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邹鲁 拼音:zōu lǔ
(1). 邹国 、 鲁国 的并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 邹 鲁 。”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 陶 唐 ,家成 邹 鲁 。”
(2). 邹 , 孟子 故乡; 鲁 , 孔子 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清 钱谦益 《河南河南府永宁县知县孙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 邹 鲁 之遗教,作 江 汉 之名儒。”
(3).借指 孔 孟 。词语解释:邹枚 拼音:zōu méi
汉 邹阳 、 枚乘 的并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 梁王 与 邹 、 枚 、 司马相如 之徒极游于其上。”两人皆以才辩著名当时。后因以“邹枚”借指富于才辩之士。 唐 王维 《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侍从有 邹 枚 ,琼筵就水开。” 宋 张孝祥 《西江月》词:“坐中宾客尽 邹 枚 ,盛事它年应记。” 清 周亮工 《戊子上元独坐旧雨堂感怀》诗之二:“莫向 梁园 怀盛事, 邹 枚 词赋更谁存。”词语解释:邹子 拼音:zōu zǐ
指 战国 齐 人 邹衍 。《列子·汤问》“ 邹衍 之吹律” 晋 张湛 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吹律煖之,而禾黍滋也。”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邹衍》诗:“ 邹子 何寥廓,漫説九瀛垂。”词语解释:邹律 拼音:zōu lǜ
相传 战国 齐 人 邹衍 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列子·汤问》:“微矣子之弹也!虽 师旷 之清角, 邹衍 之吹律,亡以加之。” 张湛 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吹律煖之,而禾黍滋也。”后因以“邹律”喻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 唐 罗隐 《东归别所知》诗:“ 邹 律有风吹不变, 郄 枝无分住应难。” 宋 朱熹 《梅花》诗:“自欣 羌 笛娱夜永,未要 邹 律回春温。”词语解释:邹生 拼音:zōu shēng
指 邹衍 。 唐 袁郊 《霜》诗:“古今何事不思量,尽信 邹生 感彼苍。” 清 丘逢甲 《岁暮杂感》诗之二:“ 邹生 漫诧谈天口,吹律先回黍穀春。”参见“ 邹律 ”。
词语解释:邹律 拼音:zōu lǜ
相传 战国 齐 人 邹衍 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列子·汤问》:“微矣子之弹也!虽 师旷 之清角, 邹衍 之吹律,亡以加之。” 张湛 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吹律煖之,而禾黍滋也。”后因以“邹律”喻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 唐 罗隐 《东归别所知》诗:“ 邹 律有风吹不变, 郄 枝无分住应难。” 宋 朱熹 《梅花》诗:“自欣 羌 笛娱夜永,未要 邹 律回春温。”词语解释:邹孟 拼音:zōu mèng
孟子 为 邹 人,故称。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瞎汉总然犯法,乖儿却会藏亲, 齐东 野语古来闻, 邹孟 揣摩 虞舜 。”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二:“虽《魏史》出 安釐 之世, 蒙恬 见未焚之书,而义异常经,説难凭信。此其授受,本别参商;惜乎辞闢,未经 邹孟 。”词语解释:邹子律 拼音:zōu zǐ lǜ
同“ 邹律 ”。 宋 黄庭坚 《赠送张叔和》诗:“ 张侯 温如 邹子 律,能令阴谷黍生春。”《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愿吹 邹子 律,幽谷发阳春。”词语解释:邹马 拼音:zōu mǎ
汉 邹阳 和 司马相如 的并称。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 邹 马 之宾咸至, 申 穆 之体已酬。”后作为著名文士的通称。 唐 李商隐 《赠赵协律晳》诗:“已叨 邹 马 声华末,更共 刘 卢 族望通。”词语解释:邹容 拼音:zōu róng
(1885-1905)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1902年留学日本,参加反清活动。次年回国,在上海写成《革命军》,宣传革命,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苏报案发生后,被判刑。后病死狱中,年仅二十岁。有《邹容文集》。词语解释:邹氏律 拼音:zōu shì lǜ
同“ 邹律 ”。 唐 杨知至 《覆落后呈同年》诗:“寒谷漫劳 邹氏 律,长天独遇 宋 都风。”词语解释:邹搜 拼音:zōu sōu
(1).形容容貌难看。 明 董斯张 《吹景集》卷十:“貌不颺曰邹搜。 大慧禪师 自讚其像云:‘邹搜敛似天蒸枣。’”
(2).犹言过分。《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充军三娘剪发生少主》:“男如 潘岳 ,女生 越 艳,媒人口一似蜜舌头…… 王嫂 、 李婆 ,説得两个太邹搜。”《刘知远诸宫调·君臣弟兄子母夫妇团圆》:“这三箇福气邹搜,内中两箇潜龙帝,一箇是诸侯。”词语解释:邹书 拼音:zōu shū
西汉 邹阳 为 梁孝王 门客时,被谗下狱,于狱中上 梁王 书申冤,因而获释。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以“邹书”为上书鸣冤的典故。 唐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贾 赋愁 单閟 , 邹 书怯 大梁 。”词语解释:邹谈 拼音:zōu tán
见“ 邹衍谈天 ”。
词语解释:邹衍谈天 拼音:zōu yǎn tán tiān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騶衍 之术迂大而閎辩; 奭 也文具难施……故 齐 人颂曰:‘谈天 衍 ,雕龙 奭 。’”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 騶 ”。 元 袁桷 《观物》诗:“ 张华 博物身终死, 邹衍 谈天舌竟休。”亦省作“ 邹谈 ”。 唐 李峤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诗:“ 枚 藻清词律, 邹 谈耀辩锋。”《文苑英华》卷三一一作“邹谭”。 清 张问陶 《九月廿三日府试即墨文童赋》:“ 邹 谈犹恍惚,蠡测渐分明。”词语解释:邹辩 拼音:zōu biàn
谓邹衍谈天。 唐 杜正伦 《玄武门侍宴》诗:“ 闞 名徒上月, 邹 辩詎谈天。”参见“ 邹衍谈天 ”。
词语解释:邹衍谈天 拼音:zōu yǎn tán tiān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騶衍 之术迂大而閎辩; 奭 也文具难施……故 齐 人颂曰:‘谈天 衍 ,雕龙 奭 。’”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 騶 ”。 元 袁桷 《观物》诗:“ 张华 博物身终死, 邹衍 谈天舌竟休。”亦省作“ 邹谈 ”。 唐 李峤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诗:“ 枚 藻清词律, 邹 谈耀辩锋。”《文苑英华》卷三一一作“邹谭”。 清 张问陶 《九月廿三日府试即墨文童赋》:“ 邹 谈犹恍惚,蠡测渐分明。”词语解释:邹家 拼音:zōu jiā
指 战国 齐 人 邹衍 。 唐 李山甫 《秋》诗:“ 邹 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参见“ 邹律 ”。
词语解释:邹律 拼音:zōu lǜ
相传 战国 齐 人 邹衍 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列子·汤问》:“微矣子之弹也!虽 师旷 之清角, 邹衍 之吹律,亡以加之。” 张湛 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吹律煖之,而禾黍滋也。”后因以“邹律”喻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 唐 罗隐 《东归别所知》诗:“ 邹 律有风吹不变, 郄 枝无分住应难。” 宋 朱熹 《梅花》诗:“自欣 羌 笛娱夜永,未要 邹 律回春温。”词语解释:邹虞 拼音:zōu yú
犹驺虞。邹,通“ 騶 ”。(1)兽名。 宋 罗泌 《路史·馀论五·邹虞续》:“自《书大传》言 散宜生 等之 於陵氏 取怪兽白虎以献 紂 ,尾倍其身;《大宗伯》以白琥祷礼西方,而 孙炎 以为白虎,西方之义兽,白质黑文,一曰邹虞。”(2)乐名。 宋 罗泌 《路史·馀论五·邹虞续》:“《古琴操》云:‘《邹虞》者, 邵国 女之所作也。古者役不逾时,不失嘉会, 邵国 之大夫久於行役,故作是诗也。’”(3)古代为帝王掌鸟兽的官。 宋 罗泌 《路史·馀论五·邹虞续》:“邹者,天子之囿;虞者,掌囿之官……故《诗》 韩 鲁 説邹虞为天子掌鸟兽之官。”词语解释:邹缨齐紫 拼音:zōu yīng qí z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齐桓公 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 桓公 患之…… 管仲 曰:‘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於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又:“ 邹君 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 邹君 患之,问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贵。’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国中皆不服长缨。”后因以“邹缨齐紫”为上行下效之典。《南史·儒林传论》:“语云:‘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者。’是以 邹 缨 齐 紫,且以移俗。”词语解释:邹谭 拼音:zōu tán
见“ 邹衍谈天 ”。
词语解释:邹衍谈天 拼音:zōu yǎn tán tiān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騶衍 之术迂大而閎辩; 奭 也文具难施……故 齐 人颂曰:‘谈天 衍 ,雕龙 奭 。’”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 騶 ”。 元 袁桷 《观物》诗:“ 张华 博物身终死, 邹衍 谈天舌竟休。”亦省作“ 邹谈 ”。 唐 李峤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诗:“ 枚 藻清词律, 邹 谈耀辩锋。”《文苑英华》卷三一一作“邹谭”。 清 张问陶 《九月廿三日府试即墨文童赋》:“ 邹 谈犹恍惚,蠡测渐分明。”词语解释:邹衍谈天 拼音:zōu yǎn tán tiān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騶衍 之术迂大而閎辩; 奭 也文具难施……故 齐 人颂曰:‘谈天 衍 ,雕龙 奭 。’”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 騶 ”。 元 袁桷 《观物》诗:“ 张华 博物身终死, 邹衍 谈天舌竟休。”亦省作“ 邹谈 ”。 唐 李峤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诗:“ 枚 藻清词律, 邹 谈耀辩锋。”《文苑英华》卷三一一作“邹谭”。 清 张问陶 《九月廿三日府试即墨文童赋》:“ 邹 谈犹恍惚,蠡测渐分明。”词语解释:邹屠 拼音:zōu tú
复姓。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帝嚳 之妃, 邹屠氏 之女也。 轩辕 去 蚩尤 之凶,迁其民善者於 邹屠 之地,迁恶者於 有北 之乡。后分为 邹氏 、 屠氏 。”词语解释:邹夹 拼音:zōu jiā
《春秋邹氏传》和《夹氏传》的并称。《汉书·艺文志》:“及末世口説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邹》、《夹》之传。” 清 朱彝尊 《沉上舍季友南还诗以送之凡三十四韵》:“駢词妙 徐 庾 ,经义析 邹 夹 。”词语解释:邹查 拼音:zōu zhā
(1).小语声。 宋 辛弃疾 《南渡录》:“是日申刻,有北兵三百餘人,首领见 泽利 ,下马作礼,言语邹查,不可辨。”
(2).凶狠貌。《秦併六国平话》卷下:“只见现出鬼来,怎见得人怕?阴阴密密雾内,靉靉靆靆云中,见凛凛歛歛身躯,现邹邹查查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