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末字词组
三郤修郤闲郤窾郤白驹过郤   
过郤八郤前郤嫌郤    

词语解释:三郤  拼音:sān xì
春秋 晋 大夫 郤锜 、 郤犨 、 郤至 的合称。郤,亦作“ 郄 ”。《左传·成公十七年》:“ 胥童 曰:‘必先三 郄 。族大多怨,去大族不逼。’”《后汉书·袁安传》:“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竞为骄奢,与乱世争权,此即 晋 之三 郤 矣。” 李贤 注:“三 郤 ,谓 郤錡 、 郤犨 、 郤至 ,皆 晋 卿也。”《艺文类聚》卷二三引 晋 杨泉 《赞善赋》:“是以 赵武 好善,厥胤以长;三 郄 好胜,厥身以亡。”
词语解释:过郤
过隙。《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
词语解释:修郤  拼音:xiū xì
见“ 修隙 ”。
词语解释:修隙  拼音:xiū xì
亦作“ 修郄 ”。亦作“ 修郤 ”。 报复旧日怨恨。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説者疑考功郎 蒋兰若 时馨 有意修郄,故 沉 与 丁芍原 此吕 二人,俱以名流枉黜。”《明史·梅之焕传》:“至是, 体仁 修隙, 之焕 遂得罪。”《明史·高拱传》:“ 拱 之再出,专与 阶 修郤,所论皆欲以中 阶 重其罪。”
词语解释:八郤  拼音:bā xì
春秋 晋 国 郤 氏有三卿、五大夫,故号八郤。《国语·晋语八》:“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 韦昭 注:“三卿, 郤錡 、 郤犫 、 郤至 ,又有五人为大夫也。”
词语解释:闲郤  拼音:xián xì
(1).空隙;间隙。指两物之间。《庄子·养生主》“批大郤” 唐 成玄英 疏:“閒郤交际之处,用刀而批戾之,令其筋骨各相离异。”
(2).机会;空子。《史记·朝鲜列传》:“左将军( 荀彘 )亦使人求閒郤降下 朝鲜 , 朝鲜 不肯,心附楼船(楼船将军 杨僕 ):以故两将不相能。”
(3).隔阂;疏远。 清 王充 《论衡·量知》:“《礼》曰:‘情欲巧。’其能力言者,文丑不好,有骨无肉,脂腴不足,犯干将相指,遂取间郤。”
词语解释:前郤  拼音:qián xì
以前的嫌隙。《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衡山王 当朝,过 淮南 , 淮南王 乃昆弟语,除前郤,约束反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后与公子輒相諛噱,前郤渐释。”
词语解释:窾郤
1.空隙。语本《庄子·养生主》:“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清 赵翼 《剥皮山》诗:“纵遣庖丁批窾郤,新硎亦恐奏技艰。”
2.要害;法则。 清 王晫 《今世说·政事》:“﹝ 董巽峯 ﹞少以理学经济自任,得 伊川 、 考亭 窾郤,旁瞻子史説集。”
词语解释:嫌郤  拼音:xián xì
见“ 嫌隙 ”。
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的恶感、仇怨。
词语解释:嫌隙  拼音:xián xì
亦作“ 嫌隟 ”。亦作“ 嫌郤 ”。 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的恶感、仇怨。《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仇隙》:“ 王右军 素轻 蓝田 , 蓝田 晚节论誉转重……於是彼此嫌隟大构。”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俺两个半生来岂有些嫌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 柴 以为嫌郤尽释,不復作防。” 马南邨 《燕山夜话·〈口吃、一只眼及其他〉》:“ 宋代 的 刘攽 ,就因为生平最爱嘲笑别人,以致引起当时像 王安石 那样的当权人物的极大不满,造成很深的嫌隙。”
词语解释:白驹过郤
亦作“ 白驹过隙 ”。 谓日影如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成玄英 疏:“白驹,骏马也,亦言日也。” 陆德明 释文:“郤,本亦作隙。隙,孔也。”《史记·留侯世家》:“ 吕后 德 留侯 ,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 明 贾仲名 《昇仙梦》第二折:“众高亲,想人生白驹过隙,遇此节令,休要孤负。” 清 秋瑾 《感怀》诗之二:“炼石无方乞 女媧 ,白驹过隙感韶华。”《文物》1963年第7期:“对这些历史胜地、千年文物来说,三十年仅似白驹过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