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八啸去声 [diào,音调]耀[yào,重要][音少。《广韵》放火。《韵会》野火曰烧。][shào,老少][徒吊切,音调。行貌。][剑鞘]轿[渠庙切,音峤。《广韵》𨋕车也。][责备][《集韵》人要切,音蛲。挠,或作绕。][liáo liǎo liào][详注1][急也][diào][详注2][piāo piào]尿[详注3][详注4][馨叫切。不仁也。][音要。亦草盛貌。]


注1:剽 漂去声。刼也。《说文》砭刺也。从刀,票声。
注2:约 音要。《前汉·礼乐志》明德乡治本约。《注》师古曰:约,读曰要。
注3:摇 音曜。亦动也。《陈后主·关山月诗》城危接晕高,润风连影摇。寒光带岫移,冷色含山峭。
注4:超 《集韻》他弔切,音糶。趒或作超。越也。又《韻補》叶抽廟切。《陸雲·陸丞相誄》光被旣淳,逸軌爰超。宏綱包荒,景靈握耀。
首字词组
邵平瓜邵侯邵平园邵平圃邵伯树邵伯讼棠  
邵伯邵杜邵圃邵平田邵瓜邵阳市  
邵父邵南邵生邵侯瓜邵公纸   

词语解释:邵平瓜  拼音:shào píng guā
即 东陵 瓜。 邵平 , 秦 故 东陵侯 ,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 李广骑 ,门接 邵平 瓜。” 宋 陆游 《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 邵平 瓜。”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寒暑又随风日转, 东陵 谁种 邵平 瓜。” 林学衡 《白下晤梓琴喜赠兼示觉生瑞星》诗:“新进争陈 娄敬 策,故侯漫种 邵平 瓜。”亦省称“ 邵瓜 ”。 清 黄立世 《粉蝶儿·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赏心安枣 邵 瓜。”
词语解释:邵伯  拼音:shào bó
周 召公 奭 。因封地在 召 ,故称 召公 或 召伯 ,又作 邵公 、 邵伯 。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 邵伯 讼不忍烦民,听断棠下,能兴时雍而致刑错。”参见“ 邵伯树 ”。
词语解释:邵伯树  拼音:shào bó shù
《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张守节 正义:“今之棠梨树也。”后因称棠梨树为“邵伯树”。 唐 杜甫 《巴山》诗:“天寒 邵伯 树,地阔 望仙臺 。” 仇兆鳌 注引《九域志》:“ 邵伯 甘棠树在 陕州府 署西南隅。”
词语解释:邵父  拼音:shào fù
(1).对 秦 人 邵平 的尊称。 唐 李邕 《春赋》:“散归閒之 邵父 ,隐养正之 姜牙 。趣下里之潦倒,諠乐土之繁华。苟炙背而垂钓,但开田而种瓜。”参见“ 邵平瓜 ”。
(2).对 邵信臣 的尊称。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一》:“ 信臣 字 翁卿 , 九江 人也。始为 南阳 太守,乃为民兴利,开通沟渠水门,灌溉三万餘顷,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其化大行,吏民亲爱之曰‘邵父’。”
词语解释:邵平瓜  拼音:shào píng guā
即 东陵 瓜。 邵平 , 秦 故 东陵侯 ,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 李广骑 ,门接 邵平 瓜。” 宋 陆游 《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 邵平 瓜。”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寒暑又随风日转, 东陵 谁种 邵平 瓜。” 林学衡 《白下晤梓琴喜赠兼示觉生瑞星》诗:“新进争陈 娄敬 策,故侯漫种 邵平 瓜。”亦省称“ 邵瓜 ”。 清 黄立世 《粉蝶儿·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赏心安枣 邵 瓜。”
词语解释:邵侯  拼音:shào hóu
即 邵平 。 秦 时封 东陵侯 ,因称。
词语解释:邵杜  拼音:shào dù
西汉 召信臣 和 东汉 杜诗 的并称。召,又作“邵”。二人先后为 南阳 太守,有惠政,时人称之曰:“前有 召父 ,后有 杜母 。”见《后汉书·郭杜孔张等传》。 宋 王禹偁 《送柴侍御赴阙序》:“ 龚 黄 於是政成, 邵 杜 以之相代。”
词语解释:邵南  拼音:shào nán
《召南》《诗》十五国风之一。 召 在 岐山 之南,为 周 初 召公 奭 之封地。 晋 陶潜 《闲情赋》:“尤蔓草之为会,诵《邵南》之餘歌。”《世说新语·言语》“ 王中郎 令 伏玄度 、 习凿齿 论 青 楚 人物”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凿齿 以 神农 生於 黔中 ,《邵南》咏其美化,《春秋》称其多才。”
词语解释:邵平园  拼音:shào píng yuán
秦 遗老 邵平 在 长安 城东 青门 种植的瓜园。后常用为感叹故园变迁的典故。 唐 沉佺期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 萧相 闕,芜没 邵平 园。” 唐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诗:“竹里 巴山 道,花间 汉水 源。凭将两行泪,为访 邵平 园。”
词语解释:邵圃  拼音:shào pǔ
见“ 邵平圃 ”。
词语解释:邵平圃  拼音:shào píng pǔ
同“ 邵平园 ”。 元 许有孚 《摸鱼子》词:“有双檜亭台,万荷池沼,安我 邵平 圃。”亦省称“ 邵圃 ”。 元 马九皋 《庆东原·自笑》曲:“ 邵 圃无荒地, 严陵 有顺流,向 终南 捷径争驰骤。”
词语解释:邵生  拼音:shào shēng
指 邵平 。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 瓜田中,寧似 东陵 时。”参见“ 邵平瓜 ”。
词语解释:邵平瓜  拼音:shào píng guā
即 东陵 瓜。 邵平 , 秦 故 东陵侯 ,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 李广骑 ,门接 邵平 瓜。” 宋 陆游 《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 邵平 瓜。”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寒暑又随风日转, 东陵 谁种 邵平 瓜。” 林学衡 《白下晤梓琴喜赠兼示觉生瑞星》诗:“新进争陈 娄敬 策,故侯漫种 邵平 瓜。”亦省称“ 邵瓜 ”。 清 黄立世 《粉蝶儿·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赏心安枣 邵 瓜。”
词语解释:邵平圃  拼音:shào píng pǔ
同“ 邵平园 ”。 元 许有孚 《摸鱼子》词:“有双檜亭台,万荷池沼,安我 邵平 圃。”亦省称“ 邵圃 ”。 元 马九皋 《庆东原·自笑》曲:“ 邵 圃无荒地, 严陵 有顺流,向 终南 捷径争驰骤。”
词语解释:邵平田  拼音:shào píng tián
秦 广陵 人 邵平 ,在 秦 亡后,种瓜 长安 城东之 青门 。后因以“邵平田”借指退官隐居者的田园。 唐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诗:“试登 秦岭 望 秦川 ,遥忆 青门 春可怜。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 邵平 田。” 清 侯方域 《送练三贞吉》诗:“贫安 原宪 宅,力种 邵平 田。”
词语解释:邵侯瓜  拼音:shào hóu guā
即 邵平 瓜。 明 金白屿 《梅花酒·送吴怀梅归歙》套曲:“栽两行 陶令 柳,种几亩 邵侯 瓜,这搭儿快活杀。”参见“ 邵平瓜 ”。
词语解释:邵平瓜  拼音:shào píng guā
即 东陵 瓜。 邵平 , 秦 故 东陵侯 ,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 李广骑 ,门接 邵平 瓜。” 宋 陆游 《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 邵平 瓜。”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寒暑又随风日转, 东陵 谁种 邵平 瓜。” 林学衡 《白下晤梓琴喜赠兼示觉生瑞星》诗:“新进争陈 娄敬 策,故侯漫种 邵平 瓜。”亦省称“ 邵瓜 ”。 清 黄立世 《粉蝶儿·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赏心安枣 邵 瓜。”
词语解释:邵伯树  拼音:shào bó shù
《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张守节 正义:“今之棠梨树也。”后因称棠梨树为“邵伯树”。 唐 杜甫 《巴山》诗:“天寒 邵伯 树,地阔 望仙臺 。” 仇兆鳌 注引《九域志》:“ 邵伯 甘棠树在 陕州府 署西南隅。”
词语解释:邵瓜  拼音:shào guā
见“ 邵平瓜 ”。
词语解释:邵平瓜  拼音:shào píng guā
即 东陵 瓜。 邵平 , 秦 故 东陵侯 ,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 李广骑 ,门接 邵平 瓜。” 宋 陆游 《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 邵平 瓜。”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寒暑又随风日转, 东陵 谁种 邵平 瓜。” 林学衡 《白下晤梓琴喜赠兼示觉生瑞星》诗:“新进争陈 娄敬 策,故侯漫种 邵平 瓜。”亦省称“ 邵瓜 ”。 清 黄立世 《粉蝶儿·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赏心安枣 邵 瓜。”
词语解释:邵公纸  拼音:shào gōng zhǐ
宋 代所造的名纸。为 邵 氏所造,故名邵公纸。
词语解释:邵伯讼棠  拼音:shào bó sòng táng
邵伯 ( 召公 奭 )巡行乡邑,听讼决狱于棠树之下,民不废农功。见《史记·燕召公世家》。后因以“邵伯讼棠”为讼狱不烦劳百姓的典故。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讼不讼輒连月日,举室释作,以相瞻视,辞人之家,輒请邻里应对送餉,比事迄,竟亡一岁功,则天下独有受其饥者矣……甚违 邵伯 讼棠之义。”
词语解释:邵阳市  拼音:shào yáng shì
在湖南省中部、资水同邵水汇合处,湘黔铁路有支线通此。1950年设市。人口553万(1995年)。为湖南省中部物资集散中心和重要工业城市。特产黄花、百合、无核蜜橘。名胜古迹有双清胜览、六头岭、桃花洞、东塔、北塔、水府庙等。