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郁郁 拼音:yù yù
(1).文采盛貌。《论语·八佾》:“ 周 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 周 。” 邢昺 疏:“郁郁,文章貌。” 汉 扬雄 《剧秦美新》:“郁郁乎焕哉,天下之事盛矣。” 唐 罗让 《梢云》诗:“梢梢含树彩,郁郁动霞文。”
(2).美好。《魏书·高允传》:“使先王之道,光演於明时;郁郁之音,流闻於四海。” 明 杨慎 《戏作破蚊阵露布》:“胄系孑孑,敢偷郁郁佳名;捷寔茸茸,擅据阁阁要地。”
(3).香气浓盛貌。《楚辞·九章·思美人》:“纷郁郁其远承兮,满内而外扬。”《后汉书·冯衍传下》:“光扈扈而煬燿兮,纷郁郁而畅美。” 李贤 注:“郁郁,香气也。”
(4).仪态端庄盛美貌。《史记·五帝本纪》:“其色郁郁,其德嶷嶷。” 司马贞 索隐:“郁郁犹穆穆也。”
(5).繁茂貌。郁,通“ 鬱 ”。 晋 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之三:“翩翩飞蓬征,郁郁寒木荣。”
(1).形容夭矫蟠曲貌。 南朝 梁简文帝 《金錞赋》:“观云龙之鬱郁,望威凤之徘徊。”
(2).芳香。《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心同琴瑟,言鬱郁於兰茝。” 李善 注:“鬱郁,香也。”一说茂盛貌。 张铣 注:“鬱郁,茂盛貌。”
(1).茂盛貌。 汉 刘向 《九叹·愍命》:“冥冥深林兮,树木鬱鬱。”《文选·古诗〈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鬱鬱园中柳。” 李善 注:“鬱鬱,茂盛也。” 唐 宋之问 《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诗:“浦树浮鬱鬱,皋兰覆靡靡。” 宋 司马光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诗:“藏春在何许,鬱鬱万松林。”参见“ 鬱鬱葱葱 ”。
(2).繁多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从人四五百,鬱鬱登郡门。” 宋 苏轼 《中山松醪寄雄守王引进》诗:“鬱鬱苍髯千岁姿,肯来盃酒作儿嬉。” 清 龚自珍 有《李復轩秀才惠序吾文鬱鬱千餘言诗以报之》诗。
(3).美好貌。 明 唐寅 《咏怀》:“鬱鬱梁栋姿,落落璠璵器。”
(4).烟气升腾貌。 晋 葛洪 《神仙传·巫炎》:“ 武帝 出见 子都 於 渭 桥,其头上鬱鬱紫气高丈餘。” 唐 白居易 《伤大宅》诗:“一堂费百万,鬱鬱起青烟。”《前汉书平话》卷上:“战尘鬱鬱,杀气腾腾。”
(5).忧伤、沉闷貌。《楚辞·九章·哀郢》:“惨鬱鬱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王逸 注:“中心忧满虑闭塞也。” 唐 王昌龄 《赠宇文中丞》诗:“鬱鬱寡开颜,默默独行李。”《二刻拍案惊奇》卷七:“那年坏官回家,鬱鬱不快,一病而亡。” 洪深 《申屠氏》第五本:“独老丈郁郁,担着心事。”
(6).幽暗貌。 唐 柳宗元 《亡妻弘农杨氏志》:“佳城鬱鬱,闭白日兮。” 冰心 《往事(其二)》一:“那天大雪,郁郁黄昏之中,送一个朋友出山而去。”
(7).形容芳香浓烈。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兰襟鬱鬱散芳泽,罗韈盈盈见微步。” 丘复 《寄曹耐公汕头》诗:“鬱鬱 信陵 醇,娥娥 邯郸 娼。” 刘白羽 《昆仑山的太阳》:“不论是空气、灰尘、大地、河流、岩石和生物,都被太阳的光和热涂上强烈色彩,酿出浓浓的甜蜜,发出郁郁芳香。”
词语解释:郁郁葱葱 拼音:yù yù cōng cōng
亦省作“ 鬱葱 ”。 1.气旺盛貌。 汉 王充 《论衡·恢国》:“初者, 苏伯阿 望 舂陵 气鬱鬱葱葱。” 宋 王安石 《南乡子》词:“自古帝王州,鬱鬱葱葱佳气浮。” 宋 梅尧臣 《江宁李谏议》诗:“陛下始封地,气象常鬱葱。”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香山寺》:“鬱葱佳气,偪窗而来。”《孽海花》第九回:“云气鬱葱,岛屿环青。”
(2).草木苍翠茂盛貌。 宋 陈亮 《祝英台近·九月一日寿俞德载》词:“好招致,对此鬱鬱葱葱,新篘未成醉。” 袁静 《伏虎记》第三二回:“这三个山头,原来都是松柏成林,郁郁葱葱。” 宋 王安石 《到郡与同官饮》诗:“草木犹疑夏鬱葱,风云已见秋萧索。” 明 高启 《长洲苑》诗:“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鬱葱。”词语解释:馥郁 拼音:fù yù
(1).形容香气浓厚。 后蜀 顾夐 《渔歌子》词:“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郁。”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近年方以榠樝花悬酒中,不惟馥郁可爱,又能使酒味辛冽。” 殷夫 《春天的祷词》诗:“让我周遭飞跃些活泼玲珑的小鸟,竞放些馥郁的万紫花儿吧!”
(2).指浓烈的香气。 元 陈樵 《雨香亭》诗:“氛氲入几席,馥郁侵衣裳。”词语解释:葱郁 拼音:cōng yù
(1).青翠繁盛貌。《宋史·乐志十》:“氤氲成雾,葱鬱垂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其地毗连千里,林木葱鬱,水草茂盛。”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葱郁的树林,鲜艳的结着累累苹果、李子的果树,一簇簇整齐地出现在山巅、在低洼的小峡谷里。”
(2).形容旺盛、美好。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中堂事记纪行录》:“ 龙岗 蟠其阴, 濼江 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亲定陵寝》:“﹝ 章皇 ﹞停轡四顾曰:‘此山王气葱鬱非常,可以为朕寿宫。’”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一章:“故至今日,遥望山岭,云气葱鬱。”词语解释:气郁 拼音:qì yù
心情郁闷。《晏子春秋·问上六》:“气鬱而疾,志意不通,则 仲由 、 卜商 侍。” 明 高攀龙 《困学记》:“气鬱身拘,大不自在。”词语解释:蓊郁 拼音:wěng yù
亦作“ 蓊欝 ”。
(1).草木茂盛貌。 唐 白居易 《答桐花》诗:“山木多蓊鬱,兹桐独亭亭。”《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诒书》:“但见树木蓊鬱,百鸟嚶鸣,甚是可爱。” 清 李渔 《慎鸾交·久要》:“你看松涛蓊欝,花雾迷离。” 梁启超 《新民说》三:“不取于此而取于彼,弃其本而摹其末,是何异见他树之蓊欝,而欲移其枝以接我槁干。” 郭沫若 《苏联纪行·七月七日》:“运河不很宽,怕不足三十公尺。河岸很整齐,时有森木蓊郁,映带着一些精巧的农家木屋,浑如图画。”
(2).浓密;浓郁。《太平御览》卷七七三引《汉武内传》:“夜二更之后,忽见西南如白云起,蓊鬱直来,遥趋宫庭。” 唐 裴铏 《传奇·崔炜》:“帐前有金炉,炉上有蛟龙、鸞凤、龟蛇、燕雀,皆张口喷出香烟,芬芳蓊鬱。” 宋 叶适 《送龙水还潭文》:“迺初七之夕,大雨骤至,始於西方, 吹臺 有失,雾气蓊鬱。”词语解释:勃郁 拼音:bó yù
亦作“ 勃欝 ”。
(1).风回旋貌。《文选·宋玉〈风赋〉》:“夫庶人之风,塕然起於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鬱烦寃,衝孔袭门。” 李善 注:“勃鬱烦寃,风迴旋之貌。” 宋 沉遘 《七言和君倚景灵行》:“风尘勃欝千丈高,素衣化緇双眦塞。” 清 曹寅 《春寒偶题》诗:“无边勃鬱东风意,遽许青红眩太阳。”
(2).指龙蛇盘屈的样子。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去瓯歌》:“太平天子驻云车,龙鑪勃鬱双蟠拏。”
(3).茂盛;旺盛。 宋 苏轼 《南行前集叙》:“山川之有云,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鬱而见於外。”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上》:“东西二京,人文勃鬱。”《中国同盟会宣言》:“吾党义烈之士,对兹山河,雄心勃鬱,其亦力任艰巨,以光吾国而发挥其种性乎。”词语解释:蒸郁 拼音:zhēng yù
(1).谓热气郁勃上升。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三川震》:“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鬱以糜百物。”《埤雅·释木》:“今 江 、 湘 、二 浙 ,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础壁皆汗,蒸鬱成雨,其霏如雾,谓之梅雨。”
(2).亦作“ 蒸欝 ”。闷热。 宋 苏轼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之一:“风从南来非雨候,且为疲人洗蒸鬱。”《金史·杨伯雄传》:“六月不知蒸欝到,清凉会与万方同。” 清 黄景仁 《大雷雨过太湖》诗:“晓来风日颇蒸鬱,气似盛夏非初冬。” 力扬 《射虎者及其家族》诗:“向日葵低垂着被阳光灼伤的叶子,静止的,蒸郁的园地喷散出牛粪与辣蓼的气息。”词语解释:抑郁 拼音:yì yù
忧愤烦闷。《汉书·司马迁传》:“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鬱而无谁语。”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其母嘆曰:‘ 苏学士 知贡举,而汝不知名,復何望哉!’抑鬱而卒。”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论心》:“似兄这般才藻,取功名如拾芥,何必抑鬱。”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瑞贞 抑郁地低下头来。”词语解释:纡郁 拼音:yū yù
(1).抑郁,郁积。《楚辞·九叹·忧苦》:“愿假簧以舒忧兮,志紆鬱其难释。” 王逸 注:“紆,屈也;鬱,愁也。” 晋 陆机 《于承明作与士龙》诗:“婉孌居人思,紆鬱游子情。” 唐 杜甫 《画鹘行》:“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紆鬱。”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山阴 胡稚威 天游 旷代奇才,丙辰,同举鸿博,终身紆鬱而亡。”
(2).曲深貌。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屹山峙以紆鬱,隆崛岉乎青云。” 宋 朱熹 《石马斜川之集分韵赋诗得灯字》:“一水既紆鬱,羣山正峻嶒。”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三面盘空,矫若龙首,条冈迴壑,紆鬱其下。”词语解释:伊郁 拼音:yī yù
(1).忧愤郁结。《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感乎溽暑之伊鬱,而虑性命之所平。” 李善 注:“伊鬱,烦热貌。” 吕向 注:“溽暑伊鬱,气不通也……伊鬱,不通而忧乎。” 唐 马总 《意林·正论》:“见信之臣,囊括守禄;疏远之臣,言以贱废。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伊鬱于下。” 宋 苏轼 《答程全父推官书》之二:“僕焚毁笔砚已五年,尚寄味此学,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鬱,正赖此耳。”《明史·王德完传》:“道路喧传,谓中宫役使仅数人,伊鬱致疾,阽危弗自保。”
(2).聚而不散貌。 金 党怀英 《雪中》诗之三:“湿薪烧枯棘,距刺相拏撑。浓烟久伊鬱,微焰方晶荧。”词语解释:盘郁 拼音:pán yù
(1).曲折幽深貌。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其北川壑会流,盘鬱浓粹,自高平西顾,以至 灵泉 ,极矣。”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王维》:“尝於 清源寺 壁画《輞川图》,巖岫盘鬱,云水飞动。” 元 刘因 《燕歌行》:“ 燕 歌在何处,盘鬱西山阿。”
(2).盘曲美盛貌。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至此山,宫殿盘鬱,楼臺博敞。”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园依山而无石,老树多极紆回盘鬱之势。”
(3).郁结。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二幕第一场:“﹝ 王聚星 ﹞因爱欲盘郁于胸中,正作最后之交战。”
槃鬱:高大繁盛貌。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品艳》:“轮囷槃鬱,有高十餘丈者,望之如玉山。”词语解释:怫郁 拼音:fú yù
亦作“ 怫悒 ”。 忧郁,心情不舒畅。 汉 东方朔 《七谏·沉江》:“心怫鬱而内伤。”《汉书·邹阳传》:“太后怫鬱泣血,无所发怒。”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之一:“我心何怫鬱,思欲一东归。” 明 李贽 《方竹图卷文》:“非谓其有似於有斐之君子而君之也,直怫悒无与谁语,以为可以与我者唯竹耳。” 茅盾 《虹》七:“一种混合了鄙夷和悯怜而又带几分怫悒的心情,将 梅女士 的笑脸拉长了。”词语解释:纷郁 拼音:fēn yù
亦作“ 纷鬱 ”。 多盛貌。《梁书·元帝纪》:“即日五星夜聚,八风通吹,云烟纷郁,日月光华。” 唐 陆畅 《山出云》诗:“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 清 黄景仁 《宣城杂诗》之三:“溪山信纷鬱,文藻昔已满。”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鹊桥》:“饭顷,云气纷郁,香靉满空。”词语解释:沈郁 拼音:shěn yù
亦作“沉鬱”。
(1).沉闷忧郁。 晋 陆机 《思归赋》:“伊我思之沉鬱,愴感物而增深。” 唐 李益 《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诗:“愴怀非外至,沉鬱自中肠。” 茅盾 《创造》一:“在沉郁的心绪中, 君实 又回忆起 娴娴 和他的一切琐屑的龃龉来。”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含有庄重、畏敬、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感情的文句,全体须缓;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感情的文句,全体须急。”
(2).深刻含蕴;深沉蕴藉。 汉 刘歆 《与扬雄书》:“非 子云 澹雅之才,沉鬱之思,不能经年鋭精,以成此书。”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子美 不能为 太白 之飘逸, 太白 不能为 子美 之沉鬱。”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作词之法,首贵沉鬱,沉则不浮,鬱则不薄。顾沉鬱未易强求,不根柢於《风》、《骚》,乌能沉鬱!”词语解释:幽郁 拼音:yōu yù
(1).犹忧郁。 唐 柳宗元 《上李中丞献所著文启》:“时时举首,长吟哀歌,舒泄幽鬱。” 明 徐芳 《新晴》诗:“晦冥刚月许,幽鬱已难论。” 叶圣陶 《苦菜》:“他那副幽郁的神情和烟管里嘴里缭绕的烟气总将他密密地笼罩住。”
(2).茂盛貌。 唐 储光羲 《舟中别武金坛》诗:“秋荷尚幽鬱,暮鸟復翩翩。”词语解释:愤郁 拼音:fèn yù
愤恨抑郁。 宋 司马光 《乞开言路状》:“臣自到 西京 以来,朝夕伏听朝廷惟新之政,以为必务明四目,达四聪,以发天下积年愤鬱之志。”《东周列国志》第三一回:“ 鲍叔牙 愤鬱发病而死, 齐 事从此大坏矣。”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媚 日以金钱投琼卜余中否。及榜发落第,余乃愤鬱成疾。”词语解释:湮郁 拼音:yān yù
谓心情抑郁不畅快。 唐 孙樵 《序陈生举进士》:“久愤湮鬱,一旦决发,若风波之得宣洩。” 宋 陈鉴之 《暮登蓬莱阁》诗:“危栏散湮鬱,已暮亦登临。” 清 曾国藩 《邓湘皋先生墓表》:“通人志士,仍世相望,而文字放佚,湮鬱不宣,君子惧焉。”词语解释:芬郁 拼音:fēn yù
(1).亦作“ 芬郁 ”。香气浓郁。 汉 枚乘 《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 南朝 梁 萧统 《讲席将讫赋三十韵》:“名香晚芬郁,暂捨六龙驾。”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 崔书生 ﹞好植名花,暮春之中,英蕊芬鬱,远闻百步。” 宋 苏轼 《石菖蒲赞》:“余游 慈湖 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搴帘出红妆,衣香辨芬郁。”
(2).谓芳香和腐臭。《荀子·正名》:“香臭、芬鬱、腥臊、酒酸、奇臭,以鼻异。” 杨倞 注:“芬,花草之香气也;鬱,腐臭也。”
见“ 芬鬱 ”。词语解释:蟠郁 拼音:pán yù
(1).盘曲郁结。 唐 司空图 《与王驾评诗书》:“ 河 汾 蟠鬱之气,宜继有人。”
(2).盘曲起伏。 清 方东树 《〈刘悌堂诗集〉序》:“ 楚 地尽 江 淮 间,自 蘄 黄 以东,迤北讫 寿春 ,其山脉起伏蟠鬱千餘里,舒广雄远,自古以来,多产贤豪英杰异士。”词语解释:壹郁 拼音:yī yù
沉郁不畅。多指情怀抑郁。《汉书·贾谊传》:“誶曰:‘已矣!国其莫吾知兮,子独壹鬱其谁语?’” 颜师古 注:“壹鬱犹怫鬱也。” 唐 黄滔 《秋色赋》:“驱走群言,写壹鬱之怀矣。” 宋 欧阳修 《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气候常壹鬱,天日每阴翳。” 清 黄宗羲 《辞张郡侯请修郡志书》:“而欲以壹鬱之怀,枯槁之容,规其百一,岂不虞有画虎之败哉?” 章炳麟 《〈韵文集〉自序》:“既壹鬱无与语,时假声均以寄悲愤。”
(1).阴阳二气氤氲交合貌。
(2).云烟弥漫。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是晚壹鬱,固与友觅舟去 虎疁 夜游。”词语解释:解郁 拼音:jiě yù
中医指用药物解除心情抑郁引起的胸闷、肋痛等症状词语解释:烦郁 拼音:fán yù
(1).浓密貌。《文选·左思〈吴都赋〉》“歊雾漨浡,云蒸昏昧” 唐 刘良 注:“漨浡,烦鬱之状。”
(2).愁闷抑郁。 宋 曾巩 《诸庙谢雨文》:“得雨应时,泽润焦枯,荡除烦鬱。” 曹禺 《雷雨》第二幕:“ 蘩漪 的脸更显得苍白,她在极力压制自己的烦郁。”词语解释:炎郁 拼音:yán yù
闷热。 唐 骆宾王 《与亲情书》:“晚夏炎鬱,并想履宜。”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江贼书》:“四五月后,炎鬱烝湿,一夫有疾,染习多死。” 宋 欧阳修 《普明院避暑》诗:“选胜避炎鬱,林泉清可佳。”词语解释:醲郁 拼音:nóng yù
(1).浓厚馥郁。 唐 韩愈 《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 元 张雨 《梅雪斋雅集分题得酒香》:“醲郁芬香味更严,瓮閒飘满读书帘。” 叶圣陶 《穷愁》:“回味之醲郁,直无伦类。”
(2).犹繁密,茂密。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嘉木奇卉被之,葱蒨醲郁。”词语解释:堙郁 拼音:yīn yù
(1).郁结;抑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已矣,国其莫我知,独堙鬱兮其谁语?” 唐 柳宗元 《与顾十郎书》:“不意璅璅者,復以病执事,此诚私心痛之,堙鬱汹涌,不知所发,常以自憾。” 宋 欧阳修 《送杨寘序》:“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鬱,写其忧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2).窒塞;不明。《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去年 灵州 之役, 关西 民无辜而死者十五万餘,咎将谁执!此政化堙鬱之大者也。”词语解释:岑郁 拼音:cén yù
形容林木茂密。欝,同“ 鬱 ”。 明 唐顺之 《游盘山赋》:“何藂木之岑欝,无一鸟之孤栖。”词语解释:萦郁 拼音:yíng yù
萦回郁结。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群仙长嘆惊此物,千崖万岭相縈鬱。” 宋 王安石 《上徐兵部书》:“展先人之墓,寧祖母於堂,十年縈鬱,一旦释去。”词语解释:森郁 拼音:sēn yù
繁密茂盛。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 秦亭 之西北 夕阳镇 ,产巨材,森鬱绵亘不知其极。”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龙门所》:“北有 万松沟 ,万松森鬱不可进。”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谭九》:“松柏森鬱。”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词语解释:荫郁 拼音:yīn yù
树阴浓密。 唐 韩愈 《南山诗》:“夏炎百木盛,荫鬱增埋覆。” 宋 王安石 《寄题众乐亭》诗:“春花窈窕鸟争舞,夏木荫鬱猿哀鸣。”词语解释:霭郁 拼音:ǎi yù
浓盛貌。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下视王城崔巍,但闻清香靄鬱。”词语解释:忧郁 拼音:yōu yù
忧伤郁结;抑郁。《管子·内业》:“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鬱生疾,疾困乃死。” 宋 苏舜钦 《答杜公书》:“丈人虽抱雄才,处高位,反为人牵制,上下躓疑,而不能尽伸,徒卷缩忧鬱,成疾病于胸中。” 清 刘大櫆 《李节妇传》:“吾大母以吾父之亡,忧鬱成疾。” 巴金 《寒夜》五:“她明白他的意思,她忧郁地笑了笑。”词语解释:青郁郁 拼音:qīng yù yù
(1).(山林)青而茂密貌。《水浒传》第十五回:“青鬱鬱山峰叠翠,緑依依桑柘堆云。”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五:“看见周遭树子,都已青郁郁地,发出新叶。”
(2).深青色。《水浒传》第十五回:“那 阮小五 ……披着一领旧布衫,露出胸前刺着的青鬱鬱一箇豹子来。”词语解释:岪郁 拼音:fú yù
(1).山势曲折。 宋 司马光 《太行》诗:“岪鬱天关近,峥嶸地轴回。”
(2).泛指曲折。 林纾 《祭高梧州文》:“我将二子,亦来湖居,同穷西溪,十里菰蒲,花坞岪鬱,竹路盘紆。”词语解释:沉郁 拼音:chén yù
沉闷抑郁词语解释:淑郁 拼音:shū yù
谓香气浓郁。《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芬芳沤鬱,酷烈淑郁。” 吕延济 注:“淑郁已上,言香气盛也。” 宋 朱熹 《柚花》诗:“淑郁丽芳远,悠颺风日迟。”词语解释:秾郁 拼音:nóng yù
盛美;浓厚。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子美 之作,有綺丽穠郁者,有平澹藴藉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是早,云气穠郁。” 徐念慈 《小说林缘起》:“及文化日进,而观《长生殿》、《海屋筹》之兴味,不如《茶花女》、《迦因小传》之穠郁而亲切矣。”词语解释:苍郁 拼音:cāng yù
(1).青翠茂盛。 清 薛福成 《后乐园记》:“山上下古木苍鬱,皆数百年物。” 谢挺宇 《去国》一:“他向那片苍郁的松林走过去。”
(2).形容诗文书画笔力、风格之雄浑。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晚年稍变槎牙苍鬱之态,然觉枯槀矣。” 清 龚自珍 《跋北齐兰陵王碑》:“隶法苍鬱怒遒,絶类 蔡中郎 《夏承碑》。”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 公干 诗,气特苍鬱。”词语解释:滃郁 拼音:wěng yù
云烟弥漫。《楚辞·王褒〈九怀·昭世〉》:“览旧邦兮滃鬱,余安能兮久居。” 洪兴祖 补注:“滃鬱,云气起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鬼神》:“时见云雾滃鬱,中有光如日晕;大如车轮。” 明 刘基 《自都回至通州寄普达世理原理》诗之一:“长云拥蓬莱,烟雾中滃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俄云气滃鬱,遂不復睹。”词语解释:委郁 拼音:wěi yù
(1).舒卷貌。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旌委鬱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
(2).抑郁,愁闷。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徒为多委鬱,精魄还自临。” 唐 司空图 《春愁赋》:“何深衷之委鬱,谢圜煦於天地。”
(3).茂盛貌。《艺文类聚》卷五八引 南朝 梁 吴均 《笔格赋》:“幽山之桂树,恒縈风而抱雾。叶委鬱而陆离,根纵横而盘互。”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松扃委鬱,桂幌深沉。” 唐 李邕 《嵩岳寺碑》:“委鬱贞柏,掩映天榆。”词语解释:余郁 拼音:yú yù
残存的郁蒸之气。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十三:“蹇行散餘鬱,幽坐谁与曹。”词语解释:茀郁 拼音:bó yù
(1).抑郁。《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心重结,意不舒,内茀鬱,忧哀积。” 宋 秦观 《曾子固哀词》:“悲填膺而茀鬱兮,聊自记于斯文。”
(2).曲折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山则盘紆茀鬱,隆崇嵂崒。”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园篱》:“其盘紆茀鬱,奇文互起,縈布锦绣,万变不穷。”词语解释:愁郁 拼音:chóu yù
忧郁。例如:她听了这个消息,愁郁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词语解释:拂郁 拼音:fú yù
愤闷。拂,通“ 怫 ”。 汉 焦赣 《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鬱,去菑患生,莫所寃告。”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所以鞭浪山而疾驱波岳,亦粗足展余拂鬱之心胸。”词语解释:浓郁 拼音:nóng yù
浓重;浓厚。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宫姬韶部,儼如神仙,天香浓郁,花柳避妍。” 叶圣陶 《火灾·被忘却的》:“她陶醉在甜蜜而浓郁的爱里。”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东方文化之‘古’,‘美’,‘伟大’,‘崇高’,诗文哲学,兴味浓郁。”
稠密;茂密。 冯至 《蛇》诗:“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水面清澈如镜,映出了浓郁的森林。”词语解释:腾郁 拼音:téng yù
谓满空飘浮。《隋书·炀帝纪下》:“莫非如豺如貔之勇,百战百胜之雄,顾眄则山岳倾頽,叱吒则风云腾鬱,心德攸同,爪牙斯在。”词语解释:屈郁 拼音:qū yù
(1).盘结,旋绕。 明 李东阳 《梓庭为徐生作》诗:“龙盘势屈鬱,凤宿羽逶迤。”
(2).郁结,积聚不得散发。 明 李东阳 《日川会诸同年》诗:“我怀久屈鬱,如以结就觿。”词语解释:积郁 拼音:jī yù
(1).长期郁结。《红楼梦》第八三回:“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六脉弦迟,素由积鬱。”
(2).积久的忧郁。 茅盾 《你往哪里跑》:“过了半晌, 桂卿 好像吐出了胸中一块积郁似的说:‘ 仲文 ,我们到底哪一天走呢?’”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一:“他本想和 李四爷 与 天佑 痛痛快快的谈上一两小时,把心中的积郁一下子吐尽。可是,他找不到话。” 靳以 《卖笑》:“ 林儿 像要泄尽胸中的积郁似地哇一声哭出来,扑到妻的母亲的怀里。”词语解释:掩郁 拼音:yǎn yù
低沉。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其后 胡瑗 改铸编钟,遂圆其形而下垂,叩之揜鬱而不扬。”词语解释:悒郁 拼音:yì yù
忧郁。《旧唐书·裴度传》:“ 昭 既在散位,心微悒鬱,而有怨 逢吉 之言。”《明史·哈铭传》:“帝独居邅庐,南望悒鬱。”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一:“ 冰如 不料 毅公 会说这样的话;低着头来回地走,胸次悒郁,像受着压迫。”词语解释:崛郁 拼音:jué yù
特出貌。 宋 苏轼 《送吕希道知和州》诗:“观君崛鬱负奇表,便合剑佩趋 明光 。”词语解释:彬郁 拼音:bīn yù
见“ 彬彧 ”。
词语解释:彬彧 拼音:bīn yù
亦作“ 彬郁 ”。 美盛貌。《隶释·江山阳太守祝睦后碑》:“文艳彬彧,渊然深识,怕然执守,躬洁冰雪。” 清 冯桂芬 《〈广西乡试录〉序》:“圣朝养士二百年,文治彬郁,远迈前古。” 罗惇曧 《文学源流·总论》:“自字孳乳而寖多,文参错而善变, 三代 以降,文乃益华,百家分流,词逾彬郁,灿乎隐隐,体制大备。”词语解释:埃郁 拼音:āi yù
形容炎热或炽热。《文选·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炎天方埃鬱,暑晏闋尘纷。” 李善 注:“ 毛萇 诗传曰:鬱,积也。”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惊涛沓鼓,喧豗而兽槛争奔;烈焰弥天,埃鬱而虹梁忽断。”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炎羲正埃鬱,池馆远烦蒸。”词语解释:闷郁 拼音:mèn yù
烦闷;郁闷。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他说小姐假如去跟从了 司马相如 的时候,我们老主人一定会闷郁而死。” 叶圣陶 《未厌集·夜》:“两个人向野外走。没有路灯。天上也没有星月,是闷郁得像要压到头顶上来的黑暗。”词语解释:依郁 拼音:yī yù
抑郁忧闷。 唐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诗:“一聆辛苦辞,再动依鬱情。”一本作“ 伊鬱 ”。词语解释:杳郁 拼音:yǎo yù
幽深茂密貌。《魏书·阳固传》:“出 琨岫 之峥嶸兮,入 氾林 之杳鬱。”词语解释:哀郁 拼音:āi yù
忧郁。 晋 石崇 《王明君词》:“哀鬱伤五内,泣泪湿朱缨。”词语解释:滞郁 拼音:zhì yù
凝聚,凝结;不活动。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如天之为》:“﹝阴阳之气﹞出入上下、左右、前后,平行而不止,未尝有所稽留滞鬱也。”词语解释:隐郁 拼音:yǐn yù
(1).葱茏貌。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惟 钟巖 之隐鬱,表皇都而作峻。”
(2).抑郁不平之气。 明 张居正 《答南塘授击土蛮之策》:“察军中如有隐鬱,亟与宣达。”词语解释:翳郁 拼音:yì yù
(1).繁茂成荫貌。《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树木蒙茸,藤萝翳鬱。”
(2).道教内丹派养生炼气用语。《黄庭内景经·心神》:“心神 丹元 字 守灵 ,肺神 皓华 字 虚成 ,肝神 龙烟 字 含明 ,翳鬱导烟主浊清。” 梁丘子 注:“翳鬱,木象也。得火而烟生,得阳而气生。清则目明,浊即目暗。”词语解释:荧郁 拼音:yíng yù
繁盛貌。 汉 扬雄 《蜀都赋》:“蔓茗荧郁,翠紫青黄。”词语解释:冥郁 拼音:míng yù
葱郁茂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其城隍壍之外,林棘荒蔓,榛梗冥鬱,藤盘筀秀,参错际天。”词语解释:荣郁 拼音:róng yù
喜与忧。 南朝 梁 江淹 《拜中书郎表》:“荣鬱两临,恩儆交镜,悄然揽魂,迺惧迺逝。”词语解释:冲郁 拼音:chōng yù
谓积气于中,冲口发声。形容啸声撮口而出。《文选·成公绥〈啸赋〉》:“响抑扬而潜转,气衝鬱而熛起。” 吕向 注:“潜转於唇齿之间,激气衝口而出,其声鬱然如焰起也。”词语解释:茏郁 拼音:lóng yù
草木繁茂貌。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序》:“礼乐黼黻,草木蘢鬱。”词语解释:发郁 拼音:fā yù
发泄郁结在心头的烦闷。 汉 贾谊 《新书·耳痹》:“ 子胥 发鬱冒忿,辅 闔閭 而行大虐。”词语解释:膹郁 拼音:fèn yù
积满;郁结。《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鬱,皆属於肺。” 王冰 注:“膹,谓膹满。”《医宗金鉴·运气要诀·运气为病歌》:“诸气膹鬱痿肺金。”注:“膹鬱,谓气逆胸满,膹鬱不舒也。”词语解释:销郁 拼音:xiāo yù
消沉郁结。《新唐书·张九龄传》:“圣化从此销鬱,繇不选亲人以成其敝也。”词语解释:佛郁 拼音:fú yù
不安貌。词语解释:阴郁 拼音:yīn yù
(1).盛貌。 唐 元稹 《虫豸诗》序:“又数年,司马通州郡, 通 之地,丛秽卑褊,烝瘴阴鬱。焰为虫蛇,备有辛螫。”
(2).蕴积。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忽起狂风,空中所雨,非尘非沙,非烟非雾,蓬蓬勃勃,如釜上气,路上行人,覿面者皆不相见,亦异观也。或谓阴鬱之气所致,然究不足为明论云。”
(3).犹阴暗、郁闷。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二:“这些情绪为那阴郁的天气成了内应,夹攻着我。”
(4).忧郁,不开朗。 茅盾 《一个女性》三:“ 琼华 迟疑地追问。阴郁骤然掩上了她的心。” 巴金 《家》三:“她平日的活泼的姿态看不见了,沉思的,阴郁的脸部表情,表示出她的内心的激斗。”
(5).阴森茂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她愣愣地站在庙门外的冷清的石阶上,望着面前阴郁的树林。”词语解释:阏郁 拼音:è yù
阻塞郁结。 明 唐顺之 《告病疏》:“往年秋冬之交,触冒霜露,始自皮毛,转客臟胃,浸淫閼鬱,壅而不散。”词语解释:蹙郁 拼音:cù yù
皱缩坚实貌。 清 陈梦雷 《木瘿瓢赋》:“何斯物之异稟兮,轮菌蹙鬱以增奇;既方之不可以为筐兮,亦圆之不可以为筥。”词语解释:阻郁 拼音:zǔ yù
心怀郁结,中焦阻塞。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公传》:“初,执 星海 府君之丧,一哀即成阻鬱之疾,迁延数载。”词语解释:赡郁 拼音:shàn yù
形容文章内容丰富,文采鲜丽。 明 冯时可 《雨航杂录》卷上:“ 班固 赡郁而有体,《左》《史》之亚哉。”词语解释:雄郁 拼音:xióng yù
(1).雄健沉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积素斋文》:“五百年来,代有传人,可谓洩其秀矣,而其旁薄雄鬱之气,尚有所未尽洩也。”
(2).壮丽郁勃。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一章:“观近者 德 焚 法 师丹 之影画,草树粘天,山河雄鬱。”词语解释:蔼郁 拼音:ǎi yù
盛貌。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神道碑铭》:“读书著文,其誉蔼鬱。”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下视玉城崔峩,但闻清香蔼鬱。” 明 张居正 《再辞恩命疏》:“仰惟圣眷优崇,宸纶蔼鬱,敢不祗若。”词语解释:肝郁 拼音:gān yù
肝气郁结的简称。中医指一种关于肝脏的疾病,有头晕、目眩、胸闷、胁痛、嗳气、呕吐等症状。《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四·逍遥散》集注引 赵羽皇 曰:“盖肝性急善怒,其气上行则顺,下行则鬱,鬱则火动而诸病生矣……凡此诸证,何莫非肝鬱之象乎?” 曹禺 《雷雨》第一幕:“老爷说您犯的是肝郁,今天早上想起从前您吃的老方子,就叫抓一副,给您煎上。”词语解释:血郁 拼音:xuè yù
中医指血在体内运行不畅、发生停滞,主要症状为四肢无力、便血等词语解释:隆郁 拼音:lóng yù
繁密茂盛。 唐 陈子昂 《故居士陈君碑》:“山川隆鬱,旂鼎氛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万岁山》:“其山皆以玲瓏石叠垒,峯峦隐暎,松檜隆鬱,秀若天成。”词语解释:陶郁 拼音:táo yù
郁结。 晋 挚虞 《思游赋》:“戚溽暑之陶鬱兮,余安能乎留斯?”词语解释:鞅郁 拼音:yāng yù
犹抑郁。鞅,通“ 怏 ”。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其声也,则鞅鬱有意,摧萃不羣。超遥衡山,崎曲抱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