,故云也。”(3)《汉书·货殖传序》:“商相与语财利於市井。” 颜师古 注:“凡言市井者,市,交易之处;井,共汲之所,故总而言之也。”(4)《诗·陈风·东门之枌序》 孔颖达 疏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俗説:市井,谓至市者当於井上洗濯其物香洁,及自严饰,乃到市也。”(5)《史记·平準书》:“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 张守节 正义:“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於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后亦泛指店铺,市场。
(2).街头,街市。《诗·陈风·东门之枌序》:“男女弃其旧业,亟会於道路,歌舞於市井尔。”
(3).城邑;城市;集镇。《尉缭子·攻权》:“兵有胜于朝廷,有胜于原野,有胜于市井。”《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水浒传》第四回:“出得那‘五臺福地’的牌楼来,看时,原来却是一箇市井,约有五七百人家。”
(4).指商贾。《史记·平準书》:“ 孝惠 、 高后 时,为天下初定,復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清 邹容 《革命军》:“外国之富商大贾,皆为议员执政权,而 中国 则贬之曰‘末务’,卑之曰‘市井’,贱之曰‘市侩’,不得与士大夫为伍。”
(5).指城市中流俗之人。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二:“ 淮阴 市井笑 韩信 , 汉 代公卿忌 贾生 。” 明 薛论道 《水仙子·卖狗悬羊》曲:“貌衣冠,行市井,且只图屋润身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其父本市井,闻 姚 讚扬,私心窃喜。”
(6).指行为无赖、狡猾。《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尤辰 虽然市井,从未熬刑,只得实説。”
(7).指粗俗鄙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尤大鼻》:“ 韶 谢曰:‘惠然肯留,深愜素望,第慙少子不学,出言市井,谈锋不敌,徒聒听闻。’”词语解释:沟郭 拼音:gōu guō
护城河与城郭。 唐 张说 《岳州行郡竹篱》诗:“山郡不沟郭,荒居无翳壅。”词语解释:廛郭 拼音:chán guō
城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县北有 吴芮 冢,广踰六十八丈。登临写目,为廛郭之佳憩也。”词语解释:溢郭 拼音:yì guō
满城。谓人车众多。 汉 班固 《西都赋》:“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倾都共仰,溢郭周窥。”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观者填城溢郭,士女云会。”词语解释:阴郭 拼音:yīn guō
东汉 阴皇后 和 郭皇后 的并称。《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昔 竇太后 欲封 王皇后 之兄,丞相 条侯 言受 高祖 约,无军功,非 刘氏 不侯。今 马氏 无功于国,岂得与 阴 郭 中兴之后等邪?” 明 莫止 《汉京篇》:“ 阴 郭 豪华真可怜, 云臺 将相珥貂连。”词语解释:外郭 拼音:wài guō
内城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魏书·萧衍传》:“ 衍 将 姜庆真 袭陷 寿春 外郭,州军击走之。”《明史·王杼传》:“筑京城外郭,修 通州城 。”词语解释:赤郭 拼音:chì guō
古代传说中食鬼之神。《骈雅·释天》:“ 赤郭 、 黄父 、 渐耳 ,食鬼之神也。” 明 刘基 《道士周元初鹤林行》:“归来赠我桃树枝,朱衣 赤郭 手所持。”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四川·金川夷人之迷信一》:“ 金川 俗尤信鬼……岁时傍节,先立土坛,设纸供数事,厚迭薪芻,选两长人躡肩矗立,高及丈许,蒙以大衣,殆如 赤郭 ,盖取食鬼之义。”词语解释:耳郭 拼音:ěr guō
外耳的一部分。主要由软骨构成,有收集声波的作用。词语解释:肤郭 拼音:fū guō
犹表皮。生物体的一种保护组织。 章炳麟 《国家论》:“第二义者,一切物质皆有外延,此本无当然之理,特以据有方分,互不相容,则不得已而生肤郭。植物有皮,介虫有甲,乃至人及鸟兽,皆有肤革以护其肌。”词语解释:谢郭 拼音:xiè guō
谢灵运 和 郭璞 的并称。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姚係》:“好游名山,希踪 谢 郭 。”词语解释:匡郭 拼音:kuāng guō
亦作“ 匡廓 ”。 轮廓;边廓。《参同契》卷上:“《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轂正轴。”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自序》:“谨以见闻最真,庶可传信。匡郭已粗备,愈於求诸野。”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二程遗书》:“ 宋 时所刻书,其匡廓中摺行上下不留黑牌,首则刻工私记本版字数,次书名,次卷第数目,其末则刻工姓名。”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 丹阳 丁皋 ,字 鹤洲 ……撰《传真心领》二卷。分三停五部,先从匡廓画起。以为肖与否,皆繫于是。”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传真心领》:“余观世人画像多从鼻起, 丁氏 则先画匡廓。”词语解释:青郭 拼音:qīng guō
见“ 青廓 ”。
词语解释:青廓 拼音:qīng kuò
指青天。 唐 李贺 《洛姝真珠》诗:“ 真珠 小娘下青廓, 洛苑 香风飞绰绰。” 王琦 汇解:“青廓,犹言青天,谓青而廖廓之处。”一本作“ 青郭 ”。词语解释:恢郭
宽大的外城词语解释:津液充郭
津液使外皮充实、润泽词语解释:机郭 拼音:jī guō
弩上机牙的外壳。《墨子·备高临》:“连弩机郭同铜,一石三十斤。” 孙诒让 间诂:“‘同’当为‘用’。《释名·释兵》云‘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词语解释:铜郭 拼音:tóng guō
(1).铜铸般坚固的城郭。 汉 焦赣 《易林·损之坎》:“金城铜郭,以铁为关。”
(2).铜钱的边郭,因以指钱币。 唐 李商隐 《为同州张评事潜谢辟并聘钱启》之二:“细看铜郭,徐忆牙筹。虽虞神有 鲁襃 ,便恐癖如 何嶠 。”词语解释:棺郭 拼音:guān guō
见“ 棺椁 ”。
词语解释:棺椁 拼音:guān guǒ
亦作“ 棺槨 ”。亦作“ 棺郭 ”。
(1).棺与椁。《易·繫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生有轩冕、服位、贵禄、田宅之分,死有棺槨、绞衾、壙袭之度。”《隶释·汉楚相孙叔敖碑》:“病甚临卒,将无棺郭。” 宋 苏轼 《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棺槨十袭閟精圜,神光昼夜发层巔。”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一套棺椁重约一万斤,要耗费成千上万的人工才能造成。”
(2).泛指棺材。 明 徐霖 《绣襦记·诡代僦居》:“[丑]妈妈忽得暴疾,如今将垂死已。[旦]呀,怎么好!他衣衾棺椁何曾备!”《花月痕》第四三回:“ 赞甫 、 雨农 领著 穆升 ,照料衣衾棺槨,用的棺就是停放楼下那一口。” 陶钝 《第三件棉袄》:“为了制办衣衾棺椁,发丧出殡,又取了一份四分利的钱。”
词语解释:棺郭 拼音:guān guō
见“ 棺椁 ”。词语解释:边郭 拼音:biān guō
边缘。《清史稿·食货志五》:“復允 西藏 开铸银钱,重一钱与五分二种,文曰‘乾隆宝藏’,幕用 唐古忒 字,边郭识年分。”词语解释:尺郭 拼音:chǐ guō
古代神话中的怪物名。《神异经·东南荒经》:“东南方有人焉,周行天下,身长七丈,腹围如其长……以鬼为饭,以露为浆,名曰尺郭。一名食邪。”词语解释:崖郭 拼音:yá guō
犹范围。 清 魏源 《〈定庵文录〉序》:“其文以六书小学为入门,以 周 秦 诸子吉金乐石为崖郭,以朝章国故世情民隐为质干。”词语解释:周郭 拼音:zhōu guō
(1).指古钱的圆边及其方孔凸起的轮廓。《史记·平準书》:“有司言三銖钱轻,易姦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銖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熔焉。”《南史·刘悛传》:“﹝钱﹞轻小破缺无周郭者,悉不得行。”《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 隋 主患之,更铸五銖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 胡三省 注:“钱体为肉,钱孔为好,外圆周之以规,内方周之以矩,曰周郭。” 清 黄生 《义府·钱制》:“﹝《汉书·食货志》﹞叙 周景王 钱制,云:‘肉好皆有周郭。’此则外圜内方之形,肉谓质,好谓孔,周郭谓边道也。”
(2).泛指物体的外缘装饰。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赵安定提砚制》:“《研谱》称 唐 人最重端溪石,每得一佳石,必梳而为数板,用精铁为周郭。”词语解释:罗郭 拼音:luó guō
外城。《北史·于谨传》:“愚人难与虑始,皆恋邑居,既恶迁移,当保罗郭。”《旧唐书·高宗纪上》:“以工部尚书 阎立德 领丁夫四万,筑 长安 罗郭。”词语解释:女郭 拼音:nǚ guō
在城外围加筑的矮墙。《墨子·号令》:“女郭冯垣一人,一人守之。”词语解释:石郭 拼音:shí guō
(1).石筑的外城。亦喻坚固如石。《国语·吴语》:“昔 楚灵王 不君,其臣箴諫以不入。乃筑臺於 章华 之上,闕为石郭,陂 汉 ,以象 帝舜 。” 晋 左思 《蜀都赋》:“金城石郭,兼市中区,既丽且崇,实号 成都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石郭天池,周緜千里。”
(2).见“ 石椁 ”。
词语解释:石椁 拼音:shí guǒ
亦作“ 石槨 ”。亦作“ 石郭 ”。 石制的外棺。《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居於 宋 ,见 桓司马 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庄子·则阳》:“卜葬于 沙丘 而吉,掘之数仞,得石槨焉。”《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释之 前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錮 南山 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 泗水 又南逕 宋 大夫 桓魋 冢西,山枕 泗水 ,而上尽石,凿而为冢,今人谓之石郭者也。郭有二重,石作工巧,夫子以为不如死之速朽也。”词语解释:坊郭 拼音:fāng guō
城郭市街。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人欲使坊郭等第之民与乡户均役,品官形势之家与齐民并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 禼 初领 河东 漕,时 潞州 已再籍夫,械係坊郭民 王概 等,责夫钱六万三千餘緡,号诉於 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