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郭外
城外词语解释:郭门 拼音:guō mén
外城的门。《左传·昭公二十年》:“ 寅 闭郭门,踰而从公。” 唐 韩愈 《过南阳》诗:“ 南阳 郭门外,桑下麦青青。”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宣和 ……乙巳之春,开 金明池 ,有旨令从官於清明日恣意游宴。是夜,不扃郭门。贵人竞携妓女,朱轮宝马,駢闐西城之外。” 清 王士禛 《漫兴》诗之一:“郭门传息壤,不障 洞庭 流。”词语解释:郭索 拼音:guō suǒ
(1).螃蟹爬行貌。亦指蟹爬行时的声音。 汉 扬雄 《太玄·锐》:“蟹之郭索,心不一也。” 司马光 集注:“ 范 曰:‘郭索,多足貌。’ 王 曰:‘郭索,匡禳也。’ 吴 曰:‘匡禳,躁动貌。’”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 庐山 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 清 谭嗣同 《菊花石秋影砚铭》:“郭索郭索,墨声如昨。”自注:“池有半蟹,其半掩於叶,名之曰秋影。”
(2).借指蟹。 唐 陆龟蒙 《和袭美见寄海蟹》:“自是 扬雄 知郭索,且非 何胤 敢餦餭。” 宋 杨万里 《以糟蟹洞庭柑送丁端叔端叔有诗因和其韵》:“驱使木奴供露颗,催科郭索献霜螯。” 清 赵翼 《醉蟹》诗:“霜天稻熟郭索行,双螯抝折香珠秔。”
(3).颤抖貌。 元 吕起猷 《又用昙字韵》:“竹委长身寒郭索,松埋短髮老 瞿曇 。”词语解释:郭公 拼音:guō gōng
(1).布谷鸟的别称。布谷鸣声如呼“郭公”,故称。 元 李孝光 《寄朱希颜》诗之一:“会有行人回首处,两边枫树郭公啼。” 明 高启 《同杜徵士寅过南渚赴朱七丈招饮》诗:“果熟皆梅子,禽啼尽郭公。” 金檀 注:“《禽经》:‘郭公,鸟名,即布穀也。’” 清 曹寅 《鲥鱼》诗:“涔涔江雨熟梅子,黯黯春山啼郭公。”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布穀》:“布穀,一名鳲鳩,又名郭公,絶类杜鹃,而体较大。”
(2).傀儡。《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五·邯郸郭公歌》 郭茂倩 题解引《乐府广题》:“ 北齐 后主 高纬 ,雅好傀儡,谓之‘郭公’,时人戏为《郭公歌》。” 唐 温庭筠 有诗,题曰《邯郸郭公词》。词语解释:郭郎 拼音:guō láng
(1).本指戏剧行当中的丑角。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傀儡子》:“后乐家翻为戏,其引歌舞有 郭郎 者,髮正秃,善优笑,閭里呼为 郭郎 ,凡戏场必在俳儿之首也。”
(2).指木偶。 宋 刘克庄 《无题》诗之一:“郭郎线断事都休,卸了衣冠返沐猴。”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二出:“避炎途趁太阳早凉,设计较如海洋斗量。再簛舂白粱米糠,莫笑他郭郎袖长。”词语解释:郭履 拼音:guō lǚ
《史记·滑稽列传》:“ 东郭先生 久待詔公车,贫困飢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后因以“郭履”形容处境窘迫。 清 唐孙华 《和友人郊字雪诗三十韵》:“敝剩 苏 裘在,穿从 郭 履嘲。”词语解释:郭汾阳 拼音:guō fén yáng
指 唐 名将 郭子仪 。 安史 之乱平息以后, 郭子仪 功封 汾阳王 ,故称。 明 李梦阳 《秋望》诗:“闻道 朔方 多勇略,只今谁是 郭汾阳 。” 清 赵翼 《壬申元日》诗:“笑引古人相比较,居然已胜 郭汾阳 。”词语解释:郭舟 拼音:guō zhōu
见“ 郭泰船 ”。
词语解释:郭泰船 拼音:guō tài chuán
《后汉书·郭太传》:“ 郭太 ,字 林宗 , 太原界休 人也。家世贫贱……乃游於 洛阳 。始见 河南 尹 李膺 , 膺 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 河 上,车数千两。 林宗 唯与 李膺 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按,《后汉书》作者 范晔 以父名 泰 ,避讳改作“郭太”。后因以“郭泰船”为伴同名流泛舟的典故。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敢献绕朝策,思同 郭泰 船。何言一水浅,似隔九重天。”亦省作“ 郭舟 ”。 明 袁宏道 《舟中同黄绮石沉广乘汤陨陆赋》诗:“天上飞 王 舄,人间附 郭 舟。”词语解释:郭细侯 拼音:guō xì hòu
东汉 郭伋 ,字 细侯 。 扶风 茂陵 人。历任 渔阳 太守、 颍川 太守、 并州 太守,有政绩,所至县邑,老幼欢迎。《后汉书·郭伋传》:“﹝ 建武 十一年调 伋 为 并州 牧﹞ 伋 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所过问民疾苦……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因以“郭细侯”借指有政绩者。 唐 刘禹锡 《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诗:“郡人重得 黄丞相 ,童子争迎 郭细侯 。” 唐 司空曙 《送卢彻之太原谒马尚书》诗:“翩翩羽骑双旌后,上客亲随 郭细侯 。” 清 陈维崧 《沁园春·山东刘孔集招饮广陵酒家系故郭石公宅》词:“蔓草斜阳,空园丝雨,争説 汾阳 郭细侯 。”词语解释:郭隗台 拼音:guō wěi tái
燕昭王为招贤强国,于 易水 东南筑台,置千金于上,以招贤士,旁有“小金臺”,相传即“郭隗臺”。于是四方贤良,争趋归 燕 。后因以“郭隗臺”指招良纳贤之处。 闽 徐夤 《草》诗:“ 燕昭 没后多卿士,千载流芳 郭隗臺 。” 前蜀 贯休 《陈情献蜀皇帝》诗:“自惭林藪龙鐘者,亦得亲登 郭隗臺 。” 清 孙致弥 《感旧示魏禹平》诗:“ 郭隗臺 荒荆棘里,茫茫棖触恨难胜。”词语解释:郭李 拼音:guō lǐ
(1). 后汉 郭太 、 李膺 的并称。 明 魏禧 《咏史诗和李咸斋》之一:“ 曹瞒 营四方, 郭 李 非所匹。”
(2). 唐 郭子仪 、 李光弼 的并称。 明 张煌言 《寄纪侍御衷文》诗之一:“ 赤松 游在安 刘 后, 郭 李 功名史并传。”词语解释:郭邑 拼音:guō yì
(1).陵邑。《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后帝欲为 原陵 、 显节陵 起县邑, 苍 闻之,遽上疏諫曰:‘伏闻当为二陵起立郭邑。’”
(2).城邑。 前蜀 韦庄 《袁州作》诗:“烟霞尽入新诗卷,郭邑新开古画图。”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卷一:“﹝学士修书共成一千二百卷,﹞叙郡国则卷首有郭邑图。”亦指城中居民。《魏书·郑羲传》:“明旦, 羲 齎白虎幡慰郭邑,众心乃定。”词语解释:郭泰巾 拼音:guō tài jīn
见“ 郭巾 ”。
词语解释:郭巾 拼音:guō jīn
东汉 名士 郭太 字 林宗 。品学为时所重。“尝於 陈 梁 閒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 林宗巾 ’。”见《后汉书·郭太传》。后亦称“ 郭泰巾 ”、“ 郭巾 ”。 唐 黄滔 《卢员外浔启》:“伏以员外断籯积学,计斗负才……是故门駢 郑 市,俗垫 郭 巾,争俟栽培,互希丹饰。” 清 唐孙华 《题晋阳遗像》诗:“先朝剩有 魏公 笏,老辈仍看 郭泰 巾。”词语解释:郭隗尊 拼音:guō wěi zūn
燕昭王 礼聘 郭隗 ,筑宫台而尊事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因以“郭隗尊”指帝王招揽贤良之士的典实。 唐 秦系 《山中枉皇甫温大夫见招书》诗:“卧多共息 嵇康 病,才劣虚同 郭隗 尊。”参见“ 郭隗宫 ”。
词语解释:郭隗宫 拼音:guō wěi gōng
战国 燕昭王 为礼待 郭隗 所建的馆舍。见《战国策·燕策一》、《史记·燕世家》。后因以为贤人聚集之所。 清 钱谦益 《上元后二日闻诸公贬谪之信偶作》诗:“ 黄金臺 畔夕阳红,衰草丛残 郭隗 宫。”词语解释:郭泰船 拼音:guō tài chuán
《后汉书·郭太传》:“ 郭太 ,字 林宗 , 太原界休 人也。家世贫贱……乃游於 洛阳 。始见 河南 尹 李膺 , 膺 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 河 上,车数千两。 林宗 唯与 李膺 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按,《后汉书》作者 范晔 以父名 泰 ,避讳改作“郭太”。后因以“郭泰船”为伴同名流泛舟的典故。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敢献绕朝策,思同 郭泰 船。何言一水浅,似隔九重天。”亦省作“ 郭舟 ”。 明 袁宏道 《舟中同黄绮石沉广乘汤陨陆赋》诗:“天上飞 王 舄,人间附 郭 舟。”词语解释:郭隗金 拼音:guō wěi jīn
《文选·鲍照〈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 黄金臺 。” 李善 注:“《上谷郡图经》曰:‘ 黄金臺 , 易水 东南十八里。 燕昭王 置千金於臺上,以延天下之士。’”后因以“郭隗金”为以重金礼聘贤士之典。 唐 吴仁璧 《投谢钱武肃》诗:“东门上相好知音,数尽臺前 郭隗 金。”词语解释:郭郛 拼音:guō fú
外城。《文选·张衡〈西京赋〉》:“经城洫,营郭郛。” 李善 注引《公羊传》:“郛者何?城外大郭也。” 唐 韩愈 《别知赋》:“倚郭郛而掩涕,空尽日以迟留。”词语解释:郭术 拼音:guō shù
指城墙和道路。《管子·度地》:“当冬三月,天地闭藏,暴雨止,大寒起,万物实熟。利以填塞空郄,缮边城,涂郭术。”词语解释:郭巨埋儿 拼音:guō jù mái ér
《太平御览》卷四一一引 汉 刘向 《孝子图》:“ 郭巨 ……甚富。父没,分财二千万为两,分与两弟,己独取母供养……妻产男,虑养之则妨供养,乃令妻抱儿,欲掘地埋之。于土中得金一釜,上有铁券云:‘赐孝子 郭巨 。’ 巨 还宅主,宅主不敢受,遂以闻官,官以券题还 巨 ,遂得兼养儿。”后世因以“郭巨埋儿”为事亲至孝之典。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 老莱 娱亲’和‘ 郭巨 埋儿’两件事。”词语解释:郭围 拼音:guō wéi
外城边沿。《尉缭子·守权》:“凡守者,进不郭围,退不亭障以御战,非善者也。” 锺兆华 注:“郭围,泛指城郭。”词语解释:郭家金穴 拼音:guō jiā jīn xué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 况 ( 郭后 弟 况 )迁大鸿臚,帝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燕,赏赐金钱縑帛,丰盛莫比,京师号 况 家为金穴。”后以“郭家金穴”喻豪富之家。《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一愿得 邓氏 铜山,二愿得 郭 家金穴。”亦省作“ 郭穴 ”、“ 郭况穴 ”。 明 杨珽 《龙膏记·投膏》:“自甘做涸辙腐鳞,今日里且休夸 郭 穴多金。”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世蕃奸计》:“金盈 郭况 穴,钱积 邓通 山。自夸天上客,人道地行僊。”词语解释:郭巾 拼音:guō jīn
东汉 名士 郭太 字 林宗 。品学为时所重。“尝於 陈 梁 閒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 林宗巾 ’。”见《后汉书·郭太传》。后亦称“ 郭泰巾 ”、“ 郭巾 ”。 唐 黄滔 《卢员外浔启》:“伏以员外断籯积学,计斗负才……是故门駢 郑 市,俗垫 郭 巾,争俟栽培,互希丹饰。” 清 唐孙华 《题晋阳遗像》诗:“先朝剩有 魏公 笏,老辈仍看 郭泰 巾。”词语解释:郭公塼
见“ 郭公砖 ”。
词语解释:郭公砖 拼音:guō gōng zhuān
亦作“ 郭公塼 ”。砖名。空心,以长而大者为贵。相传古代用作琴桌,琴声清泠可爱。 明 王佐 《新增格古要论·古琴论·琴卓》:“﹝琴﹞卓面用郭公砖最佳……尝见郭公砖,灰白色,中空,面上有象眼花纹。相传云出 河南 郑州 泥水中者絶佳。多有伪作者,要当辩之。砖长仅五尺,阔一尺有餘,此砖驾琴抚之,有清声泠泠可爱。”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余乡多郭公塼,体製不一,以长而大者为贵。 江 南人爱之,以为琴几。 滎泽 、 滎阳 尤多。 郭公 不知何时人。闻 嘉靖 元年, 会城 抚军命 亓 百户修月堤,偶发一古塚,塼上有朱书……家大人语小子曰:‘此砖昔但以空心名,后以为宜於琴也,遂以琴名。’既修堤后,遂竞呼为郭公砖矣!”词语解释:郭伋待期 拼音:guō jí dài qī
《后汉书·郭伋传》载: 郭伋 任 并州 牧,有一次到 西河 美稷 ,有数百儿童骑着竹马来欢迎他,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再经过,到时还要来迎送。 郭伋 告诉他们返回日期,后来提前一天到达,就在郊外住了一夜,待期到第二天才入市。后以“郭伋待期”为重守约信之典实。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扇以廉风,孚以诚德,尽 任棠 置水之情,弘 郭伋 待期之信。”词语解释:郭堑 拼音:guō qiàn
护城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 魏 太和 中, 南徐州 治,后省为戍。 梁 将 张惠绍 北入,水军所次,凭固斯城,更增修郭壍,其四面引水环之。今城在 泗水 之中也。”词语解释:郭景飞仙 拼音:guō jǐng fēi xiān
《太平广记》卷十三引 晋 葛洪 《神仙传·郭璞》:“ 郭璞 字 景纯 ……殯后三日, 南州 市人见 璞 货其平生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 敦 ( 王敦 )不信,开棺无尸。 璞 得兵解之道,今为 水仙伯 。”后以“郭景飞仙”谓 郭璞 得道成仙。 郭景 为 郭景纯 的省称,即 郭璞 。 宋 张继先 《春从天上来·鹤鸣奉旨》词:“计功成果就,无真教, 郭景 飞仙。”词语解释:郭公砖 拼音:guō gōng zhuān
亦作“ 郭公塼 ”。砖名。空心,以长而大者为贵。相传古代用作琴桌,琴声清泠可爱。 明 王佐 《新增格古要论·古琴论·琴卓》:“﹝琴﹞卓面用郭公砖最佳……尝见郭公砖,灰白色,中空,面上有象眼花纹。相传云出 河南 郑州 泥水中者絶佳。多有伪作者,要当辩之。砖长仅五尺,阔一尺有餘,此砖驾琴抚之,有清声泠泠可爱。”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余乡多郭公塼,体製不一,以长而大者为贵。 江 南人爱之,以为琴几。 滎泽 、 滎阳 尤多。 郭公 不知何时人。闻 嘉靖 元年, 会城 抚军命 亓 百户修月堤,偶发一古塚,塼上有朱书……家大人语小子曰:‘此砖昔但以空心名,后以为宜於琴也,遂以琴名。’既修堤后,遂竞呼为郭公砖矣!”词语解释:郭况穴 拼音:guō kuàng xué
见“ 郭家金穴 ”。
词语解释:郭家金穴 拼音:guō jiā jīn xué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 况 ( 郭后 弟 况 )迁大鸿臚,帝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燕,赏赐金钱縑帛,丰盛莫比,京师号 况 家为金穴。”后以“郭家金穴”喻豪富之家。《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一愿得 邓氏 铜山,二愿得 郭 家金穴。”亦省作“ 郭穴 ”、“ 郭况穴 ”。 明 杨珽 《龙膏记·投膏》:“自甘做涸辙腐鳞,今日里且休夸 郭 穴多金。”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世蕃奸计》:“金盈 郭况 穴,钱积 邓通 山。自夸天上客,人道地行僊。”词语解释:郭隗宫 拼音:guō wěi gōng
战国 燕昭王 为礼待 郭隗 所建的馆舍。见《战国策·燕策一》、《史记·燕世家》。后因以为贤人聚集之所。 清 钱谦益 《上元后二日闻诸公贬谪之信偶作》诗:“ 黄金臺 畔夕阳红,衰草丛残 郭隗 宫。”词语解释:郭顺时 拼音:guō shùn shí
元 代杂剧演员 郭顺卿 ,别号 顺时秀 。歌喉动听,世称 郭顺时 。 明 沉钦圻 《咏史》之二:“乐奏 李天下 ,歌传 郭顺时 。”参阅 元 夏庭芝 《青楼集》。词语解释:郭雀儿 拼音:guō què ér
五代 后周 太祖 郭威 微贱时的别称。《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刘旻》:“ 周太祖 少贱,黥其颈上为飞雀,世谓之 郭雀儿 。”词语解释:郭郎子 拼音:guō láng zǐ
指郭郎。词语解释:郭碑 拼音:guō bēi
见“ 郭泰碑铭 ”。
词语解释:郭泰碑铭 拼音:guō tài bēi míng
《后汉书·郭太传》:“﹝ 郭太 卒,﹞四方之士千餘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 蔡邕 为其文,既而谓 涿郡 卢植 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德,唯 郭有道 无愧色耳。’”后因以“郭泰碑铭”称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 唐 罗隐 《圉城偶作》诗:“自从 郭泰 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人。”亦省作“ 郭碑 ”。 清 宋琬 《罗以献胡去骄将归武陵汉阳小集南园即席分韵》:“ 陈 榻虽悬多倦色, 郭 碑初就倍沾襟。”词语解释:郭隗请始 拼音:guō wěi qǐng shǐ
《战国策·燕策一》: 燕昭王 欲招贤士,以报 齐 仇。往见 郭隗 。 隗 曰:“今王诚欲致士,请先从 隗 始。”后因以“郭隗请始”为贤良之士自荐的典故。 吕志伊 《国会问题之真象》:“盖其上请愿书之代表,因政府欲以各省国会请愿之代表为资政院议员或顾问,於是皆纷纷而 毛遂 自荐, 郭隗 请始。”词语解释:郭洛带 拼音:guō luò dài
古代革带名。《汉书·匈奴传上》“黄金犀比带”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晏 曰:“ 鲜卑 郭洛带,瑞兽名也, 东胡 好服之。”参阅 王国维 《胡服考》、OttoMaenchenHelfen,AreChinesehsi-p’iandkuo-loIELoanWords?(Language20,1944)词语解释:郭穴 拼音:guō xué
见“ 郭家金穴 ”。
词语解释:郭家金穴 拼音:guō jiā jīn xué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 况 ( 郭后 弟 况 )迁大鸿臚,帝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燕,赏赐金钱縑帛,丰盛莫比,京师号 况 家为金穴。”后以“郭家金穴”喻豪富之家。《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一愿得 邓氏 铜山,二愿得 郭 家金穴。”亦省作“ 郭穴 ”、“ 郭况穴 ”。 明 杨珽 《龙膏记·投膏》:“自甘做涸辙腐鳞,今日里且休夸 郭 穴多金。”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世蕃奸计》:“金盈 郭况 穴,钱积 邓通 山。自夸天上客,人道地行僊。”词语解释:郭秃 拼音:guō tū
古代对傀儡子的俗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俗名傀儡子为 郭秃 ,有故实乎?’答曰:‘《风俗通》云:“诸 郭 皆讳秃。”当是前代有人姓 郭 而病秃者,滑稽戏调,故后人为其象,呼为 郭秃 。’”参见“ 郭郎 ”。
词语解释:郭郎 拼音:guō láng
(1).本指戏剧行当中的丑角。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傀儡子》:“后乐家翻为戏,其引歌舞有 郭郎 者,髮正秃,善优笑,閭里呼为 郭郎 ,凡戏场必在俳儿之首也。”
(2).指木偶。 宋 刘克庄 《无题》诗之一:“郭郎线断事都休,卸了衣冠返沐猴。”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二出:“避炎途趁太阳早凉,设计较如海洋斗量。再簛舂白粱米糠,莫笑他郭郎袖长。”词语解释:郭申 拼音:guō shēn
后汉 郭太 、 申屠蟠 的并称。二人隐居不仕,终免宦官反党锢之祸。 林纾 《续司马文正〈保身说〉》:“ 郭申 智者,故翛然而行。而 文正 者实有鉴於 元祐 诸公,逆知有 章 蔡 之祸,作为是説以自警。呜乎,吾续是説,吾知所以为 郭泰 与 申屠蟠 矣。”词语解释:郭泰碑铭 拼音:guō tài bēi míng
《后汉书·郭太传》:“﹝ 郭太 卒,﹞四方之士千餘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 蔡邕 为其文,既而谓 涿郡 卢植 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德,唯 郭有道 无愧色耳。’”后因以“郭泰碑铭”称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 唐 罗隐 《圉城偶作》诗:“自从 郭泰 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人。”亦省作“ 郭碑 ”。 清 宋琬 《罗以献胡去骄将归武陵汉阳小集南园即席分韵》:“ 陈 榻虽悬多倦色, 郭 碑初就倍沾襟。”词语解释:郭椒 拼音:guō jiāo
古代良牛名。《艺文类聚》卷九四引 汉 桓谭 《新论》:“夫畜生贱也,然有尤善者,皆见记识。故马称驊騮、驥騄,牛誉郭椒、丁櫟。”词语解释:郭胸
扩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