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首字词组
郎官郎当郎衣郎官清郎头絮茧郎官鲙郎猫郎不郎,秀不秀
郎君郎子郎曹郎官星郎榆郎才女姿郎庑郎不郎,秀不秀
郎罢郎吏郎选郎伯郎巾郎君子弟郎才女猊 
郎署郎位郎秀郎公郎才女貌郎伉郎耶草 
郎星郎将郎官湖郎秩郎火郎亢郎臣 
郎中郎闱郎舍郎门郎当驿郎台郎都 
郎潜郎主郎婿郎奶郎屋郎不郎秀不秀郎舅 

词语解释:郎官  拼音:láng guān
(1).谓侍郎、郎中等职。 秦 代置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属官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 西汉 因 秦 制不变。 东汉 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 魏 、 晋 、 南北朝 时期,尚书郎官之制,略同于 汉 。 隋 分郎官为侍郎与郎。 唐 六部郎官,郎中之外,更置员外郎。 唐 以后郎官的设置,基本上无大变革。《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曰﹞‘且陛下从 代 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輦受其言。’”《后汉书·明帝纪》:“ 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帝﹞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裴安卿 做了郎官几年,陞任 襄阳 刺史。”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历代郎官》
(2).湖名。在 汉阳城 东南。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予久客 古沔 …… 郎官 、 大别 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参见“ 郎官湖 ”。
(3).指郎位星。 清 孙枝蔚 《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江天昨夜寒偏甚,忽有郎官过少微。”参见“ 郎位 ”。
词语解释:郎官湖  拼音:láng guān hú
湖名。本名 南湖 。在今 湖北 汉阳 。 唐 李白 流放 夜郎 ,与故人尚书郎 张谓 、 沔州 牧 杜公 、 汉阳 宰 王公 ,觞于 南湖 。 张 请 李白 为湖标一嘉名,以传不朽, 白 因举酒酹水,改 南湖 为 郎官湖 ,并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有句云:“四坐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 郎官湖 。”参阅本诗序。
词语解释:郎位  拼音:láng wèi
(1).星座名。南宫(太微宫)五帝座后相聚的十五颗星,为一星座,称“郎位”。《史记·天官书》:“﹝五帝座﹞后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 张守节 正义:“郎位十五星,在太微中帝坐东北。”《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七年》:“帝在 南阳 ,左右并通姦利,詔书多除人为郎,太尉 杨秉 上疏曰:‘太微积星,名为郎位,入奉宿卫,出牧百姓,宜割不忍之恩,以断求欲之路。’”
(2).指职居枢要的郎官之位。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左司郎中》:“左司为中书纪网之地,賛襄治化,申明宪度,皆其责也。郎位之选,必择贤才。”
词语解释:郎君  拼音:láng jūn
(1). 汉 制,二千石以上官员得任其子为郎,后来门生故吏因称长官或师门子弟为郎君。《文选·应璩〈与满公琰书〉》:“外嘉郎君谦下之德,内幸顽才见诚知己。” 张铣 注:“郎君为 炳 也…… 炳 父 宠 为大尉, 璩 尝事之,故呼曰郎君。”《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夷人懽喜,奉迎道路。曰:‘郎君仪貌类我府君。’”
(2).通称贵家子弟为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唐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诗之一:“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忽一老媪扶杖出,顾生曰:‘何处郎君,闻自辰刻来,以至于今。’”
(3).称尚书郎。 唐 李商隐 《留赠畏之》诗之一:“郎君下笔惊鸚鵡,侍女吹笙弄凤凰。” 冯浩 注引《汉官仪》:“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
(4). 唐 代宫中内臣对太子的称谓。《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玄宗 ﹞自念春秋浸高,三子同日诛死,继嗣未定,常忽忽不乐,寝膳为之减…… 力士 曰:‘得非以郎君未定邪?’上曰:‘然。’对曰:‘大家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復争!’”
(5). 金 宗室及贵臣的称谓。《宋史·吴璘传》:“ 璘 以书遗 金 将约战, 金 鶻眼 郎君以三千骑衝 璘 军, 璘 使 李师颜 以驍骑击走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 靖康 初,﹝ 秦檜 ﹞为御史中丞…… 洪忠宣 自虏回,戏谓 檜 曰‘ 挞辣 郎君致意。’ 檜 大恨之。”
(6). 唐 代新进士的别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薛逢 ﹞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 逢 行李萧条,前导曰:‘迴避新郎君!’”
(7).称自己的儿子或女婿。 唐 杨汝士 《贺筵占赠营妓》诗:“郎君得意及青春, 蜀 国将军又不贫。一曲高歌红一疋,两头娘子谢夫人。”原题注:“《北里志》: 汝士 镇 东川 ,其子 知温 及第,开家宴相贺,营妓咸集,命人与红綾一疋。”《剪灯新话·金凤钗记》:“防御谓生曰:‘郎君父母既殁,道途又远,今既来此,可便于吾家宿食。’”
(8).妇女称夫或所爱恋的人。《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郎君未可前,待我整容仪。”京剧《孔雀东南飞》第四场:“[ 刘兰芝 :](走近 焦仲卿 ,温存地问他)郎君好容易请假回来,适才还是欢天喜地,忽然闷闷不乐,所为何来?”
词语解释:郎罢  拼音:láng bà
方言。 闽 人用以称父。 唐 顾况 《囝》诗:“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囝别郎罢,心摧血下。”自题注:“《囝》,哀 闽 也。囝,音蹇。 闽 俗呼子为囝,父为郎罢。” 宋 陆游 《戏遣老怀》诗之一:“阿囝略如郎罢老,穉孙能伴太翁嬉。” 陈衍 《元诗纪事·俞埜山》:“郎罢耕田呼囝牧,阿翁眠起问姑蚕。”
词语解释:郎署  拼音:láng shǔ
(1). 汉 唐 时宿卫侍从官的公署。 明 清 称京曹为郎署。《汉书·爰盎传》:“上幸 上林 ,皇后、 慎夫人 从。其在禁中,常同坐。及坐,郎署长布席, 盎 引却 慎夫人 坐。” 颜师古 注:“ 苏林 曰:‘郎署, 上林 中直卫之署也。’ 如淳 曰:‘ 盎 时为中郎将,天子幸署,豫设供帐待之。’”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卷五:“郎者,当时宿卫之官,非谓趣衣小吏;署者,部署之所……郎署,并是郎官之曹局耳。” 唐 杨炯 《浑天赋》:“ 冯唐 入於郎署也,两君而未识; 扬雄 在於 天禄 也,三代而不迁。” 明 刘基 《感兴》诗:“漫説 汉 庭思 李牧 ,未闻郎署遣 冯唐 。” 清 方文 《闻从子蛟峰补济宁兵宪寄此》诗:“旅食京华方十暑,栖迟郎署亦三霜。”
(2).代称皇帝的宿卫、侍从官。《后汉书·马融传》:“ 安帝 亲政,召还郎署,復在讲部。”《文选·李密〈陈情表〉》:“且臣少仕伪朝,歷职郎署。” 张铣 注:“郎署,尚书郎。”《南史·陆琼传》:“﹝ 琼 ﹞识具优敏,文史足用,进居郎署,岁月过淹。” 清 戴名世 《刘退庵先生稿序》:“先生以进士起家,歷官郎署,非其好也。”
词语解释:郎星  拼音:láng xīng
郎官的美称。 宋 李刘 《满庭芳·上程宪卓》词:“卿月郎星歷遍,都贪把、符竹南来。” 明 高启 《送郑都司赴大将军行营》诗:“后夜军门知子到,郎星应是近三臺。”参见“ 郎官星 ”。
词语解释:郎官星  拼音:láng guān xīng
《后汉书·明帝纪》:“帝遵奉 建武 制度,无敢违者。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 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后因以“郎官星”为郎官的美称。 唐 卢照邻 《同崔录事哭郑员外》诗:“文学秋天远,郎官星位尊。” 宋 杨万里 《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访长句》:“ 淮南 使者郎官星,瑞光夜烛 荆溪 清。”
词语解释:郎中  拼音:láng zhōng
(1).官名。始于 战国 。 秦 汉 沿置。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另尚书台设郎中司诏策文书。 晋武帝 置尚书诸曹郎中,郎中为尚书曹司之长。 隋 唐 迄 清 ,各部皆设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 清 末始废。《韩非子·孤愤》:“郎中不因则不得近主,故左右为之匿。”旧注:“郎中,为郎居中,则君之左右之人也。”《史记·儒林列传》:“一岁皆輒试,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弟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詔书特下,拜臣郎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这位 王伯述 ……补缺之后,升了员外郎,又升了郎中,放了 山西 大同府 。”
(2).称医生或卖药兼治病的人。 宋 洪迈 《夷坚支甲志·杜郎中驴》:“ 杜涇 郎中, 河府 滎河县 上原村 人也。世为医,貲业稍给。”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奇妙,奇妙!郎中诊罢,嘻嘻的冷笑,道:五臟六腑又调和,不须医疗。”《儒林外史》第三回:“﹝ 范进 ﹞渐渐喘息过来……众人扶起,借庙门口一个外科郎中‘跳驼子’板凳上坐着。” 周立波 《盖满爹》:“﹝ 盖满爹 ﹞从楼梯上掉下地来,肩胛骨错出了榫头,请个草药子郎中足足治了两个月才好。”
(3). 宋 时称职事人员或亲随。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雇觅人力》:“或药铺要当铺郎中,前后作……俱各有行老引领。”《水浒传》第三十回:“ 施恩 便对 武松 道:‘兄长,这几位郎中,是 张都监 相公处差来取你,他既着人撁马来,哥哥心下如何?’”
词语解释:郎潜  拼音:láng qián
汉 颜驷 自 文帝 时为郎,历 景帝 至 武帝 , 驷 已庞眉皓发,三世不遇,老于郎署。见《汉武故事》。后以“郎潜”谓老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 汉 张衡 《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 武 。” 宋 司马光 《和吴仲庶寄吴瑛比部安道之子》:“庞眉尚有郎潜者,狥禄忧生直可嗟。” 清 钱谦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兄为松柏,我若萝蔦。兄在先朝,郎潜已老,我官词垣,载笔搜讨。”
词语解释:郎当  拼音:láng dāng
(1).衣服宽大不称身。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杨大年 《傀儡》诗云:‘ 鲍老 当筵笑 郭郎 ,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 鲍老 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 清 钱谦益 《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诗》:“碁局何须看朽柯,郎当舞袖自婆娑。”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 中国 的儿童﹞只因为衣裤郎当,精神萎靡,被别人压得像影子一样,不能醒目了。”
(2).颓败;破败。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张文潜 戏作《雪狮絶句》云:‘六出装来百兽王,日头出处便郎当。’” 宋 朱熹 《答黄仁卿书》:“今日弄得朝廷事体郎当,自家亦立不住,毕竟何益!”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败事曰郎当。”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里仁篇十九》:“几諫者,非微言不尽之谓,而见微先諫之説为允当也。到郎当地位,自非危言苦色,不能止燎原之火。”
(3).潦倒;狼狈。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 蜀 道有 郎当驛 ,即 明皇 雨中闻铃声处。予丙子岁过之,题诗驛壁云:‘金鸡赐帐事披猖, 河 朔 从兹不属 唐 。却使青骡行万里, 三郎 当日太郎当!’‘ 三郎 郎当’, 黄旛绰 对 明皇 语也。” 清 徐大椿 《洄溪道情·寿吴复一表兄六十》:“常只是少米无柴,境遇郎当,你全不露穷愁情状。”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诗:“郎当一百人,一一悉遣归。” 吴梅 《信阳题何大复集》诗:“ 中州 文物尽,餘子态郎当。”
(4).疲软无力貌。《朱子语类》卷一三○:“ 张文潜 软郎当。他所作诗,前四五句好,后数句胡乱填满,只是平仄韵耳。”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裹脚》:“裹脚儿,自幼被你缠上……一步儿何曾鬆放!为你身子儿消瘦了,为你行步好郎当。” 萧军 《八月的乡村》:“孩子睡在爷爷的身边……小小的骨骼被薄薄的一层皮肤包裹着,郎当地放在那里。”
(5).窝囊,不成器。《水浒传》第一○二回:“﹝ 王庆 老婆﹞便把 王庆 脸上打了一掌道:‘郎当怪物!却终日在外面,不顾家里。’” 清 李渔 《蜃中楼·辞婚》:“使君,这头亲事是极便的了,为甚么还要踌蹰?你休得要太郎当,莫不是乔妆坦腹,有意要学 王郎 ?”
(6).锒铛。锁系犯人的铁索。《文明小史》第六回:“ 黄举人 早已是黑索郎当,髮长一寸,走上堂来,居中跪下。”
(7).器物名。用以洁净梳篦。 宋 龙辅 《女红馀志》:“郎当,浄櫛器也。”
(8).方言。上下,左右。丝弦剧《空印盒》第四场:“鸨儿:甭说不用,十八九、二十郎当岁的姑娘,我这有的是呀!” 徐朝夫 《战俘》三:“他们还年轻,才二十郎当岁数,一切失去了的还可以补赎,可以追回,还有明天。”
(9).象声词。 清 厉鹗 《除夕宿德州》诗:“郎当运鐸仍催起,回首东风又一年。” 清 黄景仁 《东阿道中逢江剑潭》诗:“门前郎当闻驮铃,有客停车捲车幔。”
词语解释:郎子  拼音:láng zǐ
对他人之子或英俊少年的美称。《南史·虞寄传》:“ 寄 字 次安 ,少聪敏。年数岁,客有造其父,遇 寄 于门,嘲曰:‘郎子姓 虞 ,必当无智。’ 寄 应声曰:‘文字不辨,岂得非愚!’”《北史·暴显传》:“ 显 幼时,见一沙门指之曰:‘此郎子好相表,大必为良将,贵极人臣。’语终而失之。”
词语解释:郎吏  拼音:láng lì
郎官。 汉 王充 《论衡·佚文》:“夫以百官之众,郎吏非一,唯五人文善,非奇而何!”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郎吏明经,鴟鳶知礼,巡方省化,咸问高年。”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爱观察怕大虫》:“ 元和 中,郎吏数人,省中饮酒,因话平生爱尚及憎怕者。”参见“ 郎官 ”。
词语解释:郎官  拼音:láng guān
(1).谓侍郎、郎中等职。 秦 代置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属官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 西汉 因 秦 制不变。 东汉 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 魏 、 晋 、 南北朝 时期,尚书郎官之制,略同于 汉 。 隋 分郎官为侍郎与郎。 唐 六部郎官,郎中之外,更置员外郎。 唐 以后郎官的设置,基本上无大变革。《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曰﹞‘且陛下从 代 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輦受其言。’”《后汉书·明帝纪》:“ 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帝﹞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裴安卿 做了郎官几年,陞任 襄阳 刺史。”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历代郎官》
(2).湖名。在 汉阳城 东南。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予久客 古沔 …… 郎官 、 大别 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参见“ 郎官湖 ”。
(3).指郎位星。 清 孙枝蔚 《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江天昨夜寒偏甚,忽有郎官过少微。”参见“ 郎位 ”。
词语解释:郎官湖  拼音:láng guān hú
湖名。本名 南湖 。在今 湖北 汉阳 。 唐 李白 流放 夜郎 ,与故人尚书郎 张谓 、 沔州 牧 杜公 、 汉阳 宰 王公 ,觞于 南湖 。 张 请 李白 为湖标一嘉名,以传不朽, 白 因举酒酹水,改 南湖 为 郎官湖 ,并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有句云:“四坐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 郎官湖 。”参阅本诗序。
词语解释:郎位  拼音:láng wèi
(1).星座名。南宫(太微宫)五帝座后相聚的十五颗星,为一星座,称“郎位”。《史记·天官书》:“﹝五帝座﹞后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 张守节 正义:“郎位十五星,在太微中帝坐东北。”《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七年》:“帝在 南阳 ,左右并通姦利,詔书多除人为郎,太尉 杨秉 上疏曰:‘太微积星,名为郎位,入奉宿卫,出牧百姓,宜割不忍之恩,以断求欲之路。’”
(2).指职居枢要的郎官之位。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左司郎中》:“左司为中书纪网之地,賛襄治化,申明宪度,皆其责也。郎位之选,必择贤才。”
词语解释:郎位  拼音:láng wèi
(1).星座名。南宫(太微宫)五帝座后相聚的十五颗星,为一星座,称“郎位”。《史记·天官书》:“﹝五帝座﹞后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 张守节 正义:“郎位十五星,在太微中帝坐东北。”《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七年》:“帝在 南阳 ,左右并通姦利,詔书多除人为郎,太尉 杨秉 上疏曰:‘太微积星,名为郎位,入奉宿卫,出牧百姓,宜割不忍之恩,以断求欲之路。’”
(2).指职居枢要的郎官之位。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左司郎中》:“左司为中书纪网之地,賛襄治化,申明宪度,皆其责也。郎位之选,必择贤才。”
词语解释:郎将  拼音:láng jiàng
(1).武官名。 秦 置,主宿卫、车骑,即郎中令所辖三署的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 汉 袭 秦 制,属光禄勋。 唐 宋 设官,于中郎将之外,复置郎将。《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以 康 ( 邓康 )弟 统 袭封 昆阳侯 ,位侍中; 统 从兄 会 袭 安阳侯 ,为虎賁中郎将……宗族皆列校、郎将。” 唐 李白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诗:“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王琦 题注:“按《唐书·百官志》,左右十四卫及太子左右六率府,皆有郎将,乃五品官也。”
(2).星名。《史记·天官书》“后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傍一大星,将位也” 唐 张守节 正义:“郎将一星,在郎位东北,所以为武备,今之左右中郎将。”
词语解释:郎闱  拼音:láng wéi
郎官的公署。亦谓作郎官。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尔腰戟於戎禁,我拂剑於郎闈。” 宋 王安石 《贺运使转官启》:“躋荣中旨,进秩郎闈。”
词语解释:郎主  拼音:láng zhǔ
(1).旧时奴婢对主人的称呼。《宋书·王弘传》:“奴客与符伍交接,有所隐蔽,可以得知,是以罪及奴客。自是客身犯愆,非代郎主受罪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续《西厢》者之才,去作《西厢》者止争一间……以彼之才,较之作《南西厢》者,岂特奴婢之于郎主,直帝王之视乞丐。”
(2).旧时妻妾对夫主的称呼。 唐 李贺 《江楼曲》:“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 清 厉鹗 《悼亡姬》诗之八:“郎主年年耐薄游,片帆望尽海西头。”
(3).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称君主。 宋 范成大 《题张戡蕃马射猎图》诗:“ 阴山 磧中射生虏,马逐箭飞如脱兔。猖狂若到 杀胡林 ,郎主犹羓何况汝。”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老夫 完颜女真 人氏,小字 乐善 。老夫幼年跟随郎主,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多有功劳汗马。”《水浒传》第八三回:“话説当年有 辽国 郎主,起兵前来侵占山后九州边界。”
词语解释:郎衣  拼音:láng yī
宋 时称贫家男子娶妻时所穿的绢衣。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贫家终身布衣,惟娶妇服绢三日,谓为郎衣。”
词语解释:郎曹  拼音:láng cáo
郎中,郎官。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吏部郎中》:“吏部为銓综之司,而郎曹之选所以佐理天官,简拔贤俊者也。”
词语解释:郎选  拼音:láng xuǎn
选任郎官的制度。《汉书·食货志下》:“入财者得补郎,郎选衰矣。”《魏书·朱元旭传》:“ 神龟 末,以郎选不精,大加沙汰。”
词语解释:郎秀
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大家豪族称秀;平凡家庭称郎
词语解释:郎官湖  拼音:láng guān hú
湖名。本名 南湖 。在今 湖北 汉阳 。 唐 李白 流放 夜郎 ,与故人尚书郎 张谓 、 沔州 牧 杜公 、 汉阳 宰 王公 ,觞于 南湖 。 张 请 李白 为湖标一嘉名,以传不朽, 白 因举酒酹水,改 南湖 为 郎官湖 ,并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有句云:“四坐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 郎官湖 。”参阅本诗序。
词语解释:郎舍  拼音:láng shè
郎署。 清 曹寅 《宋牧仲中丞见招深静轩》诗:“叨承郎舍旧,许闞文字林。”
词语解释:郎婿  拼音:láng xù
女婿。 唐 裴廷裕 《东观奏记》卷上:“ 万寿公主 ,上爱女,钟爱独异。将下嫁,命择郎壻。”
词语解释:郎官清  拼音:láng guān qīng
酒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酒则有 郢州 之富水……京城之西市腔, 虾蟆陵 郎官清、阿婆清。” 宋 黄庭坚 《病来十日不举酒》诗:“承君折送袁家紫,令我兴发郎官清。”
词语解释:郎官星  拼音:láng guān xīng
《后汉书·明帝纪》:“帝遵奉 建武 制度,无敢违者。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 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后因以“郎官星”为郎官的美称。 唐 卢照邻 《同崔录事哭郑员外》诗:“文学秋天远,郎官星位尊。” 宋 杨万里 《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访长句》:“ 淮南 使者郎官星,瑞光夜烛 荆溪 清。”
词语解释:郎伯  拼音:láng bó
古代妇人对丈夫的一种称谓。 唐 杜甫 《元日寄韦氏妹》诗:“郎伯殊方镇,京华旧国移。” 仇兆鳌 注:“《子夜歌》:‘故使儂见郎’,《诗》‘自伯之东’。妇人称其夫曰郎、曰伯。”
词语解释:郎公  拼音:láng gōng
方言。丈夫。 徐朝夫 《拍不出影子的姑娘》:“﹝ 方扣云 ﹞却不满意哥哥这一招,说道:‘哥哥,我就这么贱吗?花两千块买个郎公……’”
词语解释:郎秩  拼音:láng zhì
郎官的职位、品级。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致归》:“[外]夫人,我 许益 官为郎秩,冷拟广文。报绩三周,淹留十载。”
词语解释:郎门  拼音:láng mén
(1).谓宫中之门。郎,通“ 廊 ”。《韩非子·内储说下》:“ 齐 中大夫有 夷射 者,御饮於王,醉甚而出,倚於郎门。”《战国策·宋卫策》:“客趋出,至郎门而反,曰:‘臣恐王事 秦 之晚。’” 诸祖耿 集注:“按,《韩非子》,‘使郎中日闻道於郎门之内。’愚恐‘郎’即‘廊’。”
(2). 秦 汉 时郎官所居之处。 章炳麟 《新方言·释亲属》:“ 秦 汉 ,天子侍从称郎,亦本‘良人’,良人即良家子。所居曰郎门、郎屋。”
词语解释:郎奶  拼音:láng nǎi
方言。 闽 人对母亲的称谓。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父母称谓》:“ 闽 人﹝呼母﹞曰郎奶。”
词语解释:郎头絮茧  拼音:láng tóu xù jiǎn
零碎物件。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一折:“沿门儿乞化,又无那好的与你。指大众抄化些郎头絮茧。”
词语解释:郎榆  拼音:láng yú
榆树的一种。《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有姑榆,有郎榆。郎榆无荚。材又任车用,至善。”
词语解释:郎巾  拼音:láng jīn
一种体形巨大的虫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动》:“予幼时尝见説郎巾……偶问官健 朱秀 , 秀 曰:‘甚易得,但人不识耳。’遂于古培摘出三枚,如巨虫,两头光,带黄色。”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物而人名》:“鸟虫而器名者……巨蛹名郎巾。”
词语解释:郎才女貌  拼音:láng cái nǚ mào
(1).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谓男女双方相称,姻缘美满。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夫人太虑过,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彷。” 明 无名氏 《白兔记·成婚》:“五百年前结会,郎才女貌多俊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端坐轿中,美如冠玉,无不喝采。有妇女曾见过 秋芳 的,便道:‘这般一对夫妻,真个郎才女貌。’”亦作“ 郎才女姿 ”。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掷家图国》:“为郎才女姿,非是云邀雨期,这情踪傍人怎知?”
(2).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谓男女双方相称,姻缘美满。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夫人太虑过,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彷。” 明 无名氏 《白兔记·成婚》:“五百年前结会,郎才女貌多俊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端坐轿中,美如冠玉,无不喝采。有妇女曾见过 秋芳 的,便道:‘这般一对夫妻,真个郎才女貌。’”亦作“ 郎才女姿 ”。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掷家图国》:“为郎才女姿,非是云邀雨期,这情踪傍人怎知?”
词语解释:郎火  拼音:láng huǒ
古代 僚 族部落对酋长或有权力者的称呼。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蛮》:“﹝ 獠 ﹞在 右江 溪洞 之外,俗谓之 山獠 ……无年甲姓名,一村中惟有事力者曰郎火,餘但称火。”
词语解释:郎当驿  拼音:láng dāng yì
古驿名。旧址在今 四川省 梓潼县 。 清 张邦伸 《云栈纪程》卷六:“ 上亭舖 古名 郎当驛 。 明皇 入 蜀 ,雨中於此闻铃声,问 黄旛绰 ‘铃语云何?’对曰:‘似谓 三郎 郎当。’因令乐工 张野狐 製《雨淋铃曲》。”
词语解释:郎屋  拼音:láng wū
郎署。 秦 汉 时郎官所居之处。参见“ 郎门 ”。
词语解释:郎门  拼音:láng mén
(1).谓宫中之门。郎,通“ 廊 ”。《韩非子·内储说下》:“ 齐 中大夫有 夷射 者,御饮於王,醉甚而出,倚於郎门。”《战国策·宋卫策》:“客趋出,至郎门而反,曰:‘臣恐王事 秦 之晚。’” 诸祖耿 集注:“按,《韩非子》,‘使郎中日闻道於郎门之内。’愚恐‘郎’即‘廊’。”
(2). 秦 汉 时郎官所居之处。 章炳麟 《新方言·释亲属》:“ 秦 汉 ,天子侍从称郎,亦本‘良人’,良人即良家子。所居曰郎门、郎屋。”
词语解释:郎官鲙  拼音:láng guān kuài
鱼羹。《类说》卷六引《海物异名记》:“ 江 南人喜作鱠,名郎官鱠,言因 张翰 得名。”
词语解释:郎才女姿  拼音:láng cái nǚ zī
见“ 郎才女貌 ”。
词语解释:郎才女貌  拼音:láng cái nǚ mào
(1).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谓男女双方相称,姻缘美满。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夫人太虑过,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彷。” 明 无名氏 《白兔记·成婚》:“五百年前结会,郎才女貌多俊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端坐轿中,美如冠玉,无不喝采。有妇女曾见过 秋芳 的,便道:‘这般一对夫妻,真个郎才女貌。’”亦作“ 郎才女姿 ”。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掷家图国》:“为郎才女姿,非是云邀雨期,这情踪傍人怎知?”
(2).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谓男女双方相称,姻缘美满。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夫人太虑过,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彷。” 明 无名氏 《白兔记·成婚》:“五百年前结会,郎才女貌多俊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端坐轿中,美如冠玉,无不喝采。有妇女曾见过 秋芳 的,便道:‘这般一对夫妻,真个郎才女貌。’”亦作“ 郎才女姿 ”。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掷家图国》:“为郎才女姿,非是云邀雨期,这情踪傍人怎知?”
词语解释:郎君子弟  拼音:láng jūn zǐ dì
指显贵浮浪的公子。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香闺绣阁风流的美女佳人,大厦高堂俏倬的郎君子弟,非夸大口,敢卖虚名。”《水浒传》第四回:“老儿道:‘这个便是我儿的官人 赵员外 。却纔只道老汉引甚么郎君子弟在楼上吃酒,因此引庄客来厮打。’”
词语解释:郎伉  拼音:láng kàng
亦作“ 郎亢 ”。 笨拙,笨重。《西游记》第四七回:“这獃子念动咒语,把头摇了几摇,叫:‘变!’真个变过头来,就也像女孩儿面目;只是肚子胖大,郎伉不像。” 清 金人瑞 《癸未秋兴》诗之三:“蚊子秋来大如蜂,衣裳郎亢冠髼鬆。”
词语解释:郎亢  拼音:láng kàng
见“ 郎伉 ”。
词语解释:郎伉  拼音:láng kàng
亦作“ 郎亢 ”。 笨拙,笨重。《西游记》第四七回:“这獃子念动咒语,把头摇了几摇,叫:‘变!’真个变过头来,就也像女孩儿面目;只是肚子胖大,郎伉不像。” 清 金人瑞 《癸未秋兴》诗之三:“蚊子秋来大如蜂,衣裳郎亢冠髼鬆。”
词语解释:郎台  拼音:láng tái
(1).台名。《公羊传·文公十六年》:“秋八月,辛未,夫人 姜氏 薨,毁 泉臺 。 泉臺 者何? 郎臺 也。 郎臺 则曷为谓之 泉臺 ?未成为 郎臺 ,既成为 泉臺 。” 何休 注:“ 庄公 所筑臺于 郎 。未成但以地名之,既成更以所置名之。”
(2).回廊边的高台。郎,通“ 廊 ”。《汉书·东方朔传》:“今陛下累郎臺,恐其不高也;弋猎之处,恐其不广也。” 颜师古 注:“郎,堂下周屋。”
词语解释:郎不郎秀不秀  拼音:láng bù láng xiù bù xiù
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你这样人,种火又长,拄门又短,郎不郎秀不秀的,若要觅衣食,须把个‘官’字儿搁起,照着常人,佣工做活,方可度日。”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十三:“子弟无所事事,谓之郎不郎秀不秀。按 明 季 汤廷尉 《公餘日録》云:‘ 元 、 明 间閭里称呼有二等:一曰郎,一曰秀,‘郎’曰‘某几郎’;‘秀’曰‘某几秀’。‘秀’则故家右族,‘郎’则微裔末流。是‘不郎不秀’,犹云‘不上不落’也。’”
词语解释:郎猫  拼音:láng māo
方言。雄猫。
词语解释:郎庑  拼音:láng wǔ
堂下周屋。郎,通“ 廊 ”。 唐 谢观 《中堂远千里赋》:“瞻郎廡之不遥,便成 燕 宋 。”一本作“ 廊廡 ”。
词语解释:郎才女猊  拼音:láng cái nǚ ní
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谓男女双方相称,姻缘美满。
词语解释:郎耶草  拼音:láng yē cǎo
狼把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狼把草》
词语解释:郎臣  拼音:láng chén
刑具名。 唐 代酷吏 来俊臣 所造。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枷棒》:“ 唐 时 则天 朝, 周兴 、 来俊臣 罗告天下衣冠,遇族者不可胜数。 俊臣 特制刑狱,造十枚大枷……四曰‘著郎臣’,棒号郎臣。”
词语解释:郎都  拼音:láng dōu
传说中凤鸟的飞鸣声。《初学记》卷三十引《论语摘衰圣》:“﹝凤﹞行鸣曰归嬉,止鸣曰提扶,夜鸣曰善哉,晨鸣曰贺世,飞鸣曰郎都。”
词语解释:郎舅  拼音:láng jiù
男子与其妻兄弟的合称。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一折:“[正末云]:姐夫,喜波,喜波,你郎舅每厮守着,好抬举照覷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 展孝廉 ﹞使子 大成 与婿同学,供给丰备。年餘, 大成 厌薄之,因而郎舅不相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大舅爷本来挈眷同行的, 伯芬 是郎舅至亲,与别的官员不同,上房咧,签押房咧,他都可以任意穿插。”
词语解释:郎不郎,秀不秀
指不成材
词语解释:郎不郎,秀不秀
形容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